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
很多市民都制定了出游计划
这12条游昆明精品线路
快来“打卡”吧
滇池生态圈自由呼吸之旅
包括捞渔河湿地公园、斗南湿地公园、古滇名城湿地公园等。
自然生态之旅
包括轿子雪山、东川红土地、青龙峡景区、石林长湖景区等。
喀斯特奇观之旅
包括石林风景区、九乡风景区。
古滇文化之旅
包括云南省博物馆新馆、官渡古镇、晋宁郑和公园等。
滇池山水风情之旅
包括西山森林公园、海埂大坝、海埂公园。
都市游购娱之旅
包括公园1903、七彩云南·花之城、融创文旅城等。
云南革命历程之旅
包括昆明聂耳故居纪念馆、抗战胜利纪念堂博物馆等。
环翠湖历史遗迹之旅
包括昆明翠湖公园、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等。
市区放飞心情之旅
包括圆通禅寺、大观公园、圆通山公园等。
昆明历史街区体验之旅
包括昆明老街老巷、南强街巷、云南美术馆等。
康养旅居之旅
包括昆明柏联SPA温泉度假酒店、杏林大观园等。
民俗文化体验之旅
包括老宅马家大院、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等。
坐着地铁逛昆明 解锁春城新玩法
随着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6号线二期正式开通,昆明已有多条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坐地铁去西山看滇池、打卡“网红站”“网红线”、乐游公园、闲逛商圈、品尝美食……地铁在给人们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串起了游春城的“地铁网”。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坐着地铁逛昆明成了新的玩法。
乘坐地铁3号线到西山公园站,这里有西山“睡美人”和“高原明珠”滇池,还有集餐饮、休闲、零售、文化艺术等于一体的体验型步行商业街区茶马花街;购物去南屏步行街、恒隆广场、同德昆明广场等均可乘坐地铁到达;买花,乘坐地铁到斗南站,感受“花花世界”的魅力;呈贡的豌豆粉、万溪冲的宝珠梨、翠湖片区和昆明老街的各类滇味美食、木水花野生菌市场等,通过乘坐地铁就能尽享“舌尖上的昆明”。
乘坐地铁3号线到五一路站,步行至翠湖片区,开启环翠湖历史遗迹游、昆明历史街区游、回望西南联大游、回顾云南革命历程游,逛遍翠湖片区15个各具特色的博物馆、纪念馆;到火车北站参观云南铁路博物馆、逛逛附近的法式风情街区,到龙泉古镇参观梁思成、林徽因、闻一多、朱自清、蔡希陶旧居等文化遗存,这里是昆明保存最为完整的古镇之一;对昆明历史和滇剧感兴趣的游客,还可以乘着地铁到云南省博物馆、昆明市博物馆、牛街庄滇剧博物馆等地,触摸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作为旅游热门目的地
昆明市为“十一黄金周”
做了周密准备工作
推出实惠舒心又丰富多彩的旅游大餐
安心游严格落实限流措施
为了给游客提供一个安心健康游,昆明市全力做好十一黄金周期间的疫情防控和旅游接待工作。
昆明市全面落实景区“预约、错峰、限流”要求,以及“查绿码、测体温、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等防控措施,持续完善和优化分时预约系统,并做好热点区域客流数据监控、预警、疏导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置和资源调度,避免人员聚集扎堆。
截至目前,昆明25家A级旅游景区已全面恢复开放,272家旅行社已恢复除中、高风险地区和出入境旅游外的经营业务;1896个各类馆(站、室)已全部恢复开放,各类中、小型演出活动恢复审批,网吧及文化娱乐场所恢复营业。
节日期间,各景区景点将严格落实限流措施,游客接待量上调至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其中,高A级景区将全面开展线上预约工作,加强客流检测、强化流量调控。全市各县(市)区督促旅行社按照“一团一报”制度,如实填报旅游团队信息,严控成团人数、严筛游客信息,上传电子合同,并重点做好跨省(区、市)旅游团队的监督。
由于景区限流、提前预约等要求,“无预约不旅游”已成为出游新形态。业内人士提示,国庆期间游客最好出行前合理规划出行线路,谨记“要出行、先预约”,未预约游客切记不要盲目前往,以免无法入园影响出行体验。
舒心游打造诚信消费环境
近年来,昆明市持续重拳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深入推进云南省“整治乱象、智慧旅游、无理由退货”的旅游革命“三部曲”。建立旅游、公安、市场监管和所有涉旅部门协调配合的“1+3+N+1”综合监管模式和“1+16+129+X”旅游投诉处置体系,实现5分钟响应、24小时办结的高效投诉处理,推行游客购物“30天无理由退货”。
为给游客打造安全舒心的诚信消费环境,节前昆明市启动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十大专项行动”,对旅游企业和从业者以及在线旅游市场、涉旅购物店、涉旅车辆等开展集中整治。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旅游整体呈现市场秩序好转、环境改善、旅游产品品质提升、投诉率显著下降、游客满意度持续提升五大发展态势。
针对“不合理低价游”产品,昆明市进行了整治。加强对昆明市269家旅行社线上监管,对线上虚假宣传、合同违法等违法行为进行专项监测和集中整治。据悉,昆明市近期已约谈16家涉旅线上企业,发出严格抵制“不合理低价游”的倡议。对旅行社设立的分社、服务网点的经营资质、依法经营情况和备案登记信息等进行重点检查,严厉处罚假冒旅游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严控涉旅购物店,关停取缔18家。发布20期旅游红黑榜,推行“云游品质旅游线路”,向游客推荐优质旅游产品。
针对旅游安全工作,昆明市还开展了安全大检查,加强对旅游景区、车辆、酒店、餐饮等方面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开心游“昆明味道”玩法多样
为迎接国庆、中秋双节,昆明推出了极具“昆明味道”的旅游产品,包括滇池生态圈自由呼吸之旅、自然生态之旅、喀斯特奇观之旅、古滇文化之旅、滇池山水风情之旅、都市游购娱之旅、云南革命历程之旅、环翠湖历史遗迹之旅、市区放飞心情之旅、昆明历史街区体验之旅、康养旅居之旅、民俗文化体验之旅等12条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
多姿多彩的云南自然资源、历史悠久的古滇国历史、多元化的民族构成,使“七彩云南·古滇名城”成为昆明旅游的一大名片。古滇名城度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10月1日至7日,七彩云南·欢乐世界举办第三届古滇生活季,以七彩云南·古滇名城为场景载体,囊括了音乐、戏剧、亲子、美食、社群交互等多种形态。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黄金周期间,石林风景区组织了各类歌舞表演、情景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散客半价优惠为每人65元,对全国医护人员一律免票,对“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旅行社预约团队游客一律免票。
此外,还有1903云湖月秀汽车文化夜间市集、昆明融创滇池后海大手牵小手——我爱你中国歌曲演唱会等。
今年十一黄金周,到昆明旅游不仅体验更丰富,还将享受更多优惠政策。今年内,昆明市实行政府指导价的A级以上景区执行门票半价优惠;游客跟团游云南,通过“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购票的,景区门票全免;自驾游客通过“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租(包)车,可以领取100元/天的电子加油券。同时,各大景区也都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
来源:云报客户端、昆明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昆明发布
年的老昆明,提到下馆子的时候,一定绕不开一条路:长春路。
可以说,长春路是一条承载了老昆明文化的美食街,先后孕育出了好几家昆明著名的“老字号”。
(图源:彩龙社区)
1
映江楼饭店(牛肉)
最初的映江楼饭店坐落于盘龙江畔,所以取“映江”之名,是昆明非常有名的地道清真餐馆。
要知道,当年昆明的清真饭店可不少,两益轩、东来顺、兴和园等等...但映江楼不管是味道还是规模都是其中翘楚。
(图源网络,侵删)
映江楼有两大招牌,牛肉和小刀烧鸭。
据说,映江楼主人是回族,名叫马云城。他在选购牛肉上非常严苛,必须要到贵州黄草坝挑选,因为那里的黄牛既壮且嫩,是其他地方的牛无法比拟的。
其次,在牛肉的烹煮上他也有秘诀。
(图源网络,侵删)
用一口铜制的大炖锅将几乎整头牛放入,先用武火炖,待汤沸后,改用文火慢煨,将肉煮到恰到好处。
这样煮出来的牛肉,扒而不烂,紧而不柴,瘦而不腥,肥而不腻,嚼起来劲道十足。
(图源:昆明信息港)
再说烧鸭,选用宜良的适龄雏麻鸭,烧鸭师傅亲自为每只鸭子抹上蜂蜜、晾干,将鸭子逐只挂入烤炉,出炉时鸭皮是诱人的栗色,鸭油不住地滴沥,皮脆肉嫩。
(图源网络,侵删)
2
东月楼(锅贴乌鱼)
东月楼,是昆明极具滇味特色的著名餐馆。最早开在大东门月城里,所以称为“东月”。
(图源:彩龙社区)
老掌柜姓刘,双目早年失明,当时大家戏称东月楼为“刘瞎子家”。关于这位掌柜有很多坊间传闻,比如说厨师炒菜时,他只要一闻就知道菜炒得好不好。
还有他去买火腿,因为看不见,就叫人把火腿摔在地上,靠听火腿的落地声来判断品质的好坏。
虽然不知这些说法的真假,但东月楼的招牌菜锅贴乌鱼倒确实和火腿有关。
锅贴乌鱼就是将乌鱼、火腿和面包切片,分层叠好,放入油锅内文火煎,火腿香、乌鱼嫩、面包酥。
(图源:嘴巴之旅)
不过,遗憾的是,这道菜早已失传。由于火候和按压力度难以掌握,直到现在,也很难有人能还原当初的味道。
(图源网络,侵删)
除此之外,东月楼还有一道名菜——“酱汁鸡腿”。
一开始这道菜并不限量,后来出名后,闻名来吃的人太多,供不应求,不得已只能定下每位客人限购两支的规矩。
(图源网络,侵删)
3
老岳家蒸肉馆(粉蒸肉)
长春路上有一家可以称得上是全昆明最有名的蒸肉馆,因为老板姓岳,被大家亲切地叫作“老岳家”。
后来公私合营后改名叫“鼎兴饭店”,但老昆明人认的始终还是“老岳家”的味道。
老岳家最让人难忘的,是那碗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粉蒸肉。
(图源网络,侵删)
这道菜做起来十分费时费力,所以一般只在晚堂出售。
“老岳家”的蒸肉分为原碗粉蒸肉、蒸骨、蒸羊、剁蒸等好几类。原碗粉蒸肉取带皮五花肉或前腿肉为原料,切片厚薄均匀,加佐料拌匀,腌两个多钟头入味,就可以装碗上笼了。
(图源网络,侵删)
佐料是碾得较粗的米粉,加上八角、草果、花椒、茴香子等合碾成的五香粉。蒸肉出笼上桌,扁平的土碗里中间微凹,聚着一窝油,肉呈檀香色,做“底”的洋芋淡黄,让人胃口大开。
至于剁蒸,则是用不能切成大肉片的边角碎肉蒸成,蒸时不用碗盛,用荷叶装或直接放入蒸笼里。
(图源网络,侵删)
每到下午4点以后,距老岳家很远就能闻到十分诱人的蒸肉味。
许多回头客常不约而同地踱进馆子,点上一碗肥糯喷香的粉蒸肉,再加二两玫瑰升酒落肚后,一天的劳累感觉消解了。
(图源网络,侵删)
4
合香楼(火腿四两坨)
真要说起来,最老牌的滇式糕点,起源于开在长春路的镒记“合香楼”。当年最有名的滇式月饼就是“合香楼”的。
老滇式月饼也俗称“四两坨”,早在清代中后期,昆明“合香楼”就精于制作这种月饼,不仅在本省有名,省外也很驰誉。
(图源网络,侵删)
老“合香楼”开创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创始人是两位宫廷御厨师,两人厨艺精湛,以新法烧制火腿肉馅月饼,取名“火腿四两坨”。
(图源网络,侵删)
合香楼全盛时期,生产的糕饼种类多达一百多种,其中的龙凤喜饼最早甚至是宫廷专用,后来才逐渐传到民间。
(图源网络,侵删)
5
凤翥麦饼店(摩登粑粑)
长春路上岔街小巷众多,其中有一条名为“东道巷”的小巷曾有过一家有名的摩登粑粑店。
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有许多来昆明避难的师生。其中几位教授夫人为了补贴家用,便合计开了一家“凤翥麦饼店”。
(图源:彩龙社区)
摩登粑粑说白了就是中西结合而成的一种点心,在做麦饼时,加入少许奶油和蜂蜜、白糖等,擀成稍厚的圆形饼,放猪油在平底锅中把两面煎黄熟透。
很快,这种味道可口,价格低廉的粑粑被大家争相购买。大家看买粑粑的妇女们都外表文雅,衣着得体,于是便取名“摩登粑粑”。
摩登源自英语单词“Modern”,有“时髦、新潮、前卫”的意思。
当然,除了长春路上,以前昆明还有很多请客吃饭必去的馆子。
6
海棠春(滇味宴席)
1920年滇菜大师阎炳奎开创的“海棠春”酒楼是护国饭店的前身,这个酒楼在民国时期是昆明最高端、最出名的滇味宴席大酒楼。
当时的海棠春除了张罗当时城中红白大事,还能负责省主席的外事筵席,可见规模之宏大。
(图源网络,侵删)
酒楼名菜有熊掌、象鼻、鹿筋、金线鱼、红白腰花等等;外事宴席的名菜则又有鸡?、捲筒尤鱼、什锦凉鱼、炸八块、五香乳鸽等。
甚至,酒楼还会做"仿西洋风味菜",如煎猪排、咖喱鸡、蕃茄鱼片等。
(图源网络,侵删)
1954年海棠春成为云南第一家公共食堂国营饭店,1983年更名为护国饭店。
饭店的排骨汤、红烧肉、青辣子炒剁肉、粉蒸肉是老昆明人津津乐道的四大当家名菜,卖得最好。
(图源网络,侵删)
7
福顺居(烧鸡)
老昆明人几乎无人不知“福顺居”的烧鸡好吃。
1963年后市场供应紧张得到缓解,“福顺居”每日有了三四十只活鸡供应。于是从1964年开始制卖烧鸡。
烧鸡师傅在德州扒鸡的基础制作工艺上,又增加了许多云南特有的香料药材,不仅美味可口还有一定保健养生作用。
每逢年节,“福顺居”门前总是排起买鸡的长队,买不到的非常遗憾。
(图源网络,侵删)
8
燕鸿居(都督烧麦)
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昆明们,五一电影院门口“燕鸿居”的都督烧卖绝对是心中难以忘怀存在。
狭窄的老巷子里,总有人寻着香气,排上十多二十米长的队伍买烧卖,二两粮票就可以买上十个。
与其它地方的烧卖不同,昆明都督烧卖的皮坯是用面粉加鸡蛋后用热油汤先合成面团。
热油汤是用猪、鸡的骨头熬制的鲜汤,油重汤鲜,合制面团后擀出的皮坯,由于经高温烫过将面粉的酶活化了,吃起来口感回甜软糯。
烧麦的馅心也大有文章,是用生猪肉末、熟猪肉丁加上冬笋粒、香菇粒、火腿粒等调合而成。
据说,全国也就只有云南的面点会用生熟馅。
烧卖外形上要拢口,不像其他烧卖翻荷叶状的边,都督烧麦呈长石榴花形,入笼蒸熟装盘,连同兑好的蘸料一起上桌。
< class="pgc-img">>9
共和春(糯米鸡)
"共和春"的创办人原来从事的是活鸡买卖,大概因为鸡的品质好,所以店里的汽锅鸡和糯米鸡尤为出名。
不过汽锅鸡一直还在,而糯米鸡多年来已经几近消失。
糯米鸡是将糯米放在鸡腹里然后烤,鸡皮骨酥脆,糯米烂熟,脆与糯相得益彰。
(图源网络,侵删)
除了鸡,共和春还擅长海鲜的烹制,其中有道名为"伊府云吞海参"的名菜,是用油炸馄饨绘海参。
< class="pgc-img">>(图源网络,侵删)
10
云香斋(凉饺)
云香斋是老昆明一家有名的早点铺,主要卖豆浆、包子、油条。老昆明人把这种卖油条包子豆浆的铺子叫做“甜浆馆”,“甜浆”就是豆浆。
(图源网络,侵删)
除了豆浆、包子、油条这看家的“三大件”以外,云香斋也还有别的一些点心:一是重阳糕,二是盐饼子。
(图源网络,侵删)
还有就是只在下午卖的“凉饺”。
凉饺用糯米面做成,里面包了豆沙,外面染得花花绿绿,有的还会做成白兔等样子,孩子们叫它“白兔饺”,很受欢迎。
(图源网络,侵删)
有意思的是,云香斋的这些点心全是素食,没有半点荤腥,但吃起来口感一点也不寡淡,反而十足的美味。
时过境迁,昆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排排木楼变成了接天高楼,
曾经的小巷变成了熙熙攘攘的商业街。
而这些老昆明的味道,有的也渐渐消失在街头,再难寻回...
全面落实《滇菜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3—2025年)》、《云南米线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3—2025年)》、《云南省预制菜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推动云南餐饮及预制菜产业加速发展,2023年10月15日,由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云南省商务厅、昆明市人民政府支持,昆明市商务局主办,云南神州行商务展览有限公司、云南省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云南省烹饪协会、中国国际商会云南商会、富民县人民政府、蒙自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以“天养食材·滇味飘香”为主题的云南国际餐饮美食暨预制菜产业博览会(简称餐博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圆满闭幕。
本届餐博会设7号馆餐饮美食馆、8号馆餐饮食材馆、9号馆预制菜产业馆,展出面积30000余平方米,吸引国内外596家企业参展。聚焦餐饮与预制菜全产业链发展,集中展示餐饮美食、餐饮食材、配套设备、冷链物流、预制菜等板块,近万余展品展出。吸引餐饮行业从业人员、生产商、供应商、渠道商、进口商、经销商、贸易商、零售商、商超、连锁加盟、金融等专业人士到场参观,累计达16万人次;三天展出,硕果累累,现场销售额2526.18万元,项目签约金额30.96亿元,线上销售额近500万元。
餐博会同期举办开幕式暨滇菜和预制菜产业推介会、云南米线产业发展大会、滇菜烹饪技能大赛、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4场活动,联合多位政、产、学、研界专家带来精彩内容分享,共同为推进云南预制菜、特色食材、特色美食等产业发展贡献高端智慧。
餐博会通过主流媒体、视频媒体以及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大范围宣传报道,截至10月16日,通过图片直播观看本届餐博会近5万人次,同时为最大程度传播本次活动背景及特点,餐博会执委会特别邀请100 余家行业媒体莅临现场,以新闻通稿、宣传软文、视频、海报等形式,多角度、深层次挖掘云南餐博会的举办特色、展出成效及未来发展布局,进一步传播云南餐饮及预制菜产业发展潜力,扩大餐博会整体影响范围。
天养食材·滇味飘香!2023云南餐博会圆满闭幕。2024年9月,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与您再会!(王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