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四川新闻2月28日电 2月28日,银杏餐饮培训学校正式揭牌。揭牌仪式上云集了国宴大师郝保力、中国楚菜大师卢永良,中国川菜烹饪大师彭子渝等餐饮领军人物加入。
银杏餐饮培训学校。(成都银杏教育管理有限公司 供图)
当前,随着餐饮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细分需求的增加,餐饮从业人员密度尽管在快速提升,但仍然存在着人才短缺问题且急需提高。2024年,随着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餐饮产业凭借其独特优势,经济发展有望再上新台阶。在这一背景下,餐饮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银杏餐饮培训学校应运而生,为培养高素质的餐饮人才提供了优质的教育平台。
大师认可、市场需求、师生共盼。2023年,银杏餐饮培训学校开始精心筹备。孙立新、侯玉瑞、彭子渝等国家级烹饪大师前往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宜宾校区实地考察,深入了解银杏学历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及职业培训规划,并纷纷表示愿意携手,共同帮助业界人士精厨艺、强创新、抓管理,助其职业发展“走深走实”。
据悉,学校集国际一流教学环境、教学硬件基础设施、行业优势教学资源为一体,银杏勇担使命,针对行业痛点“对症下药”,助企业人才增值、行业永续发展。
在银杏餐饮培训学校不仅对传承川菜文化、传授川菜技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创造新供给、引领新消费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银杏餐饮培训学校将成为餐饮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为推动川菜行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银杏餐饮培训学校。(成都银杏教育管理有限公司 供图)
目前,马来西亚中国餐饮业协会、澳大利亚大味餐饮集团等海外市场,也纷纷发出橄榄枝,表示希望在“一带一路”下实现资源优势互通,通过合作,提升海外中餐产品、品牌和服务等。
从“家门口”到“出海口”,正如培训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银杏教育紧抓餐饮职业教育发展机遇,为行业有志之士提供以川菜为核心,结合其他周边菜系的培训服务,量身定制优质课程与评价标准,向全球餐饮企业输送专业厨师和餐饮管理人才,帮助学员紧握就业机会,帮助行业紧握破局之道。
据了解,银杏餐饮培训学校系成都银杏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控股,以“特色办学品质强校”为宗旨,深度结合社会餐饮、烹饪人才的专业需求,与市场发展变化实情,严谨考量,开设了川菜大师传承班、烹饪顶级大师班等一系列专业课程,旨在培养精通川菜精髓,掌握烹饪技艺,并具备菜品创新应用能力和餐饮管理能力,能够在餐饮行业中担任主厨、厨师长及以上职位的优秀人才。同时,学校还紧抓餐饮职业教育,为餐饮行业有志之士,提供以川菜为核心,结合其他菜系为周边的培训服务,量身定制优质课程与评价标准。学校还与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中国烹饪协会,以及国外多家餐饮业协会等知名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为全球餐饮企业输送专业厨师和餐饮管理人才,为学员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完)
024-01-15 09:00
来源:工人日报
链接已复制
字体:小大
不收学费,实则收取高价物料费;承诺开店零收入即退学费,实则不予退还
“7天学会”“月入10万”,这些“创业培训”套路多
阅读提示
一些创业培训机构利用劳动者急于掌握一技之长的迫切心理,以“免学费”“高收益”“培训周期短”为诱饵,诱导他们参加培训、骗取费用。专业人士建议,压实网络信息平台责任,并加强监管。
近日,辽宁省沈阳市最低气温近零下20摄氏度,李越围着烧烤车烤火还是冷得直跺脚。即便没有顾客,他还是想等一等再收摊。
2023年7月,发觉烧烤摊赚钱,33岁的李越便在网上联系到一家餐饮培训机构。对方声称,培训免费,只收取物料费。李越便报了名。可在培训过程中,他先后被要求购买烧烤车等物料和教材,花费1.6万元。
两个月后,李越正式出摊,每天14时出摊,21时收摊,一天营业额不到500元。这让他有些失望,“每个月的收入,勉强支付物料费和摊位费,到现在还没回本。”
李越的遭遇不是个例。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机构以“免学费”“高收益”“培训周期短”为诱饵,招揽有创业意愿的人员前来培训,实则暗藏骗局。
声称不收学费,实则收取高价物料费
被公司裁员后,李越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免费培训上百种风味烧烤,帮助出摊指导,从摊位、经营等方面提供技术及经验指导。月入10万元,7天学会。”看到不收学费、简单易学的烧烤培训项目,李越动了心。
经过一周多时间的培训,李越发现,除了购买1.6万元的物料和教材,开烧烤摊所需秘制调料、特殊厨具等,都需从该机构处购买,且比上课时所谓的“学员价”贵了一倍。
发现被套路后,李越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干下去,“机构称用料特制,我担心用料不对会影响口味和客流,所以不得不继续从机构处高价购买。”
创业浪潮下,部分行业因门槛低、市场大、资金回流快、投资灵活、风险小等优势,成了不少人的热门选择。紧接着,各种创业培训班应运而生。一些机构为创业者提供运营辅导、咨询等培训,对其日常经营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不过,也有一些机构“假培训、真骗钱”。
记者在某消费者投诉平台搜索发现,有关创业培训欺诈学员的投诉多达数千条,投诉内容包括饥饿营销、虚假宣传、诱导消费和包装资质等。有学员投诉称,花4万元参加培训、开设网店后,迟迟没有开单,培训机构客服诱导开通代管服务,学员表示不同意后“被拉黑”;有学员举报称,培训机构与商家串通,营造虚假爆火客流;还有学员投诉称,培训机构承诺开店零收入即退学费,但实际上不予退款。
“门槛低不等于没有门槛。想获得好的收入,需要懂技术、花心思。仅凭短期培训就想掌握盈利密码,不现实。”在餐饮行业从业20年的罗永存说,“目前,市面上创业培训的质量参差不齐,要么只是入门培训,教一些店铺营销、成本控制等内容;要么太高大上,教一堆行业闭环、赋能等互联网词汇,没有联系行业实际。”
达不到收益便退款?都是套路!
记者检索投诉平台发现,加盟代理、加工种养、无货源开网店等创业培训套路繁多。
这些培训机构多承诺达不到收益便退款。但实际上,“不退款”“不兑现承诺”是学员投诉最多的两种情况。有的培训机构收取高额学费,不按承诺退费;有的依托授课发展二级代理,学员招不到新客户,机构便不予返钱;还有的机构将员工包装成专家讲师,从网上下载拼凑视频当课程售卖。
机械加工专业的刘彬彬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2023年2月,他在网上看到“承包代理、轻松创业、月入过万”的全自动排线技术培训。该培训机构声称全程指导、物料支持、免费运送、高价回收,学成后月收入达2万元。他便签了协议,交了2万元学费,花6500元购买设备,又先后分3批进了4.3万元的原料。
然而,1个月后,当刘彬彬把第一批成品交付给机构后,对方称产品不合格;次月,又不合格;第三个月交货时,还是不合格。他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刘彬彬拿着写有“不赚钱可全额退款”的协议,到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后,得到答复,“该机构的经营范围不包括教育培训,所签合同不具备法律效力,只能通过诉讼要回学费。”
就学费退还的问题,上海段和段(沈阳)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宇平表示,要根据培训费的收取是否合法、双方签订的协议是否有效、有效协议的条款是否有约定,以及当事人的具体情况确定,“对于不合法或无效协议的培训费,当事人可以要求退回,但是合法和有效协议,较难通过诉讼退回。”
此前,一些地方消费者协会曾发布涉及培训预付的消费风险提醒,称预付式消费风险大,一些培训机构因经营不善或资金链断裂倒闭后,致使预付费用难以追讨。
压实网络信息平台责任,加强监管
针对创业培训乱象,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磊表示,问题的根源不是培训,而在于不良机构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的监管漏洞,抓住劳动者急于掌握一技之长的迫切心理,通过虚假宣传和培训进行牟利。
“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王磊建议,针对教育培训类广告,要细化专项法规、细则,由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合监督落实信息平台的审查职责,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同时,适应产业发展趋势,开展专业且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做好就业指导、岗位推荐、公益培训,纾解劳动者的困惑,帮助他们结合自身兴趣、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增强职场竞争力。
孟宇平认为,治理创业培训骗局,关键和难点在于如何斩断不法机构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引流的链条,厘清引流平台的法律责任,压实平台责任承担机制。
孟宇平表示,根据互联网广告的相关规定,平台经营者作为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有义务对利用其信息服务展示、发布的广告内容进行监测、巡查。
“对于创业者来说,越是低门槛、高回报的项目,越要多加警惕。不能被所谓的高收入蒙蔽。需要知道的是,收入是与自己的能力成正比的。”王磊表示。(记者 刘旭)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花三五千元学一门小吃,到店咨询、学习的人数较年前增加近一半,济南小吃培训行业两头旺,培训机构:不推荐一上来就做网红小吃,可选一些持续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