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机器人十分火爆。智能的机器人能帮人类解放双手做不少事情,像大家熟知的扫地拖地机器人,炒菜机器人等等,如今在三亚街头,又出现了冰淇淋机器人,真是黑科技满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 class="pgc-img">>来到三亚南山风景区,这里有一家网红饮品店。这家饮品店之所以成为网红店,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冰淇淋机器人。只要有人点单,机器人便开始挥动着它灵活的身体开始制作饮品,十分有趣。
< class="pgc-img">>和其他机器人不同的是,这个冰淇淋机器人外观看上去并不像个机器人,它的外观有点奇特,看上去很炫很酷。机器上工作的吧台旁边,还摆放了两个小的机器人,十分引人注目。
< class="pgc-img">>冰淇淋机器人头是三角形的,身体则可以往不同的角度扭动。站在柜台前,看着这个看上去瘦瘦弱弱的机器人在忙碌着,感觉还是很有意思的。别看机器人外形上很瘦肉看上去有点怪,但是它很厉害,而且效率很高。
< class="pgc-img">>三亚南山的网红饮品店里,外观奇特的“冰淇淋机器人”吸引了游客前来打卡。不少游客称,喝饮料都是其次,主要是冲着机器人来的。而机器人在制作网红饮品时,游客表示机器人制作冰淇淋和饮料,真是太酷了,他们用手机记录下这神奇的一幕。
< class="pgc-img">>现场发现,机器人能制作的饮品种类还是蛮多的,有常见的各种口味的奶茶,也有果茶和纯茶,此外还有各种口味的冰淇淋。这些由机器人制作出来的网红饮品价格在18元到39元不等,大家觉得这样的收费怎么样?
< class="pgc-img">>都说科技改变生活,这让未来有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用机器人来代替人力,一方面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其次像冰淇淋机器人也很符合当前时代的潮流和顾客猎奇的心理,深受顾客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
< class="pgc-img">>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黑科技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对此,许多网友纷纷表示智能机器人的诞生真是人类的福音,能帮助我们解放双手,腾出更多时间来做一些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但同时也有网友表示担忧,将来会不会有一天机器人把人的工作都抢占完了,那自己岂不是要失业?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炎炎夏日,三亚的亚龙湾景区总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游玩。阳光、沙滩、海浪,还有那令人垂涎欲滴的热带水果和饮品,都是这片海滨天堂的魅力所在。然而,近日,一段关于三亚景区内购买饮料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游客们纷纷表示,在景区内购买的奶茶竟然出现了“大杯套小杯”的奇怪现象,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 class="pgc-img">>视频中,一位游客手持一杯看似大杯的奶茶,却惊讶地发现其中只有半杯是满满的奶茶,而另一半则是空空如也。他质疑道:“这是怎么回事?我花了大价钱买的奶茶,怎么只有一半?”这一幕被游客拍摄下来并上传到了网络上,迅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 class="pgc-img">>随着视频的广泛传播,多家媒体纷纷跟进报道,将这一事件推向了风口浪尖。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在景区内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认为这是一种欺诈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 class="pgc-img">>然而,就在舆论纷纷之际,海南网络举报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澄清声明,为这一事件画上了一个句号。声明中指出,涉事门店的饮品实际上是一种名为“盲盒果茶”的特色产品,而非普通的大杯奶茶。这款饮品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包装形式——大杯套小杯,上半部分是奶茶饮品,而下半部分则是一个小杯子,里面装有各种小礼物和惊喜。
< class="pgc-img">>这一澄清声明迅速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许多人在了解到真相后表示,原来这是一场误会。他们纷纷表示,对于这种创新的产品形式表示理解和支持,认为这是一种有趣的尝试和营销手段。同时,也有一些网友表示,自己在购买时并未被告知这一产品特性,希望能够加强宣传和信息披露工作,以免引发不必要的误解和纠纷。
< class="pgc-img">>在这次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的力量是巨大的。一则短视频的传播就能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充分说明了现代社会中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然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我们也应该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不盲目跟风或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 class="pgc-img">>同时,这次事件也提醒我们,在消费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产品的特性和规则。作为消费者,我们有权利了解所购买产品的详细信息和使用方法。如果商家在销售过程中存在欺诈、误导或虚假宣传等行为,我们应该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于商家而言,他们也应该在销售过程中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在推出新产品或特色产品时,应该加强宣传和信息披露工作,让消费者充分了解产品的特性和规则。同时,商家也应该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进行交易活动,确保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
回到这次三亚景区奶茶事件中来,虽然只是一场误会引发的舆论风波,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日益增强,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对待各种信息。同时,在消费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产品的特性和规则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价值观。
你怎么看,评论区留下您的见解吧!
月7日上午,三亚日报新闻热线接到一位许先生的投诉称,其在三亚桔荣·益禾堂购买了一杯8元的奶茶,但不慎给店家错付8000元。对方不但没有及时把钱还给他,还把他的钱拿去还“借呗”。让他气愤的是,在警方的介入下,对方才像挤牙膏似的,一点一点把钱还给他,并扣下几十元手续费……对此,该店家回应称,投诉人有意为之,涉嫌用信用卡套现。
买杯8元奶茶喝“错付”8000元?
“当时就是买了杯8元的奶茶,我付钱时没注意就给了8000元……”据许先生介绍,8月10日上午,他途经和平街与解放二路交叉口处时,因为感觉到自己有些口渴,便走到一旁的桔荣·益禾堂买奶茶。
许先生向店员点了一杯8元的奶茶后,便用手机向柜台上的微信扫码付款,但因自己一时不慎,就错付成8000元。当时,他立马让店家及时将钱退回,面对此况,该店老板也非常重视,并与许先生交涉说,这钱现在不能退,要第二天才能转给他。为此,双方加了微信留下电话。
“第二天,我来讨回这8000元时,该店的老板却说钱被‘借呗’扣走了,没有钱了!要么一天还一点,要么一个星期后再还……”许先生对此感到十分无奈,当即拨打110报警。
在警方的介入下,双方经过协商,他决定一个星期后再来拿钱。谁知,他等了一个星期后,对方却给他转来了5000元,并说店里没有钱了。之后,对方又转来2000元。而剩下的1000元,对方便像挤牙膏似的,一点一点还给他。直至9月6日晚上,才将剩下的几百元还清,还扣了几十元“手续费”。气愤之下,许先生便把对方的微信及电话给删除了,连这几十元也不要了……
“您当时在买单时,是使用信用卡支付的吗?”对于记者提出的问题,许先生没有回应。
店家:可能是故意用信用卡套现
9月7日中午12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和平街与解放二路交叉口处的桔荣·益禾堂。为了确认该店是否为许先生所说的“益禾堂”,记者拍摄了一张该店的门店图请他确认。大约等了5分钟,许先生依然没有回应,记者连续几次拨打他的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
见状,记者走进桔荣·益禾堂,并向该店一名店员打听是否知晓此事。“是有这回事,当时他在点奶茶付款时,我听到了进账8000元……”记者观察到,此时该店生意冷清,一旁还挂着“转让”信息牌。
“我们诚信开店这么多年,首次遇到这种事情。他应该是有意为之的,他的‘异常’行为已涉嫌用信用卡套现。想想,就8元的奶茶,他却刷信用卡来支付8000元……”
桔荣·益禾堂店的老板说,迟迟没有把钱还给许先生,是因为其当时手头没有钱,加上这8000元才刚进账无法取出,而且其手机上因有“借呗”,已经逾期没有还款,结果这才进帐的8000元,第二天就被“借呗”扣去7000多元。
为此,该店老板还特意截图发给许先生看,请许先生谅解他的苦衷。无奈之下,其只有靠店里的生意凑钱,慢慢地把钱还给许先生。
而该店老板在与许先生通话时,许先生曾对其说过“我在别人那里也这样,人家立马就把钱拿给我,为何在你这里,你却没有钱!”之后,该店老板听朋友说,这种行为应该是信用卡套现。因此,在还完许先生最后一笔钱时,其特意扣下几十元“手续费”试试对方的反应。结果对方确实就不要了,也联系不上了。这让他更加确信对方是在用信用卡套现。他说,希望通过三亚日报提醒同行,如遇到类似事情要多加留意。
那么,什么是信用卡套现呢?记者了解到,信用卡套现是指持卡人通过非法手段将卡中信用额度内的资金以现金的方式套取,同时又不支付银行提现费用的行为。
常见的手段有帮助朋友刷卡买单,通过POS机套现等。目前,由于利用网络支付套现十分方便,故信用卡套现的方式也在不断翻新。
许先生的行为是否构成信用卡套现,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证实。
转错钱如何追回?套现是否犯法?
市民在消费时转错钱如何追回?针对此事,记者采访了海南天鼓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国标。王国标表示,在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
因此,法律明确规定转错账的钱款属于不当得利,是可以追回的,返还的不当利益时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
利用信用卡套现是否涉嫌犯法?王国标表示,信用卡套现不仅影响个人信用记录,而且还是违法行为。信用卡套现达到一万元就会构成犯罪,会根据涉及到的不同阶段的金额来确定所面临的处罚,一般数额越大,所面临的刑期也就越大。
我国出台的《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12条就阐明了: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225条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为此,王国标提醒大家,使用信用卡时要理智,不要有恶意透支或套现的非法行为,另一方面如果自己的信用卡丢失了,要及时挂失登记,以免被不法的人士利用。
来源:三亚传媒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