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网红”绿茶餐厅,第四次冲击上市。
2008年,第一家绿茶餐厅在杭州面世,并于两年后开进北京。那时候,不少80后都曾有过在其门口排队的经历。
作为“初代网红”,绿茶餐厅曾拥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创始人之一的路长梅在2013年接受《环球企业家》采访时透露,绿茶的平均翻台率为6-8次,在大本营杭州更是高达12-14次。这意味着,每天的营业时间内每桌几乎都是满座。
曾经的绿茶有多风光,如今就显得多落寞。在网红餐厅四起的当下,绿茶早已不是95后、00后等年轻消费者的首选。更让绿茶意难平的是,从2021年至今,绿茶四次冲击港交所,前三次均以失效告终。
6月19日,绿茶餐厅母公司绿茶集团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创办16年,这一次绿茶能否圆了上市梦?褪去网红光环后,面对新竞争对手的不断涌现,绿茶如何回春?
来自“美食荒漠”的顶流
“以前为了吃面包诱惑,真的会排上一个小时”,曾经像李燃一样甘愿在绿茶门口排队的顾客不在少数。在绿茶扩张的前些年,无论在杭州、成都或者北京的商场里,下午六点之后,这家餐厅门口经常会排起长队。
“好吃不贵”是很多人对绿茶的初印象。2008年第一家绿茶在杭州开业时,精致的中国风装修在当时算得上别具一格,不少顾客在到店后发现,该店的价格亲民,一份东坡肉仅售10元。
舒适的用餐环境、较高的性价比,让初来乍到的绿茶吃到了流量“红利”,不仅有不少人前来打卡,还在开业第二年就荣获大众点评“2009年度最受欢迎餐厅Top 50”。
开局爆火,创始人王勤松及妻子路长梅释放出更大的野心。2010年,来自“美食荒漠”杭州的绿茶开出了北京的第一家分店,之后一路开疆拓土,在上海、深圳等地开设门店。
在网红餐厅寥寥的年代,绿茶以数据证实了“初代网红”的魅力。2014年绿茶官方数据显示,当年单店客流量日均1500人,人均排队两小时。作为衡量餐饮行业的重要指标,2008年首家绿茶餐厅创下的14次/日翻台率纪录,现在看来依然难以超越。
十年前的绿茶,不仅价格亲民,几款自研菜式更是火遍大江南北。
2016年大学毕业就来到北京工作的王旭,依稀记得第一次打卡绿茶时的感受:“点了三个招牌菜,当时觉得,没人不爱吃这里的面包诱惑吧。”有趣的是,绿茶最受欢迎的招牌菜烤鸡和火焰虾,并不是夫妻档在开设餐厅之后研发的,就连绿茶餐厅的出现,也只是“意外”。
早在2004年,青年旅舍刚刚成为新兴产业,王勤松、路长梅夫妇看准这一商机,在杭州市西湖景区灵隐路一个环境优美的茶园地,开起了“绿茶青年旅舍”。随着生意愈加红火,除了提供住宿服务,为了满足来自全国各地背包客的味蕾,拥有厨艺背景的王勤松开始尝试研究融合菜,“绿茶烤鸡”和“火焰虾”,便是在经营旅舍时开发的。
此后几年,他们发现来就餐的人数几乎赶上了住宿的人数。这对夫妻档决定,再专门开办一家餐厅,将旅社和餐厅分开运营。
如今王勤松仍是绿茶菜单设计团队的直接领导人,受益于早期的几款招牌菜,爆品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这些年,绿茶从未停止过新品研发,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绿茶分别推出了178道、172道及168道新品。
遗憾的是,新品大多反响一般,绿茶的招牌依然停留在十年以前,多数客人点餐时还是“老几样”,因此有人调侃称,“绿茶开了十几年,只火了一款面包。”
同行狂卷,网红不再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绿茶的门店数量持续增加。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6月11日,绿茶餐厅在全国百余座城市拥有382家门店。
另据灼识咨询报告,2023年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绿茶餐厅按餐厅数目计排名第三,按收入计排名第四,西贝莜面村、太二酸菜鱼、小菜园排名前三。
综合来看,绿茶在中式餐厅中排位靠前,但越来越多网红餐厅的出现,让这位昔日顶流显得力不从心。
过去,绿茶之所以受到欢迎,主要在于平价、菜品两个优势。在平价基础上,绿茶想要维持盈利,主要靠翻牌率。对此,王勤松在2015年接受《中国连锁》采访时表示:“我们是50元的人均,花的却是500万元的装修费用,只有满客之后翻台才开始赚钱,绿茶一天翻台率4次是保本,最高是7次。”
然而,近年来绿茶的翻台率不仅与高峰时相差甚远,有些年份连“保本”都很难做到。招股书显示,2018-2023年,绿茶餐厅每天的翻台率分别为3.48、3.34、2.62、3.32、2.81、3.30,即便剔除2020到2022年疫情期间的数据,2023年的翻台率仍低于2018年。
与此同时,十余年间,绿茶餐厅的人均价格变化不大。
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绿茶餐厅人均价格分别为60.5元、62.9元、61.8元;对比之下,2021年-2023年,另一中式餐厅太二酸菜鱼人均消费分别为80元、77元与75元。
受到高性价比消费趋势的影响,近年多家餐厅价格有所降低,但把时间拉长来看,2016-2018年,太二的人均消费分别为65元、69元和72元,依然算是稳中有升,唯独绿茶十余年间,人均消费始终徘徊在60元左右,价格变化较小。
作为初代网红,绿茶在整体竞争力上也显得斗志不足。近年,网红餐厅层出不穷,行业竞争陷入红海,头部餐厅不遗余力抢夺存量市场。
在行业整体降价的情况下,九毛九宣布逐步开放太二酸菜鱼的加盟业务,5月底,太二分别在广州、深圳、上海和厦门开设了外卖门店,拉动外卖业务增长;与绿茶价格定位相似的小菜园,开始探索性价比更高的50元以下的社区餐饮。
除了开展外卖业务、进军下沉市场以外,不少餐厅陆续推出副线品牌,中式餐厅中的头部西贝,在主品牌西贝莜面村之外,先后推出了西贝燕麦工坊、麦香村、贾国龙功夫菜等多个品牌。九毛九旗下有多个餐饮品牌,包括九毛九西北菜、太二酸菜鱼、怂重庆火锅厂、赖美丽酸汤烤鱼等,太二更成为集团的营收主力。
相比之下,绿茶平价、菜品两大核心优势逐渐模糊,出圈菜品多年如一日;在价格方面,强劲对手如小菜园、太二等都在寻求性价比更高的下沉市场或外卖业务。
此外,绿茶并未发展出新的竞争力,其对主品牌十分依赖,公司实控人虽也推出过Playking玩者火焰薄饼、关东造等品牌,但并未带来新的支点。2021年赴港上市前,绿茶集团关停了旗下所有子品牌,只剩绿茶餐厅一个主品牌。
三年“四战”港交所
绿茶多次冲击上市,但IPO进程却十分波折。
自2021年开始,这家公司便坚定地踏上了上市征途,分别在2021年3月、2021年10月、2022年4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申请,但均未通过聆讯。
时隔两年,绿茶带着近年的业绩,再度站在港交所门前。好消息是,这次绿茶餐厅的表现尚可,2023年业绩涨幅较大。招股书显示,绿茶餐厅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22.93亿元、23.75亿元、35.8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0.25亿元、3.03亿元。
除了消费复苏下的业绩上涨外,餐厅门店数量也快速增加。招股书显示,绿茶餐厅2023年内新开89家门店至360家,门店数量同比增长30.44%。
在今年6月的最新招股书中,绿茶并未披露此次IPO的募集金额,但给出了“扩展餐厅网络、设立中央食材加工设施、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补充运营资本”等资金用途。
绿茶还给了出未来几年的扩张计划,包括从2024至2027年分别开设112家、150家、200家、213家新餐厅,以及四年内开设30家海外餐厅。
由此可见,绿茶加快扩张的决心。这背后,有同行快速扩张带来的竞争压力,目前绿茶在全国共有不到400家门店,扩张速度稍显滞后。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1月11日,小菜园在国内共有548家直营门店;窄门餐眼统计,截至2024年2月1日,太二酸菜鱼在全国拥有568家门店。
显然,绿茶想要通过提速增加竞争力,但门店扩张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开店虽然可以带动总营业额,也意味着拉高成本,甚至摊薄单店利润,对于品牌的经营和资金都带来不小的考验。
除扩张速度外,站在品牌本身,绿茶的优势也不再突出,品牌人气和口碑均出现下滑。当各大餐厅逐渐回归到平价时代,呷哺、海底捞等餐厅一再降价,绿茶的平价优势“泯然于众”。
在口碑上,绿茶多次面临预制菜争议。今年3月,有媒体质疑杭州绿茶的后厨中,38元的“佛跳墙”用的是预制菜,却并未在菜单中明确标注,对此绿茶并未回应。不少消费者认为,绿茶的菜品都是预制菜,“口感和新鲜度大打折扣”。
新品乏力、面临菜品争议,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着绿茶的品牌影响力。而作为一家消费型企业,绿茶四度冲击港股,也显得困难重重。
一方面,近年来资本对于消费类投资的热度有所下降。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大消费领域总计发生884起投融资事件,同比2022全年的936起下滑5.56%。
另一方面,进入到2024年,虽然蜜雪冰城、沪上阿姨、古茗等消费品牌都在积极筹备或已经提交了港交所的上市申请,但消费企业依然不可避免地“遇冷”,不仅杨国福、捞王等餐饮企业的IPO进程停滞,甚至不少消费企业主动撤回IPO。
不难看出,消费品牌闯关IPO的难度增大,绿茶此次再战港交所,或许也只是开始。
据金先生微博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朱海丹)5月11日报道 大家可能听说过在菜里吃出头发丝、抹布条等东西,但你听过在菜里吃出订书钉吗?昨天中午,在绿茶餐厅太古里店用餐的金先生竟在糖醋里脊里吃出了一颗订书钉。
顾客绿茶餐厅吃出订书钉
金先生告诉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自己和同学两个人一起来成都毕业旅行,“昨天我们来绿茶餐厅吃饭,菜品上得很慢,我们催促后,菜一会儿就来了,但是在吃糖醋里脊时,我觉得里面有硬物,吐出来一看竟是一颗订书钉。”金先生表示,幸好自己当时多嚼了几下,要不然吞到肚子里后果就严重了。
“今天我把订书钉从嘴里拿出来,那么下一个吃订书钉的客人会不会是从布满血迹的食道里取出来的呢?”金先生很气愤。
餐厅初步怀疑传菜过程有漏洞
对此,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致电了成都绿茶餐厅,该餐厅林姓负责人表示,公司现在非常重视这件事,也进行了调查。“我们初步怀疑订书钉是在传菜过程中进入菜品的。”林姓负责人表示,事情发生后,他们对店里的18个摄像头监控进行调取,期间发现传菜过程中有一个漏洞,“传菜员在用餐高峰期时端的菜品比较多,上菜时偶尔将托盘放在收银台pos机旁边,店里的收银单会使用到订书钉,并且我们发现地板上也有两三颗因为没钉好被弹出来的订书钉。”
对于订书钉是否是在制作过程中进入食物的,该负责人表示,发生这种情况的几率几乎为零。“我们的食品原料都是新鲜的,拿来现做的,不存在一些半成品需要用订书钉订封口的问题,所以厨房里面几乎不可能会出现订书钉。”
餐厅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餐厅方面会和金先生联系沟通并且致歉,也会负责的给他一个交代。”
天介绍的三家粤式点心自助餐算是各有优缺点,大家点餐时一定要避开雷品,不要让难吃的食物占据自己的胃容量哟~
今天主要带大家来尝一尝从广东开来成都的餐厅[大笑]
?一、点都德
点都德在广州就是老字号餐厅,开来成都后还是风靡了一阵子,排队排到天荒地老,不过现在要好多了哦,我晚上去的时候只有零星几桌。中等价位,适合朋友小聚,可以尝到地道的广东餐点。
广州的点都德红米肠
>< class="pgc-img">成都的点都德红米肠
>金莎海虾红米肠是点都德的招牌产品,基本上桌桌必点,当时我在广州吃的时候也是着实惊艳了呢。但是大家可以对比上面两张图片,广州的有十个,成都只有六个,不懂餐厅为什么开到成都分量就大缩水。不过味道还是不错的,软糯的皮,酥脆的夹心,饱满的虾球,沾上酱油和芝麻酱,唇齿留香。
< class="pgc-img">虾饺
>虾饺跟其他店不同的是,里面加入了芹菜粒,不吃芹菜的小伙伴记得避开。
< class="pgc-img">干炒牛河
>干炒牛河基本上火候到了都不难吃,点都德的牛河只能说香味还是有,但是比较普通。
< class="pgc-img">芒果夹心椰汁糕
>冰冰凉凉的芒果椰汁糕不会太甜,老少皆宜,入口滑溜溜的,中间夹有芒果果肉,也是他家的明星菜品了。
< class="pgc-img">茶水
>茶水是包含在餐位费里的,泡什么茶可以自己选择,沸水是可以无限加的。在广州不同的座位餐位费不同,但是在成都应该是一样的。
< class="pgc-img">炒面
>看起来还是不错的,但是吃起来大失所望,没有盐味也没有香味,最后让厨师给我们加了盐重新做了一下。
< class="pgc-img">芝士南瓜糕
>点单时看到有芝士甜品瞬间心动了,口感是细腻柔滑的,但是味道非常普通,就是一股南瓜味,芝士味奶香味都不突出,价格偏贵,可能小朋友会喜欢。
?二、伙计茶档
是一家在广州吃了以后大家都念念不忘的茶餐厅,主食都是二三十左右,比较便宜。没想到回了成都不久,伙计茶档就来成都开了分店,那必定要去享受一下。
茄牛捞丁
>浓郁的番茄牛肉味,是我最推荐的一道菜,捞丁其实和泡面口感类似,裹满了浓郁的酱汁,入口一本满足,比意面要好吃。
< class="pgc-img">滑蛋牛肉饭
>商家的招牌菜,卖相朴素,但是上面的鸡蛋和牛肉都超级嫩滑,酱汁层次丰富,裹挟着米饭入口很满足。
< class="pgc-img">流奶华西多士
>炼乳加上软软的西多士,一切开就整个留下来,奶香十足。分量是比较大的,一定要几个人分着吃,不然容易腻。
< class="pgc-img">猪排菠萝包
>对我这个面包喜好者来说这道菜真的差强人意,菠萝包部分比较干,没有菠萝包该有的香脆软。里面的猪扒虽然看起来很大块,但是烤的非常干,一点也不好嚼。
< class="pgc-img">开张全家福
>今天的点评就到这里啦,本人只是一个美食爱好者,并不是专业的美食评论家,观点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