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琢轩
编辑:雅琢轩
近日,在社交媒体上,一则关于古茗奶茶的事件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这位消费者在喝到一半的奶茶中,竟然发现了可疑的红色漂浮物。经过初步观察,这些物体被怀疑是“血痰”。这个消息一出,大家都惊呆了!到底是什么情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背后的真相。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事情的经过。消费者在某家古茗奶茶店购买了一杯奶茶,刚开始喝得很开心,直到他注意到了杯中漂浮着不明红色物体。在经过仔细观察和几番犹豫后,他决定将这些可疑物体捞出,并将其拍照上传到网络上,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与热议。
随着事件发酵,更多的网友开始对古茗奶茶的卫生状况表示担忧。有网友表示:“这也太可怕了吧,难道我们喝的奶茶里可能有这种东西?”还有的网友质疑:“难道真的是因为店里的卫生问题吗?” 大家对于饮品安全的担忧和猜测纷纷涌现出来。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和众多网友的热议,古茗奶茶官方迅速作出了回应。他们表示,经过调查,目前无法认定这件事情与实际的饮品加工制作有关。而且,他们也指出,从消费者那里并不能提供带有可疑“血痰”的塑料吸管以及剩余的饮品等实物,这让他们无法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 class="pgc-img">>这段时间,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敏感度越来越高,各种“吃喝事件”总是能轻易地激起大家的警觉。因此,古茗奶茶的官方回应虽然表明了没有关联,但仍然无法消除公众的疑虑。
在这个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任何小插曲都可能引发轩然大波。关于古茗奶茶的这个事件,自然不会就此结束。许多消费者表示,虽然公司坚称没有问题,但是他们依然会保持警惕,不愿意再轻易尝试这款奶茶。有人甚至表示:“以后喝奶茶之前一定要仔细看,不然谁知道里面还藏着什么!”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此次事件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饮品行业的卫生标准问题。虽然古茗奶茶的官方声明无法给消费者的疑虑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无疑会促使更多消费者关注饮食品质与安全。此外,这样的事情也提醒了商家,做好产品的质量监管与客户投诉处理是多么的重要。一个负面事件可能瞬间影响品牌形象,而及时有效的回应尤为关键。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想问: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你是否也会关注你所喝的饮品的来源与制作过程?其实,食品的安全不仅仅是商家的责任,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仔细挑选和审视每一杯饮品,确保自己的健康。
虽然古茗奶茶的事件暂时落下帷幕,但我们希望这种情况能够引起更多企业的重视,尽力去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同时也期待下次有更多的好消息传来,让我们在享受美味奶茶时,既能够满足味蕾,又能放心饮用。
最后,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呢?你曾经在饮品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与见解,我们一起探讨食品安全的话题!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注意饮食健康,远离不良食品!
文作者:董董
版式设计:静文
2010年,刚刚大学毕业、24岁的王云安,回到了他的家乡浙江台州温岭大溪镇。
那个时候,年轻的他也许无法想象,自己开出的那家名为“古茗”的奶茶店,会成为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10元-20元价格带),亦是全价格带下中国第二大现制茶饮店品牌。
按截至 2023 年底的门店数量计,古茗是全球前五大现制饮品品牌。仅仅2023年一年,古茗门店就售出现制饮品12亿杯,GMV(商品销售额)超过192亿元。
从0到12亿,古茗用了十三年。
就在第十四年的开年,2024年1月2日,古茗递表港交所,向上市发起了冲刺。
古茗的征程,已然吹响了新的号角。
显然,这并不是一条坦途。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新茶饮市场规模将达到3749.3亿元。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茶饮在营门店总数在63.3万家左右。
< class="pgc-img">>那么,究竟是什么,给了古茗从如今激烈的茶饮市场中突围而出、一骑绝尘的底气呢?
1
优质产品力
构筑起品牌“护城河
回顾古茗的十三年,其实,成功的秘密早已经被王云安公之于众,他坦言:“当时并没有什么商业逻辑,就是很用心地在做这件事。”
在王云安看来,奶茶卖得不好,就是因为不好喝。
那么,就想办法让它好喝起来。
那时候的王云安不知道喝了多少杯奶茶,不断地改进口味。他甚至还骑上三轮车,带上自家的奶茶去街上邀请邻居和路人来试饮,听取大家的意见。
时至今日,王云安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产品自己把关的习惯。
< class="pgc-img">>每一款新品上市之前,他都要先试饮,对口味和品质有着严格的要求。为了能提升古茗的产品力,他和搭档阮修迪一头扎进研发,不断改进和迭代。
在竞争激烈、季节性很强的茶饮市场,有时候抢先一步就能比竞争对手们快上一大段路。
但古茗并不执着于求快、求噱头,而是更关注产品最终的品质。
云南的夏黑葡萄4月就已经上市,但古茗并没有第一时间推出葡萄类饮品。王云安甚至坚持选用成熟后挂枝一周的葡萄,只为了保证葡萄最好的口感。一颗葡萄想要成为古茗杯子里的一份子,从甜酸度到产地、挂果时间,乃至于挂果位置、采摘时间等各种因素,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曾经有一批新到的葡萄汁口味比以往差了一点,王云安就宁可亏钱也不允许用到自家的产品里。在他看来,“产品存活的理由就是消费者喜欢它,如果消费者一喝就感觉不喜欢,那它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 class="pgc-img">>正是这样对品质和口味的严格要求,才使得“超A芝士葡萄”成为了古茗最畅销的饮品之一,从2021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总销量超过1.3亿杯。
品质又好又稳定的好奶茶,理所当然经得住市场的考验。
2023年,古茗推出轻乳茶系列中的季节性饮品“云雾栀子青”,在推出后的连续八周每周销量逾200万杯。
2023年10月,古茗与天官赐福联名的“千里暮山红”推出后3天即销售约670万杯。
在“秋天第一杯奶茶”等网络热梗里,古茗曾经创造出了单日GMV超过1.3亿元的成绩。
古茗招股书显示,2023年,古茗全年的平均季度复购率高达53%,远超大众现制茶饮品牌店平均低于30%的复购率。
< class="pgc-img">>归根结底,好喝才是硬道理。
古茗的这条好产品“护城河”,一日复一日,越挖越深。
2
为一杯好茶饮
研发运输品控齐发力
好产品为古茗的成功奠定了稳固而厚重的基石,而好产品背后,是其强大的研发团队的助力。
截至2023年9月30日,在九个月的时间里,古茗就推出了107款新品,也就是月均上新11.8款,每3天左右消费者们就能尝到新味道。
而同一时期,蜜雪冰城月均也就上了5.2款新品。古茗这样的上新速度,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卷王”。
在月初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上,古茗表示其产品研发团队由“美食家”和“工程师”组成。
< class="pgc-img">>前者不断激发产品灵感,并追踪最新消费者偏好趋势,后者则以科学方法严格分析成分,通常拥有食品科技、农业及茶业等领域的学位。
古茗拥有超百人的研发团队。其中,有超40人专注茶叶及萃取工艺研究,且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比达到约50%。他们每周都要研发出一款新品,而每成功研发一款产品,研发团队都要调试、试饮成百上千杯。据说,一位研发人员一天能用掉十来斤的水果,仅一杯葡萄茶饮,配方就迭代了11次。
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稳定,原材料就尤为重要。
2022年,古茗采购了逾81600吨,品种超过30种的新鲜水果。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古茗是同期中国现制茶饮品牌中的最大鲜果采购商。
除了采购好原料之外,古茗还将目光放到了原料的上游,寻找风味最合适的茶叶及水果。
< class="pgc-img">>2016年,古茗在云南西双版纳拥有了自己的香水柠檬种植园。随着不断扩建,目前已经是国内种植香水柠檬面积最大的品牌。
有了好原料,就要及时送到门店,这个道理古茗早已心知肚明。
2012年,刚刚起步的古茗还没开始赚钱,王云安就自掏腰包买了一辆货车,给加盟商送货上门。
时至今日,古茗已经建立了3个加工工厂,21个仓库,总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包括逾4万立方米、可支持不同的温度范围的冷库,还直接拥有及营运327辆车辆。
与此同时,古茗自有的物流配送系统运用先进算法,将其原料与物流需求智能匹配,优化配送路线,大幅降低配送成本,并对供应链进行端到端的密切监察,追踪车辆温度、速度及位置等,以确保配送到门店原料的新鲜。
< class="pgc-img">>以云南的杨梅为例,当天采摘当天发走,通过专业预冷设备将杨梅果芯温度降至0-4度。降温锁鲜的工作完成后,直接点对点转移到提前准备好的调拨车内,直达门店,做成一杯果香浓郁的芝士杨梅。
一颗杨梅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流转时间不会超过7天,而更耐储存的香水柠檬,从采摘到制成饮品,则会控制在16天以内。
目前,古茗在中国现制茶饮店品牌中拥有最大的冷链仓储及物流基础设施,向超过97%的门店提供两日一配的冷链配送服务。按GMV计,古茗也是中国前十大现制茶饮店品牌中,唯一一家能够向低线城市门店频繁配送短保质期鲜果和鲜奶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古茗在冷链供应链的建设中,每个仓库都会匹配单独的实验室,以保证原料从田间到仓库的品质。
< class="pgc-img">古茗诸暨实验室效果图
>此外,古茗还在诸暨新建约1000平方米的实验室,预计于2024年会投入使用,目前,杭州总部实验室、诸暨新建实验室以及供应链仓库的实验室,总计面积约有1500平方米。
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的实力基建,古茗才能保证全国9000多家门店的产品品质始终如一。
古茗的行业领先,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3
坚守长期主义
护航加盟商并肩奋斗
对于主要通过加盟模式运营的古茗来说,加盟商是其最为亲密的合作伙伴,也是一起并肩努力向前的“战友”。
从古茗诞生伊始,就将服务好加盟商作为重中之重。
当年,王云安从店面选址、租门面到装修开业,都会手把手地带着加盟商去办。
曾经为了帮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把店开起来,王云安开着车陪她花了三个月的时间选店址。
< class="pgc-img">>最后,连小姑娘自己都熬不住、只想赶紧找个门面把店开起来,但王云安依然坚持,他告诉她:“你相信我,店就不能开这里,你要耐心等到一个好位置,生意才会好。”最终,千挑万选之后,小姑娘的店终于开起来了,也如王云安所料,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人家相信我一个20来岁的小孩,到处借钱,跟着我们一起做生意,那我肯定不能把他带到坑里去了,你得带他赚钱。”在王云安看来,“我们真真正正的核心目标是如何让加盟商更好地赚钱。因为只有他们赚了钱,我们才能赚到钱。”
古茗,是中国第一家成立加盟商委员会的现制茶饮公司。
在王云安的影响下,古茗非常重视加盟商的意见,也很尊重他们对于潜在重大商业决策的意见。彼此尊重、互相帮助,构建起了古茗良好的加盟商关系。而这种良好的关系,构建起了门店的良性循环。门店运营变得更为高效、稳定,通过不断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 class="pgc-img">>为了细化对每家门店的管理与帮扶,古茗将督导团队扩大,每个督导覆盖的门店数量由之前的五十多家降到现在的三十多家,并在巡店方面做出更严格的要求。
督导多了,负责的门店少了,用在每家门店里的精力更多了,因此,更能发挥作用,帮助门店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你知道吗?其实我们挺惊讶的。无论什么问题都会(从古茗)得到答案。”说到古茗对于门店的帮助,有加盟商这样感慨道。加盟商们哪怕是不经意间对巡店督导表达的意见,也会被督导反映到公司。例如,有顾客想在奶茶里多加小料,公司的研发部会专门打电话给加盟商,解释不能多加小料的原因,比如会导致饮品变得太甜。
督导,不是单纯的从上到下的监督,而是成为了一座桥梁,能让总部和加盟商有一个顺畅沟通的渠道。总部听得到一线的声音,而加盟商也能更好地理解总部的各项要求和决定背后的理由。
古茗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古茗拥有超100人的质量控制团队和超360人的督导稽核团队。
< class="pgc-img">>从事食品行业的古茗,对产品品质、食品安全的要求一贯严格。
为了保证饮品的健康与优质口感,古茗制定严格的门店SOP流程,同时,稽核团队会对其进行管理监督。每款饮品上新前,门店都需接受培训,并完成饮品打卡才可向顾客制作、销售。
顾客在实际消费中遇到问题,古茗会有专门的客服团队进行售后处理,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古茗也始终注重加盟商的收益。
例如,制定商品售价时,若门店没有利润,总部会适当调低自己的利润。
为什么古茗会在短短几年里收获如此多的加盟商的青睐?
< class="pgc-img">>因为,跟着古茗有钱赚。
招股书显示,古茗单店GMV于2021年为约220万元,于2022年增长至约230万元,并于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约250万元。尤其是,在2023年,古茗在四线及以下城市的单店GMV为约230万元,在乡镇的单店GMV为约240万元。
2023年,古茗加盟商单店经营利润为37.6万元,加盟商单店经营利润率为20.2%。同期,中国大众现制茶饮店市场的估计单店经营利润率约为10%—15%。
产品好、服务好,消费者满意;管理好、利润高,加盟商满意。
古茗就是这样,齐头并进,实现了多方共赢。
< class="pgc-img">>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奶茶相关餐饮企业成立数量接近2.5万家,而2020年和2021年的全年数据都超过了7万家。
显然,茶饮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逐渐加剧。
古茗在招股书中提及,中国的现制茶饮店市场格局历来分散,如今在持续整合中。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GMV计,前五大现制茶饮店品牌的市场份额由2020年的38.5%增至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44.3%。
手握9000+门店的古茗,显然已经稳稳地在这一方战场上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而在激烈的竞争背后,优质的产品、成熟的供应链,成为了古茗进一步寻求利益空间,保证竞争力的重要筹码。
从一家小小的门店,到港交所的门前,古茗走了十三年。古茗还将走过第二个十三年、第三个十三年……
潜龙在渊,腾必九天。
年来,新式茶饮在质量、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食安问题屡遭曝光,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黑猫投诉平台,检索“奶茶”关键词,截至目前有高达17599条相关投诉。以“古茗”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出超过1700条投诉,其中不少投诉集中在“吃出虫子、喝出异物、食品安全”等问题。
7月7日,常德市的谭女士在黑猫平台投诉称,她的女儿在古茗奶茶店(常德武陵万达广场店)购买两杯奶茶,过后未进食,当天晚上先后出现腹泻、头昏症状,前往医院被诊断为食物中毒;在家休息,学业受到影响。谭女士要求退一赔十,报销医药费,但与店铺进行商议无法达成共识。为了维护权益,谭女士在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和黑猫投诉平台发起了投诉。
谭女士投诉截图
谭女士投诉截图
“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没有任何解决方案,纯拖延时间。”7月12日,谭女士再次在黑猫平台投诉。谭女士对记者表示,目前这一问题仍没有解决。
苏州的陆女士称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她表示,7月23日通过外卖平台在古茗奶茶杨舍老街店点了两杯奶茶,却喝到了虫子。“喝到一半,我觉得不对劲,吐了出来,这只虫子已经被我咬到,当时觉得很恶心,也很震惊。”陆女士气愤地说。
陆女士提供图片
陆女士提供图片
陆女士说,虫子看起来像鼠妇,于是立即与古茗奶茶杨舍老街店沟通。然而,古茗茶饮店回复称,“已经调取制作监控。从饮品制作开始到出餐全过程都有严格按照规定制作和检查,没有任何问题。”
陆女士对此存疑。她认为,比指甲盖还小的虫子,本来就很难从监控里看清楚,商家的解释说服力不够。她选择继续投诉。
古茗茶饮店称,“如有视频证据证明确实是从我们的奶茶喝出来的,那我们直接赔你1000元;如果提供不了,就直接申请退款。”
陆女士投诉截图
陆女士投诉截图
陆女士只对虫子进行了拍照,但无法证明虫子与奶茶的直接关联,于是申请退款,但古茗茶饮店仍然拒绝了她的退款申请。无奈之下,陆女士通过饿了么平台的食安险进行理赔,饿了么最终赔偿了陆女士奶茶原价金额。
陆女士认为,商家的解决方案不合理,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商家应该赔付至少三倍,但是她表示没有视频证明也无可奈何。
针对上述投诉问题,记者采访古茗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前,古茗方面仍未给出回复。
公开资料显示,古茗创立于2010年。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底,古茗在全国拥有门店数超过9000家。2023年,古茗门店售出现制饮品12亿杯,交易额超过192亿元。今年1月2日,古茗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书,目前已满六个月有效期。
古茗IPO之路似乎并不顺利。规模持续扩大,质量安全管控却显得力不从心。
去年8月28日,在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食品安全抽检过程中,古茗茶饮奔牛镇店内使用的不锈钢小料盒被检出大肠菌群。
今年“3·15”期间湖北经视曾报道,多家奶茶门店出现食品安全风险问题,店员将没用完却即将过期的食材篡改有效期,继续使用,其中就点名了古茗。涉事门店的店员还表示,在操作此类手法时,专挑监控盲区动手。
黑猫平台数据显示,近30天,古茗茶饮投诉量有76件,完成处理27件。除了食品安全方面的投诉,还涉及服务态度差、货不对板、冰多量不足、出单有误等问题。
据《国内奶茶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5月份至2023年6月份,奶茶消费维权舆情数据共31068条。其中,古茗占比10.30%。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茶饮企业都应该有相应的、完善的质量内控体系。同时要对员工培训到位,制定合理的薪资体系,科学分配订单,这样才能避免茶饮行业食安事件的发生。“类似的这类食品安全事件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操作者不能严格按照整个质量内控体系的流程和标准去操作。”
对于消费者屡次投诉的茶饮食安问题,北京知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古利新对记者表示,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侵犯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权和生命安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或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如果商家生产或销售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还可以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古利新提醒广大消费者,消费者在茶饮中喝出异物后,应保留好购买茶饮的凭证,如发票、收据或订单记录等。同时如果可能的话,拍摄异物及其所在茶饮的照片或视频,以作为证据。如果销售者拒绝赔偿或处理结果不满意,消费者可以向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并提供相关证据,也可以起诉至法院,要求销售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赔偿金额不足一千元,则按一千元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