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餐饮行业中,上热搜次数最多的品类,非奶茶莫属。受到资本方青睐,反复上头条的奶茶品牌也先后涌现出许多。从邮政银行开奶茶,到高铁上线卖奶茶,再到药企研发奶茶,似乎每个月的头条新闻都与奶茶有关。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奶茶市场规模为1840亿元,在2021年有望达到2795亿元,2022年会突破近3000亿元。市场是客观的,内卷也是存在的。
近日有一家茶饮品牌,不到30天的时间里,在南京新街口300米内已经开了十几家店——据悉,这家茶饮品牌计划半年内在南京新街口300米内开设54家门店,有些门店间距只有3-5米。 这家密集度如此高的门店到底什么来头?据了解,名叫T COMMA的奶茶店以鲜果茶为主打饮品,才开业1个月左右。该品牌在无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单家门店日均销量竟然可达到600杯!为了避免让消费者踩雷,T COMMA开辟了6杯试饮的先河,让消费者能够从试饮中寻找到最喜爱的口味。此外每个门店还有“上帝特权”,哪怕购买的产品口感不满意都可以退回去重新制作。在尝试过程中,负责点单的人员会极其详细地介绍每款水果的产地以及会根据消费者的口感喜好度,推荐试饮产品。
据品牌负责人介绍,T COMMA在南京,以孙中山铜像为中心的方圆300米内,一共预计要开54家店。“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无疑是全国各大品牌竞争实力的试金石。面对新街口茶饮行业的激烈竞争,新品牌突围极其困难,服务突围是T COMMA经营策略之一。正在试营业的13家T COMMA,每天用掉试饮杯3万多个,一个月消耗100万个试饮杯。除了服务,着力于成为“南京版茶颜悦色”的T COMMA更注重打造有品位、有格调的品牌文化,做符合新时代、新青年的新茶饮品牌。 南京是长三角核心城市之一,消费者对品质要求更高、更挑剔,对外交往机会更多,更具备国际化视野;T COMMA品牌形象,突出时尚、轻奢、品质感的品牌调性,为南京老字号和非遗文化联名IP留出空间。斥资重金打造的金属质感的T COMMA,成为年轻群体的网红打卡点,连金属质感表情符号的T COMMA奶茶杯,都广受年轻人热捧。
近年来,南京一直着力打造新型的国际消费城市,同时也被众多年轻人评为中国十大网红城市。T COMMA立足于南京,放眼于世界。想在南京这座既时尚国际化,又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城市,创立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茶饮品牌。借网红城市的势,带动南京新消费方向,为南京整体的一个经济发展助力添彩。 晚上九点半,T COMMA十几家门店仍然里三层外三层、每一家门店都有很多顾客排队试喝。不可否认,T COMMA已在南京打响知名度,已经成为2021年底南京新茶饮新赛道的黑马,未来可期,我们也拭目以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谢高林
来源:紫牛新闻
年来,奶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似乎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街头巷尾就开满了奶茶店,许许多多的奶茶店开了又关、关了又开。那么亲爱的南京人们,你们知道我们南京这么多区,一共有多少家奶茶店啊?有哪个区的朋友最爱喝奶茶?哪个区则不那么爱喝奶茶呢?南京市最早开始卖奶茶的是谁、在哪一年呢?
< class="pgc-img">>笔者也是带着这些疑问,在网上找啊找,还真找到了这样的数据,使用的是哪个工具,这里就不透露了,省的有人说我做广告哦。
目前南京全市在营业的有3089家奶茶店,平均到每个区差不多250家左右,按照南京市人口800万的话,约每万人拥有奶茶店3.86家。感觉似乎不是很够啊,每10000人才3.86家奶茶店,要是每个人每周喝1杯,也够这3.86家奶茶店忙得了。哈哈哈。是不是说明奶茶店还有发展空间呢?
< class="pgc-img">南京市奶茶店分布
>再看分布,江宁区奶茶店数量遥遥领先哪,一共786家,其次是秦淮区,410家。真是想不到我们的江宁人民都是这么热爱奶茶的文艺青年啊,哈哈。
秦淮区也不错,秦淮区是旅游胜地,估计夫子庙地区在这410家里头有着莫大的贡献,外地游客在“逛吃逛吃”过程中,肯定少不了喝上几杯奶茶。
倒是我大建邺,挺意外的,不是号称南京中心、宇宙无敌富人区吗?怎么连个奶茶也喝不起来?才116家奶茶店,哪符合我大河西的身份哦!难道是因为河西人民都喝星巴克,嫌奶茶太LOW了呢?
南京奶茶市场竞争确实激烈,有这么一个数据,南京市历史上一共成立过4838家奶茶店,但是呢目前还存在的有3089家,也就是说,有1749家奶茶店“消失”了,占目前仍在营业奶茶店数量的57%!
奶茶店“消失”最多的一年是2018年,有358家奶茶店注销;2018年也是新开业奶茶店最多的年份,全年一共开了522家新的奶茶店!也就是说,在2018年,南京市每天关1家奶茶店,每天开1.5家新的奶茶店。你说这个竞争激烈不?
< class="pgc-img">>2021年才过去3个月,不到90天呢,南京市就已经开了100家新的奶茶店了。我去,疫情过后大家创业的激情都是这么强烈的么!
还有2个有意思的数据,我们发现南京市最早经营奶茶的公司是1991年成立的南京清真桃源村食品厂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到现在还存在,历史可以追溯清朝同治年间,是中华老字号。奶茶应该是他新发展起来的副业,他本身主要是做烘焙清真食品的,还是挺不错的一家老字号。
< class="pgc-img">图片引自百度百科
>最早的一家做奶茶的个体商户,是1999年成立的雨花台区李季华奶茶店,这名字一看就充满了浓浓的个体户的味道。这家店从1999年到现在,也已经22年了,真是不容易啊。在大众点评上搜索了一下地址,显示是一家“龙门花甲”,也有可能改为了以花甲为主,兼营奶茶了吧?没去过不知道哦,有知道的可以吱一声吗?
怎么样,大家是不是学到了一些新鲜有趣的知识呢?其实只要你有心,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聪明的你,是不是能够从中发现在南京卖奶茶的商机呢?
对,商业世界就是这么有趣!
天,有网友晒出了“伏小桃”滨江龙湖天街店闭店的消息,至此,杭州范围内就只剩下一家伏小桃门店。
如果你对“伏小桃”还有些陌生,那汴京茶寮、伏见桃山或许能勾起一些记忆吗?
没错,这些都是它的曾用名。
帖子的评论区里众说纷纭,见证了杭州奶茶界一波又一波新老店铺交替沉浮,大家都颇有感慨。
@オタク:太卷了,杭州太卷了,他因为伏见桃山热度下去很多了吧,小眷村、宝珠奶酪也要卷没了。
@momo:啊啊啊啊怎么这样,我觉得他家的麻薯是最好喝的。
@查理苏油饼:啊,怪不得好久没在外卖上看到了,那个超大杯的莓果饮料超好喝。
@卷完就摆:现在生意不好做,奶茶不断有新品牌进军市场,感觉一点点也是这样。
杭州仅存的一家门店
正在转让中
今天中午,我来到了杭州仅存这家——位于余杭区联创街49号的伏小桃EFC欧美金融城店。
店铺只有一间房大小,分了两层。一楼是点餐区,旁边有两套小桌椅,二楼是大大的落地窗,还有好几张桌子。
1点多,正是附近写字楼里的上班族午间休息的时段,我在店里待了半个小时,却没有看到一个来堂食的人。
外卖订单倒是叮叮咚咚持续在响,外卖员们接二连三地来,3个店员在柜台里忙活着。
我在平台买券,花了17块多点了一杯大杯招牌草莓大福奶茶。店员说,卖得最好的就是这款了,差不多60%的订单都是。
点的微糖、热的,软糯的麻薯配合酸甜草莓果粒和草莓果酱,口感温润丰厚,还是挺好喝的。
这家伏小桃在两大外卖平台上显示的月销量合计1100+,和销量排名前列、单平台月销动辄3000~5000的喜茶、茶百道、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比还是有一定差距。
美团外卖上附近的奶茶销量榜
这家店外面贴了转租的告示,我按照电话联系了对方。店主吴女士称,确实是在转让。店里业绩不好,亏本。
看来,离伏小桃品牌彻底退出杭州也已经不远了。
曾经红火到排队1小时
两次更名后销量持续下滑
伏小桃的前身是成立于2017年的汴京茶寮,当时的定位就是日式茶饮店。开业2年,生意火爆,成了红极一时的网红店。
由于在商标注册期间出现众多山寨门店,2019年8月,汴京茶寮正式更名为伏见桃山。
伏见桃山初期,店铺发展和扩张情况还是很顺利的。杭州的第一家店就在这时候开业,位于余之城。后来也是开一家火一家、嘉里中心、杭州大厦、滨江天街等地都有门店。
排队的状况屡见不鲜,橙友@趁新鲜 就表示,曾在伏见桃山大悦城店排了一个小时的队才喝上。
橙友@大大小小
2020年起,伏见桃山这个名字引起了一些争议。有网友称,伏见桃山陵是日本明治天皇陵墓。
品牌解释称,“伏见桃山”不是陵墓名,而是一个地名的简称,指日本京都的伏见区桃山一带。网络上提及的陵墓,确实位于这一带,但并不代表这个地方,更不能等同于“伏见桃山”这个词。
不过,网友们对这种说法似乎并不买账。加之品牌的发源地是在南京,这也让此番争议声更大了。
2021年8月,事件再次发酵,同年9月9日,伏见桃山通过官方公众号发表声明,将正式更名为“伏小桃”。同时,还对此前起名和更名引发的争议和风波道歉。
这次更名后,品牌发展开始彻底走下坡路。
伏小桃EFC欧美金融城店的老板吴女士表示,自己是在伏见桃山时期加盟的,觉得产品口感不错、研发靠谱、颜值也高。
2020年的时候,陆续投了西溪印象城、丁桥天街以及EFC3家门店。开业之初生意挺好的,2021年9月改名之后,销量持续下滑。另外两家已于今年5月份关掉了,还剩这最后一家也在着手转让。
吴女士又加盟了一家主打杭州特色的瓦煲奶茶品牌,前几天刚开业。
如此“卷”的奶茶市场,新店层出不穷,老品牌一点点、coco等也都曾传出闭店的消息。各家靠着一波波联名争先恐后地刷着存在感和热度。
你喝过“伏小桃”奶茶吗?奶茶店那么多,你最爱哪家?
欢迎来评论区聊一聊!
30
杭州吃什么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