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正月初一至初七,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6107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3.3%。
2.2015年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6780亿元,比2014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1%。
3.2016年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7540亿元,比2015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1.2%。
4.2017年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400亿元,比2016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1.4%。
5.2018年除夕到正月初六,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9260亿元,比2017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0.2%。
6.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比2018年春节黄金周增长8.5%。
7.2020年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5000亿元(笔者估算),比2019年春节黄金周下降50%以上(笔者估算)。下降原因:主要受疫情影响。
8.2021年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210亿元,比2020年春节黄金周增长28.7%。
9.2022年,没查到具体数据,笔者估算和2021年差不多,略有增长;
10.2023年,没查到具体数据,笔者估算能恢复到2019年的9成,算9000亿;
11.2024年,数据还没公布,预计会有大幅增长。
以上数据除了2020-2023为笔者估算外,其余罗来源于商务部。可以看出:疫情对我们的经济影响巨大,就像人生了一场大病一样,没个3-5年都恢复不了常态。
彪
龙年春节临近,京城年夜饭预订场面火爆,年夜饭包厢更是“一间难求”。记者发现,有的餐馆设置了最低消费标准,人均消费须达到数百元才能订包厢;有的推出套餐,大多2000元起步,选套餐才能有包厢。有消费者指出,年夜饭预订设置“最低消费”,间接助长了舌尖上的浪费。(1月14日《北京晚报》)
随着国内需求持续修复,消费者外出就餐需求快速释放,推动餐饮业持续呈现强回暖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餐馆年夜饭预订较往年更为火爆,年夜饭包厢“一间难求”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据悉,一些餐馆在平日里并未设置“最低消费”,也不强制要求预订包厢的消费者必须购买指定套餐。鉴于厨师和服务人员回家过年,餐馆人手少、接待量大,一些餐馆设置“最低消费”,推出年夜饭套餐,似乎可以理解,但实则并不可取。
餐馆设置“最低消费”一直为人所诟病,并引发不少消费纠纷。早在2014年,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就曾联合颁布《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显然,餐馆设置“最低消费”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属于强制性消费。
同时也要看到,餐馆设置“最低消费”、预订包厢须购买套餐或点够套餐额度,很容易导致消费者为达到“最低消费”而被迫加菜造成浪费。《反食品浪费法》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一些地方也出台规定制止餐饮浪费,比如《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明确指出,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设置最低消费额,不得诱导、误导或迫使消费者超量点餐,同时也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劝阻、制止食品浪费行为。
北京市地方标准《餐饮业食物减损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其中也同样提到禁止设置“最低消费”的内容,要求包厢不设置最低消费,同时不强制消费指定套餐。餐馆设置“最低消费”,无疑与反食品浪费的法律要求和文明要求相悖。北京市消协表示,在全社会倡导节约、反浪费的大环境下,餐馆设置最低消费,助长了餐饮浪费,不仅有悖于勤俭节约的道德要求,也不利于提倡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应该彻底取消。
因此,消费者在预订年夜饭时,应增强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认真审核餐馆推出的年夜饭套餐及相关项目标准,看其中是否存在“最低消费”等霸王条款,对自己和商家的权利义务,事先进行全面了解并以书面协议的形式予以明确。与此同时,对餐饮企业的违规行为,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执法,以约谈、立案查处、曝光问题、发布消费警示等方式,督促餐饮企业恪守法律底线,规范营销行为,拆除或明或暗的“最低消费”门槛。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不妨从抵制年夜饭“最低消费”做起。有关部门、行业组织、餐饮企业以及消费者,都应积极行动起来,凝聚最大共识,形成最大合力,画好最大同心圆,出硬招、动真格,深入推进制止餐饮浪费工作,让节约粮食、防止和减少餐饮浪费成为恒久的社会文明风尚。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
接受单点菜品,只能预订几种套餐
年夜饭预订火爆,一些餐厅顺势抬高消费门槛
专家指出,变相设置最低消费涉嫌侵犯消费者的选择权,且有诱导、误导超量点餐的嫌疑
本报讯(记者周怿)春节将近,年夜饭预订成了热门话题。《工人日报》记者近日在北京走访发现,今年的年夜饭预订非常火爆,一些餐厅顺势抬高消费门槛。有的餐厅设置了最低消费标准,有的餐厅只能预订几种套餐,有的餐厅则表示人均消费须达888元,才能预订大年三十的包间。多名消费者对记者表示,无奈之下,只能接受高价套餐。
北京大望路附近一家餐厅经理介绍,今年的年夜饭预订很火爆,该餐厅大年三十这天的20余个包间均已订出,大厅的座位也所剩无几。该经理明确表示,年夜饭不接受单点,只能预订几种套餐,价格从2988元至8888元不等,大厅也不例外。
“今年的包间比去年难订多了,只能花大价钱。”北京市民赵先生说,“其中有家餐厅我平时去过,人均消费二三百元,但要预订大年三十的包间需订人均888元的标准。”
记者在某订餐平台上看到,赵先生所说的这家餐厅,以平日推出的3~4人套餐为例,价格为300元~800元,而这家店的年夜饭4人套餐均为2500元左右。赵先生虽无奈,但为了“仪式感”,只能接受。
北京一家餐厅负责人向记者坦言,今年年夜饭需求量大,如果不设套餐,厨房不能提前备菜,出菜慢的话顾客会不满意。“年夜饭是每家每户特别重视的一顿饭,品质要求高,套餐能节约成本,而且标价比单点菜品加起来要优惠得多。”
不过,这种“优惠”并非所有消费者都买账。“我们家里有5口人,问过的餐厅大都不接受单点,只能订套餐,最便宜的也在2000元左右。”北京通州消费者张女士说,“先不说价格,菜太多我们吃不完,而且也不一定合口味,这不符合国家倡导的减少食物浪费的理念。”
对此,有律师指出,餐厅不接受单点菜品,只能预订几种套餐,属于变相设置最低消费的做法。事实上,早在2014年,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就曾联合颁布《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2021年5月施行的《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提出,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明示服务项目及其收费标准,不得设置最低消费额。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餐厅不接受单点,只能预订几种套餐,涉嫌侵犯消费者的选择权。同时,也有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的嫌疑。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