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市场的变化不仅体现在产品、装修、消费体验,而在门店端,盈利“及格线”也在逐步提高。
“月销售额9-10万,刚过生死线啊!”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某茶饮连锁品牌老板发出感叹。不禁回想起5年前,我们曾计算过一次茶饮店每天卖多少钱不亏的数据,那一次得出的一个数据是433元。
即每个月销售13000元,即可保本。
但,一切都已成过去。
01 奶茶店70%毛利 只是个传说
5年前的那次测算,是基于不少奶茶加盟网站中流传的计算公式:奶茶店损益平衡点=每天固定成本/0.7。
这个公式中,0.7表示的是制作奶茶的原料成本为30%,其毛利润率为70%。
而当时,许多下沉市场,特别是三四线城市以及县城奶茶店的店面租金在3000元左右,而人工工资一般在2300元/人左右,水电费的成本约在1500元左右。
按照公式计算得出:
(3000+1500+4600)/30≈303.34元。损益平衡点=303.34/0.7=433.34元。也就是说每天要卖出433.34元的产品才能保证不亏本。
当时还有另一种情况,是这样的:店开在学校食堂,房租水电都不用钱,但是学校要抽取盈利额的25%,招了2个员工,工资是2500元/月/人。
按照该公式单杯的饮料成本即为1-30%-25%的余额。损益平衡点为:(5000/30)/(1-30%-25%)=370.37元。
但对于此算法,不少茶饮连锁品牌均有所表示,实际门店中原料成本+损耗,毛利润远低于70%,65%左右就算不错。
而在部分城市及商圈中,员工的工资在当时一般已增至4500元/人,人数会达到4-5人,房租平均水平会在8000元左右,所以一个店面每月卖到5.5万左右才会保持盈亏平衡。
但卖到9万元,仍然是有可观的利润。
而6年后,这一情况有了相当大的变化。
02 6年后 茶饮店“生死线”明显提升
“现在开奶茶店,睁眼闭眼都是钱!”在聊天中,多位茶饮同行都提及当下开奶茶店与之前的变化。
过去,门店成本主要来源于原料、水电、房租、人员工资。当下这些成本相较之前其涨幅并不太大,在20%左右。而一些二、三线的奶茶店店员工资仍维持在3500元-4000元左右。
增加的成本在于浮动成本,主要为促销、推广等费用。
一位老板说道,以前一家商场的奶茶店大约在5-8家左右,但现在20家算是少的。同行之间的竞争,迫使他们需要不断打折促销,门店开业促销、推新品促销、节假日也要促销。
过去,促销的渠道主要在门店端,拉个横幅、贴张海报,肉眼可见。但现在虽然在门店端很少看到这些信息,但却有另外的渠道。
比如,霸王餐、团购等,这些虽然能引流消费者到店消费,但当大家都在用时,假如停下不做,很难再产生新的流量。最难的是,因为产品同质化严重,其复购率往往难以达到预期。
而另一项费用则来自推广,虽然不似许多大规模连锁品牌一样需要在公众号、微博、小红书、户外广告等渠道投入大量费用,但在外卖平台上的投入成了必须。
“现在在外卖平台拿不到补贴,还需要往里面投钱!”与2015年左右的多个外卖平台混战,给商家补贴提高流量导入的做法不一样,目前外卖平台上的商家想要获得流量,除了品牌自身的口碑外,还需要依靠满减、打折等方式进行引流。
而为了让门店位置靠前,增加曝光率,类似点金、揽客宝、超级流量卡等付费手段都需用到。目前行业内热衷于打造外卖万单店,但据一位外卖代运营团队工作人员透露,一个完全没有基础的外卖新店,想达到该数据,其推广费用将达到12万元。是否盈利,就需要看其所设置的价格与满减活动。
另一位茶饮店老板则表示,自己目前的店面每个月会花3000元左右的推广费,平均一天100元,带来的单量增长大约为10单左右。一单的推广费约为10元。
虽然目前茶饮行业产品的杯单价普遍处于12元-15元,较于6年前的7元平均水平有了近一倍提升。但因促销、推广以及诸多固定成本的增长,使得其纯利润不断下降。
一家奶茶店老板表示,自己店面开业时,即使仅简单的使用了打折促销的推广,营业额拉升至13元,但因促销力度过大,导致只能做到盈亏平衡。而后续减轻活动力度后,单量急剧下滑,营业额腰斩,目前想尽办法也难以提升。
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及一个观念,用常识经营餐饮店。其中一个常识是赚钱的餐厅需要做到收入>成本。
这个常识看似简单,但在行业中却很难做到,为何?
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当下,不少茶饮店接受了“流量为王”的观点,免费引流、体验留存的方法更是深入人心。但往往免费引流做到了,体验留存却没有,这一方法同时也违背了“收入>成本”的常识。
2021年后,开家赚钱的奶茶店或许将比做个千家店的连锁这个目标,更为重要。
校餐厅是学校内部提供就餐服务的场所,而奶茶店则是近年来备受欢迎的消费场所。那么,学校餐厅开奶茶店有哪些优势呢?
首先,学校餐厅的位置非常优越,位于学校内部,交通便利,学生、教职工等潜在顾客群体众多。如果开设奶茶店,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和教职工前来消费,还能够吸引周边居民前来购买,提高商业价值。
其次,奶茶店的经营成本相对较低,因为奶茶店的运营方式通常是小规模经营,无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场地,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经营。同时,奶茶店的制作过程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人员成本和物料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益。
最后,学校餐厅开设奶茶店还可以增加经营品类和丰富就餐选择。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和教职工的口味需求,还能够提供更多元化的消费选择,吸引更多顾客前来消费。
综上所述,学校餐厅开设奶茶店具有地理位置优越、经营成本低、经营品类丰富等优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开设奶茶店需要考虑到学校餐厅的管理规定和学生对奶茶店的消费需求,量力而行,以确保顾客满意度和经营效益。
近,不少高校里兴起了摆摊浪潮,学生们纷纷在校园里摆起了地摊。
走进校园,你不仅可以看到学生们摆地摊售卖鲜花、首饰和潮玩盲盒,还会看到他们“摆出”自己的手艺,按摩、修眉、美甲、拔罐,全都不在话下。
小红书里有关于校园地摊的话题浏览量超过800万,高校地摊如火如荼。/小红书截图
在场地和条件有限的校园环境里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这些大学生们的创新不止体现在地摊上,还出现在宿舍里。
做咖啡、调奶茶都是学生们热衷的手艺,他们甚至还根据自己练就的技能,在宿舍里开出了“有模有样”的咖啡奶茶店。
小红书里有许多分享开店经验的号主,钙钙便是其中之一。/小红书@ABCD钙
操场摆摊、宿舍开店,这届大学生真会整活。
学生有了商业头脑
摆摊摆出生意哲学
之前,由于疫情缘故,不少大学生无法随意出入学校。
随着外出机会越来越少,校外的美食街和地摊逐渐变得可望而不可及。
“无街可逛,那就在学校里造条商业街吧!”有学生诞生了自己摆摊的想法。既能简单体验一把创业,又能挣些生活费,何乐而不为?
地摊经济进高校,学生也能摆出成功地摊学。
莫同学是广州一所大学里最初摆摊的学生之一。他本着好玩的心态,和7位同学组队,在操场上经营了一家小小的“脱单便利店”。
这是一种盲盒交友式地摊。莫同学制作了两个纸盒,一个纸盒里放男生联系方式的纸条;另一个放女生联系方式的纸条。
有意向交友的同学扫码付款1块钱,就可以抽一张异性纸条,同时留下一张自己的纸条。
莫同学和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纸箱,学生摆地摊怎么省钱怎么来。/莫同学供图
这样一来,学校里害羞的单身学子,可以通过这个方式认识异性。这种地摊,简单易行,成本不高,契合校园需求。
创意地摊曾经在网络上盛行一时,很多城市都有“脱单便利店”。街头的脱单便利店通常都呈店铺形式,售卖一墙又一墙的漂流瓶,漂流瓶里装着异性的联系方式和基本信息。走过路过的单身男女,花上三四十元,就能购买一个漂流瓶。
街头的脱单便利店,有装修精致的门店,有沙发座椅、拍照留念墙,还有店员提供相应服务,有的甚至成了街头的网红打卡点。
脱单便利店曾火爆一时,很多城市都会有实体店。/视觉中国
但这种店铺的成本相对高昂,店面装修、员工薪资再加上上百个漂流瓶,通常需要十几万元来建立和运营。
而莫同学的“脱单便利店”化繁为简,用纸盒和纸条代替了店铺和漂流瓶,大大降低了成本和售价,而且关注度不低,走过路过的的同学都会驻足观望,参与的人也不在少数。
“有两三百人扫码投纸条。”莫同学表示,摆摊当晚便有不少收益。
尝到甜头的莫同学,紧接着又摆起了“流体熊”地摊。
“流体熊”是一种新潮的石膏娃娃,顾客用搅拌过的颜料淋在潮流玩物暴力熊上,形成随机的颜料图案和花纹。比起需要画画的石膏娃娃,这种方式解压又轻松。
新潮玩物“流体熊”被莫同学认为是新一轮地摊爆款。/视觉中国
这次的“流体熊”地摊与上次的“单身便利店”相比,具有可玩性和收藏价值,但成本也相对提高不少。
一个流体熊因大小不同,进货价格从几块到十几块不等,加上他选择的十八色的颜料和纸盒,算起来一个流体熊的成本在15元左右。
本以为这次更新潮的地摊会大受欢迎,然而前来涂抹“流体熊”的学生只有寥寥几位,“大家不愿意花太多时间来DIY一个玩具”。
一大批 没卖完的“流体熊”只能等下次摆摊继续卖了。/莫同学供图
莫同学总共进了40个流体熊,售价为25块钱一个,到最后只卖出了4个。
虽然心疼亏掉的钱,但他并不灰心,依旧保有创业的热情,关注着网络爆品,随时准备摆下一个地摊来“回血”。
另一位在学校摆地摊的小宇同学,与莫同学一味求新的做法不同,她更注重与顾客培养感情。
作为文玩地摊主,她会在每个顾客前来购买手串的时候,送些戒指、耳环以及石膏像等小礼物,并为每一个顾客认真解答文玩的知识。
愈来愈多的年轻人加入文玩大军之中,小宇便是其中的老玩家之一。/小红书@迩冬冬供图
“这样慢慢积累顾客,时间一长客户群体就基本稳定了,而且回头客还会带来不少新的顾客。”小宇同学总结方法。
小宇同学的文玩地摊在学校里是比较特别的,她卖各种类型的手串,包括水晶、银耀石、绿檀、菩提的,还有一些小摆件、手捻、戒指、耳环、项链等等。
她还会出示文玩产地出具的产品证书,以供学生们扫码了解文玩信息,让学生们知道这不是假货。
小宇在摆地摊之余还会在小红书分享文玩,小红书号为迩冬冬。/小红书@迩冬冬
“受众是学生群体,不能定价太高。”小宇通常都会把价格定在58元、68元,让同学们砍砍价。
小宇一般都会自己挑选材料来搭配每一个手链,并标明这是她的原创搭配,让学生觉得这钱花得值。
尽心尽力为顾客着想,小宇的地摊因此也有了不小的收获。“你敢信吗?我的地摊第一天就卖了500元,最高的时候快上千了!”
小陈同学基本都是自己diy手环,这样更显诚意和细腻。/小红书迩冬冬供图
虽然和莫同学的地摊一样新颖,但小宇同学更注重服务体验。她认真地投入到提升顾客的消费体验感当中,同学也愿意为她的诚恳买单。
对于摆地摊这件事,同学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意经。他们在创业过程中不断总结自我,争取下一次的摆摊更出彩。
纵使地摊种类层出不穷,学生们也可以摆出自己的“地摊哲学”。
咖啡奶茶店都能开进宿舍
创业没你想得那么难
除了地摊,奶茶、咖啡等饮品店也是学生们不可缺少的快乐源泉。这个庞大的市场需求自然不会被热衷于创业的同学们放过——用爱好来赚钱,岂不乐哉?
学生自己开的宿舍奶茶店,款式众多,口味丰富。/小红书@嘀嘀供图
大家都知道,普通咖啡店制作一杯咖啡需要多道程序和多种设备。而宿舍只有小小几平方米的空间,怎么放得下众多设备和调饮工具?
况且宿舍的水电供应都是限量的,一旦过压就会跳闸,这根本不符合开店的需求呀!
小红书博主@嘀嘀用自己的经验证明,宿舍咖啡店还真有可能开起来。
面对烦琐的开店工具和制作流程,嘀嘀表示“这些都不是问题”。
比如在物料的选择上,“你只需要咖啡和奶茶的原料,例如椰乳、牛奶、冻干咖啡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现调、不需要机器配合制作的物料,同时,工具也多用简单的调具和塑料包装杯”。
准备好物料和工具后,你只需要将冰块倒满杯子,然后倒入相应的配方。例如速溶咖啡加上厚椰乳,椰乳咖啡便大功告成。
先加厚椰乳再加牛奶,最后倒入冲好的咖啡,一杯简单的椰乳咖啡就做出来了。/小红书@嘀嘀供图
由于宿舍狭小不具备“堂食”条件,嘀嘀的咖啡通常是自己包装好配送给顾客,或者加入操场摆摊大军,出售给过路同学。
虽然大部分物料都可以从电商平台购得,但冰块却难以获得。
嘀嘀认为有两种方法可行。一种是自购一个制冰机,但一台小型制冰机需要三四百元的价格,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嘀嘀表示另一种方法更加可行,那就是去学校的咖啡店或奶茶店买冰块,“十几块便可买一大袋,放入保温箱够用一天”。
除了简化物料和工具之外,另一位宿舍奶茶店主钙钙认为创新更为重要。
钙钙借鉴网上的教程,自学了几十种调饮的搭配和教程,创新出独有的配方和饮品。
比如将奇异果、小麦汁与柠檬茶结合,打造成奇异小麦柠檬茶;把奶油有规则地挤在奶茶表层,就可制作厚乳奶盖系列饮品,等等。
钙钙自研的牛乳拿铁。/小红书@ABCD钙供图
钙钙也同样注重提升顾客的消费体验感,她的用料都以健康和口感为先。例如无糖乌龙茶、低脂糖浆、零卡生椰乳等等,这些物料健康,做出来的饮品也好喝。
在顾客质疑价格和质量时,她会标明原料用的不是植脂末,是实打实的牛奶和茶。
钙钙还会标明每个顾客的口味和喜好,给老顾客一些私人折扣和小礼品。
与外面的奶茶店相比,钙钙自制的咖啡和奶茶价格相对会便宜些,且口味丰富多样。
她自制的菜单上有四五十种饮品,这数量是外面很多奶茶店都难以企及的。“口味的多种选择和价格的优势,是我的立店之本。”
嘀嘀和钙钙的菜单都有四五十种的样品,其丰富程度可见一斑。/小红书@嘀嘀供图
店开起来了,但是怎样“通知”顾客来买呢?
嘀嘀在解决了开店问题之后,便想办法引流。宣传的方式是利用学校表白墙之类的营销号进行转发,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分享,“朋友圈往往是你最大的顾客资源”。
同时,她每天都会在小红书上记录开店的日子,在小红书上分享心得,这样同城的“小红薯”就会被吸引过来。
嘀嘀的小红书每日都记载着开店日常,她的粉丝也越来越多。/小红书@嘀嘀供图
嘀嘀得意地表示,自己每天都有两三百元以上的营业额,她运营的咖啡奶茶店社群有两百多人,平日里有特价和折扣活动时,同学们都会积极参与。
钙钙也通过不断地积累顾客资源和创业资金,成功将自己的宿舍奶茶店,开到了楼下做实体店。
一间咖啡奶茶店的开店成本固然高昂,但嘀嘀和钙钙却可以用最少的成本撬动最大的收益。这真让人感叹学生们强大的创造力和智慧。
新产业背后
是学生们孜孜不倦的创新精神
事实上,莫同学、小宇和嘀嘀的创业成功并不是偶然,他们的背后有着许多人们不知道的故事和经历。
莫同学在还没摆地摊前,有过许多创业尝试。他的专业是视觉设计,曾经和团队一起开过设计工作室,为外面的公司制作广告或者创作短视频。
由于无法出校工作,工作室停摆了。但他和团队依然进行着新的尝试,比如与学校外面的饮品店合作,策划校内营销活动,在学校里面卖饮料和果茶。
一路以来,莫同学有得有失。他始终保持着学习和创业的初心。他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抓住机遇,创业成功。
莫同学们对创业有着极高的热情。/视觉中国
小宇是一位文玩老玩家,她接触文玩已达半年的时间。“我一直在慢慢学习和深入文玩领域,卖的都是市场上普通的产品。”
她表示本就是打算将其作为副业发展的,但在网上了解到国外许多留学生从摆地摊开始,后来竟创立了自己的原创品牌,她也想尝试一番。“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成功了呢?”
摆摊也是一种学习和积累。
一来能不断发掘新产品,二来可以积累人气和顾客资源,学习创业的方法和模式。现在她在朋友圈做微商,梦想着从摆摊到原创,让朋友圈见证她一步一步走起来。
“这是一个可以活到老、干到老的副业,每个文玩背后都有它的故事、工艺和文化价值等等。我做这行久了,阅历深了,卖文玩也有一定的说服力,自然而然我的顾客资源会越来越多。”
小宇同学热爱着文玩同时也努力将其视为理想。/小红书@迩冬冬供图
嘀嘀也在开宿舍咖啡店前做了许多的兼职,她曾经做过网课老师,也去过培训机构兼职、在餐厅里端盘子、尝试做小红书博主、自己学PR给甲方剪片子,等等。
最终她发现,宿舍咖啡店便是她认为做过最舒服、能赚到钱还不耽误学习的副业。
嘀嘀目前快大三了,她计划继续做这个副业直到大学毕业,同时她还会考虑以后自己开一间咖啡店,继续做喜欢的事。
创业对于每个人都是不易的事,但坚持努力总会有机会。/视觉中国
学生们对于创业,既跃跃欲试又充满担忧。在做宿舍咖啡店之前,嘀嘀做过很多的调研和学习,“一定要在足够的市场需求和创业可行性下,再做这件事”。
嘀嘀鼓励同学们要具有胆量和魄力,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所期望的美好生活,不要因为犹豫而失去了机会,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的朝气和果敢。
创业固然困难重重,但学生们多变的思维总能扭转乾坤,再艰难的环境也可化险为夷。常言道:“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莫同学、小宇、嘀嘀他们并非是遇上了校园地摊和宿舍咖啡店的热度而抓住了机遇,而是因为他们在背后不断地积累经验,从而让机会找到了他们。
古话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努力了才会有回报。/视觉中国
当未来他们走出象牙塔开始就业时,怀揣着自己学习创业的积淀和创业经历,相信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从容。
无论环境如何,这些摆过摊、开过店的大学生们都有信心依时而变,打开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