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自己做外卖餐饮,算是一个“意料之外下的意料之中的事”,本人已经在国有企业打拼了十余载,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院校毕业后,本着“天道酬勤”的理念,奉献十年的青春,牺牲一切个人时间和空间,全力扑在营销一线和办公室的格子间里,因为作息时间不规律(加班就是上班,上班就是生活)/一日三餐让位于海量的数据分析和写不完的PPT材料,最终成功的将自己从一个高校里的篮球爱好者变身为油腻中年男,没想到,大学里没有专攻职场心理学,导致工作十余年里,交了不少学费,直到16年最贵的一场学费交付后,彻底跌入了人生的谷底(有点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冷清清的感觉啊)。
都说股市有波谷就有波峰,只要你长期持有,就一定会咸鱼翻身,可惜我的生命中没有那么多十年,也许也是因为打心里不愿意一直阿谀奉承,看着一些比自己大十几岁的同事得过且过,被新人忽视,过着一眼看到头的人生,我注定不能不可能长期持有了(只想为自己再拼下,而不是上面的随口一句表扬/一个随时因为职场规则就可以随意抽走的平台),说到这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关注我即将推出的“职场,一个让我用激情和青春走过坑的地方!”
好了,有些偏题了,今天我就来说说我参与过的外卖经历吧,用自身的时间和金钱买来的很多教训和心得!
自从脑海中浮现出,不想在把自己的青春完全捆绑在单位的KPI和职场斗争中,给自己创出一条新路的想法,就开始蠢蠢欲动了,但是当时的自己的确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成功(现在回望,当时的担心还是有道理的),毕竟是跨行,里面的坑有多少不清楚,只是看着味道不如自己的餐馆都能宾客盈门,自己至少不会差到哪里去(当时自己的确掌握了一些调料的配方),于是在没有裸辞的背景下,开始寻找合作伙伴,以便能分工得当,朝目标尽快靠近。
说到选择合伙人,真的是费了很大周章,也看过很多前辈的经验之谈,餐饮如果能自己做就尽量不要找合伙人,不然朋友也得变仇人,更关键的是,餐馆也有可能倒闭。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你不得不找合伙人,因为你自己就不是专职(当时就想自己技术入股,再投相对较多的资金,拿到话语权),于是再没有任何企划书的前提下,凭着一张嘴和美好的愿景描绘,去寻找合伙人,这时就暴露出了一个问题,以前太聚焦于单位的工作,眼里、脑海里、自己清醒的时间里都是完成KPI的事,导致除了单位的同事。自己的跨行的社交面基本为零,找合伙人感觉就像在大海捞针,身边的人都是跟过去的我一样,觉得找个体制内的事干,才是正道。创业,对他们来说就一扯几把蛋的,大家平时喝喝酒、吹吹牛还行,真要上手,对不起,都不用说考虑下,直接闪了。
所以那段时间找合伙人费劲了心思,将招募合伙人最重要的十条标准只能一一放弃(后面我会说到),只求能迅速组建团队,这也为以后埋下了隐患,经过一段时间的找寻和洽谈,有三个人表达了自己的合作意向,确认完消息的那天,我真的很高兴,自己做了试吃样品和合伙协议书,约大家到一个茶楼试吃,如果满意就签协议,当时试吃样品就是炒海鲜(主打炒虾尾和小龙虾,辅助最流行的火锅流汁宽粉,因为那是正是小龙虾最火爆的时候) ……….
事实情况是,试吃样品的质量还是过关的(后期又经过了三次改良,市场接受程度也是很高的,但是成功并不是只有产品质量这一项因素),三个合伙意向人,当场就决定合作,接下来就是谈个人出资额和分工职责的问题了,一切的都是很顺利,顺利的让我掉以轻心了(在这里要跟大家叮嘱一下,当你跟其他人沟通工作或布置任务时,当没有一个提出异议或者是建议时,90%以上的可能就是大家根本没听懂你讲的是什么,或者对你讲的事就没有当回事)。
果然,后期在分工这一块就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当时在现场频繁表态什么问题都没有的人,直接成为以后矛盾的导火索的点燃者,协议签署完毕,我最后又强调了一句,在协议的权责条款里,有一条合伙人突然要求退出的时候,对合伙公司造成损失的,要承担相应的一些责任和赔偿条款,需要大家再仔细看看,结果还是一片祥和之像,隐患就此在举杯庆贺的氛围中悄悄的埋下了…………
现在我来说说四个人的团队组成结构,其中三个是兼职,一个是专职,兼职的三个分别是负责菜品开发和调料研制、微信号的注册运营和外卖平台管理以及开辟新市场的推动,专职的是负责店铺寻租、现场及人员管理、进货以及账务等;
值得一说的是,除了菜品开发和调料研制意外,其他三个都是门外汉,更为关键的是其中有两人还觉得自己很在行,现在回头想想,都是雷啊!即使准备了很详尽的分工表,依然是“慌不择食、疾不择医”,看过很多的经验文章,由于自身人脉的制约和心态的问题,最终该蹚的雷,还是躲不开。
先说给店铺起名字,当时满脑子都是要创新、有时尚感,能让人过目不忘的想法,一群门外汉起的名字也是五花八门,有中英文结合的,有抽象的,有太接地气的,总之争论了半天,最后终于定了一个名称,“一道菜”,现在看看真的是太天真了,这个名字在外卖平台给目标客户既不能传达准确信息,有白白浪费了平台的搜索资源,在那么多的外卖的店铺里简直就是自毁武功啊!
再说找铺面,当时定位要做高校市场(现在想想,也挺有点惭愧,主打小龙虾,却做高校市场的外卖,不能不说对目标群体判断失误啊),所以在一片筒子楼里找到了一个铺面(哪里已经是高校的旁边的餐饮聚集地了),为了省钱(当时三个合伙人每人也就投资了3-4万,都留有后路)找了一间20平米左右的铺面,不带上下水,没有天然气,没有暖气,我们装店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为了图便宜,被忽视的这些不利因素在后期会给我们造成不小的麻烦………
某外卖平台初期也是经历了很长的野蛮生长期,商家的食品安全、生产环境和业务经理的吃拿卡要的问题随处可见,那个时候包括现在也是,始终有利弊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混乱的市场监管和平台不断上涨的提成都让商家,尤其是本着用心做大做强的创业小白们受伤不已。
举个例子,一份鸡排饭有的商家只卖12元,这12元里要包含平台21%的提成、通用引流优惠券、购买流量的费用、补贴配送费的费用、人员工资、房租、水电费、燃气费和原材料成本费等等,粗算一下,如果能把鸡排饭还能降到更低的价格话,就只剩两种情况,一种是创业小白大手笔投入后经营不了多长时间就得黯然离场,另一种就是食材和环境上面能想到不用明说的招数的老手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以价取胜;
话题有些跑外了,接着说说开店筹备的事吧,铺面找好后,简单的刷了墙、吊装门头,贴了墙纸,用角铁组装了货架、就等着各种网上顶的烹饪设备到货开业了(因为没有提前规划。购买东西都是想到哪做到哪,前前后后一共花了40多天,开业后仍然是状况百出),这期间还在不停的试菜招人。
说到这,又不得不提团队合伙人的组成合理性了,除了我之外,其他三个合伙人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各自工作时,基本都是白纸一张,没有任何经验和学习的念头,例如其中一个负责店面初期的简单装修,他每次需要购买涂料等建材时,必须要让另一个合伙人开自己的车拉他去,陪他一块买,不然就抱怨声极大,认为别人都是甩手掌柜,对于各负其责的职责分工条款,根本置之不理,这也为后期团队向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发展方向宣判了死刑,成为内耗的开始………
铺面的装潢很简单,十几个角铁架搭建成储物档,放各种原材料,墙面简单粉刷,铺面外侧贴了层墙纸,如果说最上档次的就算是门头了。准备开始营业了,大家凑到一起,七嘴八舌的商量要在外卖平台上架的商品,菜品由我来负责,确保每两个月更新一款菜品,本着在饮品上追求更多的利润,所以想自加工(其中抱怨开始增多的那个合伙人,为了方便以后就叫他L吧),L以前做过一阵子奶茶店,他分析自加工奶茶利润大,并且一定要上咖啡等高端饮品,因为他这方面做过,我们听了都没表示反对,结果却是让人大跌眼镜。
由于没有严格执行预算,这位L采购饮品制作原料的时候,完全没有节制,采购了一大堆咖啡粉、奶精和果糖等物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完,也不知道哪来的这么足的底气,就一定好喝),说来也可笑,装咖啡的杯子用的是和普通饮料一样的塑料杯,用简易封口机封口,上面还是封口膜商家的宣传标志,山寨到了家啊!
L调试了几杯咖啡,给我们尝,我们喝完觉得还不如雀巢好喝,L说我们不懂,学生爱喝这口味,好吧,但愿如此!(现在想想,我们就一卖炒虾尾、麻辣烫和凉拌面的小厨房,连像样的饮品加工设备都没有,全凭手工调制),结果开业后,咖啡、奶茶就只卖出去了4杯,还是打折促销搞出去的,望着L采购一大堆饮品原材料,我们其他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L说他又要准备改良饮品,准备卖甜胚子奶茶(西北一种挺流行的饮品),直到他走后,一粒甜胚子也没见到。
在合伙人里,分工要明确,干什么事都不能随性所欲,预算是必须的,所有的工作都要形成纸质的文字,定期核对跟进进度,更为关键的是不能因为抹不开面子,同意一些荒唐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导致后期的被动。(只是我们太需要有一个L这样可以全职的合伙人了,但是现在看这样全职就是一个地雷,因为后面他随时都在爆炸)
今天来说说,我们菜单设计的事情,经过这么多磨练后,回过头来看,外卖的菜单设计一定要考虑覆盖以下几个维度:
1、产品价格(要参考同商圈人均消费水平、同商圈同质类产品销售价格、成本/利润率等);2、产品图片的美观(别小看了这个,直接关系到你的下单转化率);
3、店铺装修(这里说的是线上店铺装修,入店转化率和它息息相关,还关系到你是否想做大);
4、线上活动设计(菜单设计一定要紧紧围绕平台的活动,不然你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这里设计的坑太多,后面我找时间会细说,这里只想说一句“外卖平台专业干这个的,你能玩的过它?”);
5、产品的SKU参数设置(这里会涉及到你的排名加权);
6、高利润主打菜和低利润冲量菜之间的搭配和展示问题;
7、菜名关键字与搜索关键词之间的关系等等;
由于团队里没有一个是在餐饮行业接受过洗礼的人,所以大家凑到一起基本出的是一些不找边际的注意,认为针对学生群体就是要便宜,只要比周边同质商品价格低一点,订单肯定不会少,谁让咱的东西好吃呢!
无知者无畏!一群门外汉,凭着短暂的激情,开始踏上了交学费的征途,菜单设计根本就没有考虑以上7个维度的任何一个,以至于后面参与平台的活动、产品打折、发红包都是实打实的贴钱,没有一点套路,正所谓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啊!天真乐观导致利润成了负数、流动资金越来越少,眼看资金链就要断了、这时候包括我在内的三个合伙人认为前期赔钱养店是必然的,但L合伙人认为开店就要赚钱,不然浪费时间,于是合伙团队产生了分歧,L不久后就要登上我们“一道菜”历史舞台的中心了;
>家投资6万年收入40万的早餐店,2023年朋友两个人都背负着生存压力,在送外卖半年之后决定继续合伙做餐饮。为什么说继续?因为他们前两年曾经自己做过炒鸡米饭的外卖店,因为只做外卖没有堂食,竞争激烈又没有自己的私域流量,投流才有生意,干了一年后就放弃了。
< class="pgc-img">>当外卖员继续给平台打工后也觉得不行,每天精神高度紧张,朋友说这活不能久干,不然会得抑郁。于是兄弟俩一人三万,凑了6万启动资金开了一家早餐店,其中三万是半年房租,剩下的购买设备、招牌、原材料后还剩一万的流动资金。
他们家经营的是油条、豆腐脑、豆浆、甜沫、鸡蛋包、茶叶蛋,就6种产品,第二个月营业额到了5万以后基本稳定到7万左右,三个月回本年收入(含两人工资)40万左右。正印证了那句话:创业的尽头是餐饮,餐饮的尽头是早餐。对早餐项目你怎么看?
<>< class="pgc-img">>019年11月01日
第【524】篇原创
骑虎难下,是因为关系不匹配
--张大宽
合伙开家饭店,现在骑虎难下
昨晚和一位读者在微信上沟通了一会。他说他现在挺发愁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饭店,他个人投入了二十多万,店开了一个多月,一直在亏损状态。
最近肉涨的很厉害,店里的排骨没有利润,他的合伙人不知道从哪搞来了一批冻货,而且品质很差。
他再三强调不能用这东西糊弄人,他尝过,太难吃了。但合伙人还是执意要用。
这几天卖出去几份,顾客也没有说啥,于是合伙人卖冻货的信心更大了。
他觉得,合伙人没有远见,这么弄,走不长。
现在,无论是出品,还是服务,体验都不好,前厅后厨都有问题,试营业回头客也不多,很难留住人。
但现在,开工已经没有回头箭了,他有心去扭转,但觉得到处都是问题,而且还有一个理念不合的合伙人,太难了。
我问了一下合伙的情况,情况是俩人也没有很明确的合同,合伙人出资比例比他高,但盈亏五五分。可以说是很模糊。
类似这样合伙的情况,我之前也见过,结局大多不太好。如果他不快点做出调整,可能也会出现不希望看到的结局。
合伙这事情,真的不简单。
< class="pgc-img">>同心协力,同归于尽
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总是有限的,所以想要干一件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很多人都会选择合伙。
就像上面这位读者,他们两个人一起,开一家店,一个负责前厅,一个负责后厨。类似这样的合伙方式,在餐饮里也常见。
这么干的原因,无非是各自发挥自己的强项,希望能把这家店开好。
但我们见到更多的合伙,结局并不乐观。
经常会看到几个人从开始的同心协力,到同床异梦,再到同室操戈,最后同归于尽。
能够一起合伙的,大多是亲戚,或是多年的好友,玩伴,因为一次合伙,甚至弄的老死不相往来,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走到这种伤心的结局,但这样的情况真真实实的每天都发生着。
< class="pgc-img">>清楚你们的关系
本来挺好的事情,为啥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呢?
有人说,是因为利益面前,人是会变的,也有人说,这是人性的自私,没有办法。
但我想说,这些,都是表象,更深一层的,是合伙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匹配。
我来举个例子,一家企业,一个组织里,有着这三种关系。
1、共同规则
所谓共同规则,就是大家在一起,都遵守同一个规则。
比如企业里的规章制度,就是大家共同的规则,几点上下班,不能迟到早退,遇见什么问题,按照相应的规则来执行等等。
遵守共同规则的人,就是你店里的员工,对他们来说,只要遵守好规则,拿到应有的回报就好了。
在你这呆的好,就呆着,呆的不好,就换一家企业。
2、共同利益
所谓共同利益,就是你们的利益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比如有的老板,开店的时候资金不足,有人愿意出钱投资他,做得好了,就一起分钱,做的差了,一起赔钱。
大家的利益是绑定在一起的,这就叫做有共同利益。
3、共同信仰
而共同信仰呢,就是大家为了同一件事情,同一个目的聚在一起。可以称之为有信仰的组织。
比如“要把肉夹馍店开遍全球,把中华美食发扬光大”,这就是一种信仰,比如乔老爷子的“改变世界”。往往,信仰和情怀是混在一起的。
三种关系看完了,那么请你琢磨一下,什么样关系的人,在一起合伙更容易成功呢?
我想你心里也有答案了,那就是有共同信仰的人。
合伙创业这条路上,从来没有一帆风顺,都是沟沟坎坎。
如果只有共同利益的人在一起,一旦出现利益上的变动,同室操戈就成了日常。而利益上的变动,是常有的事情。
?共同规则的人,更是不可能在一起打江山,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爱咋咋地,反正也不能欠工资,不是吗?
那么,当具有共同信仰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你才会看到那些不计较个人得失,甚至愿意付出生命的例子。
只有这样的人在一起,才能坦然的面对各种不确定性,才能相互依赖,成功的机会才更高。
所以,当你觉得找人合伙的时候,首先要弄清楚你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关系对了,才能往下一步走。
< class="pgc-img">>合伙人选择原则
关系对了,才有合伙把事情做好的基础。但只有这个基础还不够。
下面,再给出几条选择合伙人的原则,供你参考。
1、价值观有较大分歧的,坚决不合伙
比如最前面读者的例子,为了降低成本,不惜用劣质食材糊弄顾客,这是价值观的问题,这样的合伙人,坚决不能要,俗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这种死,都是作出来的。
2、做事理念无法统一的,坚决不合伙
做事理念不统一,一个往东一个往西,劲使不到一起,就变成了内耗,最终大多走向同归于尽。这也是为啥说拥有共同信仰的重要性。
3、出资超过自身能力的,坚决不合伙
合伙,一个是合能力,另一个是合钱。如果你的合伙人只是因为相信你,倾家荡产甚至不惜举债借钱来和你合伙做事,这种情况,一定不要合伙。
本身合伙就是在使用杠杆,如果你的合伙人再使用杠杆,一旦出现问题,不但你们的关系会受影响,甚至会害了他,毕竟他没有这么大的承受能力。,
4、拥有资源能用钱买的,坚决不合伙
上面说了,合伙是合能力,是合钱,说白了就是合资源。
如果意向合伙人所拥有的资源,你用钱就能买到,那么宁可花钱也不要合伙。
比如说,你朋友有官方资源,能够介绍人来店里吃饭,你也觉得挺好,就和他合伙一起做。
那么,如果有一天,他的资源断了,你们还要合伙吗?
或者说,有另外一家,比你家店条件更好的店,愿意给他丰厚的提成,他是不是会变心呢?
话说回来,只要你愿意付出提成,同样会有别人来帮你拉人。这个资源,是用钱能买来的,也就没有合伙的必要。
5、不愿意提前把规矩白纸黑字的,坚决不合伙
合伙人能够在一起,靠的是情感认同,但规矩也不能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这个算账,不仅仅是钱,还是规矩。
在合伙之前,就要把该说的话说清楚,如果合伙人不愿意提前立规矩,不愿意把丑话说到前面,那坚决不能合伙,后期会有巨大的隐患。
以上五条,就是最基本的合伙人选择原则。
那,做到这些,就一定能合伙好了吗?
不一定,因为合伙有着非常多的不确定性。没有一定之规,能守住这些原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系统性风险。不至于踩很多坑。
能合伙的,大多都是因为关系不错,大家在一起干点事,一起赚点钱。但因为合伙闹到老死不相往来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想要避免这些很悲催的结果,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让他开始,而不是上了路再调整。
就像姑娘小伙结婚,肯定是先要谈一段恋爱,相互了解之后,确定对方是对的人,才进入下一阶段。
如果没有前期充分的了解,先上车后补票,出现问题的几率就会很大。
最后,最重要的,就是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宁可不做,也别乱来。把问题解决在合伙之前,切忌先上车后补票。
我是大宽,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解决一个餐饮问题。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与大家一起交流。你有哪位朋友是不是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你可以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他,或许你能帮到他。著作权归张大宽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张大宽 微 信 个人 ID:BG9FBG,头条号:张大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