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宁波网】
暑期餐饮消费旺。宁波天一广场供图
中国宁波网记者孙佳丽 通讯员商舞
宁波消费者更爱川菜还是浙菜?哪些区(县、市)的餐饮消费力更强?哪个年龄段的消费者更爱外出用餐?
8月22日,宁波市商务局联合美团大数据,发布了宁波市餐饮消费报告,以2024年一季度为统计周期,统计美团平台线上消费表现情况。
报告显示,宁波餐饮消费规模在浙江省内排名第二,同比增长25.9%,较2021年复合同比增长19.3%。鄞州区、海曙区、慈溪市排名全市前三,总体占比超六成。
截图自报告
在地方菜系消费特点上,川菜、浙菜、湘菜是最受宁波消费者喜爱的三大地方菜系。
消费者最爱推荐的TOP10菜品分别是泡椒牛蛙、杨枝甘露、手工虾滑、酸辣土豆丝、酸菜鱼、糖醋里脊、红糖糍粑、黑胡椒烤肠、腐皮包黄鱼以及寿喜锅。
截图自报告
餐饮消费用户分布上,20岁至30岁、30岁至40岁年龄段消费者是宁波餐饮消费的主流群体,占比分别为44.1%和40.7%,结构与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城市基本一致。
餐饮消费时间分布上,正餐时间(午餐和晚餐)餐饮消费占比67.5%。18时至第二天6时的夜间时段餐饮消费占比42.7%,21时至第二天3时的深夜时段餐饮消费占比13.9%,深夜餐饮消费占到夜间餐饮消费的32.6%。
截图自报告
此外,餐饮头部消费圈集聚效应凸显,排名前十的消费圈贡献了全市餐饮消费圈消费规模的28.3%。
从这份餐饮消费报告,可以窥见宁波餐饮消费市场的部分情况。
总的来看,宁波餐饮消费潜力较大,一季度同比增速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中名列前茅。
宁波县域餐饮消费红红火火,慈溪市餐饮消费力与海曙区相差无几,北仑区、余姚市位列餐饮消费力第四位和第五位,庄市街道、骆驼街道、前湾新区餐饮消费规模在全市餐饮消费圈中排名前十。
但是,宁波夜间餐饮消费三项指标均低于全省水平。
“夜经济是城市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发展夜间餐饮消费水平亟待提高。”市商务局消费促进处相关负责人说。
下阶段,宁波将从创新场景模式、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以及实施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着手,将“夜食”与“夜游”“夜景”“夜读”“夜市”等相结合,鼓励市场经营主体创新推出“餐饮+游戏”“餐饮+露营”等,催热夜间餐饮即时零售,活跃夜间餐饮消费。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家统计局近日公布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中餐饮收入同比增长显著。3月份的餐饮收入3964亿元,增长6.9%,1—3月份的餐饮收入13445亿元,增长10.8%。
从去年开始,餐饮行业的收入增幅就在所有社会消费品中位于前列,不过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疫情后我国的餐饮消费已现“K形分化”。
客流营收持续回暖
第一财经记者从多家餐饮企业了解到,今年一季度不少餐饮企业的客流量或营收同比去年都有所上升。
比如2024年一季度,全聚德(002186.SZ)实现营业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11.99%;归母净利润1530.71万元,同比增长66.85%。
去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的全聚德在财报中称,2024年餐饮业持续回暖向好,消费活力有望进一步释放。公司餐饮门店春节期间收入同比增长 32.6%,接待消费者28.7 万人次,同比增长 27%。线上线下业务融合发展,共同满足消费者多场景、多元化、高品质消费需求。
西安饮食公布的2024年一季度报告则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3.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仍亏损2993万元,但同比收窄3.83%。
除了以上2家A股上市公司以外,第一财经记者从西贝集团了解到,今年3月份,西贝整体客流和营收平稳向好,部分门店与去年比增幅显著,例如北京四元桥家乐福店营收同比增长48%、合肥万象城店客流同比增长43%。不过今年3月份,客单价和高峰消费时段平均等位时间基本与去年持平。
海底捞北京合生汇店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过完年到现在,店里一直都很忙,再加上我们门店周围的商超、办公楼、居民区也多,顾客消费群体以年轻人为主,工作日正常每天接待量在300桌左右,节假日周末我们每天的接待量都要超过500桌。今年到店吃火锅的顾客明显比去年多,人流量回来了,人气旺了。”
一家连锁港式茶餐厅的相关负责人透露,整个品牌2024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比2023年的数据好很多。“而且由于2023年第一季度香港和深圳口岸才全面开放,所以2024年一季度广东深圳地区门店的业绩增长率比北方城市高不少。”
中端餐饮被挤压
当然,也有一些企业的情况不理想。
一位在湘菜、粤菜品牌都工作过的资深餐饮人士和记者谈及了他的观察:“今年高端餐饮不差,因为高端商务宴请还是较多的,被挤压的主要是中间档位的品牌,一些消费者可能会用大众餐饮品牌来作为替代品。”
从一季度的市场情况来看,人均消费在二三百元的中端餐饮日子确实不那么好过。近日,一家人均消费约为320元的海鲜餐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门店以前一个月能做350万左右的营业额,现在只能做到250万元。”另一家人均消费约为222元的苏浙菜员工则表示:“生意比去年下滑20%。”甚至还有一家人均消费约为276元的私营浙菜馆老板表示:“我们马上倒闭了。”
事实上早在2023年,这个趋势已经显现。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餐饮消费趋势》报告显示,餐饮业消费已经显现出“第四消费时代”的特征,消费者对高性价比有着极致追求。我国的餐饮消费呈现出了“K形分化”,即一端向上探顶,一端往下坠落的分化走势,主张高端、差异化与主打刚需、价低质优的企业有较大机会承接住时代的红利。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 class="pgc-img">>要:2023年以来,随着生产生活有序恢复,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各地积极开展文旅+美食、夜经济、展演+美食等促消费活动,推动了餐饮业的快速复苏,发展信心进一步恢复,充分体现了餐饮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等特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餐饮业收入同比上升20.4%至52890亿元。
一、定义及分类
餐饮业是指在一定场所,对事物进行现场烹饪、调制并出售给顾客主要供现场消费的服务活动。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餐饮业代码为I67。餐饮业的分类较为广泛,按照餐厅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正餐、快餐、休闲餐和其他;按照菜系的不同,可分为中餐、西餐和其他;按照经营模式的不同,可分为连锁餐厅和非连锁餐厅;按照服务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全服务、有限服务和自助式。
< class="pgc-img">>二、行业政策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餐饮业的食品安全。2023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添加剂管理的公告》,提出要鼓励相关行业协会推动餐饮服务提供者向消费者承诺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倡导采用适当方式公示餐饮食品加工制作时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要丰富旅游市场供给,激发假期消费活力,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加大对餐饮住宿、景区门票、停车场收费等民生重点领域价格监管力度,及时查处哄抬价格、串通涨价、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于提升餐饮业的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class="pgc-img">>三、发展历程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餐饮业开始进入发展期。1978年到1985年,餐饮业呈现以政府招待系统事业单位、全民和集体所有制饮食服务公司企业等为主体、部分个体饮食店为补充的行业格局形态。1986年到1995年,随着农业经济改革的发展,粮食等生活物资较为丰富,餐饮业业态发展初步丰富。同时,随着秦皇岛旅游业的发展,星级饭店大批涌现,星级饭店的餐饮部门作为餐饮业的主导势力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整体的发展,国内消费水平普遍提高,餐饮业进入升级换代的全面发展阶段。与此同时,绿色食品进入餐厅,形成美食专项发展,餐饮市场进入品牌竞争阶段。2016年以来,随着技术发展,合作逐渐普及,以及社会支持的力量,中国餐饮业进入智能化与精细化的新时代。
< class="pgc-img">>四、行业壁垒
1、品牌壁垒
在餐饮市场,品牌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餐饮企业必须建立被消费群体认可的品牌,才能拥有稳定的客户群,而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誉度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等,并通过较长时间的稳定经营才能建立起来。因此,品牌是进入餐饮业的重要壁垒之一。
2、人才及管理壁垒
餐饮业对烹饪、服务、管理人才要求较高。我国自改革开放后,烹饪人才的培养得到了社会的重视,涌现出大批的烹饪专业人才,但对于餐饮业服务和管理的人才培养重视不够,缺乏经过系统正规培养的餐饮业服务和管理人才。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国很多餐饮企业通过连锁化的经营模式迅速扩大规模、提升实力,而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连锁经营模式,涉及文化传承、流程设计、人员培训、市场推广、品牌建设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还需要在经营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管理经验,这对于新进入餐饮业的企业构成一定的壁垒。
3、资金壁垒
目前我国部分餐饮企业大多通过连锁化的经营模式来扩大规模、提升实力,因此,餐饮企业在市场推广、门店选择、人员培训、菜式研发、设备投入和资金流转等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连锁经营模式,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新进入餐饮业的企业面临一定的资金壁垒。
4、技术研发壁垒
餐饮业具有种类繁多、工艺水平要求高、产品周期短、更新换代快的特点。目前,餐饮业内知名企业拥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和成熟的制作工艺技术,且能够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产品创新,保持客户对餐饮产品的新鲜感。而新进入者缺乏技术研发实力,建立一支稳定成熟的技术团队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新进入餐饮业的企业存在一定的技术研发壁垒。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餐饮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材料的供应,包括农产品、畜产品、包装以及餐具等产品。产业链中游为餐饮业,包括正餐、快餐、休闲餐饮、特色餐饮、零售小食等;产业链下游主要为消费者,包括个体消费者和团体消费者。餐饮业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注:本文转自智研产业百科平台,如需获取更多行业信息和定制服务,可进入智研咨询官网搜索查看。
智研产业百科是智研咨询推出的产研工具平台,致力于为您提供全方位的百科式产业信息查询服务。智研咨询践行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的企业使命,完善和丰富企业方法论,依托产业百科平台提升信息价值,持续为行业发展及企业投资决策赋能。餐饮业产业百科作为餐饮业产业一站式系统化研究工具,全面归纳了餐饮业产业知识信息,内容涵盖餐饮业产业的定义、分类、政策、产业链、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并依靠信息技术建立智能互链的行业知识图谱,为行研从业者及相关投资者提供深入的洞察力和全面的信息。
智研咨询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并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