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朋友来合肥,心尖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带他去吃什么东西好呢?每个人心里估计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合肥美食地图,想要记住一座城市,就去体会这座城市的味道。
庐州烤鸭
说到芜湖就会想起耿福兴,说到合肥就不得不提庐州烤鸭店。
庐州烤鸭店是代表合肥地区地方风味特色的饮食老字号名店,一楼经营早点、小吃和精美卤制品。庐州烤鸭,选料严谨,加工考究,香气浓郁、皮酥肉嫩、咸淡适宜、肥而不腻、味道鲜美,脍炙人口。
还有闻名遐迩的鸭油烧饼、鸭油小笼汤包、桂花赤豆糊等等。如今的合肥,发展是迅速的。但是很多东西都没办法保留了,老店和老字号一个接着一个的消失。
作为对过去的一种怀念也是一种坚持,我偶尔还是会去庐州烤鸭店吃小笼包,老规矩:1笼小笼,一碗鸭血汤,一碟拌黄瓜。遗憾的是除非哪天大师傅的灵感来了,才能做出熟悉的味道,多数的时候只能表示一种惋惜了。
小龙虾
“拉着你的手,轻轻吻一口,掀起红盖头,深深吸一口,解开红肚兜,拉下红裤头。”这首打油诗说的就是小龙虾的食用方法。
在合肥,如果有人请你吃小龙虾,那一定是拿你当贵客招待,随便几个人就能吃个千儿八百的。
合肥龙虾已经成为合肥的夏夜一景,龙虾也成为合肥美食的一张名片。夏日的傍晚,华灯初上,各大龙虾店就开始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人们吃着小龙虾喝着冰啤,是一天里最放松的时刻。
卡旺卡奶茶
步行街无疑是一个城市里最热闹的地方。任何时候逛步行街,卡旺卡奶茶的店铺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
念书的时候,我最喜欢点的就是卡旺卡的全套奶茶,里面有布丁、红豆、珍珠等。后来看了报道说多数奶茶店的珍珠质量都是不过关的,所以之后就只喝卡旺卡的红豆奶茶。
其实卡旺卡的奶茶挺甜的,味道也没有多么地惊艳。可是,外地朋友来了我还是习惯性地给他买一杯,逛步行街吃小吃的时候总要喝点什么的对吧~
臭豆腐
人们对臭豆腐的喜爱近些年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卖臭豆腐的小摊。
其中最“臭名远扬”的一定要数步行街李府旁的“天下第一臭”!我还记得第一次带老爸逛步行街,因为我本人很喜欢吃臭豆腐,又一心想让我老爸尝尝这些美味的小吃,哪知老爸走到附近就因为忍受不住臭味匆匆地离开。嘴里还念叨着:真不懂你们这些小孩,这么臭哪里能吃得下去?
其实吧,做得好的臭豆腐都是“闻着臭,吃着香”,隔一段时间不吃就想念得紧!
三河米饺
我第一次吃米饺还真是在三河吃到的。中午在三河吃了一顿小土菜,由于来之前就听说三河的米饺很有名,上午到达的时候又已经过了早餐的时间,于是整个下午都在古镇里找做米饺的店。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快要乘车离开三河的时候,终于找到一家小店正在炸米饺。刚出锅的米饺,色泽金黄,外皮微酥脆、馅味鲜美。我记得当时吃的是豆腐馅的,里面还有虾皮,那味道现在想着都能流口水。
合肥的街头或是小吃街里偶尔也能看到卖米饺的,但我总觉得和第一次吃的味道有差距,可能最好的味道永远都是在记忆里吧。、
烤猪蹄
忽如一夜春风来,烤猪蹄店冒出来。烤猪蹄火了挺长一段时间,步行街大大小小的烤猪蹄就有十几家,现在大街小巷也到处都能看到卖烤猪蹄的。
烤猪蹄,其实是先卤制然后火烤,由于每家都有自己卤制猪蹄的配方,所以最终呈现的烤猪蹄口味也不尽相同。烤制又分2种,文火烤制,软滑糯嫩,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唇齿留香,颇有“东陂肘”之神韵。 猛火烤制,皮酥肉嫩,筋肉弹牙,香透入骨,回味绵长,更胜“烤羊腿”之味美。
李鸿章大杂烩
这道菜有个好玩的故事,还是我妈妈说给我听的:有一次李鸿章奉旨宴请美国的宾客,因中国菜可口美味,深受欢迎,连吃几个小时洋人还不肯下席。此时总管向他禀告:“中堂大人,菜已吃完,怎么办?”李鸿章略加思索后说:“把撤下去的残菜混在一起加热,用大盆端上来”。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菜端上桌,洋人尝后连声叫好,便问菜名,李鸿章一时答不上来,只是说:“好吃多吃!”岂料歪打正着,“好吃多吃”与英语杂烩(Hotchpotch)发音相近,因此便有了“李鸿章杂烩”这道菜。
混合精华是此菜的亮点,鲜香可口,鲜而不腥,醇香不腻,咸鲜可口。具有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剁椒鱼头
在合肥生活过的人应该没几个会不知道庐州太太的吧?剁椒鱼头就是庐州太太的一道招牌菜。
记得好像是卖48一份,超级大的一盘。火辣辣的红或黄剁椒,覆盖着白嫩嫩的鱼头肉,冒着热腾腾清香四溢的辣香味。蒸制的方法让鱼头的鲜香被尽量保留在肉质之内,剁椒的味道又恰到好处地渗入到鱼肉当中,鱼头糯软,肥而不腻,咸鲜微辣。吃完鱼头再要一份面条拌在汤汁里,那味道化的了!
香辣虾
“爱他,就带他去吃0048香辣虾!”这句广告语,相信很多人都熟悉。自从0048香辣虾做火了以后(在全国各地有了一百多家门店),又出现了各种品牌的香辣虾。
干锅里的各种配菜,如小年糕、红薯条也非常地好吃!除了香辣虾,香辣蟹、嘎嘎鸭下巴,也都是大名鼎鼎的美味哦~
牛肉面
合肥的面馆,有名的太多。007面馆、胖姐面馆、荣面馆、惹火面馆、春芹面馆、小有天面馆、牛牛面馆、川西人家、大老刘等。
比较新的店有五河路上的嘘堂的面,杏花公园北门对面的牛一嘴中国兰州牛肉拉面。喜欢吃面条的,可以一家家地去尝试,一个月不重样,每家都各有千秋!
>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还记得2020年6月“合肥卡旺卡”状告“安徽卡旺卡”不正当竞争一事吗?(本报曾报道)该案一审结束后,法院判决安徽卡旺卡停止在企业名称中使用“卡旺卡”字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向合肥卡旺卡赔偿经济损失5万元。后安徽卡旺卡提起上诉。2月24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查询到,该案二审已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合肥卡旺卡诉安徽卡旺卡一审胜诉
2020年6月28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原告是合肥卡旺卡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卡旺卡”),被告是安徽卡旺卡餐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卡旺卡”)。
在案件一审中,合肥卡旺卡诉称,卡旺卡品牌最早成立于2008年。原告的法定代表人兼实际控制人薛某系第10070377号、第31528862号等商标的商标专用权人,薛某将案涉商标授权给原告公司使用。
原告合肥卡旺卡将上述案涉商标中的“卡旺卡”字样用于企业字号,并经营多年,在消费者中产生了较高的影响力。而被告公司成立于2019年6月20日,晚于原告取得上述商标专用权以及原告公司成立的日期。
合肥卡旺卡称,因扩大经营需要,准备注册安徽卡旺卡相关公司时,发现了被告的存在。而被告仅注册成立,尚未正式生产经营。
一审庭审时,被告安徽卡旺卡经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法庭围绕本案相关事实问题展开调查后,当庭判决被告安徽卡旺卡停止在企业名称中使用“卡旺卡”字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向原告合肥卡旺卡赔偿经济损失5万元。
安徽卡旺卡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2020年8月,被告“安徽卡旺卡”不服判决,提起上诉。安徽卡旺卡上诉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判、依法改判驳回原审原告诉讼请求或起诉。安徽卡旺卡认为,原审法院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原审法院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错误。原审法院违反法定程序。
安徽卡旺卡认为,合肥卡旺卡提供的经营规模、注册信息、企业影响力大小等证据,无法证实安徽卡旺卡存在混淆市场、不正当经营的情形。合肥卡旺卡实际生产销售奶茶等饮品,经营范围窄小,且客户多是青少年群体,即使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整个社会的影响力不足,因此不能认定安徽卡旺卡使用了“卡旺卡”字号,就具有故意攀附合肥卡旺卡声誉的主观心态。
对于公司名称使用“卡旺卡”取名,安徽卡旺卡表示,该公司与2019年6月20日登记成立。在公司名称预先核准时,工商部门核准了英语单词“coworker”(合作者)英译发音“卡旺卡”。2019年10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向安徽卡旺卡法定代表人兼实际控制人金某核发了第32842112号“卡旺卡”商标注册证,核定使用商品/服务项目为第30类。
此外,安徽卡旺卡认为,与合肥卡旺卡的行业类别不同,经营范围不同,而且目前并未开始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没有扰乱市场秩序,也没有损害合肥卡旺卡的利益。
案件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21年2月24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发现,近日,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安徽卡旺卡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合肥卡旺卡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二审法院认为,通过合肥卡旺卡的多年经营,“卡旺卡”品牌已为相关公众所知悉,具有相当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卡旺卡”已具有一定影响力。安徽卡旺卡成立于2019年,远迟于合肥卡旺卡,且对这名称所蕴含的相关知识产权和竞争价值没有增益。安徽卡旺卡未经合肥卡旺卡许可使用“卡旺卡”这一名称,显属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
安徽卡旺卡与合肥卡旺卡的企业字号同为“卡旺卡”,注册地同属于安徽省合肥市,且合肥卡旺卡管理的品牌包含有餐饮、食品等内容,两者的经营范围相似。通过其名称完全可能会使相关公众产生混淆,让人误认为两者之间具有一致性或存在特定关联。
二审法院认为,安徽卡旺卡擅自使用合肥卡旺卡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足以产生混淆,引人误认为与合肥卡旺卡存在一致性或特定联系,安徽卡旺卡构成不正当竞争,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安徽卡旺卡上诉主张合肥卡旺卡影响力小、“卡旺卡”已经成为通用名称等均与事实不符,不应予以支持。安徽卡旺卡成立时通过工商注册登记并不免除其相关民事责任的承担,安徽卡旺卡以此为由主张自己不构成不正当竞争理由亦不能成立。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并无不当,应予维持。安徽卡旺卡公司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
法院遂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新闻记者 王吉祥
编辑:彭玲
茶可以当“红牛”喝?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在27家奶茶铺购买51件样品(基本涵盖上海网红奶茶)进行营养成分对比试验。
7月24日,试验结果公布:糖分最高的一杯“人在茶在”丝袜奶茶,相当于一次性吃下14块方糖。不少奶茶都含咖啡因,最高的一杯乐堂口原味手工拉茶(无糖),咖啡因含量比8罐红牛还高。
标称无糖奶茶,没有一家真正无糖
奶茶常用糖调节口感,但摄入过量的糖会增加龋齿及超重肥胖发生的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上海市消保委介绍,本次试验在每家店铺都购买了正常甜度的奶茶,测试结果显示,27件正常甜度的样品含糖量在11-62克/杯之间,平均为34克/杯。
有3件样品的含糖量超过了每天建议摄入的50克。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发现,上述试验中含糖量最高的为“人在茶在”丝袜奶茶,一杯含糖量差不多为62克,相当于一次性吃掉14块方糖。
为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很多经营者会提供“少加糖”或“不加糖”的奶茶。但现实中,经营者宣称的“无糖”多指在现制过程中不额外加糖,但不排除原料中含糖的可能。
对此,本次比较试验还购买了24件宣称为“少糖”、“低糖”、“去糖”或“无糖”的奶茶。测试结果显示,有20件宣称为“无糖”的样品,实测含糖量在1.2-5克/100毫升之间,平均为2.4克/100毫升。但国家标准对预包装食品标称“无糖”的要求为含糖量不高于0.5克/100毫升。
奶盖脂肪含量很高
奶茶中一定有牛奶吗?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实验人员特意将奶茶中反式脂肪酸与蛋白质做链接。上海市营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曹琥靓介绍,正常情况下,反式脂肪酸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也会高。如果同一组数据中,反式脂肪酸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同时低,则可以推测其用的不是牛奶等乳制品,而是奶精或者人造脂肪。
虽然中国目前没有法律宣称不能用奶精,但上海市消保委认为,至少商家没有明确标识,可以认作没有用“真材实料”。
本次比较试验发现,有4件来自卡旺卡和阿姨奶茶的样品,含有较高的反式脂肪酸,且蛋白质含量不高,说明奶原料的质量不好。
此外,调查显示,近六成消费者经常会选择有奶盖的奶茶,但部分人不知奶盖的脂肪其实很高。此次试验,脂肪含量最多的一杯奶盖奶茶可提供41克脂肪,而成人每日推荐摄入的脂肪小于60克。
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高于原茶和咖啡
此次试验中,有奶茶的咖啡因含量已超过咖啡,远超“红牛”。
在食品方面,咖啡因主要存在于茶、咖啡及添加咖啡因的饮料中。从总含量上来看,一杯美式咖啡(中杯)的咖啡因含量为108毫克,一罐红牛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为50毫克。
本次比较试验发现,51件样品的咖啡因含量平均高达270毫克/升,最高的为乐堂口原味手工拉茶(无糖),咖啡因含量为428毫克/杯。其咖啡因含量大致相当于4杯咖啡或者8罐红牛。
“刚看到这个结果时,我们也吓了一跳。”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为了验证准确性,实验组在茶叶专家指导下进行了测试:泡一杯普通铁观音原叶茶,咖啡因含量是187毫克/升,换成某品牌袋泡茶,咖啡因则高达438毫克/升。“也就是说,茶末比原叶茶咖啡因更容易析出并溶解。”唐健盛说道。
但需要指出的是,本次比较试验发现,购样的27家店铺中仅有1家店铺给出了“老人、儿童、孕妇不建议饮用丝袜奶茶”的“温馨提示”,而多数消费者并不知奶茶中也含咖啡因。
基于此次对比实验,上海市消保委建议奶茶经营者,应提高责任意识,标明商品的真实属性,标明奶茶的相关成分含量及不适用人群。使用真材实料和科学的原材料配方。
此外,上海市消保委特别提醒消费者,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为2-4%,高于咖啡豆中的咖啡因含量(1%)。因此,奶茶受原料种类和现制工艺的影响,咖啡因含量可能会很高,儿童、孕妇、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尤其应避免过量饮用。
上海市消保委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