菜汤刚好不烫嘴,馒头还热乎乎的。”近日中午,山东省五莲一中食堂开餐后,高一学生张姗姗打了一碗鸡脯丸子菠菜汤、一条黄花鱼和一个馒头,很淑女地喝了一小口菠菜汤说,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为做好冬天食堂饭菜的“保温”工作,五莲一中新进了13辆电动保温车,每辆电动保温车配备5个铮明瓦亮的不锈钢份子盒,不同的份子盒里盛上刚炒好的各种菜品。由于份子盒的上面盖着盖子,下面有40摄氏度的电源保温,能够保障菜品恒温。
近年来,五莲县教体局把让师生吃上卫生、安全、营养、热乎的饭菜,当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点内容来抓。在加大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行食材统一集中采购、科学配制“营养餐”和实施“明厨亮灶”工程的同时,五莲县针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的实际,坚持“保温”与“控时”“限时”“错时”并重,全力做好食堂饭菜的“控温”工作,确保让每一名师生都能吃上热乎饭菜。
除了采用电源保温车外,一些学校还采用电热板保温,给盛放饭菜的不锈钢餐盒加温,使餐盒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该县街头初中则通过安装和开启食堂空调,推迟饭菜出锅(笼)和延时进入出售区时间的方法“保温”。
除了保温措施,五莲县实验幼儿园还严格控制饭菜制作时间,通过控时确保分餐时分给每名幼儿的饭菜温度刚刚好。尤其是在加餐时,所制作的南瓜汁或山药汁,每次幼儿喝到嘴里的温度,仿佛是用温度计测量定制的。“今天我才知道,孩子在幼儿园喝的蔬菜汁,从入杯子到入嘴的时间和温度,都是精心计算过的,幼儿园保证让孩子喝到的每一口蔬菜汁,都能暖口暖手暖心。”该园一位幼儿家长发朋友圏点赞说。
该县叩官镇中心幼儿园由于还要负责对辖区内的王庄幼儿园等三所村办园统一配送餐饮,该园就在做好饭菜保温的前提下,通过限时来确保饭菜温度。“我每次出车,都先在中心园装好9个保温桶,上午10:50准时出发,依次到王庄幼儿园等三处村园配送饭菜,正常情况下11:35就配送到了最后一处村园,确保饭菜送到师生手中时还是热的。”叩官镇中心幼儿园饭菜配送负责人林西昌说。
此外,五莲县洪凝街道中心小学还针对就餐学生数量多的实际,采取了错时就餐制,即从11:20至11:50期间,先让一至三年级学生到食堂就餐;11:50后,再让四至六年级学生就餐,缩短了食堂人员分餐时间,保证了饭菜温度。(记者 魏海政 特约通讯员 何乃华)
日开学,很多家长一早刚刚庆幸完“神兽回笼”,可临近饭点,却又担心起孩子在校期间吃得好不好、饭菜会不会冷。对于这些方面,市场监管部门早有相关预案,并在开学第一天就走进校园,开展相关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2月15日早上9点,闵行区市场监管部门来到闵行区第二实验小学鑫都校区,仔细查看食堂从业人员相关资质,核查进货凭证,并对学生菜单给出安全提示。
在仓库,这里储存的食品原料和调味品,均能做到分区、分架、分类、离墙、离地存放,而对于食品的进出库顺序以及质保期限,检查人员也要求食堂管理人员予以重点关注。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业区所执法人员齐玮告诉记者:“这里所有的食品,食堂人员必须要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如果下一次再进货的时候,那你要先用这一批老的。”
在后厨操作区,检查人员重点关注各类食材的进货、加工流程是否规范,能否严格做到分区操作、专物专用。记者了解到,食材清洗时必须荤素分开,蔬菜与肉类、水产要分开清洗。另外,所有的设施设备在数量、质量上也必须合规。
据了解,这所学校食堂采用外包方式,由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但校方并没有因此做“甩手掌柜”。“隔了那么久重新开启大规模供餐,很容易出现疏漏和风险,要紧盯每一个环节。”学校执行校长张蔚表示。比如,厨房和食堂共有6种颜色的毛巾,每种颜色的毛巾都有严格的使用范围,不能混用。刀具、砧板、塑料筐等餐饮加工用具均按颜色区分用途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考虑到餐具如果消毒不彻底,可能成为携带病毒细菌的媒介,学校特别强化了餐具的清洗和消毒。
在清洗间,使用过的餐盘经过有4个池子的清洗“流水线”后初步沥干,被送入高温蒸箱,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高温杀菌,放入无菌柜内暂存,直至供餐前不久才由“全副武装”的分餐员拿出来盛放饭菜。
在分餐区,记者注意到,食堂有一套餐食复热机,这是针对冬季餐食分装后降温过快的“痛点”新引进的设备,将进一步确保配送到孩子手里的餐食的温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它可以在短短的十几秒里,将我们分装好的饭菜,通过微波加热,达到80℃以上,我们会在后面专人测温,保证学生吃到热的饭菜。”食堂运营方质量经理钱静介绍道。
据了解,目前,闵行区第二实验小学鑫都校区、闵行区君莲学校等学校已使用餐食复热机,确保近期学生餐温热可口。
此外,针对近期本市市场监管局、市教委联合印发的《学校食堂贯彻落实<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目前,闵行所有学校食堂均由校领导担任食品安全总监,学校食堂配备了1名以上的食品安全员,承包单位或者被委托单位还配备了1名食品安全员,形成“双食品安全员”制度,再添一把“安全锁”。
接下来,闵行区市场监管局还会将食品安全知识考评和监督检查有机结合,在监督检查学校食堂时,随机抽查考核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食品从业人员相关食品安全知识。
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经营科副科长顾凯表示:“我们也会向学校开展有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等宣传,指导学校食堂依法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切实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坚决守住校园食品安全底线。”
记者:符强
部分图文:解放日报
实习编辑:董晨彤
抗击新冠肺炎)高校食堂战“疫”记:日送盒饭10万余份 与时间赛跑换来饭菜香
中新网成都11月14日电 (记者 贺劭清)“后勤要保障学生老师隔离期间的衣食住行,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所以我们没有‘怕’这个字,大家都冲锋在前。”14日11时许,成都理工大学食堂大厨田炳荣刚将一锅烹制好的萝卜烧肉倒在保温桶里,几名食堂工作人员连忙上前,将萝卜烧肉分装在饭盒中,第一时间为师生送上热气腾腾的饭菜。
近期,成都市成华区理工东苑西区出现本土确诊病例。11月9日,成都市成华区理工东苑西区风险等级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高风险地区,这也是四川目前唯一的高风险地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升级,成都理工大学学生因封闭管理留在宿舍。
荤素搭配、营养可口的盒饭。 成都理工大学供图
田炳荣在成都理工大学食堂工作了20年。他介绍,疫情发生后,食堂出餐量达到平时的三倍,学校餐饮中心每天需配送盒饭10万余份。今天早上食堂给学生准备了红糖馒头、葱油花卷、鸡蛋、牛奶,中午则做了青笋烧肉、萝卜烧肉、盐煎肉、黄瓜炒鸡蛋、蒜薹炒肉、清炒时蔬等家常川菜。
工作人员清洗蔬菜。 成都理工大学供图
米饭上机蒸煮、猪肉加工、蔬菜水果清洗……为了让成都理工大学三万余名师生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从4时到24时,成都理工大学食堂都亮着灯光。
成都理工大学食堂刚出锅的蒜薹炒肉。 成都理工大学供图
为了减少疫情期间人员流动,成都理工大学大部分食堂人员起居均在食堂。“大家都是打地铺、睡板凳。”田炳荣说,学校后勤第一时间为他们送来了棉絮、被褥,现在虽然正值冬天,但“一点也不冷”。
工作人员送餐。 成都理工大学供图
为了缓解送餐压力,成都理工大学的老师们也组成志愿团队来到食堂帮忙。他们中有来自学院的教授、珠峰引才的年轻博士,辅导员,也有来自机关部门的干部职工。他们有的研究行星科学,有的研究极端气候,有的刚刚大学毕业来到工作岗位,有的已经在教职上深耕多年。
食堂忙碌的场景。 成都理工大学供图
还有更多后勤人员冲锋在前,投入校园战“疫”行列。成都理工大学维修工蔡仁钢5日上班途中发生了事故,担心封校期间设备故障没人维修,当日22时处理好相关手续后,他立刻返校帮忙。成都理工大学香樟园公寓一栋封闭隔离期间,因共同工作的同事不能进校,保洁员舒丽萍不仅承担所有工作,还主动报名参加帮厨工作。
食堂工作人员睡在杂物间简易小床上。 成都理工大学供图
据了解,成都理工大学于11月5日、11月7日、11月9日、11月12日共进行了四次全员核酸检测,四次结果全部为阴性。目前,成都理工大学仍处于封闭管理状态,学校食堂、宿舍、图书馆的战“疫”故事仍在继续。(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