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2024年,又一个主打健康牌的品牌吃到了红利。
近日,专注养生的椿风生意火爆:上海最火的门店,15平小店月入50万;广州、深圳、佛山的单店日均营收达到8000元,同比增长30%。
跑了多年的养生茶饮,今年会迎来爆发吗?
15平小店,月入50万
养生茶饮在沪深大热
这个冬天,养生茶饮变得越来越热。
先是加入陈皮、枸杞、桂圆的罐罐烤奶走红大街小巷,接着是各路“中药奶茶”轮番上阵,以养生为定位的茶饮品牌在多地崭露头角。
在国内较早做养生茶饮的椿风养生茶饮(下文简称椿风),近日也迎来了业绩大爆发。
“上海40家门店2023年4季度营收环比上涨50%,静安区的一家15平小店,月营收做到了50万,同一时间,深圳、广州的门店业绩环比也上涨30%。”椿风创始人胡开基透露。
他告诉我,在健康意识觉醒较早的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养生茶饮的市场越来越热。
据了解,椿风于2019年以养生茶饮为定位在上海开出首店,差异化的策略让其一炮而红,有一根人参的”熬夜大补水”,“蜂王浆熬夜水”、“青汁刮油水”等迅速成为话题产品,椿风也成为社交平台上养生茶饮的代表品牌。
椿风也是首个探索养生茶饮连锁化的品牌,在当时的市场热度下,其迅速在上海、广东开出了70多家门店。
和很多做养生茶饮的品牌一样,椿风在门店快速扩张时,也曾遇到养生茶饮如何大众化的困境。不能大众化,注定只能做一个小而美的品牌。
而在这个冬天,椿风多地业绩爆发,显然已经做出了自己的探索和改变。
茶饮做养生,大众化、日常化的破局点到底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采访了椿风品牌创始人胡开基。
< class="pgc-img">>把年轻人需求植入茶饮
做养生爆款,首先要“日常化”
养生茶饮做爆款,首先就要让产品变得更“日常”、能复购。
“椿风运营6年,探索养生茶饮大众化前后经历了2个阶段,刚出道时,以人参、蜂王浆等吸睛原料迅速出圈,人参虽好,但也没办法每天一杯。鲜果茶崛起后,跟风上果茶,却遇到了定位被稀释的困扰。”胡开基表示。
养生茶饮的日常化需求是什么?
绿豆沙系列和小吊梨汤的火爆,给椿风带来了启发,“夏天要消暑,秋天要润燥,这才是人们对饮品的刚需,而不是什么花哨的功能。”
沿着“顺时养生”的理念,胡开基对产品进行了全面调整,主品类“适合每天喝的养生茶”,按照“消食、清润、暖身、养颜”四个日常需求组成了产品矩阵。
饭后消食主打山楂、秋天清润用梨、冬天温补用姜,日常养颜靠桃胶,每一个系列下有1~3款产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承包年轻人的日常养生需求。
对于市场上主流的奶茶/轻乳茶,胡开基也想打出椿风的品牌印记,最近上新的“元气煮奶茶”是首次探索。
“灵感来自罐罐烤奶,把泡茶工作搬到了吧台,陈皮、枸杞、桂圆、红枣等食材也摆放在吧台,以顾客肉眼可见的方式煲煮,点单后直接从陶罐中盛出。”胡开基解释。
这个产品,有轻乳茶的口感,有健康加持,又有罐罐烤奶的消费体验,“一上就爆了,一家店一天最多卖出358杯。”
除此之外,对于品牌最初带火的“素颜水”“人参熬夜水”等,胡开基也有了新的思考:“这些是话题产品,就做好颜值担当的角色,比如桃胶玫瑰素颜水,持续升级到整朵冻干玫瑰,出镜率高,种草引流能力强。”
“用话题产品引流种草,大众化养生饮品做日常复购,有品牌印记的奶茶/轻乳茶作为扩大消费客群的进攻型产品。”
胡开基总结,这一版产品框架从2023年10月份开始使用后,上海、深圳、广州的门店生意都有大幅提升,重庆多家门店都冲上了大众点评榜一位置。
< class="pgc-img">>升级“国风”门店
借势新中式的热度
椿风的另一个破局点,是视觉和空间的升级。
任何一个品牌,视觉系统都是定位最好的助攻。
几年前,椿风的门店装修是偏现代的国潮风格,虽然logo是书法字体,但空间更多传递的是潮流感。
升级后的新门店,则从新中式茶馆和老字号药铺汲取代表元素,原木色门头、墙壁、座椅,配上黑陶的器皿,打造古早、匠心的既视感。让人忍不住松弛下来,安心地享受一杯饮品。
椿风的IP仙兔也进行了升级,新名字叫“捣捣兔”,原型取自嫦娥身边捣药的玉兔,形象设计和招财猫接近,既古典又有趣。
胡开基告诉我,椿树,在中国古典语意中象征长寿之树,椿风,取自庄子的《逍遥游》,寓意“长寿”。养生饮品与国风空间契合度更高。
借势新中式的热度,让年轻人的国风打卡又多了一个去处。
< class="pgc-img">>改良吧台,讲好健康故事
用原料和手作传递价值
产品转型、空间升级都做好之后,椿风把重心放在了文化上,“希望做一些价值传递的事情。”胡开基表示。
关于价值传递,椿风在3个方面同时发力。
首先是能看见制作过程。椿风改良了吧台动线,把原来在后场制备的流程,比如熬煮绿豆沙、煮茶、炖煮小吊梨汤等都搬到了吧台上,以陶罐呈现,形成了“手作”、“放心”的消费认知。
其次是能看到食材陈列。各种真材实料陈列在吧台、墙壁、橱窗等区域,设置类似于中药铺的抽屉,让消费者看得见摸得到。
最后是能喝懂养生。椿风内部出了一份养生小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去原产地寻找食材的故事,放在店里供顾客翻阅。
比如去河北山楂之乡找山楂,在长白山翻山越岭寻道地人参,去温县铁棍山药基地挖山药等。
“我们要做一份年轻人养生指南”,胡开基说,从看到制作过程,到了解所用食材,再到讲清原料故事,做成体系的价值传递,让消费者喝得明白,喝得放心,再精准地分享给更多人。
< class="pgc-img">>养生茶饮不是一个“造”出来的品类,而是既有文化底蕴、又有消费基础的细分品类。
夏天要消暑、秋天要润燥、冬天要温补,这是中国人在长期熏陶下形成的“顺时饮食”习惯。
“生命力很强,再做100年也不会过时。”胡开基认为,当下的市场环境,最少能容纳3000家养生茶饮店。
新茶饮经过了卷产品、卷营销、卷效率之后,下一波将是差异化细分品类的机会窗口期。
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的健康诉求愈加强烈,能突破“养生茶饮大众化”的品牌,势必会迎来一波红利期。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职业餐饮网 辰溪
又一个茶饮巨头冲刺IPO!
近日,沪上阿姨提交了港股招股书,成为茶百道、蜜雪冰城和古茗之后,第四个冲刺上市的新茶饮企业。这也意味着,四家巨头将共同争夺“新茶饮第二股”。
沪上阿姨成立于2013年,是一对山东夫妻在上海创立的品牌。在一间仅25平方米的小店,夫妻俩靠着一款“血糯米奶茶”的爆品,开业第一个月就营收超过30万。
如今,这家小小的夫妻店,已经成为拥有7297家门店的茶饮巨头!
2022年,沪上阿姨的营收为22亿元,到2023年前9个月,沪上阿姨的营收增长至25.35亿元,净利润达3.24亿元。
在招股书数据背后,暗藏着沪上阿姨哪些打法?又透露出茶饮行业哪些风向?
夫妻创业十年,从25平米小店
到千店茶饮巨头
沪上阿姨的诞生,始于单卫钧与妻子周蓉蓉的创业梦想。
90年代末,单卫钧与妻子在山东一家知名外资企业工作。渴望有着更多发展机会的单卫钧,在当时做出了一个决定,卖掉在山东的房产和车辆,在2011年和妻子移居到上海。
夫妻俩在一次偶然间,看到一家开弄堂里的奶茶店正将奶茶与血糯米混合熬制,不少顾客排队购买。于是夫妻俩萌生创业的想法,决定打造一家具有上海特色的奶茶店。
2013年,单卫钧和妻子在上海人民广场开了第一家沪上阿姨门店,只有25平方米,卖着现煮五谷奶茶,招牌产品是血糯米奶茶,顾客们纷纷前来购买。开业一个月,门店便实现了超过30万的营收。
随后,单卫钧夫妻采取了招商加盟的策略,在全国各地开店,拓展门店网络。由于沪上阿姨推出的五谷奶茶适合做成热饮,很快打开了北方市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辽宁等地。到2015年,沪上阿姨的门店达到200家。
从2019年起,沪上阿姨开始销售鲜果茶,迎合更多顾客的需求,并开始在全国各地加速扩张。仅仅10年时间,沪上阿姨便成为超7200家店的茶饮巨头。
此次IPO,沪上阿姨的融资进程也吸引了外界关注。目前沪上阿姨共完成4轮融资,分别在2020年、2021年、2023年和2024年,完成了A轮、A+轮、B轮以及C轮融资,累计融资约4.8亿元,估值达50亿元。
去年9个月营收25亿,净利3.24亿,
但不如同行“赚钱”
从近三年的业绩来看,沪上阿姨的营收可谓一路高歌猛进。
根据招股书,2021年,沪上阿姨的营收为16.4亿元,2022年增长至21.99亿元。2023年前9个月,沪上阿姨的营收高达25.35亿元,同比增长了54.14%。
净利润方面,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前9个月,沪上阿姨的净利润分别为0.83亿元、1.49亿元、3.24亿元,对应净利率为5.1%、6.8%和12.8%。
虽然收入大幅增长,但在净利率这一项上,沪上阿姨却不及其他几家巨头。根据各品牌招股书,茶百道、古茗和蜜雪冰城三家头部的净利率分别为22.90%、18%和15.90%,都高于沪上阿姨。
在模式上,几家茶饮巨头都是靠向加盟商卖食材、设备并收取加盟服务费等。但沪上阿姨通过销售商品和设备的毛利率,都明显低于茶百道和蜜雪冰城,利润空间更低。
去年9个月新开1990家,每月从每家加盟店净赚4930元
加速扩张已成为当下茶饮企业的集体目标。在头部玩家中,蜜雪冰城已突破3万家店,茶百道、古茗也在去年突破7000家门店的目标。
沪上阿姨也在最近几年飞速扩张。2021年底,沪上阿姨拥有3776家门店,到2022年底,沪上阿姨的门店达到5307家,一年时间开出1531家新店。
2023年,沪上阿姨加快了开店节奏。2023年前九个月,沪上阿姨开出1990家新店,门店达到7297家。而这个速度超过了古茗,古茗在去年前9个月开店1909家,不及沪上阿姨。
在沪上阿姨的规模布局中,三线城市及以下城市一直是主力市场,门店数量为3578家,占比高达49%。其余一线城市拥有557家,新一线城市为1646家,二线城市为1516家。
开出超7200家门店的沪上阿姨,能从每家加盟店身上赚多少钱?根据招股书数据,沪上阿姨在2023年前九个月的净利润约3.24亿元。算下来,平均每家门店每月为沪上阿姨贡献净利润4930元。
超50%的新店开在下沉市场、进军咖啡赛道,挖掘新增长曲线
在2023年茶饮市场高度内卷之下,“下沉”成为许多品牌的重要战略。沪上阿姨也通过发力下沉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空间。
沪上阿姨在招股书表示,截至去年9月底,新店中有50.4%开设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即超过一半的新店开在下沉市场,未来还计划向更多下沉市场扩张。
在品牌布局上,沪上阿姨在2023年推出新的门店模型“轻享版”。与沪上阿姨相比,轻享版门店瞄准三线及以下城市,在定价及门店选址上更加灵活,目的是进一步打入县级市。
轻享版门店主打多料奶茶、轻乳茶、水果茶及冰淇淋等产品,价格在2元-12元之间。例如爆款单品熊猫奶茶一杯卖7元、多多桃桃卖8元一杯、牛乳冰淇淋低至2元,更具性价比。
在选址上,轻享版门店以街边店为主,且聚焦三线以下城市,能够降低开店成本。截至去年9月底,沪上阿姨已开出40家轻享版门店。
在茶饮之外,沪上阿姨也早早在2022年推出咖啡副牌“沪咖”,跟随茶饮品牌跨界咖啡的新趋势。
沪咖最早以“店中店”的形式,在沪上阿姨门店内运行,价格在13元-23元之间,目的是提高单店销售额。截至去年9月底,沪上阿姨在 1964家门店内推出沪咖。
今年1月,沪上阿姨在上海推出首家独立咖啡店“沪咖·东方拿铁”,在客单价上进一步提升。
在产品上,“沪咖·东方拿铁”涵盖沪上特调、东方原叶茶咖、经典咖啡、SOE系列、创意拿铁等,单价在16-23元之间,同时还提供早餐套餐、烘焙小食。
不止是沪上阿姨,如今茶颜悦色、喜茶、奈雪等品牌纷纷入局咖啡赛道,将自身的供应链优势复制到咖啡品类。对这些新茶饮企业而言,能否顺利掘金新市场、走向规模化,还需要进行更多摸索。
职业餐饮网小结:
继蜜雪冰城、茶百道和古茗之后,沪上阿姨也加入“新茶饮第二股”的角逐。
对于茶饮巨头而言,率先登陆资本市场的玩家,有望借助资本的支持,进一步构建壁垒、加速扩张,为接下来的竞争打下基础。
可以看到,在近几年的市场竞争中,从卷产品、卷联名,到攻占下沉市场、入局咖啡赛道,不断探索新动作的茶饮巨头,急需通过资本化补充更多“弹药”。至于“新茶饮第二股”花落谁家?拭目以待。
-END-
主编丨陈青 统筹 | 杨阳
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选择合适的店铺面积和租金是开一家成功奶茶店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对于奶茶店的需求和消费习惯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店铺面积和租金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1面积选择:对于奶茶行业,经常会说“大城开小店,小城开大店”这么说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大城市如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等,这些知名餐饮品牌都带有第三空间,他们的社交属性更强,更容易吸引想要社交人群的消费;而小城市,这些第三空间少,人们想要坐下来消费的地方不多,如果在小城市开个带有座位的奶茶店,更容易提高奶茶店档次。
不带座位的店,面积控制在 20-30 平方即可;带座位的店,50-80 平方通常也足够了。面积过大可能导致高峰期顾客坐不满,而低谷期则会造成大量闲置,浪费租金。此外,大城市租金较高,开小面积的店也能减轻租金压力。在小县城,租金相对便宜,面积稍微大一点也无妨。
2租金成本:在相同面积的情况下,租金越贵往往地段越好。尽管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租金差异较大,但有个原则要遵循:尽量挑选该区域内最贵租金的店面。不要吝惜在租金上的投入,因为在开店过程中,增加租金投入的回报率是最高的,其他方面如宣传、装修等增加投入所获得的回报远不如租金带来的回报。
总之,选择合适的店铺面积和租金是开一家成功奶茶店的重要因素。在选择店铺时,需要根据不同城市和地区的需求和消费习惯来考虑,同时也要遵循“大城开小店,小城开大店”的原则,尽量选择该区域内最贵租金的店面,以获得更高的回报率。当然,在选择店铺面积和租金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店铺位置、周边环境、人流量等,以确保奶茶店的长期盈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