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冻(奶茶)
< class="pgc-img">>用料
糖
适量
咖啡粉
3包
牛奶
适量
吉利丁片
3片
红茶包
3包
冰咖啡冻(奶茶)的做法
准备三包咖啡粉
< class="pgc-img">>热水冲开,放入泡软的吉利丁片,搅拌均匀,放凉后放入冰箱冷藏一天。
< class="pgc-img">>第二天拿出来,切成小块。(如果单纯想吃咖啡甜品,可以忽略以下步骤。)
< class="pgc-img">>热锅,放入适当的白糖
< class="pgc-img">>白糖颜色偏黄后加入适当的水,煮成焦糖
< class="pgc-img">>加奶,放入红茶包,再煮一下。
< class="pgc-img">>咖啡冻放入杯子中
< class="pgc-img">>倒入煮好的奶茶,完成?
<>< class="pgc-img">>者:王小哼
8月12日,“奶茶第一股”香飘飘发布了2019年半年度报告。
报告期内,香飘飘实现营业收入13.77亿元,同比增长58.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52.96万元,去年同期则为净亏损5458.60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
< class="pgc-img">>值得注意的是,香飘飘股价却并没有反应扭亏为盈这个利好因素,甚至开盘以后一度下挫,截至收盘,香飘飘跌7.82%,报35.38元。
这与香飘飘今年以来股价的大幅上涨不无关系。8月初,香飘飘曾达到年内高点38.4元,即便在13日下跌近跌8%的情况下,香飘飘年内依然累涨幅度超过80%,因此利好落地以后,投资者也存在因获利了结而进行抛售的举动。
辛辛苦苦“赚”2万
< class="pgc-img">>当然,这可能也与香飘飘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只有2.28万元有关——在大家普遍认为奶茶暴利的背景下,香飘飘在今年上半年卖了13亿元的奶茶,却只赚了2万元。
虽然只赚了2万元,但香飘飘的境遇已经比一年前好了太多。
2018年8月,香飘飘发布了上市以后的首份半年报,营收为8.7亿元,同比增长55%,亏损则为5459万元。
半年报后一个跌停跟着一波阴跌后,香飘飘的股价直接破发,并在2018年10月创下12.61元/股的最低价,市值只剩50亿。
一年后的今天,除了业绩与股价的双双改善,香飘飘还成功的用大单品证明了自己。
担起这份重任的,便是2018年7月推出的Meco蜜谷果汁茶。
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在香飘飘冲泡类、即饮类两大产品分类中,冲泡类实现营收7.12亿元,同比下滑2.81%;相比之下,即饮类产品实现营收6.51亿元,同比大增413.74%。
即饮类产品中,液体奶茶收入6258.81万元,同比下滑50.6%;果汁茶收入则达到5.88亿元,成为一大亮点。
香飘飘的多样化之斗
外界对香飘飘的质疑中,产品单一是最“诛心”的那个。
从口味上来说,相比现做奶茶,冲泡类奶茶相形见绌,再加上近年来,外卖配送模式的出现和快速发展,现做奶茶突破了不够便利的枷锁,人们在家里、在办公室,都能随时点上一杯。
现做的奶茶同时满足美味与便利,甚至更健康,也就更受到人们的欢迎,香飘飘的主营产品杯装冲泡奶茶自然变得愈加艰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中国软饮料产量下降。与此相应,在新中式茶饮兴起的冲击下,粉末奶茶式微,逐渐走向衰落。
这也正是为何香飘飘上市后不断尝试推出新品,希望不再只能依赖冲泡奶茶业务。2018年7月,香飘飘推出了Meco果汁茶,因符合市场发展趋势,成为新晋“网红”饮料产品,销量也十分可观。
< class="pgc-img">>果汁茶相比冲泡奶茶饮用更方便,适合春秋季节饮用,弥补了原有的季节性缺陷;另一方面,新款产品的价格多在5-6元之间,高于冲泡奶茶的价格,对香飘飘业绩有正面贡献。此外,还可以与冲泡业务形成协同。
过去一年,香飘飘果汁茶的销售额在8亿左右,其中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达5.88亿。简单计算,今年全年果汁茶的销售额或将突破10亿。
可以说,香飘飘一年半的时间,Meco果汁茶有望成为一个10亿级大单品,这代表着它在竞争激烈的茶饮市场,活下来了。
尼尔森曾跟踪1.5万个快消品新品,到了第二年,市场上只找到了50个。所以,过去的一年蜜谷果汁茶对香飘飘来说不仅仅是下一个10亿大单品,更这意味着蜜谷果汁茶将免于昙花一现的命运。
当然,香飘飘在渠道端也做出了不少努力。
根据西南证券调研,香飘飘在5月初对果汁茶进行提价,出厂价从47元/箱提至49元/箱,多出来的2元通过返利形式返还渠道,同时对经销商终端开拓和陈列提出更高要求,起到变相激励效果。
此外,香飘飘的果汁茶比一般饮料产品的渠道利润率高出不少,平均毛利率在22%左右,而农夫山泉平均毛利率13%-15%,所以渠道积极性会更高。
香飘飘找到一个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内部也希望子品牌Meco能成为一个超越“香飘飘”的符号,他们计划5年左右把香飘飘做到100亿的规模。
但是,如果只想靠Meco果汁茶就能“崛起”,还是有点“天真”。信息时代,消费者喜新厌旧的速度加快了,大单品的生命周期变短了。
按照快销巨头统一集团的说法,大单品的流行周期只有1.5-2年,更像是流行品。
2014年统一推出海之言,2015年销售额达17亿,由此带动公司的果汁收入同比增长8.6%,跑赢整个果汁市场,还一度让其他饮料大受影响,尤其是同处4元价格带、口味较清淡的脉动。
< class="pgc-img">>但小茗同学推出后,2016年统一的饮料收入下滑13%,主要原因就是海之言拉后腿,果汁收入同比下滑了41.5%。
< class="pgc-img">>此后,好景不长,茶π的出现,截断了小茗同学的增长势头,2015年统一的茶饮收入同比增长5.4%,2016年是1.5%,2017年只有0.8%。蜜果果汁茶的全国推广,想来对茶π也有不小挤压。
短期内能看到的是,成为大单品的果汁茶将带动香飘飘的业绩和股价。但好景究竟能维持多久?谁也不知道。
香飘飘仍需努力
早年的香飘飘,用“一年销量绕地球一圈”的广告语迅速被为大众熟知。2005年到2016年,香飘飘仅依靠旗下热饮系列的固体杯装奶茶产品营收达到23.9亿元,净利润约2.7亿元。2017年,香飘飘在“奶茶第一股”的光环中上市。
上市是起点,更是挑战,“逼迫”着香飘飘跨出安全区,不断地寻找业绩新支撑。果汁茶或许是香飘飘多样化的起点,但是绝对不是终点。
食品行业竞争激烈,香飘飘奶茶要想继续稳坐“奶茶第一股”的宝座,仍需要加强新品研发投入和渠道拓展,以保证其行业竞争力。寻找下一个蜜谷果汁茶,香飘飘任重而道远。
>国农村网
初冬的南昌,绮丽依旧,风景如画。
赣江西侧,一座酷似贝壳的现代建筑绿地国际博览中心,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于此盛大举行。从11月15日至18日,来自全球的8000多家参展商于此参展,2.3万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达成采购金额381亿元。
“本届农交会,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实行市场化办展的第一年。我们将今年展会主题确定为‘礼赞七十华诞,做强农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市场化、品牌化、信息化为引导,打造新时代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新名片。”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农交会举办的中国农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上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欢迎各国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丰富老百姓的餐桌。
短短的4天,在这江畔“贝壳”里,这场焕然一新的农交会,时刻讲述着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故事,不断碰撞出投资贸易合作的新机遇,更蕴含着中国农业农村明天的美好之光。
市场赋能:农交会开启改革元年
13万平方米的展馆面积,5万余种优质农副产品,42.5万人次观展……
今年的农交会,为何有着如此超高的人气?一个崛起的中国市场,一个贴近市场的展会,就有足够的说服力。
作为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主要的农副产品出口国,法国是本届农交会的主宾国。法国农业部部长迪迪埃·纪尧姆在中国农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致辞时表示,两国元首在进博会法国馆共同品尝法国的牛肉、法国的葡萄酒,有着重大的意义,体现出中法两国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法国商务投资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参展的法国企业家非常看好中国市场。
在法国馆的科普利信集团展台前,人头攒动,一只皮特兰猪的可爱模型,拉近了与参观者的距离。种猪事业部大客户经理党建翔介绍,科普利信集团是法国养猪业的标杆企业,他们希望通过农交会这个平台,为国内的生猪生产提供种猪供应、猪舍设备、营养方案等服务。
翻开将近100页的农交会参展商名录,可以观览堪称行业翘楚的8000多家涉农企业。2.3万专业采购商中,盒马鲜生、红旗连锁、本来生活等大型采购商达2800多家。
“这是我们4个多月邀约的结果,也离不开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作为本届农交会负责市场化招展的企业,北京雅森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裁谢宇表示,今年是农交会第一次市场化办展,公司要做的,一方面是招商招展,另一方面要精准邀约专业观众,也就是采购商,最终促成交易。
“本届农交会打破原来省级农业部门招展组展的模式,首次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引进专业会展公司,面向市场专业化招展招商。”农交会组委会秘书长、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告诉记者,农交会市场化改革,就是要厘清政府和市场职能,通过市场赋能,激发展会的内生动力。
展会,是市场的导航灯。但作为我国农业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综合性展会,农交会向来行政色彩浓厚。对此,众多参会企业感触颇深。“农交会是政府搭建的平台,过去组展基本上是行政摊派,有些是被参展。”一位多次参加农交会的参展商直言。
“‘展示成果、推动交流、促进贸易’是农交会举办之初就定下的三大任务,一直延续至今。”唐珂也不讳言,“客观地说,农交会前两项作用发挥得很好,‘促进贸易’这一项,还不够理想。”
创办于2003年,适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交会面向竞争而生,市场的基因本是天成。“推动农交会市场化改革,既是对初心的回归,也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唐珂表示。
作为首次参加农交会的采购商,成都红旗连锁董事长曹世如,原本只是抱着来看看的心态,只身一人来参会。可一到场馆,各地的好货让她兴奋不已,连夜便召集了8名采购人员过来。
从展览展销,向招商引资转变,今年农交会的场面也从市民抢购农产品向企业之间的洽谈签约转变。不少参会企业表示,市场化改革,按市场规律来办,会吸引更多企业来参会。
在布展上,本届农交会也打破来以往按行政区划布展模式,开始按照产品大类和专业行业布展,如设置了粮油、畜禽、水产、果蔬、都市农业、数字农业农村、农业投入品、农业服务业、农业农村文化产业等展区。布展形式的改变,绝非换汤不换药,而是让产品和企业成为农交会真正的主角,让有交易需求的采购商可以直奔主题。
“会前我们通过精准匹配,估计这次农交会能促成现场交易100亿元左右,最终成交额达到381亿元,这就是市场的力量。”谢宇告诉记者,市场化需要一个过程,也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但是路走对了,坚持走下去,成效就会出现。
聚焦品牌:农业高质量发展再上台阶
5万余种产品,如果要找一个共同点,那非“品牌”莫属。
11月14日,农交会开展前夜,一场“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全国品牌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已将本届农交会的品牌秀点燃。
活动现场,来自全国34个地区的市县长们,一一登台,为自家的农产品代言。与以往不同,这些产品都是来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品牌农产品。
色彩斑斓粮油蔬菜:抚松人参、定西马铃薯、忻州杂粮、遵义朝天椒、邵阳茶油、江津花椒……
其味无穷的畜牧水产:锡林郭勒羊肉、玉树牦牛肉、宁德大黄鱼、白蕉海鲈、黄板泥鳅、军山湖清水蟹、潜江龙虾……
香飘醉人的甜瓜蜜果:吐鲁番葡萄、洛川苹果、沾化冬枣、北镇葡萄、平谷大桃、中卫硒砂瓜、南丰蜜桔……
舞台上色香味俱全,舞台下也“别有风味”:34个展位沿场地依次铺开,宛如“集市”。各种特色农产品被当场做成了美食,香气弥漫整个会场;现场直播的镜头时不时地由主舞台切换到“集市”,让观者垂涎欲滴。
走进农交会展馆,更是处处能感受到品牌的影响力。
在湖南综合展区,安化黑茶受到现场观众热捧。安化芙蓉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谭伟中带来了一款独特的茶叶,“我们这款茶,重现了唐宋失传的制茶工艺,并有我们自己独创的四步发酵法,保证了制茶工艺。”说起自己的茶叶,谭伟中信心满满。
河北平泉素有“中国食用菌之乡”的美誉。在地理标志产品展区河北展厅,声名远扬的平泉食用菌,吸引众多采购商咨询,而利用深加工技术生产的产品,更是这里的一大亮点。“你看,这是我们公司新上市的功能性饮料。”河北承德森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金延旭正向客商介绍了一罐蛹虫草发酵植物饮品。这罐饮料的原料之一就是食用菌。“这是我们独有的专利技术产品,它延伸了平泉的食用菌产业链条,填补了国内相关产品的空白。”金延旭介绍,该饮品虫草素的含量是冬虫夏草的20倍,相比食用菌,这款功能性饮料附加值增加了2到3倍。
在今年首设的特大型企业馆,中粮、中化、中农、北大荒、拼多多、首农等104家特大型企业集中亮相,尽显龙头企业风采。
拼多多联合创始人冬枣表示,作为国内最大的农货上行平台之一,拼多多将继续发挥“拼农货”模式优势,帮助小农户直连消费大市场,推动更多产区农货上行,培养孵化 500 个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供应链品牌。
今年农交会首次发布的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名单,也备受瞩目。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介绍,“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在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指导下,由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同中国农村杂志社、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并经专家推选而产生。
除了各地名优特色品牌产品集中亮相,本届农交会主论坛也聚焦中国农业品牌建设。“在河南,一颗红枣产值做到40.7亿元,一粒花生产值做到千亿元,一枚汤圆产值做到46.28亿元,一根火腿肠做到539亿元。”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在论坛上表示,品牌已经成为助力河南实现农业强省目标的强劲动力。
韩长赋在论坛上指出,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创建认定绿色有机和地理标识农产品4.3万个,并建立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制度,中国农业品牌正驶入快速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看见未来:农业农村的数字时代
在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屏幕上,鸡群的敏感体温、鸡舍的环境信息等数据一目了然。
从“鸡脸识别”,到精准筛选出异常鸡,鸡群巡检工作一气呵成。农交会上,一款鸡舍智能巡检机器人成为圈粉无数的明星。
“这款机器人可以精准捕捉鸡群中的敏感体温,一旦发现有温度过高的情况,便会对温度源进行标记,帮助管理人员在鸡群中迅速找到生病的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李嘉位博士向媒体介绍,这款名为畜禽自动巡检机器人可以监控鸡的眼神和鸡冠,并可以据其分析鸡的健康状况,从而减轻人工逐只巡检的压力。
这款机器人在巡检过程中,还能够快速捕捉附近的空气温湿度、二氧化碳、PM2.5等环境指标数据。李嘉位介绍, “所有环境信息都在屏幕上一目了然,通过设定机器人的巡检路线和频次,可以代替管理人员对鸡舍进行巡检。”
农交会上,类似这样的智慧农业不可数计,而不少“巨头”正在加速布局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开启农业农村新场景。
走进海尔展厅,可以看到东港越光有机大米、金乡大蒜和黑蒜、呼伦贝尔丰度风干牛肉等特色农产品,这些农产品都来自海尔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的高端农产品基地。在海尔展厅现场,还可以进行健康生活的定制体验。一方面,用户可以通过海尔的农业物联网生态品牌平台海优禾,定制自己的健康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智能冰箱、海优禾APP,查看基地情况,实现农产品定制,全流程溯源、了解农事记录、农资投入等情况。
在展馆的另外一侧,新希望集团带来的数字养猪技术也同样吸引了不少参展观众的围观。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农交会,新希望集团首次全面展示数字农业整体解决方案,将数字技术引入到“饲料购买—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的全产业链。
2019年是5G元年,5G也是此次农交会上的亮点。中国移动展厅以“5G优化生产力,移动赋能新三农”为主题,展示了5G赋能三农的信息化产品、解决方案及近年来的优秀成果案例近20项,整个展台充满了科技感。展台上的5G智慧渔业、5G智慧养殖、5G无人机等吸引了不少观众的驻足停留,体验数字农业新技术。
此外,中国移动5G网络实现场馆全覆盖,并用最新5G多媒体技术与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合作打造了首个“农交会5G直播间”。在展馆区的电视屏幕上,观众都能看到利用5G网络接收的直播视频信号。
“当前,信息技术创新空前活跃,网络、计算、感知三大主线快速迭代升级,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热潮尚未退去,而5G、区块链、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卫星互联网等又扑面而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农交会举行的2019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论坛上强调,我们必须抢抓信息革命这个历史机遇,加快推动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用信息化引领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表示,“关于我们国家农业的发展,我们有三个判断。第一个,就是到2025年,农业将经历重大的科技转型。第二个,到2035年,农业将呈现数字化,农机装备农业生产全过程。第三个,到2050年,农业实现智慧化,农业信息渗透全过程、全系统、全要素。”
论坛发布的《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19年)》显示,我国2018年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为7.3%,农业数字化水平逐年提高,发展潜力较大。2018年,全国农村电商超过980万家,全国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达96.36%,已形成覆盖县、乡、村的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报告预计,到2020年,我国智慧农业潜在市场规模有望增至2000亿元。
数字技术正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许“三农”无限可能。
11月18日,第十七届农交会落下帷幕,“三农”人告别这短暂的相聚,又奔赴各自岗位,拼搏如一,正如那赣江水,奔流不息。一年之后,农交会将在另一个美丽的临江城市重庆启幕,再相聚时,我们定能迎来一个更好的农交会,中国的农业农村也定能迎来一个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