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越来越多社区食堂的建立让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利的用餐服务,“小食堂”服务“大民生”,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营养、经济实惠的餐饮服务。社区食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老年人以及工作繁忙无暇做饭的居民“吃饭难”问题,为此深受百姓欢迎。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社区助餐工作作为民生工作的重点之一。前期,在助餐工作上,友谊路街道提出构建“3+N”运营模式的理念,以3个中心共享餐厅、N个社区助餐便民点,形成社区食堂网络布点。目前,友谊路街道已开设3个共享餐厅(社区食堂)、9个社区便民助餐点。
永清路899号
共享餐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楼友谊路街道与上海佳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共享+智慧”餐厅,这里采用了“自助选餐+称重计费+线上支付”模式,从传统的排队等候变成自助餐模式。食客们可以按需自取,自主计费,不仅全面提升了用餐服务效能,快捷便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浪费。
东林路201号
社区餐厅东林集市1层友谊路街道对接五分之一(上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打造友谊路街道社区餐厅,推动“家门口”助餐体系建设,进一步织密筑牢就餐服务网络,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就近、便捷的助餐服务。在这里,65岁以上老人可凭上海市敬老卡享受所有菜品8.5折的敬老爱心价优惠。据了解,目前社区餐厅每日能接待400人左右,其中一大荤、一小荤、两素菜组成的“米饭套餐”和砂锅类特色菜最受老百姓的欢迎。
同济路990号
社区食堂益友空间一楼益友空间社区食堂每天提供早午两餐,早餐提供包子、馒头、糕饼卷、粥和豆浆油条等多个品种的中式早餐,中午提供至少16个品种的菜品。在菜品的选择上更是十分注重营养均衡,为居民提供合理的膳食搭配。由于益友空间位于友谊路地铁站附近,人流量较大,附近不少通勤上下班的职工或是前来健身的居民都会在这里饱餐一顿。
此外,友谊路街道还有9个社区便民助餐点
可供居民就近选择
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极大便利
接下来,友谊路街道将继续以社区食堂为辐射点,不断推动“家门口”助餐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织密惠民服务网络,让“小食堂”服务“大民生”,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
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其中专门提到“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在养老服务中,解决好“做饭愁、吃饭难”是关系到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关键问题。如何满足他们的用餐需求?近年来,社区食堂、老年餐桌成为破解问题的重要模式。在湖南长沙雨花区,当地就通过建立“中央厨房+社区助餐点”服务体系,打通老年人助餐“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社区全覆盖,来看记者的调研。
长沙雨花区左家塘街道辖区有21个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27000多名。空巢、留守、独居,特别是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因“吃饭难”的问题一直备受困扰。
湖南长沙雨花区居民 王兰:子女没在身边,他自己又动不得的,那就真的困难。他买菜都买不动,你说这个饭怎么到口。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左家塘街道辖区面积7.8平方公里,是长沙内城区中老旧社区面积最大、老人数量最多的街道。由于条件所限,通过建社区食堂,实现老人助餐全覆盖存在很多困难。
湖南长沙雨花区左家塘街道民生事务办公室主任 周楚巍:之前,我们街道也跟很多家提供助餐服务的机构进行过洽谈,但是由于前期投入比较大,另外的话还需要场地,很多有意向做这方面的机构确实觉得有点为难。
经过多方调研,当地政府决定搭建老年人“中央厨房”,并以此为辐射点,为老年助餐点和腿脚不便的居家老人配餐送餐。为此,去年10月,他们专门引入一家养老餐饮企业,采取按需订餐的方式,为社区老人服务。
湖南孝贤智慧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 王雅:订一份的餐,我们也要坚持送,为什么?因为每天都订一份的那个人,一定是最需要的人。
上午9时还不到,中央厨房里便忙碌起来。中午,有126份饭要分别送到5个社区的助餐站点。
除了配餐送餐外,中央厨房还专门设立了助老餐厅,老年人也可以选择在这里就餐。记者了解到,助老餐厅每天都会提供16~18个菜,荤素搭配,可以自由选择。
据介绍,近一年来,老年人中央厨房助餐范围已覆盖近百个小区,服务社区老人超过3000人,在辖区内实现了老年助餐全覆盖。目前,这种服务模式已在湖南及全国多地推广。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 杜鹏:它的食材的来源、烹饪,它的质量更容易控制。应该说是适合在这种老年人比较集中,相对来说需求量又比较大,中央厨房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让老年人吃出“新”味道
长期办好老年助餐,离不开政府、社会等多方合力。近年来,数字技术突飞猛进,那它离老年餐桌到底有多远?在浙江杭州,当地政府就通过数字化发力,打造“全城通”助餐平台,让老年人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智能化服务。继续来看记者的调研。
临近中午,在杭州上城区这家“邻里食堂”,家住拱墅区的胡新华选完餐,用手机在收银台通过刷“长者码”,很快就完成了餐费支付。
浙江杭州拱墅区居民 胡新华:到附近去办事,因为我手机上有地图,地图上面在上城区这里有一个邻里食堂,听说还不错,所以我们来体验一下。
胡新华所说的“地图”,是杭州市打造的“全城通”食堂分布点位图和助餐系统,这个汤勺图案就是统一标识。按图索骥,在全市范围内,老年人只要到贴有标识的老年食堂就餐,就可以刷社保卡或刷脸支付餐费,并且享受5到8折的优惠。
对于出行不便的居家老人,可以通过“全城通”系统或电话点餐,食堂会为他们搭配可口的菜品,由专人送餐上门。而为了方便老年人操作,线上点餐还推行了长者版模式,不仅字号加大,而且界面更加简洁。
记者在多家老年食堂走访中了解到,“全城通”开通后,智能化服务在便利老年人用餐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食堂口碑的跨区传播。
如今,通过“全城通”数字化改革,杭州又搭建了全市统一的数字化老年助餐平台,并建立共享数据库,接通1400多家餐饮机构和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相关信息,使老年人在全市范围内享受到更便捷的智慧就餐服务。
从“老龄”到“全龄”
社区食堂“助老”更持久
目前全国的养老助餐特别是社区食堂,基本采取“公助民营、民建民营”等方式经营,但因具有公益性质,菜品定价不高,再加上客流少,有不少食堂都在微利经营。在适老的同时,如何实现持久发展?在记者的调查样本中,从“老龄”走向“全龄”成为基本共识。
在北京西城区广外街道的这家“父母食堂”,每天上午11时左右,就有不少老年人开始排队用餐,85岁的丛奶奶和老伴就是这里的常客。
这家食堂采取的是小份菜拼盘方式销售,每份价格在5到18元之间。记者注意到,在这里同时就餐的也有不少年轻人。
负责人告诉记者,老年餐利润薄,有的菜甚至是贴本销售。食堂现在对全年龄段开放,通过引流摊薄成本,可以更好地反哺老年用餐,保障食堂的持久运营。
北京市广外街道美意延年综合服务中心经理 曹睿:年轻人进来以后,他也能适当释放一些消费能力。再一个就是薄利多销,人流量起来了,我们的成本也就降低了。
而在四川成都,不少社区食堂则利用多余空间,积极拓展食堂服务,降低成本。金牛区西南街社区的“幸福食堂”共有三层,一楼是用餐区,而二楼和三楼分别改造成了糖水售卖铺和公共活动场所。在这里,老年人可以喝茶、聊天,年轻人可以办公、聚会,优雅的共享环境成了居民们喜爱的“打卡地”。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 杜鹏:有其他年龄的人在这儿消费,那部分人的盈利可能就会反哺到老年的这个餐桌上。同时,在吃饭的过程中,他有社会交往,能见到不同年龄的人,会觉得我是生活在这个社区人群里,所以会带来额外的价值。
(总台央视记者 李欣 李红刚 李子国 朱劲松 河北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陇一家社区食堂凭“食”力出圈啦!
近日,在上海市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命名2023年上海市健康食堂(餐厅)的通知”中,梅陇镇景福社区食堂在众多食堂(餐厅)中脱颖而出,被授予“健康食堂”市级称号!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为了让居民们能在家门口吃到可口实惠、营养健康的暖心饭菜,景福社区食堂自从开业以来就着手推进健康食堂的建设工作,精心制定创建方案,努力提升食堂健康标准,用心筛选食材,优化改良烹饪方式,全力落实“三减”措施。
食堂以促进老年人健康膳食为特色,通过各种宣传方式让健康、合理的膳食理念深入人心。食堂通过制作营养标签,提高老年人对营养知识的了解;餐厅内设置有健康膳食的科普资料,包含菜品营养成分分析和健康引导,并以“红、绿、黄”三种颜色标签每个菜品,积极引导老年人合理膳食。
为响应居民们多样化的就餐需求,食堂菜品种类不断提升,目前早市有18个品种,午市每天不少于30个品种,晚市每天不少于25个品种。食堂也会不定期举行试菜活动,邀请居民们品尝、评价,并结合大家的建议不断完善菜品。
食堂的食材基本上是当天采购,保证了新鲜度,原材料也能实现“日日清”,让社区居民吃得放心。
特殊关怀,温暖送福利
社会关爱方方面面体现
在小小的社区食堂里,不只有“吃饭”这一件事情。这里还经常为居民们送上暖心服务,不仅每日提供“特价菜和爱心助老套餐”,还为糖尿病、高血压等特殊老年群体提供定制菜品,为不同人群调配不同节气的靓汤、药膳食谱,提供高品质服务。
在三伏天里,食堂还每周推出一次免费百合绿豆汤,让社区居民在炎热的天气下也有免费的消暑饮品。
暖心举动不止于此,当遇到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时,食堂还向老年人赠送节日餐、小点心等,平时也定期在食堂内为社区居民提供饮食指导、免费讲座、公益活动等健康服务,让食堂成为一个有温度、有特色的邻里活动中心。
在社会福利方面,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享有专属优惠和优先用餐时段,60周岁以上老人办卡用餐享9折,75周岁以上老人办卡用餐享8.5折,残疾人享8折,现役以及退伍军人享8.1折优惠。
景福社区食堂将以此次荣誉为新的起点,持续发挥市级“健康食堂”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关注老年人合理健康膳食,做到“三减三健”(减油、减盐、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每一位居民的健康提供更好、更优、更温馨的服务,为打造更美好的社区食堂而不懈努力!
小小的社区食堂
已经延伸出更多意义
不仅让你吃的菜品丰富健康
还是增进居民交流的一处社区会客厅
走!
一起去现场吃一吃,聊一聊~
周一至周日
早餐6:30—9:00
午餐10:30—13:00
晚餐16:30—19:00
供稿:梅小萱
编辑:石思嘉
初审:王宸伊(实习)
复审:姚怡莹
终审:刘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