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有网友就质疑网红茶饮品牌"伏见桃山"饮品在包装方面有猫腻,涉嫌虚假宣传,这个网友就发现其大杯奶茶包装底部虚空,撕下底部包装后,跟同品牌在售小杯饮品的大小杯高度几乎相同。
对于这种情况,客服回应称:其产品大杯底部镂空的做法,就是一个小创意。一方面为了好看,也方便门店、加盟商搞活动时可以在底部放一些小礼品;另一方面还有隔热作用。至于饮品容量,店面菜单左上角有做容量标记,点单的时候也会跟顾客讲,(大杯)底部是空的,真实容量只有600ml(小杯容量为450ml)。
但是在社交媒体上,对于这种吐槽五花八样,并不能令消费者信服。"都是冷的,还要隔热?""大杯买的是大的杯子,不是更多的奶茶。""这个大杯很容易倾倒。我买过一次,下面空的,上面重,放着轻轻碰到就自己倒了,而且很难打包携带。本身就是很坑的设计,同时非常浪费。"也有人表示早就发现伏见桃山的这种做法,而且"很多品牌都是这样"。
实际上,产品包装也属于广告宣传的一种,如果商家刻意借此误导消费者,就涉嫌虚假宣传。伏见桃山上述这种虽明确标注饮品容量,但同时以远超实际容量的包装在视觉上对消费者强调"大杯"的做法,很容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明显是以打擦边球的方式在搞营销,也难免会引发消费者质疑。
伏见桃山,该品牌原名汴京茶寮,品牌隶属于南京千利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经营以日式文化为基础的茶饮、甜品以及日料品牌,目前旗下品牌包括無邪、汴京茶寮、虎屋茶寮、伏见桃山等。
标题:500毫升实测只有370毫升!记者带量杯亲测:茶颜悦色、MAMACHA、茶百道等多款网红奶茶实际容量与描述有出入
方案写不完,点杯奶茶熬夜写一下;早起打工压力大,点杯奶茶拯救一下萎靡不振……奶茶社交逐渐成为年轻人所喜爱的交友方式。
在网红城市长沙,茶颜悦色等奶茶店更成为不少小姐姐们打卡的地点。
27日下午,记者走访了长沙多家网红奶茶店,购买了四款奶茶进行测评。从测量结果来看,只有一家的奶茶容量够数,其余三家店的奶茶实际容量与店员所描述的容量有出入。
近年来各种网红奶茶层出不穷,外包装也是五花八门。一些奶茶的外包装,因外观和实际容量不一致,引发了消费者质疑。
近日有媒体曝出,网红茶饮品牌伏见桃山成都某一家新开分店,一款大杯饮品看起来分量很足,拆开发现下方约三分之一部分都属于中空垫高层。此外,长沙一家网红奶茶MAMACHA(以下简称“妈妈茶”)的一款茶饮也曾因外包装引发消费者争议。
平时受大众欢迎的其他奶茶品牌,是否也存在过度包装、货不对板的情况?10月27日,记者选购了4款奶茶品牌,进行了测评。
超大杯奶茶也垫“内增高”
据媒体报道,近日成都人民北路新开的一家名叫“伏见桃山·茶寮”的网红连锁饮品店,其销售的一款大杯饮品引来一些网友质疑:看起来分量很足的大杯饮品,拆开会发现下方约三分之一部分都属于中空垫高层。这样的大杯(24元)比中杯贵5元,实际容量只多了100毫升。按每毫升价格算下来,反而中杯比大杯更划算。
对此,店铺店员回应,这样的设计是中空隔冷层,由公司设计,全国连锁店都是如此。另外,在店内的点餐醒目位置,也给出了大杯下方为中空隔冷层的图示。
记者查询发现,该品牌已在多个城市开店,目前长沙还未开设。记者发现,妈妈茶也有类似外包装,撕开包装底部是虚空的。
“大杯买的是大的杯子,不是更多的奶茶。”长沙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之前购买过超大杯妈妈茶,是被杯型吸引,喝的时候发现和普通杯型的奶茶容量差不多,一问才知道,这是品牌的设计。有网友表示,商家这种大杯设计不科学,大杯很容易倾倒,而且很难打包携带,非常浪费。也有网友表态称:“如果容量跟商家标注的一样,那也不存在虚假宣传。”
多款奶茶实际容量与描述有出入
10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长沙妈妈茶(解放西店)。刚进店门,记者发现收银处摆放有三种杯型,其中两款纸质杯型,一款透明的塑料杯型。两款纸质杯型的容量都标注为500毫升,从外表上看,其中一款的容量明显比另一款大,且高度比另一款高出了不少。
在这款“从外表上看起来容量更大”的杯子上方,贴有一张图示。图示将杯子的结构分为了三部分:隔热壁、隔热底和杯体。图示上清楚地标明,从杯子顶部到隔热底的容积为500毫升,而从隔热底到杯底这部分容积是不包括在内。隔热底到杯底的距离占到了整个杯子高度的近五分之二,也就是说,整个杯子有近五分之二的容积是空的。
记者上前询问店员有没有用此种杯型盛放的饮品,得到的答复是“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杯型了,饮品都是用另外两种杯型分装,这种大的杯型在二十多天前就已经下架了。”记者在该店买了一杯“红柚添香奶茶”,店员称,奶茶容量有550毫升左右。
随后,记者在一点点奶茶南门口店点了一杯“中杯乌龙奶茶”,在茶百道南门口店点了一杯“中杯茉莉奶绿”,在茶颜悦色南门口店买了一杯“不知冬奶茶”。记者买的四杯奶茶都是常温,且未添加任何配料。据店员称,“中杯乌龙奶茶”“中杯茉莉奶绿”“不知冬奶茶”的容量大概分别为480毫升、500毫升、500毫升。同时,记者也被茶颜悦色店员告知“不知冬奶茶上面有奶泡,过半个小时后,容量可能会少三分之一左右。”
当天下午,记者对买来的四款奶茶进行了测评。经过测量,一点点奶茶店的“中杯乌龙奶茶”容量为480毫升;茶百道的“中杯茉莉奶绿”容量为440毫升;茶颜悦色的“不知冬奶茶”容量为370毫升;妈妈茶的“红柚添香奶茶”容量为450毫升,其中,茶百道、茶颜悦色、妈妈茶三家店的奶茶实际容量与店员所说容量有出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北青网
面新闻记者 | 卢奕贝
界面新闻编辑 | 许悦
曾经大排长龙的南京茶饮品牌“伏见桃山”在改名为“伏小桃”后,便一蹶不振。目前,伏小桃的全国门店已经关到少于30家了。
伏小桃小程序上,仍显示营业的门店数量仅有26家,此外天津、银川的3家门店虽有门店信息,但在工作日的白天却显示“已休息”。而在其仍有门店的19个城市中,一线城市如上海、广州、深圳均只剩一家门店,并且均分布在远离市中心的点位或非核心商圈,即使是门店分布最密集的武汉,伏小桃也只有3家还在营业。
刚刚过去的2023,是伏小桃的失落之年。
极海品牌检测数据显示,2021-2023年12月,伏小桃的全国门店数量分别为277、215、34。在过去的一年里,伏小桃总共关闭了181家门店。
营销方面,伏小桃也似乎停摆。其公众号与微博最后的更新日期停留在2023年12月,小红书账号甚至停在了2023年9月。
三度改名后,这个品牌彻底被击垮了。
最早期,伏見桃山曾叫作汴京茶寮,起家于南京。2017年9月,汴京茶寮首店在新街口明瓦廊开业。开业不久,就因高颜值在小红书等平台引发热度,因门店大面积排队受到关注。
但由于商标注册期间出现众多山寨门店,2019年汴京茶寮更名为注册商标“伏见桃山”。2019年,该品牌曾获得来自杭州快风投资的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估值一度达2亿元。
这个品牌的第一次改名收获了成功。更名之初,伏见桃山共有68家门店,主要分布在江浙沪地区,而3年后,它的门店数量达到接近300家。
用轻日式风格体现差异化,是伏见桃山崛起的重要原因。
顺延汴京茶寮的品牌调性,伏见桃山立意“花月诗酒茶”。那些原木色的桌椅、造型简洁的线条、掺杂日文的海报设计、穿着和风服饰的模特,共同营造出唯美的轻日式风格。产品方面,伏见桃山定位中端,整体客单价在24元左右。产品爱用茶+酒的结合,选用各地特色酒来制作酒茶,招牌产品有加入日本梅子酒的“樱井梅子乌龙”等。
不过这些将酒和茶融合的产品在整体菜单结构中占比很小。它最受欢迎的产品还是那些颇具可爱日式风格的奶茶,比如同名招牌产品“伏见桃山”“草莓大福奶茶”等,其标志性的棉花糖奶油顶、颜色鲜艳的草莓,都曾是小红书上热门的打卡拍照标配。
据官网资料介绍,品牌创始人在2016年前往日本京都,被伏见桃山当地“茶+酒”的独特饮品启发,才萌生出了创立品牌的想法。这独特的日式风格也的确曾让伏见桃山在竞争激烈的茶饮市场中迅速崭露头角,只是后来却令它如芒刺背。
2021年9月,伏见桃山通过官方公众号发表声明,将正式更名为“伏小桃”,同时将更换全国门店的相关物料。这次更名的起因是2021年8月,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伏见桃山陵是日本明治天皇陵墓,而茶饮品牌伏见桃山的名称与其相似。其实,早在2020年,伏见桃山就曾因类似的名称问题被消费者质疑。
于是,伏见桃山公开对起名和更名引发的争议和风波道歉,表示“作为一家100%中国品牌,公司及全体员工没有任何不尊重历史的意图和行为。”并第三次改了姓名。但成为伏小桃后,这个品牌却没能复制此前的成功。
改头换面后,伏小桃有意地剥离了所有与日式相关的元素。
原本“花酒诗月茶”标语下的日文翻译被去掉,那些印着“京都”等字样的日文布帘、灯箱被全部撤下,门店标志性的木质拼接天花板设计也不见了。
频繁地改名、换门店设计,让伏小桃在消费者心目中缺乏连贯的记忆点。但也许这些都不重要——在层出不穷的新茶饮品牌、新创意面前,伏小桃没再拿出过过硬的产品,连出圈的联名也没有过。
2023年,尽管伏小桃保持了每月上新,推出如手捣柚子冰茶、半熟芝士葡萄等新品,但在茶饮品牌大混战、纷纷冲击万店的2023年,伏小桃显得格外暗淡。
没有了差异化优势,或许也是加盟商们纷纷在去年跑路的原因。小红书上不少评论中有曾在伏小桃打工的店员表示,原来的伏小桃已原地转为其他茶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