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杯芋泥波波奶茶,不要奶茶,不要啵啵,只要芋泥!千人千脚 每双鞋都有适合的主人!Hello大家好,这里是最懂你的WEN鞋评,我是果子。
< class="pgc-img">>今天要和大家聊的,也是今年夏天被很多朋友催更的国产实战鞋:来自361°的LAVA。
基础信息
尺码:US9 EUR43
发售价:499
市场价:499
单只重量:424克
穿着建议:内长偏长 鞋楦正常
先来看鞋盒,纯黑的底色,正面是红色的“燃”字。
< class="pgc-img">>如果有朋友还记得,其实之前有幸参加361°品牌活动的时候,我就给大家提前曝光过这款鞋。当时得到的消息是,这是为了361°今年「触地即燃」赛事打造的产品。如果不好理解,参考一下隔壁要疯系列的产品就好了。
< class="pgc-img">>整双鞋最有记忆点的设计无疑就是鞋身中后段的TPU了。整个TPU的造型极其夸张,像是迸发的岩浆一样。
< class="pgc-img">>熔岩就是这双LAVA贯穿整双鞋的设计语言。
造型上有记忆点,性能上可以为球鞋提升稳定性,而且这双鞋要用到了“底面一体”的结构,可以进一步限制中底的形变,进一步提升稳定性。
< class="pgc-img">>中底方面用到了全掌的Q弹超,值得一提的是,这双鞋用到了361°篮球产品有史以来体积最大的Q弹超科技中底,提供极大的缓震极限,并且同时做到轻质和回弹。
< class="pgc-img">>同样这样的发泡状态,我觉得可以将Q弹超的脚感最大化。
< class="pgc-img">>前掌相对较薄,目测可以有不错的场地感。
< class="pgc-img">>外底方面,网状的纹路,非常深的纹路,针对外场打造的耐磨外底,非常适合粗糙地面的实战。
< class="pgc-img">>同时半镂空的设计可以看到中底,进一步提升脚感。
< class="pgc-img">>外底在内外侧都有上翻,外侧的上翻提供了防侧翻的性能,内侧来增加触地面积。
< class="pgc-img">>值得一提的是,这双鞋的大底是当初由adidas harden vol.1 的设计师Erik参与设计的,后来因为疫情的原因才由国内的设计师马占接手完成了后续的设计。
< class="pgc-img">>中底另外一个亮点是:在外底放置了一块足弓支撑板,用来提升足弓支撑和抗扭。
< class="pgc-img">>鞋面相对没有太大的亮点,用到了全掌的工程网布材质,并且覆盖了大面积的PP膜,用于补强鞋面的强度。
< class="pgc-img">>作为一双中低帮球鞋,一共有8组鞋带扣,前掌的两侧相对偏外,中间的三组用到了动态绑带,可以将包裹性能尽可能地提升。
< class="pgc-img">>后跟的填充不算厚实,不过港宝的面积非常可观。
< class="pgc-img">>这双鞋的鞋舌非常厚实,对于舒适性的提升是非常可观的。
< class="pgc-img">>这次LAVA的配色都非常有趣,比如我们手上的这双,就是一个芋泥波波奶茶的配色,鞋舌上logo也表明了这个配色的身份。
< class="pgc-img">>总的来说还是一双非常值得期待的国产外场实战鞋,至于它的性能能否对得起大家对它的期待呢?我们实战测评见。
近深圳开了间新的文和友,里面还“附赠”了一间限时营业的茶颜悦色(奶茶店)。这可激动坏了深圳以及周边地区的年轻人们,刚开门没多久就已经排号排到了5万多号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而作为“长沙标志”的茶颜悦色第一次开店开到广东,高兴的除了追赶潮流的年轻人,还有黄牛。第一天就有网友反映黄牛开价1600一杯,600-800是均价。后来几天价格平稳下来,也需要300一杯。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图源网络
>一杯十几块的奶茶,被炒到上千,这种一飞冲天的事例最近可不止这一件——安踏、李宁、361等国产牌子的限量鞋子,也在一个叫“得物”的二手交易平台上炒到天价。原本1499的鞋子,在这个平台转手就售出接近5万元。
< class="pgc-img">>此外,还有盲盒、Lolita裙、模型等等商品正在二级市场红红火火地转卖。难道这个时代真是个“万物皆可炒”的时代?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红色数字为升幅数量,图源网络
01 江山代有韭菜出
有的自己友看了可能觉得,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这都能炒起来?
其实并不是,早在17世纪就被玩到炉火纯青了,而这个套路也被称作“郁金香狂热(Tulpenmanie)”。
郁金香,大家都知道是荷兰的国花,它是在16世纪由商人从土耳其带至欧洲各地,同时也传入了荷兰。
最开始郁金香是“小众”植物,不仅量少知道的人也很少,也就是一些有钱又有闲的植物爱好者会高价购买。
一些园艺家出于兴趣便尝试改良品种,培育出了许多美丽的郁金香。其中由病变产生花瓣有紫白或红白或黄白相间条纹的品种,因为实在特别受到了狂热追捧。人们还给这些稀有而壮观的品种命名为“永远的皇帝”(Semper Augustus)、“将军中的将军”(General of Generals)等等。
< class="pgc-img">▲17世纪令人疯狂的郁金香,图源维基百科
>本身,郁金香就是一种难以短时间大量繁育的植物,所以哪怕是普通的郁金香也价格不菲,而这种高贵品种就更不言而喻了。
在1634年左右,欧洲各大城市忽然刮起了一阵“郁金香潮流”,家家户户都流行带上一棵郁金香花。大受欢迎的郁金香引起了“黄牛们”(投机者)的注意,他们对郁金香本身是毫不关心的,但是对郁金香所带来的利益倒是十分热衷。
渐渐地,郁金香成为17世纪”风口上的猪“,价格飙升到令人咂舌。一朵郁金香可以换来八只肥猪、四只肥公牛、两吨奶油、一千磅乳酪、一个银制杯子、一包衣服、一张附有床垫的床外加一条船。一些高级品种甚至可以交换一座宅邸。
< class="pgc-img">>那时候一个熟练工人一年最多可以赚350荷兰盾,但你只要交换一次郁金香就可以换来年收入10倍的收入!这也难怪当时的英国记者查尔斯?麦凯在《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里写道:“即使是最低的社会渣滓,也开始了郁金香交易。”
而这次郁金香狂潮也引起市场交易模式的改变,开始出现全年交易和期货交易制度。当然这是另外的内容了,这里就不多讲了。
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郁金香的价格暴跌,荷兰各市陷入混乱。而暴跌就是因为找不到下一任买家。
大多是为了郁金香而背负了债务却又收不回货款(压货又没钱)的人。在议会和市政府出面解决后,郁金香狂热时代就此结束了。
< class="pgc-img">▲突然暴跌,图源网络
>这次“郁金香泡沫经济”很幸运并没有对荷兰的经济产生多大的打击,但更多的人陷入了对价值判断的观念。毕竟绝多数人无法理解一朵小小的花,怎么能轻而易举换得千金呢?
看到这,你是否觉得很熟悉?“一对运动鞋、一杯奶茶、一条裙子、一个玩具”这些一眼看穿价值的商品,为何能够以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价格在二手市场上叱咤风云呢?
< class="pgc-img">▲原价6000左右的裙,二手交易上翻了一倍。图源网络
>当初,郁金香因为艳丽的外型、6-7年的种植却只有7天开花时长(难培育)、外来品种在本地尚未大规模种植、稀缺的病变品种等的客观条件,以及贵夫人和名媛流行使用新鲜郁金香做服饰的文化因素,驱使郁金香成为“高昂炒货”。
总结下来,无论是哪种流行炒货,都是以数量稀缺+文化流行价值撑起市场价格。
02 本届韭菜更易割
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下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变动。在需求量一定的前提下,供给量越少,价格越高。
那么这些“限量品”在二级市场以高价售出,是合理的。那么按照这个理论,通过差价换取利润很正常。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年轻人不安于现状都想着”搞钱“。前不久有“绿一片的基金”,现在有暴跌的“鞋圈”,热衷投资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基金股市暴跌后的梗,图源网络
>与其责备年轻人的投机行为,不如审视一下背后的原因。
一方面,社会环境不同了,大家都在努力赚钱以换取更好的生活条件,观念在变化;但另一方面通过普通劳动赚钱难了。
就业难和经济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机会变少内卷严重。
大家想要追求高薪,纷纷寄到互联网金融赛道,以至于普通职位都是名校高材生在厮杀。工作时长也进一步苛刻,996/007更是普遍。没办法了,大家都去考研、考公了。
最后变成劳动贬值了,性价比变低了。
但是房子、车子、本子还是很贵啊,经济压力依然存在,多开辟一条赚钱道路变成年轻人势在必得的行为。
大部分人并没有足够的知识支撑自己投身复杂的金融投资市场,炒鞋、炒盲盒等等就不痛了,门槛很低。只要会算数、知道什么是稀缺品、限量品就行,转手一卖几百块就到手了。
而且整个社会都在高速发展,稍不留神就被甩在身后。这些年轻人也不一定是缺钱了,就是不赚钱就没有安全感,不跟风投资就怕穷的只剩自己了。
< class="pgc-img">▲图源水印
>再加上时不时就会看到“创业上市身价暴涨”、“我毕业一年就存到了100万”的文章和视频出现,你说现在的年轻人能不焦虑,能不想办法赚钱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随便搜自己关注的公众号,轻易就能找到
>03 暴穷容易暴富难
在是否靠谱之前,先搞明白“投资”和“投机”两者区别:
投资就是正和游戏,投机是零和游戏。投资像比赛,要胜过其他人才能拿回奖品,想要赢就要扎实训练,点滴积累;投机像是寻宝,找到了满载而归,找不到就一无所有,对宝物不甚了解,更多是碰运气。
有句话叫“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95后炒鞋,00后炒盲盒/LO裙”,这其中更多人带着碰运气心态去“投机”。
但房子作为刚需品,可开发土地面积也是有限的,保值可以,哪怕卖不出,最后自己还能拿来住或者出租;
< class="pgc-img">>股票就是一家上市公司资产加现金流加流通商品加原材料的价值,都是能换成钱的;
比特币,理论上是不能作假无法篡改,诞生速度和数量也是固定的。
但是炒鞋子、裙子、盲盒,和以上投机项目比,其升值的根据更虚无缥缈。
拿鞋子做例子,没有发现吗,无论哪个牌子,官方专柜都不提供鉴定真伪服务。
因为品牌只负责设计,然后通过代工厂生产出商品。流水线出来的工业品,贴上官方给的标签、装进官方的盒子那就是正品,那工厂自己私下做多点卖出去的呢?还算不算正品了?
所以限量球鞋,以现在极其发达的生产技术,哪怕工厂仿造都不难。真假难辨到品牌自己也分辨不出来。
< class="pgc-img">▲曾有一间热门网店售卖200万双假鞋
>也就是说,这些需求和供求的紧张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想要大量生产也只是一晚上的事。
更甚者,无论是球鞋、裙子、盲盒,他们都是小众圈子的商品,迟迟未达到全民都热衷的程度。当这个圈子并没有这么大的时候,抬高了价却无人接手,最终成为破碎的泡沫!
< class="pgc-img">>投资千万条,保底第一条!小心,年轻时被球鞋坑,年老了就成为保健品忠实客户了。
参考文章:
【1】1634年到1637年荷兰郁金香泡沫是怎么一回事?. 知乎
【2】 郁金香狂热 . 维基百科
【3】耐克阿迪为什么不设立品牌方的鉴定服务啊?. 知乎
【4】如何看待目前疯狂的球鞋市场泡沫?. 知乎
【5】万物皆可炒:一只玩具熊能换一套房?. 盒饭财经
【6】投机和投资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各位自己友,
你们怎么看待“一切皆可炒”的现状?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想法!
盈盈做过两次腿部抽脂手术。在她看来,如果想要为一项整容手术做功课,网络分享平台能最快获得真实信息。
在那里,她能快速了解:哪项技术更加合适,哪家的医生比较好,有没有黑料,相比在常规搜索引擎上看到冷冰冰的词条定义,秦盈盈更愿意去看普通用户发布的帖子,“很生动,而且很多情况和变化都会记录下来”。
但秦盈盈也发现,往往真实情况和帖子描述大相径庭。许多帖子推荐的医美机构,不合规或公然开展超出资质范围的手术。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大多分享平台上的种草帖是由医美机构通过营销团队雇佣写手写成,看似真人日记体验背后其实是医美机构一系列的虚假宣传。
而网络上密集的医美体验帖背后存在着一个成熟的“代写代发”市场——由医美机构出价,中介牵线搭桥,写手接单,博主代发,套餐明码标价。一条假种草帖5元即可写成,而最熟练的写手仅需5分钟就能完成一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医美机构委托中介代写代发的商业模式是一种虚假宣传,已违反了消费者的选择权、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涉嫌违法。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的消息,国家卫健委、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于2021年6月-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该整治工作中提出,要严厉打击虚假医疗美容类广告、信息以及不正当竞争行为。
< class="pgc-img">>在“小红书”平台上,记者以代发身份接下中介任务,为重庆华美发布双眼皮手术推广帖。账号截图
招募写手
编撰手术“种草帖”,无需体验
在多个分享平台上,新京报记者发现,存在着大量医美手术“代写代发”的需求招募帖。发帖用户声称需要“医美整形写手”进行合作,推广内容以各种医美项目的种草测评为主。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招募帖的服务对象是医美机构。其中一位发帖人大鱼告诉记者,其招募写手是为了帮一家名为“重庆华美”的美容医院在小红书上推广医美项目。
在她向新京报记者发来的稿件要求中,强调了文案标题一定要体现手术内容、医美机构所在地区与机构名称,“文案要软,不吹捧医院医生,一笔带过,以个人变美日记为主。”
在大鱼提供的示例文案中,范文前半段显眼位置,要提及做手术的原因——“一处毁所有”、“从小被说”、“痛苦”、“心里自卑”、“羡慕漂亮姐妹”等。
且需以第一人称讲述亲身体验整容手术前后的心理和容貌变化,包含诸如“经历过很长时间的容貌焦虑”、“做手术后整个人都精致了很多,也不会自卑了”等心理描写。
另一位招募写手的发帖人小林也表示,软文就是以真实事例来打动人,字数通常在200字左右。
他介绍,一般文案会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不满意自己某一部位的场景引入,“比如从小对自己的单眼皮不满意,特别想要拥有双眼皮。”中间引出某家机构的名称,“发现了一个做双眼皮的地方,有了想去做(手术)的动力。”而文案最后要给一个具体的结果:“这样效果很好,比以前更好看。中间再穿插一下机构的服务水平、工作人员的态度,这样就能够比较立体地证明机构的水平和形象,而不是干巴巴的。”
当记者询问写手是否需要真实体验手术时,这些发帖人均表示“完全不需要”。
除了小红书外,发帖人也提及了知乎上推广文案的要求。一位发帖人向记者介绍,在知乎的推广方法是自问自答,找一个账号去提问,问哪哪部位不好看、怎么办,再找其他的账号回答。“发一些干货,然后再写自己做过的项目,把医院放进去。”
在调查过程中,发帖人称,某些分享平台对于医美项目推广文审查严格,如“医美”、“医生”、“手术”等医美敏感词不得出现在文中,否则有被封号的风险。但他们也有规避审查风险的方法:用拼音或同音字代替敏感词。
< class="pgc-img">>一中介向记者展示双眼皮手术文案代写案例。受访者供图
医美中介
一条龙虚假宣传服务
记者发现,这些招募写手的发帖人背后均有团队统一协调。发帖人“大鱼”自称是惠州心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她向记者介绍,因医美机构有推广需求,找到了他们的团队。为了达到推广效果,团队向医美机构提供这种名为“代写代发”的一条龙代理中介服务。
“大鱼”自称刚刚完成重庆华美整形美容医院的推广订单。“他们是大量投放,由我们代写代发,”大鱼表示,6月份,重庆华美委托其公司在小红书上投放了几百篇素人笔记,“差不多每天投放二三十篇。”
7月12日,新京报记者致电重庆华美整形美容医院,该机构客服陈凤女士告诉记者,华美并没有经营小红书账号,也没有指派工作人员去在小红书平台上发布推广内容。
“我们医院今年上半年就做了3000多台眼部整形手术,可以说是全重庆做双眼皮做的最多的医院,并不需要营销。”陈凤说,“如果我们都是营销出来的,其他机构做得那么少,更不会有反馈了。”但该工作人员承认,帖子中所引流的“谷琪医生”的确是机构今年刚从深圳请来的整形医师。
< class="pgc-img">>在招募代发的微信群内,一中介在为重庆华美机构招募代发账号。
一家中介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代写代发”模式可为医美机构省下一大笔营销支出。“如果实打实请大V、腰部跟尾部KOL等不同影响力的博主去探店,总支出费用将直逼200万,”该中介表示,若改为“代写代发”则可以节省支付给KOL的差旅费用与诊疗成本,还可以发布机构满意的文案,“以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
医美项目的线上推广渠道也不限于单一平台,而中介们会根据每个平台的调性选择适合的推广方案。“知乎推广以文字为主,要求更高的专业性。”一家中介告诉记者,“小红书图片在帖子中占到最大的视觉比例,顾客第一眼看到图片足够吸引,才会点进去。”
新京报记者搜索发现,在“小红书”APP上,“代写代发”的市场相当活跃。记者在豆瓣小组发布了一则帖子,称有“医美项目需要代写代发”,一天之内,先后就有26个账号私信记者。其中一部分账号表明为个人写手,大多数都有过从中介接单代写的经历。有的账号则表明是专门从事“代写代发”的团队,在“市场”上随时可以接单。
在这些中介中,有的是几人组成的团队,有的则是已成规模的传媒或科技公司。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司甚至拥有专业的网站。
小林则服务于前者。他告诉记者,他目前是大二在读学生,团队成员基本与他类似年纪。他表示,团队拥有固定的大学生写手,他们来自不同专业,也擅长不同的代写领域。
新京报记者调查的不少中介团队也表示,他们有“专业的代写团队”,一部分甚至拥有“专业编辑”。有中介称,写得快的写手五分钟就能完成一篇。
记者发现,在中介的下游,还有大量的兼职写手。中介负责在各个兼职写手群里派发任务,大部分写手年龄在二十几岁,女性居多。在招募写手的文案里,中介常用的宣传话术是“赚一杯奶茶钱”。
而“代发”的普通用户数量指标同样是靠中介在兼职代发群里派单完成。新京报记者随机加入几个代发群,群成员均超过百名。中介们会根据来自医美机构的订单向代发用户提出要求,如“以前没发过推广”、“百粉以上”,符合标准的用户则拼手速接下任务。
小林也表示,其团队拥有可以“代发”的百粉、千粉素人,“虽然没法统计数量,不过都在群里,保证能完成任务。”
通过管理固定写手团队,或招募兼职“代写代发”,中介们完成了医美机构的推广订单要求。
< class="pgc-img">>一篇“变美日记”的代发要求及收费标准。受访者供图
KOL博主
明码标价,种草靠修图
一位中介告诉记者,医美机构找“代发”主要存在两种形式。一是素人账号代发,价格低廉,适合铺量“刷存在”;二则是KOL博主代发,收费更高,但“种草效果好”。
小林告诉记者,所谓的“素人铺量代发”,即先用千粉以下的账号每天发布一两条,“先持续铺出来曝光量,然后再和粉丝比较多的KOL合作。”
新京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兼职“代写代发”群中,一条150字至200字的医美“代写“酬劳通常在5元左右。“代发”酬劳则浮动较大,种草帖发出后统计标准有:最终浏览量、是否被收录、评论数量、账户粉丝数与帖子保留时限。但总体上,“代发“的酬劳不会超过10元/条。
而派发任务的中介则抽取收入的大头。多数中介向医美机构收取每篇10元起步的代写费用,比起中介们向写手支付的5元代写费,每完成一单代写任务,中介可从中抽取至少50%的利润。
因团队规模有差,中介们向医美机构提供的套餐也价格不一,在这些套餐中,有的代写、代发单独计价,有的则打包结算。在中介小林提供的报价单上,包收录的千粉素人账号打包价格为一篇30元,而另一家曾与5A美容医院合作过的中介则报价60元。
在一家中介提供的KOL报价单中,万粉级别的KOL代发价格在一篇60元至75元左右,更高级别的KOL则标明“自报价”。多位中介向新京报记者表示,KOL会按级别在不同群里接单。
北京微播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则告诉新京报记者,KOL也只是“代发”,“至于代发图片,KOL拿到机构提供的案例图后,根据自己的风格修图,脸和身材都可以修成她们的。”
此外,小林表示,他们还有素人账号评论的业务,会根据浏览量和真人评论的时间差去安排评论,发布一些如“效果是真的好吗?”、“我也想做呀”的评论。也有中介表示会安排代发素人在其账号中发布和医美无关的生活种草笔记用来“养号”,增加账号的真实感。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中介们提供的代写代发服务都是一口价,均不受推广后续转化率高低影响。小林告诉记者,中介并不会与医美机构分成,“因为我们本身提供的服务就是引流,交这部分钱就行。”
负责推广重庆华美医院项目的中介表示,具体投放数量取决于机构的预算,“费用都是按篇计算的,机构需要投放多少我们就投多少。”
< class="pgc-img">>小林向记者提供的代发套餐报价表。受访者供图
监管机构
监管模式并非万全,平台需自律
针对这一系列的网络推广套路,一家医美广告公司创始人李琦告诉记者,这类“代写代发”的套路主要针对的是“医美小白”。“面向小白的还有一种是营销号,他们有时候会写一些‘功课博’(即医美科普文章),比较两种医美材料的好坏。但他们推荐的往往不是质量更好的材料,而是机构能给到更高返利的材料。还有很多功课博的内容也都是靠互相洗稿洗出来的。”
李琦介绍,现在的医美项目线上主流推广平台有小红书与知乎。除了代写代发之外,有些医美机构还会选择推广医生的个人“IP”,安排其去抖音上建立账号。
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菲菲告诉新京报记者,根据《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在上述APP平台出现的推广帖应当视为互联网广告,“现在的APP平台、微信公众号以新闻或者讲故事形式发布的软文,都需标注为‘广告’,让消费者得以明确识别。”
而根据《广告法》第二十八条,“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张菲菲认为,在该虚假宣传过程中,中介行为已涉嫌违法,“至于医美机构是否涉嫌违法,得根据他们跟中介的沟通来判断,包括他们给中介提供了多少信息。”
她表示,如果医疗机构有违法行为,根据法律规定,情节严重的,除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吊销其诊疗科目或者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这类平台的搭建人,受益于数据流量,也应承担为消费者站岗放哨的责任。
7月5日,新京报记者向小红书经营主体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询问平台对于虚假信息的监管问题,小红书公关业务部员工向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平台主要是从准入资质和物料标准上对医美广告内容进行限制。准入资质方面,会以国家法律为标准考察;物料标准方面,会参照广告法及医疗广告管理办法。
小红书表示,平台坚决打击代写、刷量等作弊行为。一经发现,作弊者的流量会被全部清除,严重者将被永久封号。目前,小红书已经建立了规模超千人的治理团队。今年1至5月,平台处理流量作弊笔记超过361万篇,涉及账号58万个,拦截黑产刷量超过12.5亿次。
但即便如此,这些虚假宣传依旧屡禁不止。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国家逐渐加大对医美产业的整治,医美广告的线上营销市场主要由市场监管总局及网信办等部门监管。但现有监管模式并非万全,“比如现在是‘全民种草’时代,医疗美容内容铺天盖地,甚至是我们业内人士也很难判断这些种草帖里哪些是虚假信息。”
他建议,消费者选择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正规医疗机构,不要轻信互联网上的宣传,“如有非法宣传或是非法行医问题,可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的消息,6月10日,国家卫健委、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提出要严肃查处违法广告和互联网信息。其中,医疗美容广告属于医疗广告,医美机构发布要严格遵守《广告法》和《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规定。
在整治活动中,网信部门将依法处置相关部门认定的互联网医疗美容相关不良信息,查处违法违规网站,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将加强医疗美容广告监管,依法查处违法发布虚假医疗美容广告。
新京报记者 李雨凝 周思雅 实习生 张翰文 尚倩玉 陈媛媛
编辑 陈晓舒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