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抖音上一个宿州95后美女老板真实经历,她做的方便面就是超市很普通3块、5块一包的那种,然后加一点鸡蛋、蔬菜、香肠,上个锅,煮一下就完了。
这么简单,我相信人人都能做到,对不对?那她是如何做到年挣100万的呢?
第一招:网红文案
据视频显示,小美女用的推车卖,把地摊做得非常文艺。上面写满“泡面加蛋,霉运滚蛋。人生苦短,再来一碗。出来混,总是要加肠的。天要下雨,面要加蛋”之类的网红文案。
其实就是模仿了前阵流行的“泡面食堂”,只不过开在了街边。
很多人想靠夜市摆地摊增加一份收入,那你知道吗?摆摊要想火,选品和文案很关键。
尤其是文案,要有充满心灵鸡汤的高级感,只有这样才能和消费者形成情感共鸣。
95后美女老板写的网红文案,能引起当下年轻人的情感共鸣,与市面上那些摆地摊的小推车产生了差异化,给顾客一个围观的乐趣。这一招瞬间吸引了大量吃货慕名而来,生意好的时候也排起了长龙。
一大早的顾客很多是夜场的小伙子,下班后,他饿了。看到这一幕,他就想吃一碗。
有句话说得好“熟知天下泡面味,尝遍四海榨菜烩”,我想摆的不是地摊,是人间烟火,卖的不是货,是生活所迫,生活百般滋味,人生需要笑对。
第二招:直播互动,导流到线下
除了网红文案的打造以外,还有第二招:直播互动导流。
单靠摆地摊年赚100W还是很有难度的,所以这个小美女在摆地摊的过程中,还开启了直播。她一边摆地摊煮泡面,一边在直播间里卖泡面。
养眼的美女真的是自带流量呀,单看泡面确实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但要是做饭的是美女,就很容易吸引人。
通过抖音短视频直播做泡面,她短时间拥有了二十万粉丝,生意比以前更加火爆。
她的直播间人气非常旺,从3月份到现在粉丝27万,30天销售额近300万,30%提成直接赚百万,超过了80%普通小老板的年收入。
通过以上案例,大家是否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商机呢?还是那句话:任何生意都可以通过抖音再做一遍。
她的经历告诉我们,流量是一切生意的本质,摆摊卖泡面都能靠抖音重新火爆,年赚百万,想想你的生意是否也能借助抖音更上一层楼?
这个案例虽然简单,但是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点:
第一就是宣传,利用网红文案突出自己,让更多顾客第一眼能看到自己。
第二是直播带货,当你拥有了粉丝,直播卖货是最直接也是最好的变现方式。
第三就是直播导流,把线上的顾客引流到线下来变现。
要知道抖音坐拥超过8亿日活用户,哪怕你每天只能抓住其中的千万分之一,一个月也有几百个新增顾客,毕竟在抖音有太多靠直播、靠短视频逆袭的普通人。
如果你能像这个小美女那样,用短视频或者直播的形式传播生意,那么你的生意一定会比现在好太多。
还记得深圳“夜宵之光”,一分钟炒好一份粉的波仔炒粉吗?人家也是疫情期间,用短视频记录和直播自己的夜宵摊子,短时间内在抖音获得三百万粉丝。
他基本上每天晚上都会在抖音开直播炒粉,每天我看他的那个人流至少有一万人,或者是几万人在线看他那个直播。
由于人品好炒粉速度快,味道好价格实惠,波仔炒粉迎来众多顾客的好评和喜爱,有从全国各地而来拜师学艺的,也有同城亲自开车来品尝的。
据说,这位炒粉小伙人气最高的时候高达20多万人,而且刷礼物的大哥也有很多,榜一大哥最厉害的时候刷礼物有30多万!
遥想当初波仔创业时启动资金也不过三千块,而如今一个小小的炒粉,让他从一个小摊开到12家连锁,还有了自己名字的波仔米粉。
能把一个炒米粉的档口做到这个高度也是厉害了,看过他们的视频,成为网红他们也是付出了很多。
一开始波仔炒出来的粉口味不过关,他也是用心钻研技法、钻研米粉品质、炒锅质量、炒粉速度,这才把自己“逼”成一个匠人。
成功路上没有一帆风顺,无论做任何行业,只要坚持不懈、精益求精,就一定能有所成就,波仔值得我们学习!
他用实际行动鼓励餐饮业的同行们:聪明的头脑加不懈的努力,加优秀的互联网平台,一定会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好了,今天先分享到这里,努力的人是值得尊敬的,祝福他们生意越做越大。想听更多的创业知识找(老炼)说创业人创业故事
报记者 邵玉姿
核心阅读
香气聚拢人气,助力古城经济。河北省正定县加快发展夜间旅游,通过完善空间布局、规划美食街区,完善配套服务,创新网络营销等方式,助推美食“出圈”,充分释放夜间经济活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河北省正定县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段。登南城墙领略古城夜景,到旺泉古街“打卡”网红美食,去小商品夜市品尝南北小吃……美景迷人,美食更诱人。一到夜晚,香气从美食街区飘出,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纷纷大快朵颐。香气聚拢人气,激发市场活力,助力古城经济。
品文化尝美食,聚起古城烟火气
夜晚,登上正定古城的南城墙向北远眺,古寺古塔古楼鳞次栉比。街头巷尾,人声鼎沸,各种小吃店铺前游客排着长队。
走下南城墙,漫步至隆兴寺东侧的旺泉古街。古街内,烤肉、火锅等网红美食与饸饹、蒸菜等传统小吃应有尽有。历经风雨的隆兴寺建筑群,热闹的美食街,这条古街在日夜轮转间呈现出不同的文旅业态。“白天感受古建筑的魅力,晚上逛街品美食,从早玩到晚都不觉得腻。”来自河北省保定市的游客张笑颖一天的行程满满当当。
别看如今的旺泉古街游客络绎不绝,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杂乱的旧民居。近年来,正定县聘请专业团队系统编制规划,实施24项古城保护风貌恢复提升工程。旺泉古街便是其中之一。“依托紧邻隆兴寺景区的优势,我们将古街打造成特色街区,为游客提供‘吃喝玩乐’一站式服务。”旺泉古街副总经理高二保说。
在正定,不仅有特色的美食街,还有热闹的小吃夜市。
爆肚、捞汁海鲜、武汉热干面、东北大饭包……夜晚7点,正定国际小商品城前,占地1万余平方米的停车场“变身”为小吃夜市:上百家移动餐车比邻相连,吸引着无数食客排队等待……
“小吃品类特别多,让人眼花缭乱,吃了这个还想吃那个。”游客王天宇来自山东省济南市,下了火车就直奔夜市。“这里毗邻正定火车站,步行5分钟就到。”王天宇说。
“正定小商品夜市已经运营12年了。”正定国际小商品城集团副总经理黄景利介绍,最初夜市位于附近的步行街,光顾者多是往来下班的居民。随着游客增多,夜市规模不断扩大,便搬到了面积更大的停车场。从最初的几十家摊位,到如今超过500家美食摊位,正定小商品夜市已经成为正定最具人气的打卡点之一。据统计,2023年,正定小商品夜市营业额突破3亿元。
“近年来,我们开放景区夜游活动,打造特色商业街,丰富餐饮业态,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不断释放夜间经济活力。”正定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党组成员霍哲介绍,依托古城历史文化资源,正定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实现美食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让游客在品味古城古韵的同时领略烟火气息。
找特色引流量,抓住网络新机遇
各式各样的美食让古城的夜晚更具魅力。如何让美食“香”飘更远,让古城的人气更旺?正定县用好网络平台、突出特色元素,持续激活夜间经济活力。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东北人在河北卖正宗的湖北武汉热干面……”夜幕下,正定小商品夜市内,“路佰记”热干面摊位前排起了长队,老板路阳一边拌面,一边通过手机在直播间里吆喝。点进他的直播间,在线观看直播的有4000多人。
“开了直播以后,生意更好了,现在每天能卖出七八百份面!”路阳说,原来自己的小摊两个人就能忙得过来,现在很多顾客跟着直播寻来,4个人都忙得团团转。
“商户、探店主播们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为我们带来了新机遇。”正定国际小商品城集团总裁李樟潮介绍,近年来,不少商户都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开设了账户,通过拍摄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让夜市更具人气,很多主播也纷纷来探店。“今年4月,有一条拍摄正定夜市的短视频在网络平台上爆火,光转发量就超过220万次,浏览量超1.6亿次。”李樟潮说。
线上流量带来线下客流。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正定小商品夜市每天的平均人流量达2万人次以上。
设置长桌宴、举办啤酒节、引进音乐演出……相比于正定小商品夜市线上的“热闹”,古色古香的旺泉古街则侧重在丰富特色活动、突出特色元素上下功夫。
或融合文化活动,或突出传统技艺。古街内,各美食店铺精心打造新“卖点”。走进陈饸子饸饹村内,大堂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饸饹的由来和制作工艺。“一碗饸饹背后竟然有着复杂的工艺和流程,吃美食的同时还能感受文化,收获满满!”游客付晶晶说。
“商业街区要想生意红火,突出自身特色是关键。”旺泉古街的运营负责人曹胜磊介绍,旺泉古街定期举办汉服节、月饼节等文化活动,通过丰富文旅体验吸引更多游客。今年上半年,旺泉古街累计吸引客流260万人次,累计营业额5500万元。
“我们将继续加大线上宣传和线下推介力度,提升夜市知名度,带动商业街有序发展,打造具有正定特色的夜间经济名片。”霍哲说。
优服务强保障,严把食品安全关
“网红”夜市如何变“长红”?优质的管理服务少不了。
下午5点半,正定国际小商品城前的停车场上,随着一辆辆汽车驶离,上百辆夜市餐车鱼贯而入。
在一家炒酸奶摊位前,经营者李静静熟练地戴上口罩、帽子,给地面铺上橡胶地垫,摆好垃圾桶,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食客。“我在这里摆摊8年了,每天都按市场管理方制定的标准执行入场。”李静静说。
走进餐车,收银台一侧的墙上张贴着流动摊位证、健康证和夜市商户证。“市场要求商户亮证经营,我们把证贴在这里,顾客点餐一抬头就能看见。”李静静说,夜市还要求入场的商户每天填写食材备案单,将当天进货食材的详细信息一一列明,方便追根溯源。
晚上8点,正定小商品夜市迎来客流高峰。身着黄色马甲的保洁人员张蕊正埋头打扫。“我们要时刻保持干净的用餐环境,让人们放心用餐。”在正定小商品夜市,像张蕊这样的保洁人员有60多人。
“所有保洁人员轮流上岗、分工包片,即时清扫、捡拾、清运垃圾。”黄景利说,夜市的红火不能只靠烟火气,只有严把食品安全关,守好底线,才能让食客愿意来、留得住。
夜市还设有40平方米左右的食品快速检测室。“每天下午6点,我们会在夜市内随机抽选5—6家摊位,选取十几个样品进行检测。”检验员林森表示,检测结果当场显示,一旦发现不达标,会让摊位停业整改。
食品安全严把关,配套服务也跟上。
“我们是头一次来正定游玩,除了韵味十足的古城和琳琅满目的美食,最令我满意的是游玩过程中的便利。”北京游客邢红岩印象最深的,是免费的停车场和饮水充电亭。
近年来,正定县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景点、夜市和商业街区周边安装了直饮水、休闲座椅、充电电源等便民设备,同时还新建停车场,目前全县免费停车位达到4.48万个。
“正定还建立了夜市管理机制,交警、城管、消防等部门联动,不间断巡逻、疏导,保障夜市安全运行,提供精细化服务。”霍哲表示,将着力打造功能完备、业态丰富、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夜间消费集聚区,不断满足群众消费需求。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4日 07 版)
报记者 邵玉姿
核心阅读
香气聚拢人气,助力古城经济。河北省正定县加快发展夜间旅游,通过完善空间布局、规划美食街区,完善配套服务,创新网络营销等方式,助推美食“出圈”,充分释放夜间经济活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河北省正定县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段。登南城墙领略古城夜景,到旺泉古街“打卡”网红美食,去小商品夜市品尝南北小吃……美景迷人,美食更诱人。一到夜晚,香气从美食街区飘出,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纷纷大快朵颐。香气聚拢人气,激发市场活力,助力古城经济。
品文化尝美食,聚起古城烟火气
夜晚,登上正定古城的南城墙向北远眺,古寺古塔古楼鳞次栉比。街头巷尾,人声鼎沸,各种小吃店铺前游客排着长队。
走下南城墙,漫步至隆兴寺东侧的旺泉古街。古街内,烤肉、火锅等网红美食与饸饹、蒸菜等传统小吃应有尽有。历经风雨的隆兴寺建筑群,热闹的美食街,这条古街在日夜轮转间呈现出不同的文旅业态。“白天感受古建筑的魅力,晚上逛街品美食,从早玩到晚都不觉得腻。”来自河北省保定市的游客张笑颖一天的行程满满当当。
别看如今的旺泉古街游客络绎不绝,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杂乱的旧民居。近年来,正定县聘请专业团队系统编制规划,实施24项古城保护风貌恢复提升工程。旺泉古街便是其中之一。“依托紧邻隆兴寺景区的优势,我们将古街打造成特色街区,为游客提供‘吃喝玩乐’一站式服务。”旺泉古街副总经理高二保说。
在正定,不仅有特色的美食街,还有热闹的小吃夜市。
爆肚、捞汁海鲜、武汉热干面、东北大饭包……夜晚7点,正定国际小商品城前,占地1万余平方米的停车场“变身”为小吃夜市:上百家移动餐车比邻相连,吸引着无数食客排队等待……
“小吃品类特别多,让人眼花缭乱,吃了这个还想吃那个。”游客王天宇来自山东省济南市,下了火车就直奔夜市。“这里毗邻正定火车站,步行5分钟就到。”王天宇说。
“正定小商品夜市已经运营12年了。”正定国际小商品城集团副总经理黄景利介绍,最初夜市位于附近的步行街,光顾者多是往来下班的居民。随着游客增多,夜市规模不断扩大,便搬到了面积更大的停车场。从最初的几十家摊位,到如今超过500家美食摊位,正定小商品夜市已经成为正定最具人气的打卡点之一。据统计,2023年,正定小商品夜市营业额突破3亿元。
“近年来,我们开放景区夜游活动,打造特色商业街,丰富餐饮业态,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不断释放夜间经济活力。”正定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党组成员霍哲介绍,依托古城历史文化资源,正定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实现美食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让游客在品味古城古韵的同时领略烟火气息。
找特色引流量,抓住网络新机遇
各式各样的美食让古城的夜晚更具魅力。如何让美食“香”飘更远,让古城的人气更旺?正定县用好网络平台、突出特色元素,持续激活夜间经济活力。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东北人在河北卖正宗的湖北武汉热干面……”夜幕下,正定小商品夜市内,“路佰记”热干面摊位前排起了长队,老板路阳一边拌面,一边通过手机在直播间里吆喝。点进他的直播间,在线观看直播的有4000多人。
“开了直播以后,生意更好了,现在每天能卖出七八百份面!”路阳说,原来自己的小摊两个人就能忙得过来,现在很多顾客跟着直播寻来,4个人都忙得团团转。
“商户、探店主播们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为我们带来了新机遇。”正定国际小商品城集团总裁李樟潮介绍,近年来,不少商户都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开设了账户,通过拍摄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让夜市更具人气,很多主播也纷纷来探店。“今年4月,有一条拍摄正定夜市的短视频在网络平台上爆火,光转发量就超过220万次,浏览量超1.6亿次。”李樟潮说。
线上流量带来线下客流。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正定小商品夜市每天的平均人流量达2万人次以上。
设置长桌宴、举办啤酒节、引进音乐演出……相比于正定小商品夜市线上的“热闹”,古色古香的旺泉古街则侧重在丰富特色活动、突出特色元素上下功夫。
或融合文化活动,或突出传统技艺。古街内,各美食店铺精心打造新“卖点”。走进陈饸子饸饹村内,大堂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饸饹的由来和制作工艺。“一碗饸饹背后竟然有着复杂的工艺和流程,吃美食的同时还能感受文化,收获满满!”游客付晶晶说。
“商业街区要想生意红火,突出自身特色是关键。”旺泉古街的运营负责人曹胜磊介绍,旺泉古街定期举办汉服节、月饼节等文化活动,通过丰富文旅体验吸引更多游客。今年上半年,旺泉古街累计吸引客流260万人次,累计营业额5500万元。
“我们将继续加大线上宣传和线下推介力度,提升夜市知名度,带动商业街有序发展,打造具有正定特色的夜间经济名片。”霍哲说。
优服务强保障,严把食品安全关
“网红”夜市如何变“长红”?优质的管理服务少不了。
下午5点半,正定国际小商品城前的停车场上,随着一辆辆汽车驶离,上百辆夜市餐车鱼贯而入。
在一家炒酸奶摊位前,经营者李静静熟练地戴上口罩、帽子,给地面铺上橡胶地垫,摆好垃圾桶,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食客。“我在这里摆摊8年了,每天都按市场管理方制定的标准执行入场。”李静静说。
走进餐车,收银台一侧的墙上张贴着流动摊位证、健康证和夜市商户证。“市场要求商户亮证经营,我们把证贴在这里,顾客点餐一抬头就能看见。”李静静说,夜市还要求入场的商户每天填写食材备案单,将当天进货食材的详细信息一一列明,方便追根溯源。
晚上8点,正定小商品夜市迎来客流高峰。身着黄色马甲的保洁人员张蕊正埋头打扫。“我们要时刻保持干净的用餐环境,让人们放心用餐。”在正定小商品夜市,像张蕊这样的保洁人员有60多人。
“所有保洁人员轮流上岗、分工包片,即时清扫、捡拾、清运垃圾。”黄景利说,夜市的红火不能只靠烟火气,只有严把食品安全关,守好底线,才能让食客愿意来、留得住。
夜市还设有40平方米左右的食品快速检测室。“每天下午6点,我们会在夜市内随机抽选5—6家摊位,选取十几个样品进行检测。”检验员林森表示,检测结果当场显示,一旦发现不达标,会让摊位停业整改。
食品安全严把关,配套服务也跟上。
“我们是头一次来正定游玩,除了韵味十足的古城和琳琅满目的美食,最令我满意的是游玩过程中的便利。”北京游客邢红岩印象最深的,是免费的停车场和饮水充电亭。
近年来,正定县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景点、夜市和商业街区周边安装了直饮水、休闲座椅、充电电源等便民设备,同时还新建停车场,目前全县免费停车位达到4.48万个。
“正定还建立了夜市管理机制,交警、城管、消防等部门联动,不间断巡逻、疏导,保障夜市安全运行,提供精细化服务。”霍哲表示,将着力打造功能完备、业态丰富、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夜间消费集聚区,不断满足群众消费需求。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4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