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家里的厨房都是“西式厨房”。
装修风格、家具、家电,都是西方人发明的。用途上,自然也是更适合西餐。所以用西厨做中餐,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今天我们要说到的,就是6种中餐厨房里的通病——多数人只能默默忍受,但聪明人早就找到了解决办法。虽然不能根治问题,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
< class="pgc-img">>通病一
温度高
“不适合安装空调”
中餐烹饪温度要比西餐高很多,爆炒、油炸,都是高温作业。空调?不太好:油烟会堵塞蒸发器,导致耗电量增加、制冷效果变差,还会引起室内机滴水。凉霸?也不好:效果差、价格高,用过的人都懂的。
< class="pgc-img">厨房不适合装普通空调
>两套方案可以解决高温问题:
①把落地式风扇放在厨房门口,可以有室外空气补充到厨房里,亦可有真正凉意吹到厨师身上。
②用厨房专用空调,专门做了密封性处理,防止油污污染蒸发器;外壳也做了防油设计,清洁更容易。
通病二
油烟大
“被西式油烟机害惨了”
以前有一种油烟机叫“中式油烟机”,头顶有一个大罩子。可惜营销不利,外观也太拉跨,慢慢被西式的顶吸油烟机(欧式油烟机)和侧吸油烟机所取代。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发现再好的西式油烟机也解决不了油烟外溢问题。
< class="pgc-img">带拢烟罩的新式油烟机
>所以聪明人会选择这两种油烟机:
①现在已经有很多油烟机重新做了拢烟设计,比如加深烟腔、拢烟罩等等。“先把烟聚拢起来,再慢慢吸走”,是最适合中餐的排烟理念。
②集成灶的进风口距离够近,不给油烟扩散的机会。而且是下排烟,排烟的效率更高。所以尽管参数不高,排烟效果却好过目前市面上的所有烟机。
通病三
餐具多又大
“西方人应该不知道海碗和鱼盘”
水槽是德国人发明的,洗碗机是美国人发明的。发明人应该都不知道厨房里还有一种盘子叫“鱼盘”,有一种碗叫“海碗”。所以现在的水槽、洗碗机里,往往放不下这些中餐里独有的餐具,导致我们每次刷碗都成了难题。
< class="pgc-img">套数大不一定容量大
>好在这两种产品也有改进:
①水槽要选大的,不是总长度大,而是每一个槽的长度都不能小于400mm。如果空间够大,就选双槽(900mm)、三槽(1350mm),空间不够就选单槽。
②洗碗机不要只看“多少套”,还要看有没有根据中餐餐具改良。改良后的碗篮可以做成伸缩、折叠的,用以适应不同尺寸的餐具。
通病四
锅太小
“蒸馒头都成了困难”
前两天还听老人说“现在年轻人都不会蒸馒头了”,但其实不是年轻人不学,而是现在的厨房压根放不进蒸锅。高度、深度都不够,没有锅你让人家怎么学蒸馒头?除了蒸锅,还有大炒锅等大型锅具,都无法在西厨里使用。
< class="pgc-img">这么大的蒸锅已经是极限了
>不过更适合中餐的厨电已经出现了:
①燃气灶是第一个主动适应中餐的厨电,它把国外的多烟灶改成了双眼灶。灶眼少了,但每一个灶眼的尺寸大了,放得下更大的锅。现在能买到多眼灶,不要选!
②蒸烤箱,特别是嵌入式蒸烤箱的流行,也标志着中餐里的“蒸”得以在今天的厨房里进行。而且蒸烤箱尺寸比较小,可以嵌入在燃气灶下面,更省空间。
通病五
杂物多
“瓶瓶罐罐不好收纳”
刚刚在我家厨房数了数,光调料瓶就是十几种。橱柜里还有好几袋几十斤的大米、小米、面粉等食材,这些东西堆在小小的橱柜里,我都开始心疼橱柜了。“无处安置”,成了很多家庭厨房里的大问题。
< class="pgc-img">这么多调料罐,谁看了不头疼?
>好在我们有解决方案:
①一定要把油烟机上面那个吊柜利用起来,在里面做满小隔断,用来放调料。必要的时候,可以装几个伸缩式拉篮,拿取更方便。
②充分利用台面到吊柜之间的墙面,装几个挂架用来收纳。但不可过多,否则会显得很乱。能把常用的调料放满,就够了。
通病六
易发霉
“潮湿的地方易生虫”
我也想不通,怎么中式厨房里就那么潮?潮湿会发霉,霉菌丑陋而且散发着一股臭味。时间久了还会生虫,虫子可不会老老实实在柜子里待着,还会分享你的食物。厨房潮湿问题,似乎从来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 class="pgc-img">玻璃胶发霉
>无法根治,但可以缓解:
①橱柜内部要贴一层防潮膜,防止水蒸气进入柜体发霉。水槽下面这种特殊位置要预留透气孔,保持柜内干燥。
②用台下式、台中式水槽,台面上有积水可以直接扫进水槽里。而且没有玻璃胶外露,发霉的几率更小。
小渊丨文
自摄+网络(侵删)丨图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 id="js_content">业主需求:
本屋是带娃的一家三口,女主人是一个非常爱美的女生,喜欢穿搭,买买买。
但家中主卧较小,缺少专门的衣帽间。同时她也热爱下厨和烘焙,希望区分中餐和西餐厨房。而男主人主要决定整屋的装修风格。
本屋常住3人,屋主的父母偶尔短住,照顾宝宝,因此原本的书房需要保留居住功能。
原始户型问题:
1:原户型过道浪费;
2:厨房小,餐厅采光差。
3:书房开间非常小,没有实质性的空间利用;
4:主卧及儿童房空间小,没有收纳空间。
改造方案:
1:将卧室墙体拆除,补足衣帽空间,形成套间式主卧,极大了丰富了主卧功能和整体;
2:原户型过道空间浪费,我们通过新建墙体,扩充儿童房区域,公共空间更加规整,并通过通顶柜的设计满足收纳;
3:原户型厨房较小,我们拆除两堵隔墙,将餐厨区域合并,形成LDK格局,实现了屋主的中西厨,洄游动线需求。
客厅地面采用了灰色哑光砖,高品质的沙发皮质与时尚的金属茶几、钓鱼灯搭配,使空间充满轻奢又年轻时尚的气质
靠近阳台的垭口套,我们选用了翻边3公分的不锈钢进行垭口套的处理。
为避免空间太过冷淡,在背景墙右侧增加了电子雾化壁炉,为整体画面增加一丝暖意。
伴随着夕阳,关掉主光源,只留下一盏钓鱼灯的光,窝在沙发上静静地看会儿书,十分惬意。
餐厅改造对比图
我们将厨房和餐厅的墙体全部拆除,做了一个开放式厨房,并在过道的位置设置一组通顶柜,满足收纳需求。
餐厅厨房和客厅空间由此被连通,空间和视野上十分宽阔,采光充足,留有足够的空间自由走动。
中餐区
餐桌紧挨着岛台,桌腿细线条的造型十分轻盈,平时也可以在上面办公写字。
在厨房的中间位置设计了一个岛台,将厨房划分为两个区域,一边为中餐区,另一边为西餐区。
岛台另一边,是我们为女主人设置的西餐区及备餐台~墙面留有两个插口,方便女屋主后期增添其他电器。
主卧仍旧采用简洁的设计手法,床头选择黑胡桃木进行床头设计,大面积进行了留白处理
化繁为简的主卧,十分耐看。
一整面墙的收纳,满足几乎所有衣物收纳。
为主卧扩充的空间为屋主二人做了一个衣帽区,半墙的设计同时进行了区域划分,可做一个梳妆区,洄游的动线丰富整个空间,让动线变得不再单一。
主卫是4分离设计,将淋浴单独进行区域设计,我们还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38·度空间”,因为38度的水冲澡是最舒服的。
本案整个房屋色调较冷淡,因此卫生间的墙壁上采用了75*300的手工砖,进行V字型铺贴。手工砖色彩鲜艳灵动,非常具有艺术气息,每一片都有其独特的纹理和色彩,不可复制。
随着孩子的成长,儿童房未来还需要有学习空间和收纳衣物的空间。 因此,我们在拓展儿童房的面积后,设置了一组超大通顶柜,满足了目前和未来的储物功能。小孩长大后,根据需要再对房间布置重新调整。
原本的书房兼具居住功能,方便屋主父母来短居 。大的玻璃窗采光非常好,坐在床边读书办公也是不错的选择。
柜子到桌面留有足够空间,避免柜子在头上的压抑感。下方我们也做了两个收纳格挡,临时拿取十分方便。
设计师的更多作品,
欢迎进入下方小程序查看哦~
子酥香排骨
< class="pgc-img">>新晒红椒五六斤,余得小排三两根。农家料好随意炒,半斤排骨一斤椒。
原料:
排骨250 克干辣椒节60 克红花椒15克青芥味日本式柿种花生30克葱花15克老姜块20克大葱节30克大料30 克盐10 克味精3 克鸡精2克白糖3克胡椒粉2克香油5毫升花椒油5毫升料酒15毫升熟白芝麻、色拉油各适量
制作:
1.排骨斩小块,放锅内掺适量清水,下老姜块、大葱节、料酒、大料、胡椒粉和适量干辣椒节、红花椒、盐、鸡精、味精,煮熟后捞出沥水,备用。
2.净锅放油,烧至五成热时,下入煮熟的排骨块炸至色泽金黄,起锅沥油。
3. 锅留少许底油烧热,放入干辣椒节、红花椒炒至红棕色时,倒入炸过的排骨块,调入盐、鸡精、味精、白糖,下柿种花生翻炒均匀,淋入香油、花椒油,撒入葱花和熟白芝麻翻匀,起锅装盘,即成。
说明:柿种是源自日本的一种米制点心,常作为下酒菜,和花生一起混合的“柿种花生”颇为流行。
油豆腐红烧大鱼头
崇明的油豆腐质地软嫩、轻薄,弹性较大,可酿入肉馅做成“肉包”,既能油炸也可烧汤。在制作红烧鱼头时,撒入一把剖成两半的油豆腐,使其迅速吸入油汁和鲜味,滋润饱满,入口软糯,成为此菜的神来之笔。
制作:
1.有机胖头鱼鱼头纵向劈成两半,每半只为一份(重约2千克),在鱼脖子肉厚处打上一字花刀。
2.锅放猪油50克烧热,鱼皮朝下放入鱼头,煎至两面金黄、鱼皮起脆,倒出多余的油,下入生抽80克、老抽30克、海鲜酱25克、白糖10克、黄酒半瓶、盐适量,添开水至没过鱼头的2/3,大火烧开3分钟后转小火烧约20分钟,一边加热一边用勺子舀起汤汁不断浇淋在原料表面。
3.油豆腐150克撕成两半,入沸水中汆一下,在鱼头将要出锅时撒入汤内,待其刚刚吸入汤汁即可装盘,表面点缀拉过油的青红美人椒圈各15克、毛豆米30克、黑木耳50克即可。
制作关键: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油豆腐要先汆水再放入鱼头锅内?因为我们用的鱼头较大,半只就有4斤重,汤汁的底口必须调得咸一些才能烧入滋味,如果直接放入干的油豆腐,它会迅速吸饱汁水,口味就会偏咸,所以我先将其飞水滋润一下,再撒到鱼头上吸收汤汁,此时味道就会刚刚好。
豆豉尖椒炒猪油渣
< class="pgc-img">>原料:
猪五花肉500克(肥一点),小红椒50克,小青椒150克,姜片、蒜片、蒜叶各适量。
调料:
筠连散装干豆豉100克,盐、味精。
制作:
1.将猪五花肉切长条;小红椒和小青椒一同剁成粗粒;蒜叶切碎,均待用。
2.锅置旺火上,下五花肉条煸炒成油渣,捞起沥油,置案板上剁成粗粒。
3.锅留少许底油,投入干豆豉炒酥香,下姜片、蒜片同炒,再次倒入油渣,下青红椒粒炒香,其间放入盐、味精和蒜叶碎炒匀,起锅装盘即可。
烧煎带鱼
< class="pgc-img">>主料:舟山带鱼700克。
辅料:蒜蓉20克、生粉30克、淀粉50克。
调料:老抽10克、烧肉汁30克、生抽5克、盐3克、糖50克。
制作:
1、带鱼洗净切段,拍淀粉;下油锅炸酥;蒜蓉煸炒;
2、放入带鱼,加入调料翻炒均匀即可。
泰汁小海鲜
< class="pgc-img">>原料:
鱿鱼400克、子姜、西红柿、菠萝、蒜米、香菜碎、小米椒碎、甜辣鸡酱、柠檬汁、盐、味精、白糖、白醋各适量
制作:
1.将鱿鱼洗净,放入加有姜、葱的水锅汆熟后,捞入冰水中冰镇,待用。另将子姜切成薄片,西红柿去皮切碎,菠萝去皮切成小丁。
2.将小米椒碎、蒜米、香菜碎纳盆,加盐、味精、白糖、白醋、甜辣鸡酱、柠檬汁拌匀,再加入西红柿碎和菠萝丁拌匀成泰汁,放冰箱里冷藏半小时。
3. 取出冰镇好的鱿鱼切成长约2.5 厘米的圈,加入子姜片装盘,淋入泰汁,稍点缀即可。
柴火烧椒鸭
< class="pgc-img">>原料:
土鸭半只(约700克)、青笋条200克、青线椒150克、小红尖椒粒50克、蒜米10克、葱花5克、鲜花椒5克、盐、味精、辣鲜露、食用油各适量、自制酱色卤水1锅
制作:
1. 把土鸭治净,下入沸水锅汆一水,捞出来洗净,再放入自制酱色卤水锅卤至熟透,关火浸泡入味。另把青笋条放入加有盐的沸水锅焯熟,捞出来投凉,装盘内垫底;青线椒放在炭火上烤至表面焦黑熟软时,取出来撕去表皮,切成粒。
2. 把卤好的土鸭捞出来斩成条,整齐码放在盘内的熟青笋条上,然后浇上用烧椒碎、蒜米、辣鲜露、盐、味精拌匀的烧椒味料,待用。
3. 炒锅置旺火上,放入食用油烧烫,下入小红尖椒粒、鲜花椒爆香,起锅迅速倒入盘内的烧椒味料上炝香,撒入葱花,即成。
鱼香铁板香菇包
制作:
1.把大香菇片成大片,先拍上一层干淀粉,再包入咸鲜味的猪肉馅捏成椭圆形,然后逐一裹上红苕淀粉糊,即成香菇包生坯,待用。
2.锅入油烧至六成热时,把香菇包生坯放进去炸熟,捞出来摆在铺有铝箔纸的热铁板上,最后浇上鱼香味汁,撒葱花点缀即成。
腰缠万贯
< class="pgc-img">>原料:
猪五花肉条10条(约650克)、 排骨酱150克、海鲜酱50克、沙茶酱80克、味精5克、沙姜粉5克、十三香5克、生抽20毫升、干豇豆、青红椒节、西兰花、生姜、干葱头、大蒜、鲜汤、色拉油各适量
制作:
1.用清水把干豇豆泡软。另在猪五花肉条的表面抹匀少许的排骨酱,等放入七成热的油锅炸定型,再捞出来用干豇豆捆紧。
2.锅入色拉油烧热,投入生姜、干葱头和大蒜先煸香,掺入鲜汤后下五花肉条和青红椒节,随后调入排骨酱、海鲜酱、沙茶酱、味精、沙姜粉、十三香和生抽,待小火烧至软熟时,拣去料渣不用,改用大火收浓锅里的汁水,拣出肉条来装盘,最后围摆汆过水的西兰花并浇上原汁,即成。
烧椒肚丝
< class="pgc-img">>原料:
猪肚200克,烧椒100克,鹌鹑皮蛋150克。
调料:
姜片、葱节、料酒、盐、香醋、生抽、糖水、藤椒油、红油各适量。
制作:
1.猪肚洗净,放入加有姜片、葱节和料酒的水锅煮熟,捞出晾凉后切成丝。
2.先取烧椒切成丝,纳碗加香醋、生抽和少许的盐拌味,放在盘中垫底,再取猪肚丝加盐、香醋、藤椒油、红油和少许的糖水拌味后摆在烧椒上面,最后用皮蛋围边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