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 红餐网
作者:林如珍 周洪楚
餐饮复业的“春雷”已打响!最新消息,佛山超6千家餐厅于2月18日率先复工复产。
餐饮人为此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因为大家真的等了太久。这个冬天,餐厅复业一度成了奢望,但它本不该成为奢望。
< class="pgc-img">>01
复工复业遥遥无期,
近3000万餐饮从业者等不起
毫无疑问,“难”是整个2019年餐饮行业的关键词。让餐饮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等”居然比难更难。
疫情爆发以来,餐饮人几乎都在——等。事实上,这也是大家唯一能做的事。
等疫情好转,街道上热闹起来,顾客重新涌入自己的餐厅;
等复工复业,生意恢复起来,弥补这段时间房租、人工、税务等的种种支出;
等疫情过后,回到过去,甚至比过去更好。
可是,店面的租金、员工的工资、缴纳的税费,能等吗?
< class="pgc-img">>还没等到复业之日,广州等全国多地的餐企又收到“一刀切”的“堂食禁令”,到底还让不让全国800万餐厅活了?
眉州东坡1个月损失近1亿元,继续下去也只能撑过3-6个月;
海底捞停业两周亏损11亿元,相当于每天近8000万;
外婆家在200家门店停业零收入情况下,还要支付250万元工资,吴国平坦言压力大;
西贝春节前后一个月时间将损失7-8亿元,账上现金流抵不过3个月;
1个月亏损了6000万的八合里海记,需向银行抵押物业贷款给员工发工资。
连西贝、海底捞、眉州东坡、老乡鸡这样的大企业都告急求救,更不用说那些抗风险能力更弱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了。
复业遥遥无期。但 800万餐厅等不起,近3000万餐饮从业者同样也等不起。
再等下去,很多餐厅真的也就不用复业了。
02
2月9日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的《通知》发布,
然而餐饮业却迟迟未获落实
等,是没有用的。等,也是不对的。
早在2月9日,国务院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要按照科学、合理、适度、管用的原则制定针对性措施,及时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和问题,尽早恢复正常生产。
但实际上,《通知》在各地并没有得到实际性的落实。以杭州为代表,9日当天有29814家企业提出了复工申请,但最后只核准了162家。而据国家信息中心显示,截至2月12日,全国人员返岗率仅为26.06%。
< class="pgc-img">>如今,距离《通知》发布已有10天,企业复工率似乎还是相当低。本背负“民以食为天”重大意义的餐饮行业,更是一片萧条。
在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和红餐网联合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餐饮企业影响情况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测算,仅2020年春节期间(大年三十至元宵)的餐饮收入损失约为3200亿。而实体餐饮的损失大多数是净损失,根本无法在疫情后进行回填。
面对复工遥遥无期的问题,餐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对于未来又将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关店自救。
《报告》中,面对“第一季度门店增减情况”,53.7%的餐企则表达出不同程度的关店意愿,而这意味着这部分餐企已经萌生退出行业的意愿。
< class="pgc-img">>减员止血。
《报告》中,面对“预计第一季度用工增减情况”,明确表示会减员的餐企高达63.9%。
< class="pgc-img">>一旦减员成为无可奈何当中的办法,必将引发大规模的就业问题,而这又关于社会稳定。正如西贝贾国龙所言,餐饮业有三四千万的就业者,一旦把这些人推到社会,后果将不堪设想。
< class="pgc-img">>03
我们的城市静止一天,
餐企就要延长一天的艰难挣扎
“现在要把脑子里固有的保增长等目标放一放,集中力量做一件事: 紧急情况下解决老百姓和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帮他们减轻困难,渡过难关。 ”
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在接受新京报的采访时,就提出“要考虑企业倒闭、失业发生的可能,研究缓冲措施”,其中解决老百姓和企业面临的困难就被列为当下最迫切的一项任务。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连日来,也“顶着骂名”发表数篇呼吁有序复工的文章,他认为:“公共卫生防疫不是社会静止状态下的事情……我们的城市每静止一天,损失都是相当惊人的,很多企业,尤其是服务业,面临着延长一天的艰苦挣扎。 ”
< class="pgc-img">>△来源胡锡进微博 上下滑动可查看全文内容
没错,“尤其是服务行业”。而极其依靠劳动力、依靠现金流的餐企,他们所承受的痛苦不言而喻。
营收方面带来的巨大损失,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统计的,但这背后引发的更是近3000万餐饮人及背后家庭成员心理的恐慌 。我们来看看复工这条时间轴有多么折磨人:
< class="pgc-img">>对于疫情正在诱发全行业工作人员不断蔓延的恐慌心理,我们在《报告》中可以窥见。在“门店所在地区受疫情影响的严重程度”一题,有48.0%的受访餐企选择了非常严重。这折射出餐企对疫情影响的主观感知和判断,餐饮人深陷恐慌之中。
< class="pgc-img">>而这也是很多餐企知难而上的原因,就如眉州东坡总裁梁棣所说:“我们为什么在堂食没有人的情况下还开着?其实主要是要让员工,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下工作,如果这个时候不能开的不开、能开的也不开,最后大家就散了。 ”
04
餐饮有难,
整条产业链千万人也跟着受难
在餐饮产业链当中,餐厅只是终端。要知道,这背后还是一条关乎千百万人的上下游供应链。
唇亡齿寒,终端难受,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必定只有跟着受难。
供应商,首先跟着遭罪。 就如供职于餐饮供应链服务企业蜀海的何先生透露:“我们的蔬果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从全球直采的,一部分则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基地,主要就是供应全国的餐饮企业。现在除了诸如肯德基等快餐,没有餐饮品牌敢开门营业了。”
< class="pgc-img">>房地产,或面临全年盈利的负面冲击。 仲量联行作出初步判断,此次疫情对零售地产项目的影响非常大,广深两地优质零售物业的租金在疫情持续期间甚至面临负增长的风险。即使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后,消费者信心和消费需求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租金企稳将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甚至有餐饮老板表示,他们已经没办法支撑2月份的房租了,如果业主不通融,或考虑将店卖掉或关店。然而,大家都知道,这些年商场加重了餐饮的比例,餐饮企业一旦撤场,疫情后商场将会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空置的。
除此,餐厅设计公司、策划公司等等无疑也都陷入了困境。同样面对高昂的房租、人工,此类型的公司也逃脱不了面临倒闭的可能。
所以,这不仅是餐饮行业的灾难,更是社会经济的一场危机。
< class="pgc-img">>多米诺骨牌效应显而易见,餐饮企业迟迟不能复业所带来的收入下降、现金流枯竭、债务危机爆发,必定会引发经济衰退、产值下降、债务增加、员工失业、相关产业链崩塌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是啊,我们不能为了预防一场危害,而引发另一场更大的危害。
正如胡锡进提醒的:“我们的社会需要在防疫和经济社会生活之间保持平衡,这种平衡就是两手都要硬,争取对绝大多数人的最佳效应,这是公共卫生的真正公式。当疫情汹涌扑上来的时候,我们应当敢牺牲一切来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当那种风险抑制住的时候,我们就要一方面在深山里剿匪在城市里肃清破坏者,一方面则要把我们的生活重新建立起来。”
05
我们呼吁餐饮行业有序复工
更是为了重塑从业人员信心
餐饮行业的凛冬尚未结束,但大家还是听到了春天的敲门。广州部分地区已经释放出餐饮复工信号。
2月20日,番禺部分餐厅在严格审核后,将率先恢复营业服务。这消息放在平日,或许平淡无奇,在特殊时期却成了足以让阳光透进来的一道缝隙。
餐饮人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因为大家真的等了太久。富豪山庄酒家冯达汉的朋友圈出现这样一则告示:
< class="pgc-img">>据红餐网(ID: hongcan18)了解,番禺区是广州最早发布禁止堂食的行政区。而今该酒家开始营业的消息一出,让不少餐饮人认为这是逐步小范围放开的一个信号。
而这样的信号,对于餐饮行业,乃至整个经济复苏都有重要意义。在人民美食发展联盟理事长白玮看来,“ 餐饮经济,是作为反应国民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他认为餐饮是春江的鸭子,餐饮兴,则经济兴。 欲复苏经济,要从餐饮开始。
< class="pgc-img">>红餐网创始人陈洪波表示:对 确诊病例已经多日0增长的地方,应当加紧有序复工复业。在防控得力的情况下,甚至可考虑全面复工复业。切实做到保障餐饮消费市场供应和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最大限度的减少疫情对餐饮经济带来的影响,促进餐饮业的繁荣发展。
对于仍然偶发新增病例的地方,要区分发生和没有发生新病例的所辖区县,根据不同情况确定政策,不能简单一禁了之。而应分片区,分批次实现复工复业。
实际上,停业期间的房租、人力、水电等刚性支出的成本损失,不是瞬间就能弥补。而复业后消费者的观望心态所消耗的时间成本,也是餐饮人必须面对的。有专业人士预测,餐饮行业此次恢复元气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 class="pgc-img">>但一切总需要一个开始,哪怕开端并不繁华。
早日复工复业,是为了早日消除餐饮人和消费者心中的恐惧,也是为了早日重塑餐饮人的信心。餐饮老板的心定了,员工们的心也稳了! 哪怕今年这个春节再难,也能种下新的希望。
人不可能一直被隔离,生命的意义不止是活着,而是有尊严的活着。
餐饮人投身餐饮行业的目的也绝不是等着,而是勇敢面对一切挑战。不仅要活下来,还要活得比即将到来的春天更灿烂。
最后——
疫情之下,
各行各业都难!
餐饮人更难!
复工复业恢复经济,
更是千万餐饮人共同的期盼!
希望我们一起携起手来,
战胜困难!
一起等待春暖花开!
工不能堂食,上海餐饮业期盼已久的春天何时能真正到来?
< class="pgc-img">>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何沛凌、景雪。
昨晚,一篇《疫情下的上海餐饮人心声:请求支援,期待堂食!》在餐饮人的朋友圈刷屏,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上海餐饮人的真实状态,让人泪目。
据红餐网了解,自6月1日上海宣布解封以来,除部分偏远地区且在复工白名单内的餐饮企业,许多餐饮门店仍旧不能提供堂食。
关停两个多月,好不容易捱到解封,现在却依旧不能堂食“回血”。巨额的亏损,高昂的成本,一批上海餐饮企业正濒临崩溃。
< class="pgc-img">>复工不堂食,外卖不赚钱,房租催命
上海餐饮业“流血”复工
解封以来,上海餐饮业的真实现状到底如何?
红餐网(ID:hongcan18)采访了一批上海餐饮老板,同时也收集了众多上海餐饮人在各大平台的留言评论,发现当下让上海餐饮业崩溃的三个核心难题是:
复工不堂食,复业比停业还惨;房租、人工催命,巨额支出难以支撑;外卖不赚钱,撑不起门店开销。
1、复工不堂食,复业比停业还惨
“自6月1日复工复产以来,店面最开始只恢复了两成左右业绩,没几天又被关停了堂食,只留有外卖自提这条生路,业绩也只有往年同期的一成左右。”
——掌柜的创始人王晓东
“都在说上海关了2个月;实际上3个月不止。从3月第二周就陆续在封了,那个时候出来吃饭已经很少了,至今没有恢复堂食,这相当于没有营业!”
——上海网友“库库姐”
“餐厅不能堂食真的不如不开,关了俩月已经奄奄一息了,再加一月不能堂食……明明可以把桌子摆外面,只要不摆大路上挡道就好,等恢复堂食再撤。或者限定人数,桌子之间拉开距离……很多办法可以救啊!”
——上海网友“上丹丹”
“与其苦苦地复工,不如闭店。这样还可以和物业谈免租!这样下去餐饮人全部要倒下!现在的营收还没有租金高!怎么坚持下来!”
——上海网友“杨瑞雪”
“经营了九年,连续五年大众点评五星好评的小店,今天结束营业!激烈的行内竞争、高昂的店铺租金、员工的紧缺、连续三个月的封闭都没有打倒我们,而最终不能堂食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上海网友“冉”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2、房租催命,人工支出不减,快撑不住了
“尽管政府大力倡导房东为餐饮企业减免租,但承租私人物业的餐饮企业几乎没法享受到这一政策。上海5家门店中,只有1家获得了减免租,有2家门店的房东明确表示不予减免,剩下2家门店的房东愿意协商。这5家门店每个月房租开销需要120多万,员工宿舍租金80多万,复工后无法堂食,这些钱只能白白扔出去,收不回来。
为了让餐厅继续运转,我已经抵押了唯一的房产。现在有不少餐饮老板都只能通过卖车、卖房甚至不惜借贷来支撑餐厅。”
——一位不愿具名的上海餐饮老板
“天天惆怅员工工资还没发全,房租还要照样给,期待开业又惧怕开业,开业意味着要发工资,要营业,可营业又没有客流。但固定成本一分都不能少。”
——上海网友“嘿个鸭梨”
“我的两个场地,一个告知一分不免,一个虽然免了但考虑到各种不稳定周日刚办理退租手续了。2020年过来了,2022年怎么就熬不过去了呢?”
——上海网友“Fei”
3、外卖不赚钱,根本撑不起门店的开销
“3月疫情以来,各家门店每天外卖进账仅几百元,仅凭外卖根本无法支撑餐厅。伟宴·海鲜本身定位是中高端海鲜餐厅,在疫情前也没有开展相关外卖布局,现在虽然有向一些老顾客提供外卖服务,但口感、品质与堂食相去甚远,对品牌形象也不利。”
——伟宴·海鲜和稻香鸡的董事长徐云伟
“复工后比复工前还要糟糕,因为疫情停业期间虽然没有收入,但也没有支出,或者说支出不大。而复工后房租、人工成本很大,但营收方面只恢复了外卖部分的收入,也就是疫情前总营收的15%左右,外卖收入和整体的开销相比实在是杯水车薪。”
——巡湘记创始人欧阳俊平
“外卖跟堂食相比业绩只有十分之一还不到,根本不够发工资和房租。复工后餐厅只能靠外卖,可想而知竞争也比复工前甚至更恶化了。开着真心不如一关了之,待堂食可以了再开也不会像现在这般煎熬!我参股的餐饮企业有二十多家,目前情况都不乐观。每家店每月亏损达20-50多万,按现有现金流估计还能再支撑一个月。”
——餐饮投资人李俊
“我家饭店开了25年了,还在苦苦支撑,寻找出路。外卖真的做一单亏一单,只能靠一些公司订餐,小区订餐。真的太难了,员工都期待复工,其实我内心都快放弃了。但是店里几十个员工就是几十个家庭啊。”
——上海网友“眼晕晕”
< class="pgc-img">>一批餐厅已经倒下,
上海餐饮业等不起了
在20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赵丹丹表示,20日上海仅新增社会面1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疫情日益得到控制,不少地区已无新增病例,复工复商也在有序推进中,但截至红餐网(ID:hongcan18)发稿前,许多餐饮门店仍处于“暂停堂食”状态。
这对很多上海餐饮店而言,是致命的打击。
大部分餐饮店的账上并没有多少储备资金,都是靠赚到的钱反复流转,用赚到的钱去买食材、交房租、发工资、缴税,而暂停堂食,相当于斩断了门店最大的收入来源,一切支出只能仰仗企业和老板个人的资金实力。
卖房、卖车、借贷……一个月可以熬,两个月可以熬,三个月可以熬,再往后,很多餐厅可能再也熬不到复业堂食了......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诚如一位上海餐饮人所述,餐饮是个勤劳辛苦致富的行业,无数个昼夜颠倒才能做好,每一家店都是用心血经营出来的,没有餐饮人愿意关闭自己的店。
但现实是,如今已经有一批上海餐饮店铺先倒下了,他们没有等到黎明到来。
自媒体 ShanghaiWOW 发布的《魔都这些人气店遗憾闭店!》一文显示,一批上海街头的小店,正悄无声息地闭店、消失:
咖啡馆The Room从2011年开业到现在经历11年时光,几天前宣布月底即将结业;
衡山路有点东西coffee,一开业就火爆小红书。但在6月中旬,咖啡馆官宣即将结业;
程玉平川味工作室,曾是无数上海资深老饕的私藏饭店。目前餐厅已经官宣正式关闭;
愚园路的上海富春小笼、永康路上的满陇春、东平路的GREEN & SAFE、广西北路的电台巷火锅、网红甜品RAPL现烤卡仕达苹果派......也都纷纷关店。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与此同时,餐饮业作为经济生态链的重要一环,其所承受的空前压力也正在向产业上下游传导。唇亡齿寒,终端难受,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也跟着受难。
“作为酒水供应商也扛了三个月,累!”
“市场链要是断了,餐饮业倒下,剩下的我们还能走多远?”
不少上海供应链企业表示,由于前端的餐饮店现金流出现问题,身处于后端的他们也面临着欠款回收困难。
多米诺骨牌效应显而易见,餐饮企业迟迟不能复业所带来的现金流枯竭、关店倒闭等问题,可能还会引发员工失业、产业链崩塌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 class="pgc-img">>请求支援,重塑行业信心
拯救疫情下的上海餐饮业
疫情以来,上海餐饮人一直拼尽全力自救,走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千难万险。
眼下,这一批好不容易熬过来的餐饮店要活下去,除了需要自救外,更需要实实在在的政策扶持和外力帮助。
在这当中,有序放开堂食,可能是当下意义最重的信号。
合理、有序放开堂食,能很大程度上缓解餐饮业的焦虑,消除餐饮人和消费者心中的恐惧,早日重塑餐饮人的信心。消费者能堂食了,餐饮老板的心也就定了,员工们的心也就跟着稳了。这样一来,大家也才会有拼下去的希望。
因此,我们才会看到,一批餐饮人士正积极呼吁:
在有效防控措施实施下,相关部门也能根据疫情的实际情况,视不同情况确定堂食相关政策,不要简单一禁了之,合理安排复市,分片区、分批次放开堂食,给餐饮企业“松绑”,让餐饮企业早日回血。
而在合理放开堂食之外,提振消费信心,刺激行业复苏;完善减免租政策,切实地为餐饮服务业减压;财税支持、稳岗支持等,也是可以为餐企“输血”的有效途径。
办法总归会比困难多,上海餐饮业请求支援。
位吃货们,准备好迎接一场餐饮界的”丧尸”大戏了吗?
想象一下,你正在街上悠闲地散步,突然发现身边的餐馆一家接一家地倒闭,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轰然倒地。不,这不是恐怖片的开场,而是2023年上半年餐饮界的真实写照!
据不靠谱统计,短短半年内,105.6万家餐饮店化作了美食天国的亡魂。这个数字比你吃过的所有美食加起来还要多!而那些没有正式登记的小店铺,恐怕已经默默地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连哭诉的机会都没有。
但别担心,在这片美食废墟中,有一群自称”收尸人”的奇葩人士正在狂欢。他们像是美食界的秃鹫,四处寻找倒闭餐厅的”尸体”,以低价收购设备和装修。餐饮老板们辛辛苦苦投入的几十万,到头来只能收回一两成,剩下的全被这些”收尸人”笑纳了。这简直是一场餐饮版的”行尸走肉”!
看到这么多餐饮新手被无情收割,有位自称”餐饮老炮”的大佬看不下去了。他决定挺身而出,为即将踏入这个”美食地狱”的新人们指点迷津。让我们来看看这位”美食界福尔摩斯”的独家避坑秘笈:
1. ”黄金地段”其实是”臭狗屎”
别被那些所谓的”黄金地段”迷惑了眼睛。高昂的房租就像是一个永远吃不饱的怪兽,会把你的利润一口吞掉。老炮建议,把房租控制在总成本的3-4成以内,否则你的餐厅很可能会变成下一个”鬼屋”景点。
2. 线上线下齐发力,让你的餐厅”分身有术”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进化成了”外卖星人”,如果你还固守着传统模式,那就等着被时代抛弃吧。老炮建议,把外卖平台当成你的”临时工”,多一个销售渠道就多一份收入。谁知道呢,也许你的下一个忠实顾客就藏在外卖订单里呢!
3. 与时俱进,做个有”脑子”的餐饮人
餐饮界的风向比北京的雾霾还要多变。如果你不想成为下一个”美食僵尸”,就得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关注行业动态。也许今天流行的是分子料理,明天就变成了昆虫大餐,谁知道呢?
总之,各位美食界的新兵蛋子们,在踏入这个”美食战场”之前,请务必擦亮你的双眼(和味蕾)。记住老炮的金玉良言,也许你就能在这场餐饮”丧尸”危机中存活下来,成为下一个美食界的”里克·格莱姆斯”!
好了,看完这篇”餐饮界生存指南”,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开一家自己的餐厅了呢?别急,先去楼下买个煎饼果子压压惊吧!
注:内容来源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