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赛道正在上演魔幻一幕。
作为近几年最火热的赛道,新式茶饮吸引了很多资本投入,而明星公司更是受到消费者的高度关注。前有喜茶深陷裁员风波,后有奈雪的茶年亏1.3亿,头部茶饮巨头正面临各种挑战,而今书亦烧仙草悄悄获得6亿元融资,说明VC依旧看好新茶饮赛道,这门“喝”的生意依旧诱人。
书亦烧仙草获6亿元融资
近日,茶饮品牌书亦烧仙草获得了绝味食品、洽洽食品等公司的间接投资。本轮融资的规模超过6亿元人民币。融资完成之后,湖南书带草和成都新津肆壹伍在书亦烧仙草中的持股比例分别为2%和1.6%,诺伟其定凯持股比例为2.06%。按此计算,书亦餐饮的估值达到了106亿人民币(约15亿美元),成功晋级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
据官网公示信息,书亦烧仙草隶属于四川书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部位于西南经济中心成都,创始人为王斌,原名为“85℃tea”,并在6年时间内发展了50家门店。2016年底,面对烘焙品牌85℃的一纸诉状,85℃tea被迫改名。
2017年3月,王斌在信息工程院学航空港校区开起第一家改招牌、换装修后的门店,书亦烧仙草问世。
改名后,王斌将畅销单品烧仙草上作为品牌的主打产品,并开发了杨枝甘露烧仙草、小芋圆烧仙草、酸奶烧仙草等创新饮品。书亦的烧仙草产品占据1/4的菜单页面,并突出“半杯都是料”,其价格瞄准的是10元至20元的中档奶茶价格。
烧仙草和多种茶、水果、气泡水等材料的适配程度也较高;此外,加上原料采购容易,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借着新式茶饮市场的火热,书亦烧仙草很快打开市场局面。从2018年到2020年,书亦烧仙草的门店数量从1300多家跳到了5000家。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目前书亦烧仙草拥有6660家门店,在规模上仅次于门店过万的蜜雪冰城;且门店主要设立在新一线、二三线城市,客单价13元。
王斌曾说,“我们要让大家在成都吃火锅时(想到)喝书亦烧仙草,让烧仙草成为一个地域性的标签……未来还要让全国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县城,甚至每一条街道都能喝到书亦烧仙草。”
VC盯上细分赛道
一边是昔日的新茶饮巨头正面临各种挑战,一边是二三四线城市涌现出一批新茶饮明星公司,这条赛道还有机会诞生巨头吗?VC们又在瞄准哪些新的细分赛道?
新年刚过,喜茶就登上了微博热搜。2月9日,有媒体报道,喜茶正进行涉及30%员工的大规模裁员,有部分部门甚至全裁,喜茶相关负责人表示,传闻皆为不实信息,公司不存在所谓大裁员的情况,年前少量的人员调整是基于年终考核的正常人员调整和优化。
已经上市的奈雪的茶虽然有“新式茶饮第一股”的光环,但是二级市场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上市首日即破发,而奈雪的茶日前发布的最新业绩预告,称预计2021年营收达到42.8亿元到43.2亿元,经调整亏损为1.35亿元到1.65亿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新式茶饮发展到现在,已进入了一个成熟期,头部企业根据自身的战略和行业发展趋势,迈出了优化整合的步伐。
不仅仅是裁员,过去一年对于新式茶饮品牌来说,还面临很多其他挑战。比如,乐乐茶宣布关闭华南地区的众多门店,茶颜悦色也相继闭店;而食品安全更是绕不开的话题,多个品牌被曝出食品问题、环境卫生问题等;由于成本上涨、疫情因素等导致的奶茶关门跑路的事件也有发生。新式茶饮想在红红火火的热闹声中长久地生存和保持品牌力,需要创始人和团队付出更多。
昔日独角兽茶饮品牌光环褪去,我们发现VC仍在投向各个细分茶饮赛道,助推着一个个新的品牌走向高光。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茶饮品牌共发生融资事件15起,披露金额超50亿元,融资事件和披露金额均高于2020年全年。
2021年初,蜜雪冰城完成高瓴创投和美团龙珠领投,CPE源峰等跟投的首轮融资,传闻估值超200亿元人民币。目前,蜜雪冰城已经开始了上市辅导。
2021年6月,新式茶饮品牌沪上阿姨对外宣布,再获近亿元的嘉御基金的追加投资。8个月前,沪上阿姨刚刚获得了该基金近亿元A轮融资。
对于投资沪上阿姨的原因,嘉御基金的创始人卫哲表示:最重要的是沪上阿姨的“人货场”三件事都做对了。首先,茶饮的“人”是新消费人群,95后00后。“货”——现制奶茶,比预包装和传统的调制奶茶更受95后00后所欢迎。“场”——现制茶饮是高频低客单价的货,高频低客单的店要足够小。低频高客单价的店要足够大。“所以我们并不看好单店规模很大的茶饮店,而更看好这种有下沉能力的小店。”卫哲说。
2021年7月,柠季获得字节跳动数千万元A轮投资;同月,来自广东湛江的网红人气柠檬茶品牌LINLEE(原“鄰里”)再获三七互娱的独家投资。
2021年7月,中国新锐茶饮品牌“茶小空”母公司近日完成过亿元A轮融资,由光速中国领投,老股东DST、五源资本继续加持,动域资本跟投,棕榈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奶茶的下沉市场有多大,资本的投入就有多疯狂。高毛利、高坪效、高复购率,VC依然看好新茶饮赛道。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14亿人口正喝出一门大生意。
编辑:岳亚楠
< class="pgc-img">>丨西部菌
作为时下流行的快消品,新式茶饮(奶茶)这几年频频出圈。
今年以来,就至少有两则“奶茶新闻”受到比较大的关注。
一是今年上半年,创立于郑州的蜜雪冰城的一首广告曲因颇具特色的节奏和歌词,而成为“洗脑”神曲,在全国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二是,长时间被指“一杯难求”的长沙“奶茶之王”茶颜悦色,却于不久前宣布临时关闭七八十家门店,一时让外界哗然。
而最近,起家于成都,向来低调的奶茶品牌书亦烧仙草也一改往日沉稳风格,先后霸屏全国电梯广告、独家冠名综艺《大湾仔的夜》,并高调官宣陈小春出任首席巡店官。
与此同时,书亦还公布了最新的门店数量——“全国门店 7000+,每天巡一家,要花19年”。
根据上个月,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研究报告》,目前全国主要连锁奶茶品牌中,书亦烧仙草的门店数已仅次于蜜雪冰城,并超过成都另一家本土奶茶品牌茶百道。
若单论门店数量,完全可以说书亦已成为成都第本土奶茶第一品牌。
当门店数量来到7000+的高度,书亦却突然变得高调起来,是不是要干掉蜜雪冰城做奶茶界的老大,一时令人遐想。
一反低调形象的高调营销,并聘任陈小春作为“代言人”,书亦还会有哪些大动作,目前尚需观察。
但是,高速扩张之后,书亦的上升空间到底还有多少,能力又是否与野心匹配,都是这匹异军突起的“奶茶黑马”,必须直面的综合测试题。
01
书亦烧仙草的起家,在今天看来颇具偶然性。
根据创始人王斌的自述,其2007年拿着仅有的一万块钱盘缠,由长沙前往成都,在川师附近的洪河半边街开了第一家店。
不过,彼时的门店品牌叫做85℃tea。随后经历了2008年的艰难时刻,直到“2009年,赚到第一桶金”;2010年,正式走上连锁之路;2013年,四川书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
但是,品牌名书亦烧仙草要到2017年才确立,并且改名多有“被迫”意味。因为在2016年底,“85℃tea”被面包品牌85°C起诉侵权。于是,才有了今天的书亦烧仙草。
忐忑改名后,书亦烧仙草意外地迎来了大发展。2017年,门店突破500+家,并组建华中长沙分公司,成立重庆、武汉和西安运营中心。
2018年,书亦门店突破1300家,并在多伦多首次打开海外市场,正式开启国际化扩张。
紧接着,书亦开始一路狂奔:2019年,拥有3000+家门店;2020年,门店内数量达到5000+;到今年则突破7000。
虽然门店数量与蜜雪冰城相比还是有明显差距,但考虑到创立时间晚于蜜雪冰城10年左右,这样的扩张速度可能是迄今为止奶茶行业最快的。
并且,在去年到今年的疫情背景下,书亦仍连续保持年门店数量2000+的增量,这与茶颜悦色的关店行为,明显形成对比。
当然,因为缺乏透明的财务数据,这种扩张质量到底几何,目前外界尚无从准确判断。
02
但可以肯定的是,惊人扩张效率难免带来管理压力的上升。
就在今年7月,媒体曝光书亦烧仙草广西南宁青秀万达店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书亦烧仙草”青秀万达店存放的食品原料中,超过标注保质期的共有13种,另有3盒草莓已腐败变质。
更让人诧异的是,除被曝光的青秀万达店,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还在全市范围突击检查了书亦烧仙草其他59家门店,发现有15家门店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这与其在官网标称的崇尚“时尚、健康”的茶饮理念,讲求“客户第一”的企业价值观,无疑形成了不小的反差。
如最新的广告语所示,“全国门店 7000+,每天巡一家,要花 19 年 ”,门店数量的快速增加,管理半径的扩大,对书亦的品控能力、供应链稳定性,显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且这其中有相当数量属于加盟店,品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势必更大。
此外,相较其他奶茶品牌,书亦主要靠烧仙草这一单品打天下的特点非常突出。尽管这让品牌更具市场辨识度,在细分市场上几乎做到了极致,但这是否会削弱长远的发展竞争力,仍待观察。
目前,书亦也在推进产品线的多元化,极力摆脱单品的限制,但一来,品牌名称的局限性难以突破,二来,一旦切入多元化竞争轨道,也难免与其他品牌“短兵相接”,同时又反过来可能伤害自身特色,这里面多少有着两难困境。
从价格定位看,书亦走的是大众化中低端路线,虽然价格相比蜜雪冰城稍高,但强调“半杯都是料”,在性价比上有着突出优势,这或也是支撑其短时间内快速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与蜜雪冰城的路径其实有着一定程度的共性。
03
但是,发展到目前的规模,未来的扩张空间还有多少,要打上一个疑问号。
目前书亦主攻二线城市,或新一线城市,未来继续做大注定要向下沉市场扩张。但是,下沉市场的风险,同样不小。
在三四线城市呼风唤雨的蜜雪冰城目前就被指“兴于下沉,困于下沉”。其创始人李强就透露了一组数据:
“现在加盟蜜雪冰城,有20%的关店可能,30%的赚钱,50%收支平衡。”
官网显示,书亦加盟预算40万起,这个成本放在三四线城市,属实不低了。且三四线城市本身的市场容量也无法和二线城市相提并论。
同时,考虑三四线城市的人口走势,低线城市的下沉空间,看起来也没那么乐观。
但对于目前在盈利上或主要依赖于加盟和规模扩张的书亦来说,市场空间的大小,将是决定到底能够走多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
比如,资本市场的预期,未来“讲故事”的能力,都直接与发展增量空间息息相关。
04
作为诞生于成都的本土品牌,书亦曾公开打出“在成都吃火锅,喝书亦烧仙草”的营销口号。
将品牌形象与城市文化相捆绑,这在奶茶界是有先例的。比如,如今的茶颜悦色几乎就是“长沙旅游打卡标配”,并且成为网红城市的重要营销元素。
成都作为炙手可热的网红城市,书亦与之捆绑,也算是借势营销,但就现实来看,效果似乎并不是很理想。
至少,至今很多成都本地人可能并不知道,书亦就是本土品牌,其在本地的文化归属感远不如茶颜悦色之于长沙。
当然,在业已进军全国市场的情况下,书亦的地域性依赖确实没有茶颜悦色那样强,但这也让书亦少了一个大IP的加持。
书亦的目标客群定位为“年青,时尚”,但在营销方面,似乎仍显得中规中矩。更多一些网红元素,突出年轻文化,或有助于书亦的形象升级。这次的营销广告是不是转变的开始,让外界期待。
书亦烧仙草创始人王斌
不过,营销能力只能影响一时的扩张速度,能够走多远,品牌的生命力有多长,最终还是得靠过硬的品质和管理能力。
尤其是奶茶作为流行快消品,市场有着自身的周期,书亦要想穿越周期,真正做成“基业长青”的大品牌,成为成都的代表性符号,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饮品牌一边快速增长,一边疯狂内卷!
凭借一杯“烧仙草”,书亦一路“狂奔”,短短几年时间,门店突破了7000+。
当不少人还在品类“内卷”中水深火热时,书亦早已坐稳细分领域“头把交椅”。立足中国传统“烧仙草”,书亦烧仙草不断打破边界、推动品牌创新,在变幻莫测的新消费时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打法”。
书亦烧仙草的案例,或许能给深处品类困局的茶饮品牌,带来一些思考。
总第 2821 期
餐企老板内参 温瑞连 | 文
茶饮品牌疯狂“内卷”
网红水果都不够用了
8月13日,广东顺德的一家酒楼,吸引了1000多人的围观。当天,市民不是像往常一样前来悠闲就餐,而是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的、打卡的、赞不绝口的,定睛一看,一桌“仙草宴”赫然在列。吃一碗霸气仙草面、观一场仙草戏锦鲤、打一块脆皮仙草糕,烧仙草与粤式面食、糕点、肠粉结合,顺着喉咙在味蕾处进行碰撞,这感觉,令在场的所有人惊叹。
这是书亦烧仙草的“亦”起寻味活动,在广东打响了第一“枪”。
就在书亦烧仙草的“仙草食堂”大受好评,并有向全国推广之势。国内其他茶饮品牌却集体走向“内卷”,有业内人士甚至认为,“2021年是茶饮的内卷元年”。在讨好年轻人这件事上,本来得心应手的新式茶饮们,越发显得焦虑,这从品类创新上显露无疑。
数据显示,2020年,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在茶饮方面,上新产品分别为33款、30款和41款,基本维持每月2-4款新品推出速度。而今年以来,虽然品牌仍在极力维持此上新速度,但新品引发的关注度正在减弱。
内参君发现,以上半年为例,从水果茶来看,茶饮行业的几大品牌的新品,除了葡萄、芒果、草莓、桃子、西柚等热门水果外,杨梅、荔枝、生椰、龙眼也纷纷上场,就连比较小众冷门的油柑、黄皮等,也被拿出来试了一遍。从果汁到果酱,再到冷冻果、鲜果,各种搭配被用来“混搭”了一遍,各大品牌之间竞争激烈,新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审美逐渐进入疲态。
业内人士吐槽“再这样下去,网红水果都不够用了,根本没什么新意”。
显然,茶饮品牌在寻求创新时,逐渐进入“内卷”。看似激烈的、热闹的上新,“拼速度”的背后藏着深深的隐忧,品牌的创新既没有突破本身的产品结构、实现产品的迭代升级,也没有体现一款新产品所要承载的品牌价值。
然而在这一众茶饮品牌中,从细分品类突围的书亦烧仙草却独辟蹊径,探索出自己的独特“打法”。不仅引领烧仙草领域创新变革,而且在整个新式茶饮行业,也保持一贯的“黑马”态势。
打破边界
书亦烧仙草的另类突破
众所周知,品牌不断升级、迭代、创新,是抓住年轻消费群体的心理,促进品牌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尤其在茶饮品牌激烈的竞争下,这种影响绝不是说说而已。
从一份2021年中国新茶饮品牌榜TOP10中,可以看到,在整个新式茶饮的品牌中,作为烧仙草细分领域的头部品牌书亦,超越“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古茗、CoCo等,打败了全国一众茶饮品牌,位居全国第三名。尤其在产品创新的维度上,书亦烧仙草更是超过了蜜雪冰城、奈雪等品牌,跻身全国第二。
打破边界 !烧仙草从一个地方街头小吃到当红茶饮品牌,从四川成都发展到全国各地,从一个品牌的发展到一个品类的成熟,书亦烧仙草在带领烧仙草品类一路崛起和发展中,几乎与“打破边界”四个字共生。
据了解,2021年,书亦烧仙草的门店已经突破7000多家,在全国茶饮快速跑马圈地中,喜茶、奈雪的茶等还在数百家门店徘徊时,书亦早早地建起了护城河。而在提升品牌认知、推动品牌创新方面,书亦也有自己的独到打法。
一、
产品边界突破
品牌强劲生命力的“秘密”
深谙品牌创新之道,为了加强各地对烧仙草的认知,书亦烧仙草选择跨界合作,深入全国各区域腹地,与当地人喜欢的特色美食品牌融合,以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在大家的视野。
以这次活动为例,书亦烧仙草在全国发起了“亦”起寻味活动,推动烧仙草与各地特色小吃融合,大大拓展了烧仙草的想象边界。“在广东可能是与粤式小吃融合,在四川,就与四川火锅结合,如果在北方,可能会与更多的当地特色融合,每一个地方都不一样”,书亦的品牌负责人表示,广东只是第一站,亦起寻味的活动旨在让民众对烧仙草品类的认知,再上一个台阶。
事实上,茶饮+美食,书亦不是第一个品牌在做,此前茶饮界也诞生了水果茶+欧包、茶+烧烤、茶+火锅等成熟模式。在“茶饮+小吃”赛道,如喜茶+奥利奥、7分甜+小笼包等品牌也进行过尝试,为何书亦能够成为标杆?
这与其饮品食材烧仙草的特殊品类有关。早在《本草纲目》记载中显示:仙草有清凉降火,美容养颜的功效。草本、清凉的烧仙草最早以小吃的形态,作为民间健康、养生的“尤物”,是福建、台湾当地不少人的记忆。
随着90后、00后年轻消费者,对于健康型茶饮需求加强,“啤酒里边加枸杞、蹦迪台上带护膝”等健康新风尚出现,烧仙草的功效逐渐被挖掘,具有百年历史的烧仙草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
自带养生、健康属性的烧仙草,经久不衰,可塑性强,自然能够“一切皆可烧仙草”。近年来,书亦作为烧仙草领域的头部品牌,立足于烧仙草品类,在产品方面连续推出书亦烧仙草、杨枝甘露烧仙草、黄金芝士厚乳烧仙草等产品矩阵,大受欢迎,烧仙草饮品一年的销量过亿杯。
同时,立足中国百年传统仙草,书亦不断挖掘场景,带领烧仙草进入市场的视野;随着用户对烧仙草的认知加强,仙草品类创新的想象边界不断扩大,在品牌和品类的相互作用下,以书亦为代表的烧仙草茶饮市场正迎来持续的爆发。
二、
场景边界挖掘
如何向年轻人靠拢?
消费数据显示,新式茶饮的消费场景中,休闲和社交属性正在加强。如:不同年龄段的不同需求,00后群体,偏爱用餐时间来一杯茶饮;而约会和聚会时来一杯茶饮,则是90后的标配;80后的白领,更喜欢在办公室点一份下午茶。
不同的需求有不一样的场景,但茶饮品牌本质是要向最有消费潜力的年轻人靠拢。为了突破原有的消费场景想象,书亦烧仙草主动走向年轻人聚集的地方发力。
首先,书亦烧仙草注重洞察年轻人的消费动向。2018年,书亦将小料作为抓手,提出“半杯都是料”的Slogan,当即引发了行业的一波轰动。“半杯都是XXX”几乎风靡整个茶饮届,也让书亦烧仙草在年轻人心中种下了种子。
其次,通过多元化营销,爱年轻人所爱。在线上,如,书亦烧仙草与年轻人喜爱的综艺节目《天天向上》联名推广,让年轻人喜爱的偶像为其打call,增加了与用户之间共鸣;此外,书亦还与当下比较火的大IP游戏合作,比如《王者荣耀》、《和平精英》,通过与用户同频共振,打开心理的认知边界。
在线下,书亦也以“仙草食堂”快闪店、四川火锅、盲盒品牌等跨界联名,深度挖掘,开发了书亦烧仙草+聚会场景、烧仙草+早午餐场景,烧仙草+火锅场景的探索,打开了烧仙草场景想象。
三、
文化边界延伸
传统+时尚的火花碰撞
在消费者认知主导的心智时代,一个想要长久发展的品牌,势必承载着一定文化价值和品牌价值,在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中建立自身壁垒。
“未来,书亦烧仙草将进行更多的突破尝试,与中国各地的美食文化、地域文化、群体文化结合”。书亦的品牌负责人介绍,作为本身具有中国深厚文化和根基的烧仙草,正在寻求与其他中国文化碰撞。
伴随着年轻一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崛起,中国特色、中国品牌、国潮文化,逐渐获得年轻人的喜爱。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烧仙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产品再次焕发活力,数据显示,近年来,在书亦烧仙草的带动下,与烧仙草有关的产品,品牌注册量3年间增长了近30倍。
带有中国印记的烧仙草,走入潮流的新式茶饮中,擦出了传统与潮流时尚的碰撞的火花。在书亦的推动下,烧仙草从中国的小吃文化、到茶饮文化、再结合美食文化、地域文化、群体文化,不断进行文化边界的探索,不断赋予品牌强劲的发展动力。
重新定义品类
一杯“烧仙草”,开出7000+门店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新式茶饮市场规模接近2800亿元。2017-2020年复合增速为32%,一边是快速发展的茶饮市场,一边是逐渐内卷的茶饮品牌。各大品牌如何创新升级,寻求差异化进展,已是迫在眉睫。
凭着一杯“烧仙草”,书亦开启了“狂奔”时代。
2018年,书亦烧仙草搭载新茶饮市场的红利,以平均每天3家店的速度,在全国开出了1000家店。2019年,产品迭代升级后,书亦持续突破地域限制,门店数量发展到3000多家,进入2020年,书亦仍然一路驰骋,直到全国5000家门店的飞跃。目前,书亦烧仙草的门店已经突破了7000家。
过去几年,书亦作为烧仙草品类的领头羊,在茶饮细分领域开辟了一片蓝海市场。在不少人还在观望细分品类”的空间有多大时,书亦早已成为仅次于蜜雪冰城的门店“大户”。而坐稳细分领域“头把交椅”后,书亦不断打破边界、进行品牌创新,正在重新定义品类,成为新消费时代品类的革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