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与小资都爱的火锅店--------- 锦里
地址:滨海新区时尚天街中南四号馆2楼
时间:11:00-14:00;17:00-21:00
人均:102元
电话:022-66376688
锦里即锦官城,后亦代称成都,从店名就能感受到这家火锅店的好味道。里面的装修风格真的是很有意思,属于时尚+传统+特色,用餐区设计的私密度高,散台也相对的独立,整体感受十分舒适。
推荐:四宫格锅底、香油碟、小酥肉、墨鱼仔、虾滑
辣辣辣不停---------董家湾重庆老火锅
地址:南开区宾水道时代奥城商业广场C1C2号楼
时间:11:00-03:00
人均:101元
电话:022-58928880
古色古香的镂空屏风将店内空间布局划分开来,木质桌子配上齐刷刷的木板凳,整体的装潢布局都体现出强烈的地域风格。择席而坐,来挑战一下火辣辣的正宗重庆老火锅。
到了重庆火锅店很有必要尝试一下正宗的重庆火锅蘸料!不同于我们以往吃火锅时的麻将小料,而是由芝麻调和油、蒜末、耗油、重庆特制调味盐和味精调制而成。
推荐:九宫格锅底、极品毛肚、炸酥肉、秘制嫩牛肉肉、耗儿鱼、、鲜鸭血
蜀“香”满“园”关不住---------蜀乡满源
地址:河西区黑牛城道125号
阳光新业广场A401号(近津谊桥)
时间:11:00-21:30
人均:80元
电话:022-88312626 88312616
四川麻辣火锅一直是被人津津乐道的,蜀乡满源的老板是四川人,就连服务员也都是清一色辣妹子。虽说无处不透着“辣味”,但环境却很优雅,古色古香的“蜀国”风韵。
说到麻辣火锅,肯定想到的是辣,其实辣并不是最主要的,主要是麻。各式各样的菜品尽情往里涮吧,红通通,热腾腾,看着就满足。严冬的冬天,何不带你的伴儿来感受一次正宗的四川麻辣味道呢?
推荐:牛油锅底、小兔腰、特色干碟
火锅加豆奶,奏耐---------重庆大牛场老火锅
地址:南开区长江道628号增7号与冶金路交口
时间:10:30-14:00;17:00-21:30
人均:86元
电话:022-87086618
透过干净的玻璃窗,看到的是古香古色的木制桌椅和不断升腾起来的雾气。走进店里,扑面而来一阵浓郁的辣椒香气,不呛鼻,只是单纯的觉得很香。大牛场火锅底料稠而不浑,油而不腻,辣而不燥,麻而不涩。
浓稠的牛油锅底唱着“咕嘟咕嘟”的歌曲,鲜红的朝天椒上下律动,你以为那个九宫格上面放着的石头只是为了压格子?别老土了,那是让你吃的时候先在上面沾沾,别把红油弄得到处都是。正宗的蘸料都是香油+蒜泥+香菜+小葱, 记住以后就要这!么!吃!
推荐:鲜牛肚、手切牛肉、唯怡豆奶、秘制鸭肠
>些年,中国一直在输入韩国、日本的流行文化,日本已经逐渐式微,韩流却依旧强劲,选秀、男人娘化、跑男。。。。。。到今天依旧在中国大行其道。原本,在文化上,我们是韩日的老师,如今居然反过来了,让人不禁感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流行文化沦陷也就算了,万万没想到,饮食文化也开始大举入侵。韩国烤肉、芝士年糕大行其道,连部队火锅居然也受到大众追捧。不过,如果你知道部队锅的来历,我估计大概率你是会吐的。
< class="pgc-img">一个普通部队火锅
>首先,千万不要误以为部队火锅是什么传统食物,如果有店家宣传的噱头是什么部队火锅自古以来。。。。。。你可以转身离开了,很显然,这个店家正在忽悠你。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无论是朝鲜人还是韩国人,都不知道部队锅是什么东西。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等到战争结束后,朝鲜半岛已经成了一片焦土。这片土地什么都缺,缺房子、缺衣服、缺男人,最缺的就是食物,大批韩国人饿成皮包骨。
< class="pgc-img">朝鲜战争后的废墟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驻韩美军基地,这里什么都不缺。美国是当时的世界工厂,最不缺的就是后勤保障。从一战开始,美国就一直是欧洲的物资保障基地。二战期间,如果没有美国的租借法案向欧洲提供武器装备,英国肯定沦陷,丘吉尔的至暗时刻将一文不值。
朝鲜战争期间,美军遗落在战场上的东西一直都很抢手。美军基地内,不仅食物充足,甚至还有印着玛丽莲·梦露头像的扑克牌,给美军打气。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美军的保障令全世界羡慕。
< class="pgc-img">印着梦露的扑克牌
>在这种优越的条件下,美军肆意挥霍,浪费成风。食物稍微临近保质期,当即就扔。因此,在美军基地的附近的垃圾堆里,到处都是这种随意丢弃的食品,有火腿、午餐肉、奶酪、香肠、牛肉、培根、通心粉、方便面。简单地说,美军的泔水桶内容丰富。
对于缺少食品的韩国人来说,即便是美国人扔掉的泔水,也非常诱人,所以很多韩国人去捡美军丢掉的食物,拿回家热一热,加点辣椒泡菜掩盖一下腐败的气味,就是一锅现成的美味。因为是从美军部队捡来的东西,因此这锅食物就叫部队锅。
< class="pgc-img">驻韩美军普天间基地
>由于食物太过急缺,美军泔水成了韩国当时的紧俏货,甚至有些韩国人专门开始经营美军泔水的生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黑市。
韩国人吃泔水都吃出来花样,部队锅居然都形成了风格,大体分两种,肉类多的和肉类少的。今天家里吃哪种风格的部队锅,取决于当天家里拿到的美军泔水的多少。
< class="pgc-img">另类部队锅——约翰逊汤
>1966年,美国时任总统林登·约翰逊访问韩国,赶时髦的韩国人居然发展出一种新式部队锅,与传统部队锅不同的是,这种锅里不放泡菜和面条,只放美军垃圾食品。为了与其他部队锅相区别,韩国人管这种部队锅叫约翰逊汤。
< class="pgc-img">林登·约翰逊(右)访韩
>如果林登·约翰逊知道自己被命名为泔水食物,估计会骂娘。
这就是韩国部队锅的来历。当然,今天的部队锅不会再用泔水食材做原材料,你要是愿意吃,也没人拦着你。但是很多人吃了部队锅,还不让人说部队锅的历史,这就不对了。你吃你的泔水,我想说啥就说啥。
<>< class="pgc-img">>菜是家乡名肴,务请诸君赏光,
品尝一下,地道的家乡味。
——胡适
在绩溪岭北一带乡村,每逢四时八节、婚丧喜庆,都时兴“吃锅”,说的就是绩溪胡适一品锅。
“胡适一品锅”又称绩溪一品锅、团圆锅、一品锅,发源于绩溪县上庄。一品锅看起来其貌不扬,在有点老土的铁锅里分层码放着鸡肉、鸭肉、猪肉、油豆腐、蛋饺,煮好了端上桌,热气腾腾,香气扑鼻,不仅让人胃口大开,也驱散了秋冬的寒意。一品锅烧制得好,油而不腻、烂而不化,热而不烫,冷而不却,保持了色香味的完美结合。
< class="pgc-img">>当年徽商兴旺时期,男人一年四季大都外出经商,只有时逢过年才能回家一趟,家人为了表达思念团圆之情,同时考虑到冬季寒冷,于是精心制作了由很多原料组成,一层层围叠起来组成的火锅,以此庆祝合家团聚,祝愿来年经商红红火火。
< class="pgc-img">>绩溪多山,民风淳朴。有记载曰:本地山路崎岖,鲜有宾客。如有远方来客,绩溪人莫不欢欣鼓舞,招待有加,盖倾其所有上好野味家珍,集成一锅,以酬嘉宾,宾客无不赞许,从此铸就安徽一道名菜。宋代苏撤、清代乾隆皇帝都有赞美之辞。
相传,此菜由明代 “四部尚书”毕锵的一品诰命夫人余氏创制。一次,皇上突然驾临尚书府作客,席上出了山珍海味外,余夫人特意烧了一样徽州家常菜----火锅。皇上吃得津津有味,赞美不绝。后来,皇上得知美味的火锅竟是余夫人亲手所烧,便说原来还是“一品锅”!菜名就此一锤定了音。
< class="pgc-img">>及至民国胡适(绩溪上庄)更将其发扬光大,在任驻美国大使期间,频以此菜招待外宾,并亲自命名为绩溪一品锅,使徽菜走向世界。所以后人也把此菜称之为胡适一品锅,以此褒扬胡适对徽菜的贡献。
实际上绩溪一品锅与胡适一品锅是不同的,差别在于绩溪一品锅属于农家菜,绩溪一品锅其实是各种食材与调料调制好之后,用一口大铁锅,将食材分类铺成若干层,先是“垫锅”萝卜丝、干角豆、冬瓜等,随后是肉、豆腐包、鸭子夹、肉圆、鸡块、野味等食材,之后先用猛火烧,再用温火炖三至四个小时,时不时浇汤烧制而成。做的好的一品锅真真是色香味的完美结合。
而胡适一品锅属于官府菜的概念,虽然做法大致相同,但食材会有所不同,侧重安徽的山珍野禽;器皿也不会相同,在西方是分餐制,锅子会小一些,按每人一例上菜。这种提法在徽菜界已经有比较一致的认识。胡适一品锅是绩溪一品锅的一种演绎版,从本质上说胡适一品锅仍然是在绩溪一品锅范畴内。
< class="pgc-img">>近代学者胡适先生是绩溪上庄人,对“一品锅”情有独钟。他说,每到工作压力沉重,感觉情绪压抑之时,便会到厨房去,烹制这道家乡名菜。胡先生的夫人江冬秀女士,原籍就在与上庄一山之隔的江村,更是擅长烹制此菜了。
梁实秋第一次去胡适家做客,胡适夫人江冬秀亲自下厨,为他做的就是徽州一品锅。胡适对梁实秋说:你是绩溪的女婿,当然要用绩溪的名菜招待你。开饭时,梁实秋只见一口铁锅端上桌来,扑鼻的香气让他猛咽口水。梁实秋从上至下,一层层吃下去。最上层是蒲菜叶子,第二层是煎过的鸭块,第三层是卤鸡块,第四层是蛋饺,第五层是油豆腐,第六层是半肥半瘦的大片猪肉,最下层是徽州特产的竹笋。整道菜味道层层递进,腴滑爽脆、香嫩适口。梁实秋吃后赞不绝口,著文描述:“一个大铁锅,口径二三尺,热腾腾地端上来,里面还在滚沸。一层鸡、一层鸭、一层肉、一层油豆腐,点缀着一些蛋饺,还有萝卜、青菜,味道好极。”
< class="pgc-img">>北大校长蔡元培也在胡家吃过一品锅。但一品锅不是蔡元培最喜欢的,他在胡家最喜欢吃江冬秀做的东坡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胡先生客居美国,每有贵宾到访,胡先生常常亲自下厨,为客人张罗这道家乡名菜。成菜后,又亲手端上桌,并向大家介绍说:“这个菜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菜、徽州菜、绩溪菜、家乡菜,大家不要客气,务必要尝尝”。 胡适在推介徽菜走向世界,以及促使绩溪一品锅成为一道名菜作出了重要贡献。
< class="pgc-img">>▲胡适先生与夫人江冬秀
绩溪一品锅从普通农家菜演变为官府菜,其寓意为官一品接一品升,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现在,人们吃“一品锅”,比过去更有讲究了,绩溪城里的各家饭庄酒楼都有此菜供应。当地人每有宴请,放在餐桌中间的那一道菜,往往是著名的绩溪“一品锅”。
此菜色泽鲜艳,一眼望去,黄色的是蛋片;红色的是火腿片、鲜虾;绿色的是青菜;棕色的是牛肉片、香菇;白色的是鱼片;淡白色的是鸡肉片、猪肚、冬笋片,五颜六色,颇为逗人食欲。
听老师傅介绍,做好此菜很有讲究,锅里先要放进猪小排,加上黄酒、姜片、精盐、调料,加水焖煮半个多小时;然后,在锅底层铺干笋、白菜块、豆芽菜;第二层铺肉块;第三层铺油豆腐;第四层是肉圆、粉丝;更上面的熟鸡肉、熟鸭片、熟牛肉片、熟火腿、熟猪肚、熟冬笋片、鸽蛋、鸭肫片、鱼片等分散在四周;中间摆放鲜虾仁、蛋饺;顶上分放鲜香菇,边上置菠菜、金针菜点缀;最后注满高汤。做时,先用旺火煮沸,调好口味,就可以上桌了;上餐桌后,改炭火慢煨。客人一般边吃边煨,口感醇厚,类似火锅。
各种美食层叠,虽然是炖在一口锅里,美味却不重叠。比如同样包着馅儿,蛋饺皮鲜嫩肉清香,豆腐泡则外绵软内筋道;同样是炖出的大肉,红烧肉粗犷豪放、肥而不腻,猪肉丸细腻嫩滑、鲜香漫舌;同样是蔬菜,野菜、蕨菜干鲜利索,大白萝卜清香爽口。总之,每吃一层都有一层的惊喜,“欲穷千里味,更上一层锅”。
< class="pgc-img">>据说,此菜特别适合于隆冬家人团聚时吃,大家围坐炉边,边吃边聊,越吃越热,越吃味越好,越吃越有劲,且特具氛围。尤其是寒冬腊月,屋外,大雪纷飞,一片冰天雪地;屋内,众至亲好友聚在一起。平时,各人四海为家,闯荡天下,备尝人间辛酸甘苦,一言难尽。
< class="pgc-img">>如今,过年了,大家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难得的团聚、难得的美餐、难得相遇的儿时朋友,怎么能不痛饮一盅呢? 八仙桌上,中间放着“一品锅”,热气腾腾,菜香四溢。大家围坐在暖洋洋的铁锅旁,边大吃边聊天。此菜荤素俱备、色香味俱佳,一种惬意温罄的情趣,弥漫在空气之中,不由得又增添了几分乡亲的情谊。
< class="pgc-img">>徽菜是中国十大菜系之一,其特点为重油、重色、重火功,这里的“重”是重视的意思,注重养生调理功能。在一品锅里,色浓且有其味入骨的感觉。徽菜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百年来,伴随着徽商的发达而逐步形成发展,并独树一帜、自成一派,可以说徽菜是徽文化的浓缩。
回绩溪,要不要一个一品锅?
< class="pgc-img">>来源:徽梦绩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