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Knews记者 任彬源 孟雷
2021-09-27 09:32
荒山密林之中,埋藏神秘古城,一方监支纳印,线索直指东夏,吉林考古人9年探索遗址内数千件文物重见天日,为还原东夏王朝历史提供有力佐证,当古老的文明遗迹遇上年轻的考古力量,当青年考古人从老一辈考古学家身上习得“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与奉献,熠熠生辉的中国考古精神,正代代相承。
(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任彬源 孟雷 编辑:陶亦益 吉林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文化下午茶》协助拍摄)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 id="js_content">吉A-吉K必看!
吉林“1·8消费节”各地主题活动全攻略!
1月7日晚,吉林“1·8消费节”正式启动!
全省将掀起新一轮消费热潮!
各地优惠活动有哪些?
吸睛好礼任您选!
划重点!
@吉A-吉K
52天购物盛宴燃动冬季!
长春市
消费场景一:新春购好物
>><>
潭山城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山,为夫馀国的前期都城。由主城龙潭山和卫城东团山组成。独辟了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古山城建筑模式。扼守松花江两岸的龙潭山及其卫城,其攻守兼备、奇正相生的营建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辉。出土的汉代陶片器物等丰厚的汉代夫馀文化遗存和与高句丽山城迥异的建筑特征为确定龙潭山城始建时间是高句丽时期还是二千二百年的夫馀王国提供了重要依据。
< class="pgc-img">>东明因善于骑射、勇力过人而招忌,为避杀身之祸,遂率众南下建都,''初,夫余居于前期都城鹿山,长达五百余年,国势最盛时方圆两千里,有户口八万'',''其国殷富,自先世以来,未尝破坏''。曾威逼挹娄、高句丽臣服。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秋,高句丽出兵围攻汉朝所设的玄菟郡(在今抚顺市),''夫馀王遣子尉仇台将二万馀人,与汉兵合力大败高句丽''。
< class="pgc-img">>公元四世纪中叶,夫馀王因不堪忍受南边高句丽王国的不断侵扰,被迫''西徙近燕'',将国都由鹿山迁到今日的农安县。原位于鹿山的前期都城及周边村落,改称''东夫馀''。公元410年,高句丽十九世好太王亲率大军攻灭东夫馀,并派官镇守,将旧''鹿山之都''的城垣进一步修缮加固,成为高句丽王国的北疆重镇,用以防御北方勿吉势力的南下。公元668年二月,唐朝大将薛礼仅率两千精兵进攻夫馀城,''杀获万余人,遂拔夫余城,夫余川中四十余城皆望风请服''。据考,可藏兵万余人的夫馀城,即今龙潭山城。
关于龙潭山城军事要塞的始建时间,有学者认为建于高句丽时期,但考古界却公允建于二千二百年的夫馀王国,最迟是西汉初年。其依据:一是丰厚的汉代夫馀文物。夫馀国前期,大批汉人为避中原内乱而来此定居,出土的汉代陶片器物,如罐、钵、盆等,均为轮制泥质灰陶,并带有弦纹,均为汉代夫馀时期文化遗存;二是迥异的山城建筑特征。高句丽山城的显著特征是块石砌筑,且大都有瓮城、敌台、马面、暗门、角楼,而龙潭山城则与之大相径庭。
脊垣为屏、山腹为宫、谷口为门的''风水''理念,使得山潭山山城及其卫城,兼具因地形制、防御坚固、环境优美等特点,且以建筑、军事、生活、生产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之功效,独辟了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古山城建筑模式。
主城龙潭山。龙潭山,壁立松花江东岸,山势似一仰盆状,周围是山脊,中间是山谷,山的东面和南面为连绵起伏的山岗;山的西面是由南向北流去的松花江,江的左岸上为开阔的冲击平原;西南面隔嗄呀河与东团山为邻,两山相距不过2.5公里。山城城垣建筑在山脊上,城垣平面呈不规则多边形,东西较宽,南北较窄,东壁长1082米,西壁长528米,南壁长405米,北壁长381米。城墙最高处达10米许,最矮处不足2米,基宽3-10米,顶宽1-2米。城墙大部分为黄土羼凝灰岩碎石迭筑,小部分为黄土夯筑。城西、南、北凹伏处各有一门。西门为正门,南、北二门为便门。在城垣四面突起处各有一平台,以南平台为最高,山的制高点俗称''南天门''。
东团山卫城。东团山,位于吉林市东南,扼长(春)图(们)铁路吉林铁桥东端,系海拔252米的椭圆形山。山西北坡陡峭,松花江由南而北擦山而流;东南坡渐缓;北隔嘎呀河与山龙潭山隔河相望,山城建筑在山顶和山腰间。东团山有城垣三道:第一道城墙(外墙)和第二道城墙(中墙)保存尚好,第三道城墙(内城)受损于国民党军队修碉堡。外城东西长230米,南北宽115米,现高10米,顶宽3米许;中城东西长170米,南北宽62米,高12米;内城东西长60米,南北宽15米。城墙为黄土羼凝灰岩碎石迭筑。据载,''外城东西各一门,外城东北隅有蓄水池一个,长30余米,深数米。''此城结构与龙潭山城基本相同,是龙潭山城的卫城之一。
三道岭子卫城。三道岭子,坐落在吉林市郊三道岭子大砬子山上,该山海拔272米,高出附近地面约120米。东南为山间盆地,隔松花江与东团山、龙潭山相望;北面紧邻松花江;正北为开阔的冲击平原;西面和西北为高山丘陵。隔吉长铁路与吉(林)九(站)公路,分别与二道岭子七家子西山和锅顶山相去7-8公里。这里地处吉林盆地的北口,又紧临松花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山城建筑在三道岭子大砬子山西北坡,为黄土羼凝灰岩碎石迭筑,现残呈''厂''形,短墙为东西走向,长58米,长墙为南北走向,全长258米。城墙外缘垂直高度6米。因该山为市郊最大的采石场,经数十年开采山的东半部已不复存在。此城与龙潭山城基本相同,属其卫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