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店内工作的谢勇 记者 戴凛 摄
>3月30日晚,天元区珠江北路香山美境小区附近的一家卤粉店,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他没说什么,只是留下一张包着两包烟的感谢信,然后就马上离开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份外卖订单的留言
让他心里五味杂陈
这个故事还得从3月23日说起。
卤粉店的老板名叫谢勇,33岁,老家在岳阳,此前在广东做工程项目。去年,他决定回湘,独自一人在株洲开了这样一个小店。疫情突发,餐饮行业受到冲击,所以这段时间,他过得并不踏实。
3月23日晚6时34分,小店接到了外卖订单。谢勇拿起订单一看,上面写着长长一串留言:“老板,刚隔离结束,身上就剩一份米粉的钱了。去年经常吃你们家的卤粉,能不能帮我拿包最便宜的烟,过两天还,谢谢。”
看到留言,谢勇的心里五味杂陈。“订单加上配送和餐盒费,刚刚达到24元的起送标准,估计这位兄弟也确实是遇到了困难。”谢勇说,他随即开始配餐,因为自己常备“精白沙”,所以在包装袋里直接放了2包。他又拿出24元纸币,压在了餐盒下。“就算是我请他吃吧。”
由于生意一般,谢勇自己骑着电动车,将卤粉送到了客户手中。“见面时确实觉得很面熟,应该是一位在株洲打工的湖北‘老乡’。”
一张情深意切的感谢信
让他倍感意外
3月23日晚,谢勇把当时的经历,编辑成了一个小视频,发到了抖音上。没想到评论很快就接近2000条,点赞数更是超过了5万。
3月27日晚,谢勇正打算收工。此时,店里来了一位客人,正是几天前点餐的那名年轻人,准备将钱付给谢勇。对此,谢勇谢绝了,并将年轻人送走,鼓励他好好工作。
而3月30日发生的一幕,则让谢勇有些摸不着头脑了。当晚,一名男子来到他店里,用一张打印纸包了2包“芙蓉王”,直接放在了桌上,然后说了声谢谢,就转身走了。“当时我正在拌粉,都没来得及追上他,人就走了。”
谢勇展开打印纸,纸上写的是一封感谢信:“感谢您在我们湖北老乡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他,虽然我也不认识这位湖北老乡,但是作为湖北人感到非常暖心。”
一份浓厚的“株洲温情”
让他怀着感恩的心
“不为什么,就是感恩。”昨日,记者辗转联系上了这位“送信”的爱心人士姚先生。他说,自己老家在湖北孝感,在芦淞区做生意多年,株洲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在今年的疫情中,湖北人付出了很多,但同时也感受到了社会对湖北人的关爱和支持。前几天在网上无意间看到谢勇发的视频,更是深受感动。
“实在想不到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我的谢意,那我也送他2包烟吧。”姚先生说,根据抖音的定位,他自己开车找到了小店。
“为湖北‘老乡’送餐,在我看来并不算什么,没想到引发这么多人的关注。”谢勇坦言,作为一名外地人,他在株洲也一直感受着各种温情。比如疫情期间,门面老板就主动为他减租3000多元,减轻了他不小的压力,所以当时看到外卖订单的留言,他想到的第一件事也是感恩。
来源/株洲晚报 记者/戴凛 通讯员/闵昆鹏
编辑/黄盼
投稿邮箱:610255300@qq.com
新闻热线:18173385049(李记者)、15907333036(舒记者)
声明:分享要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株洲发布”删除。
这世上,总有那么些暖和劲儿不经意就把人心给戳到了。在河南周口,一个大爷在雨里卖菜的难处,被一个好心的饭店老板一个小举动就给解决了。
< class="pgc-img">>7 月 17 号,河南周口郸城县的街上,一个大爷老早就骑着三轮车出来摆摊卖菜。可谁知道,天不帮忙,一场大雨下来,本来就没几个的顾客更少得可怜。大爷这生意就受影响了,连午饭都舍不得吃一口。
你可能会琢磨,这天气,大爷咋不回家呢?其实吧,对好多像大爷这样的农民来说,每一分钱挣得都不容易,他们宁可在雨里等着,也不想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顾客。
< class="pgc-img">>好在,大爷这难处被对面饭店的老板瞅见了。这老板不光心善,还特会关心人。他看见大爷在雨里孤单单的样子,心里一下就软了。
老板寻思着得干点啥帮帮大爷。他进了后厨,亲自下厨做了一碗香喷喷的巧碗——这可是河南周口郸城县的特色美食,也是老板的拿手绝活儿。做好以后,他叫来自己儿子,嘱咐他把这份热乎的饭菜和两个大白馍给大爷送去。
< class="pgc-img">>儿子顶着雨,把这份温暖送到了大爷跟前。大爷一开始还犯迷糊,不明白咋这时候有人给他送饭。等知道是对面饭店老板的好心,大爷感动得眼泪都出来了。他没想到,在这个好像挺冷漠的世界里,还有不认识的人愿意伸手帮忙。
饭店老板这一招不光暖了大爷的心,也把无数网友给感动了。有网友感叹:“这个好心人自己就加入了在外照顾别人爸妈的队伍。”也有网友夸老板教育孩子的办法,说“家长是孩子头一个老师,你的好心能影响孩子一辈子。”
< class="pgc-img">>老板这好心不光帮了大爷,也让更多人看到了社会的暖和和希望。在这个到处是挑战的世界里,咱们每个人都能变成给别人送暖和的力量。讲真的,盼着这样的好心事儿越来越多,盼着每个人心里都满满的爱和关心。
饭做菜、分发保供物资、维护核酸筛查现场秩序……自封控以来,在疫情防控多个“关键环节”上,邻居们都能见到小阿姨的身影。小阿姨是虹口区北外滩街道鸿兴里居民区的一位普通居民,也是一名特殊的疫情防控全职志愿者。3月28日起,她主动住进了居委会办公室,和居委会干部同吃同住同干活。经过20多日的相处,她不仅成了小区里得力的志愿达人,更成了社区干部贴心的后勤大管家。
小阿姨姓崔,因为在丹徒路上开了一家“小阿姨菜饭店”,大家都习惯叫她“小阿姨”。平日里,小阿姨就是小区里的热心人,经常到居委会帮忙。最近,她的饭店暂停营业,原本可以在家陪伴读初二的孩子,但看到居委会干部日夜奋战,她“真想帮帮她们”。考虑到自己每天在一线有被感染的风险,在和加入商量后,丈夫决定让她“放心冲在前”,自己守好小家。就这样,3月28日,小阿姨来到鸿兴里居委会,提出想在封控前住进办公室,成为“全职志愿者”。
鸿兴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世坦言,起初她还有些担心,“小阿姨”从未与社区干部磨合过,疫情防控时间紧、任务重,会不会好心办坏事?但经过这20多天的合作,她直言:“幸好小阿姨来了,帮了很多忙,还解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原来,鸿兴里居委会共7名社区干部,要负责5个较为分散的小区,涉及1100户、近3000人。疫情防控以来,大家基本“没有饭点”。小阿姨就使出做快餐的拿手绝活,就地取材做菜饭、馄饨、面条,让忙了一天的人们能吃上口热饭。但后来,随着社区事务越来越多,她也顾不上烧饭,跟着社区干部投入到分发保供物资、关心独居老人、核酸筛查叫号等工作中。
在没有任务的时候,她就抓紧时间做居委会的后勤工作。现在,门口收发物资的大桌子成了她的“办公桌”,她在这里接收街道派发的防疫物资,再把防护服、消毒液等搬进办公室分门别类放置好;小区居民的快递来了,她按楼栋整理好,消杀后再让志愿者和保安派送。这期间,如果社区干部都去别的小区忙了,她还要见缝插针接听居民来电,顺手再把大家的行军床、睡袋铺一下。
有时候,她还是社区干部最贴心的“心理疏导员”。昨天,一名社区干部因为自己的核酸报告迟迟未出,见她焦虑得饭也吃不下,还把自己隔离在办公室的小房间里,小阿姨第一个打开门,给了她拥抱,还安慰她平时一直做好防护,肯定没事。当晚10点多,这名干部终于收到了核酸阴性证明,眼泪都快流了下来,小阿姨又笑着拍拍她:“你现在想吃啥?我这就帮你去弄!”
小阿姨说,经过这20多天,她发现在政策与居民之间,要当好“穿针引线”的人真不容易,她希望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社区干部分忧、减压。陈世说,小阿姨等志愿者常常为大家带来感动,也带来振奋。在鸿兴里居民区,除了小阿姨,还到岗了一批下沉一线的机关干部、“双报到”党员、居民志愿者等,在有些小区,志愿者人数已经达到了总户数的十分之一。
作者:单颖文 张雯珵
编辑: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