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店营造氛围 老字号推陈出新
周末很多市民来逛商场吃饭,餐饮店顾客盈门
陪伴市民9年的四海一家南宁店已停止营业
广西菜受欢迎,一家桂菜馆前有不少市民在耐心排队等候用餐
近日,陪伴市民9年的自助餐厅四海一家租约到期正式停业,这让不少曾经光顾过或是在餐厅里度过了美好时光的消费者唏嘘不已。连日来,记者走访南宁市餐饮行业了解到,随着南宁市餐饮业态不断丰富,美食品类越来越多元化,消费者的选择面也越来越广。根据南宁餐饮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市餐饮企业有4万到5万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年营收超过500亿元。
品类日益多元化 本土小吃外来美食一应俱全
对于很多南宁市民来说,有海鲜、寿司、烤肉、烧腊、甜点、冰淇淋等数百款美食的四海一家,曾经是高档餐厅的代名词,遇到值得庆祝的事,首先想到的便是去四海一家大撮一顿。
6月19日晚上7时,市民梁先生来到万象城,看到四海一家南宁店紧闭的大门,他微微叹了一口气,在微信上向朋友们发了一句语音:“真的关了,你们别过来了。”梁先生曾是四海一家的忠实粉丝,“我上大学的时候这里刚开业,曾经请女同学过来吃饭。”他告诉记者,前几天从网上得知四海一家南宁店停止营业了,就想亲自过来看一眼。梁先生感慨道:“当年的女同学没了联系,现在连曾经吃饭的店也要说再见了。”
收起当年的回忆,梁先生说:“虽然有点惋惜,但是南宁那么大,好吃的东西到处都有。”说完便打开手机,搜索着朋友们刚发出来的地址,打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文化已经成为南宁市民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每逢周末、节假日,市内各大商场餐饮店总是顾客盈门。在一些新开业的“网红店”,常常要排队一两个小时。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会展·航洋城看到,餐饮业已经成为商场里的重要业态。从南宁本土风味老友粉、柠檬鸭,到外来的川式火锅、湘菜以及日韩和东南亚料理,再到各种创意菜,一应俱全。经粗略统计,该商场规模较大的餐饮店有30多家,航洋北街超过20家。在中午12时的周末用餐高峰期,有5家店铺门前排起了长龙,市民有序排队等候就餐。
营销手段多样 自媒体平台推荐“老南宁”味道
“目前来说,解决老百姓用餐刚需的粉店等小餐饮店和注重用餐体验的新餐饮店比较受欢迎,代表南宁本地特色的邕菜也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南宁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温美兰介绍,南宁餐饮业蓬勃发展的特点也体现出了南宁的包容性,在南宁基本上可以吃到全世界有代表性的特色美食。此外,包括蛙小侠等南宁企业走出了广西,把南宁美食带向了全国市场,这也给南宁餐饮企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如今,餐饮行业越来越注重消费者的体验感,除了菜品推陈出新,满足市民越来越挑剔的味蕾之余,还在装修风格、服务、营销上下功夫,餐饮业的内涵愈加丰富。同时,商家的宣传营销手段越来越多样化。
打开抖音、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常常能看到很多以美食探店为主题的短视频和推文,一些本土老店也在自媒体的发展下焕发了新的生机。藏于小街巷里的老友粉、萝卜糕、酸嘢、牛杂等小吃成为自媒体“常客”,主播用“南普”宣传最地道的南宁小吃,让市民重拾熟悉的“老南宁”味道。
紧跟市场变化 “网红店”注重就餐氛围营造
为了在餐饮市场上分一杯羹,还有不少商家紧跟消费市场的变化,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习惯进行就餐氛围的营造。如一些主打怀旧风格的串串和火锅店内,商家不仅搜罗了连环画、缝纫机、搪瓷水壶等物品作为店内装饰,服务员也身穿校服或是上个世纪的复古服装,让顾客“穿越”回到过去的场景就餐。
此外,为了迎合时下很多年轻人喜欢拍照留念的习惯,各种主打北欧风、日系风、美式风等风格时尚的奶茶店、咖啡店、汉堡店在南宁“扎堆”出现,让顾客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拍照“打卡”,满足时下年轻人的分享欲望。
“现在南宁市的餐饮行业百花齐放,好吃的东西越来越多了,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了。”市民阮女士平常很喜欢探店,经常会在美食推荐APP里浏览美食分享帖,在朋友圈里看到朋友们分享的餐厅,有感兴趣的都会去尝尝鲜。不过她也发现,很多网红餐饮店只是“昙花一现”,开业没多久就关张了。“除了本身的经营成本的压力,我觉得这是过分注重网红风格的打造,而不注重在餐饮出品本身的本末倒置造成的。”阮女士希望能有更多两者兼顾的餐饮店出现,让市民能够在就餐时愉快地消费和社交。
提升顾客体验 老字号餐饮店积极推陈出新
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在南宁市,很多餐饮店还提供诸如歌舞表演、烫菜服务、美甲、赠送零食等等服务,以此来提升顾客的体验感,留住回头客。在温美兰看来,未来餐饮业一定是精细化运营的时代,一切都要围绕顾客体验出发,更注重服务的发展新趋势有助于南宁市餐饮行业的良性发展。
近年来,广西积极推动桂菜走出广西,打出品牌知名度。自2013年开始,自治区商务厅开展“广西老字号”认定工作,弘扬老字号的文化精髓,进一步宣扬老字号企业经营、管理、服务、信用等方面的优秀理念。
不少老牌餐饮企业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弘扬和推广本土餐饮文化。万国酒家是具有70多年历史的南宁餐饮品牌,承载着不少“老南宁”的儿时记忆。其“三街两巷”门店的装修风格主打民国风情,融入了岭南骑楼等南宁元素,在菜品风味上则在保留老南宁味道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加入广西特色食材丰富菜品种类,满足时下不同人群的口味。目前,万国酒家正在推行集堂食、线上外卖和外带为一体的综合销售方式,积极探索老牌餐饮企业的新业态。
温美兰表示,南宁正积极推动餐饮行业的发展,并由南宁餐饮行业协会牵头申报老友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南宁餐饮行业协会也在政府指导下,逐步成立了“邕菜专业委员会”“老友粉专业委员会”“茶饮专业委员会”等专业机构,充分挖掘南宁餐饮行业亮点,提升南宁餐饮的经营水平和品牌实力。建议餐饮企业在环境、服务、菜品等多方面突出自身特色,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走得更远更好。(记者廖欣 苏昭宇/文 宋延康/图)
编辑:曾艳
值班编审:卢超
(作者:廖欣 苏昭宇 宋延康)
月22日,大众点评正式发布2022年“必吃榜”,全国57城1482家优质餐厅脱颖而出,其中,南宁共有16家餐厅上榜。来自大众点评的数据,2022年必吃榜入围名单发布两周,南宁餐厅的线上订单量环比增长105%。
据了解,围绕“好吃不贵体验佳”的原则,2022年“必吃榜”从大众点评1400多万商户中遴选“消费者真觉得好吃”的餐厅。得益于二三四线城市日益强劲的餐饮消费力,2022年“必吃榜”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在去年基础上,新增桂林、泉州、惠州、乐山、台州、顺德等内地9城。
< class="pgc-img">>▲2022大众点评必吃榜上榜餐厅数TOP10城市及菜系。数据来源:大众点评
16家餐厅上榜,入围两周线上订单量环比增105%
“必吃榜”代表了一座城市餐饮消费的真实底色。每一年的'必吃榜里,都能发现一个地区好吃不贵体验佳的优质餐厅,看见城市升腾起的烟火气。
南宁餐饮消费烟火气十足。在今年“必吃榜”上,南宁共上榜16家餐厅,平均客单价81元,亲民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选择。从菜系分布来看,南宁2家具有广西风味的特色餐厅上榜,给消费者提供了品尝桂菜的好去处。其中一家是在点评收录9年的经典老味道——桂小厨广西菜(万象城店),店中酥嫩酸辣的老友鱼俘获众多食客的味蕾;另一家是融入了创新元素的私房菜馆有嘢食(西关新天地店),酸辣爽口的柠檬鲈鱼是餐厅的招牌。
作为嗦粉大户,南宁的“必吃榜”自然少不了米粉店的身影。舒记粉店(七星路店)是连续4年上榜的老字号米粉店,店中浇头种类丰富的“老友粉”广受本地消费者的喜爱。
南宁热气腾腾的餐饮烟火气背后,折射的是城市消费新活力。来自大众点评的数据显示,2022年“必吃榜”入围名单发布两周,南宁上榜餐厅热度高涨,线上订单量环比增长105%,消费复苏态势显著。
< class="pgc-img">>累计为6亿人次提供美食指南,拉动区域消费复苏
历经多年,“必吃榜”已成为一份国民美食榜单,是消费者发现美食好去处的重要参考。据了解,从2017年首次发榜以来,已有6亿人次通过“必吃榜”探索城市美味,累计带动5000余家优质商户发展,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贡献了“舌尖力量”。来自大众点评的数据显示,2022年“必吃榜”入围名单发布两周,餐厅线上订单量环比增长93%左右,进一步拉动城市消费复苏。
过去一年,大众点评必吃榜根据真实用户贡献的上亿条真实消费评价数据,在1400多万餐饮商户里优中选优。为了评选出消费者真正喜爱的餐厅,大众点评围绕上亿条海量评价,采用上百种评价模型,严格把控上榜商户的质量,“消费者真正觉得好吃”是唯一的上榜要求。涉嫌刷评刷单等干扰评价秩序的违规商户,均不具备上榜资格。
现在,越来越多优质餐厅通过“必吃榜”获得线上流量扶持,为线下实体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与此同时,榜单为消费者发现好餐厅好味道提供了便捷,上榜餐厅借此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提升经营水平,带动了整个餐饮消费市场的良性循环。
“必吃榜作为一份由消费者评选出来的餐饮榜单,我们希望发挥每一位食客的力量,让食客真正认可的好餐厅脱颖而出,去服务更多大众,促进餐饮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大众点评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科技的力量做好一份国民美食榜单,大众点评不仅要继续发挥连接器的角色,连接和服务平台海量的中小实体商户与广大食客,还要做消费复苏的助推器,加速中小商户重燃发展活力。
卖、网购等平台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诸多乱象。12月25日下午,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召集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苏宁易购、58同城等平台代表开会,通报2020年本地生活交易类平台监管情况。会上披露,有4000多家店存在证照缺失、虚假证照、许可证过期等问题。
< class="pgc-img">>4000多家店铺有问题 饿了么、美团占大头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张大海表示,市场监管部门以组织实施2020年网剑行动为抓手,开展餐饮、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等各领域监管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包括落实平台法定责任、食品安全、药品药械安全、侵犯消费者权益、不正当竞争、互联网违法广告等网络经营违法行为。目前,2020网剑行动已立案106起,罚没款80万元。
同时,为提升监管的靶向性,南宁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了10次专项领域技术监测,监测对象包含电商平台内2.2万多家店铺,上架商品7.5万件,发现违法违规线索3500多条。其中,未按要求公示营业执照或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有992条,未取得许可证擅自开展食品餐饮活动的有126条,超范围经营的有25条。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餐饮科科长黄晓文表示,在对餐饮类外卖平台的监管方面,主要监测的内容是证照缺失、虚假证照、许可证过期、店址不符、一证多用、证照不符、是否超范围经营以及野生动物行为。
“监测以后发现问题的店铺有4880家次,占监测总数19.46%,美团、饿了么两家的问题店铺占比达到一半。”黄晓文说,其中,美团店铺总量14373家,问题占比率16.65%;饿了么店铺总量10707家,问题占比率23.23%。根据监测抓取到的违规线索,市场监管部门核查后发现,有2480家次已公布证照,符合相关要求。
< class="pgc-img">>各平台都遭到投诉举报 已立案多件
当天,市场监管部门还披露了各电商平台及平台内经营者的消费投诉、举报情况,投诉普遍集中在食品安全、商品服务质量、售后服务、合同违约、虚假广告等方面,举报主要是广告违法、价格违法、不正当竞争、违反登记管理规定等问题。
在各电商平台自身消费投诉举报方面,苏宁易购被投诉133件,主要反映售后服务、商品质量安全、合同、广告等问题;被举报10件,主要反映广告、质量、不正当竞争行为等问题,立案3件。58同城被投诉4件,主要反映广告、商品服务质量等问题。京东到家被投诉3件,主要反映广告、不正当竞争问题。美团被投诉3件,主要反映合同、计量、广告问题;被举报1件,反映违反登记管理规定问题。
在入驻电商平台经营者的消费投诉举报方面,美团平台内商家投诉449件,饿了么平台内商家投诉80件,58同城平台内商家投诉31件,京东到家平台内商家投诉25件,苏宁易购平台内商家投诉8件。
部门向平台发出消费警示
针对各平台存在的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向平台发出消费警示。张大海表示,目前,平台的发展已从野蛮发展阶段进入到规范健康发展阶段,各平台要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严把准入关,做好亮照、亮证、亮标工作,有效识别平台内经营者的真实身份,保障网络经营活动的可追溯性。
同时,各平台要在经营者信息核验和公示、产品和服务质量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依法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从源头抓起,减少侵害消费者的违法行为。
阿里本地生活公共事务广西区域总经理梁舒雨表示,在被监测到存在问题的2000多家店铺里,近900家有证照但未上传,125家属于无证经营。经过监管部门核实后,平台会进行无证立案处理,并根据违法情况、危害程度处以罚金。此外,今后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加大线下实体经营户的巡查力度,加强数据共享和食品安全类培训的联动,增强网络订餐行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