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晚报讯 记者宋王群、郭起报道:深圳“0107”疫情发生后,连日来,深圳各条抗疫战线均呈现出市民团结一心、互帮互助的温馨画面,有连续两日给核酸检测点防疫人员送早餐的“中国少年”,有缺席婚礼留深坚持抗疫的准新娘,也有捐款捐物的个人和集体……深圳市民在这轮抗疫战中一如既往地表现出了人心的温暖,“小爱凝聚成大爱”,用各自不同的方式驰援抗疫,共御病毒。
准新娘缺席婚礼留深坚持抗疫
1月13日,对于深圳龙岗区防疫人员郑罗婷来说,本是结婚摆酒席、陪家人、聚朋友的大喜日子。然而这一天,她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留深抗疫。而家里为了不让她担心,办了一场“没有新娘”的酒席。郑罗婷与爱人约定,等疫情结束后,回老家再办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
记者了解到,郑罗婷在布吉街道执法队上班,疫情发生后,根据安排投入了前线抗疫工作。14日,正在布吉街道布李路防疫站点做防疫工作的郑罗婷告诉记者,“本来已经定好13日摆酒席,在本月6日就已经批好婚假了,但是疫情当前,谁都应该出力,我不能特殊,更不能离开。所以就跟老公、双方家人商量这个事,他们都很支持我继续留深抗疫的决定。”疫情发生以来,郑罗婷根据工作安排,负责在防疫站点引导居民扫码登记、信息录入、秩序维护、协助核酸检测等工作,每天从早上6时开始,经常一忙起来就是深夜12时。
对于自己没法出席酒席现场,郑罗婷告诉记者:“遗憾还是会有的,希望疫情赶紧散去,想快点回去和老公再办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
“中国好少年”化身抗疫生力军
1月11日、1月12日,深圳龙岗中心城南联地铁站旁的核酸采样点,一名十多岁的少年连续两日给现场核酸采样人员送早餐,每次留下一句“辛苦了,这是送给你们的早餐”后,便转身离去。防疫人员询问其姓名,少年只答“我叫中国人”。这名送餐少年的温暖举动,经过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央媒转播后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和点赞,被网友热情地称为“中国人小哥哥”。
1月13日14时许,龙岗街道天玑城核酸检测点,“中国人小哥哥”再度现身,希望加入义工队伍,协助工作人员开展核酸采样工作。记者了解到,这名少年真名叫王帅帅,今年17岁。对于前后两次给核酸采样点送早餐的事,王帅帅称“只是想要帮一点忙,没什么好讲的”。当日下午,经过现场工作人员的登记、培训,王帅帅穿戴起防护服,开始协助防疫人员进行采样工作。
个人和企业纷纷驰援抗疫一线
1月13日中午,龙岗区坂田街道创汇国际中心的核酸采样点,一名女子开着车送来60份“爱心早餐”。据悉,从1月7日深圳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这名女子每天早起制作各种营养餐,送往坂田街道疫情防控一线,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林姐”。记者了解到,这名大姐叫林萍君,早在2020年年初疫情发生时,她主动带头为1200名租户减租80万元,被全国网友们亲切地称为“深圳最美女房东”。
“林姐”的善举只是深圳各行各业的个人和群体驰援抗疫一线的冰山一角。连日来,沪上阿姨、喜茶为核酸检测人员送去饮品奶茶;深圳市锦绣园林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伯顿西餐厅分别送来饮品;深圳市龙岗区生态环境产业协会拉上满满一卡车的抗疫物资,到平湖各核酸检测点现场进行慰问……一批批防疫物资彰显着普通深圳普通市民的爱心、企业的社会担当,表达了抗击疫情的信念和决心,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带来了温暖。
来源: 羊城晚报
990年孙勇智在他新开的酒店前踌躇满志
食之篇
按照新生词“地域拖油瓶”的概念,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半辈子的孙勇智“拖”了兰州人的后腿。1978年,他跟随父母在山西生活了16年后重返兰州时,一下火车,对满街的牛羊肉味道,竟有些不习惯。
2018年6月的一天,事隔40年后,外貌儒雅的孙勇智仍旧清晰地记得那种扑面而来的味道,只是当时他不知道,自己会一头扎入餐饮行业,而且一干就是30年。
西固开了第一家时髦餐馆
80年代,国企开始改制,曾经光环十足的国企职工的身份变得黯淡,孙勇智是最先下海的一拨人。1989年,他开始在西固选址,准备开餐馆,进入这行的原因也简单——与其长年在外面吃饭,不如自已开个饭馆。
1990年7月2日,他在西固最大的国营餐馆同华楼的对面开了一家餐厅,宝号就叫做豪门大酒家,特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因为当时,能经常在外吃饭的人,都倍儿有面子。
餐厅装修超前,用了当时最时髦的蓝宝石门头;厨师也是从四川饮食公司请来的,连面点师每月的工资都在2000多元;菜式是最流行的川菜,主打菜就是水煮肉片、干煸对虾、宫保鸡丁、酸菜鱼、川北凉粉、龙抄手之类。用今天的眼光看,这都是川菜中最普通不过的菜式,但在当时,生意却好得出奇。经过饥饿年代的人们,在物质丰富起来之后,对吃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食客们往往堂食一份,打包一份。
“因为当时选址没注意,意外地选在了同华楼的对面,对方还误以为是故意打擂,当时同华楼的女经理还面对面地讽刺我,说个体户的餐厅,就像兔子的尾巴长久不了。”28年后的孙勇智回忆说。
好景的确不长,红火了一年后,因为合作方面问题,餐厅陷入诉讼,被迫封门。不服输的孙勇智又在七里河区文化宫门前开了一家银都酒楼,两年后官司打赢,他又杀回西固。这一次鸟枪换炮,一口气租了5层楼,准备大干一场,从婚庆大厅到包厢,从卡拉OK到火锅,应有尽有。这回有了和同华楼较劲的感觉了,兔子的尾巴又长出来了。
好运气来了,似乎挡都挡不住,两年之后,兰州市出台政策,为盘活国企,政府做工作,让他买下所租的五层楼。2002年,他买下了那五层楼,一只脚在餐饮行业,一只脚跨入了地产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兰州餐饮业风起云涌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后,社会蓬勃向上,孙勇智和他的企业也如鱼得水。他先是在城关区农民巷开了春天酒楼。2007年至2015年是火锅在兰州最辉煌的时期,孙勇智5000平方米的春天海底捞火锅,日收入达到13万元。2018年7月,孙勇智在伏龙坪后街又开出了新春天山庄,向着更高的方向行进。
其实,孙勇智的经历只是兰州餐饮这片红海中的一朵浪花,它却真实折射出40年来兰州餐饮业的变化。
虽说兰州牛肉面名声大燥,但兰州餐饮业并不丰富,多以小吃为主,在1978年以前,只有国营的饮食公司独挡一面,垄断市场,随着政策的开放,私营企业逐步登上餐饮舞台,从1978年到1985年,一批国营餐厅被市场淘汰。到九十年代,大约有五分之三的国营餐饮企业退出市场,在大家的记忆中,南关十字的上海糕团店、盘旋路兰州饭店的对外餐厅都纷纷易帜。
正应了那句老话,你方唱罢我登场。一股南来之风,吹向了兰州。粤菜——这个以选材考究、烹饪精细的生猛菜系,登陆兰州这个远离海洋的内陆城市。
1990年,兰州第一家粤菜馆开张,云峰酒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兰州最高档次饮食的代名词。当时他们天天在中川机场等候,从广州空运而来的基围虾、澳龙、象拔蚌等生猛海鲜,甚至空心菜、芥菜等南方蔬菜。之后,又有凯撒龙、敦煌楼、潮州大酒店等高档粤菜餐馆陆续开业,这批粤菜馆不仅提升了兰州餐饮业的品质,也为兰州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餐饮从业人士。当年这些店里的服务员,后来都成了各大餐厅的骨干。
短短几年内,精致清淡的淮扬菜、浓油赤酱的上海菜、热烈如火的湘菜也进入了兰州市场,当时集中在秦安路上,有绿杨村、上海滩等字号,为粗旷的西北带来了一缕小清新。
新世纪后的多元化发展
进入2000年后,兰州的餐饮业更是进入多元化阶段,除中餐的八大菜系外,日餐、韩餐、西餐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起来。西口的回转寿司、飞天大酒店的韩式烤肉、盘旋路一角的伯顿西餐厅曾经都给兰州人带来了新体验,每一个餐馆,每一道菜式,都包含着喜乐哀愁的回忆。
而商圈的兴起,也带来了年轻人喜欢的时尚化、主题化餐厅。随着年轻群体渐成消费新主力,极具个性化、体验化、多样化、时尚感的休闲餐饮不断出现。
互联网时代,餐饮行业也是最先试水“互联网+”线上线下营销模式,从团购到外卖,半成品、准成品、食材采购、系统管理等,全面渗透和深度扩展。
来自工商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兰州市共有25777家餐饮企业,其中个体企业25274家,公司2503家。在兰州这个开放的城市中,兰州餐饮精彩纷呈。
2018年5月,一组来自中国烹饪协会的数据显示,全国餐饮市场规模从1978年的54.8亿元升至2017年的39644亿元,餐饮收入总规模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8%,餐饮市场对整个消费市场增长贡献率达到11.3%。
1978年,全国餐饮业营业网点不足12万个,至2017年,全国餐饮企业已达465.4万个,经营网点数量超过800万的规模,40年间增长约39倍。人均餐饮消费,从1978年的不足6元到2017年的2852元,增长约500倍。
40年来,我们吃过很多东西,有好吃的,有不好吃的,有的印象深刻,有的如过眼烟云。当一种特殊的,与某段往事或某种情感有关联的食物出现时,回忆随即喷发。即使久远的往事了无陈迹,唯独气味和滋味却更具有生命力,在每个兰州人心中,一定会有承载记忆的那间餐馆,那道菜。兰州晚报记者周晓菲/文图片由孙勇智提供
顿西餐厅致力于发展西餐为主兼营各国特色的餐饮美食,自1998年第一间创业店以来,凭着对餐饮事业的执着以及对美食孜孜不倦的追求,通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然成为广东地区知名西餐品牌,是东莞各镇区市民的首选餐饮名店。
在伯顿西餐厅,没有人声鼎沸的嘈杂声,也不会出现快餐式的西餐,处处皆展现着精致。每一道菜品都经过精心设计,上菜顺序也经过调整优化显得井然有序;打破传统西餐厅昏暗的格调,以新颖时尚的装修特色展现于众,欧式风格典雅浪漫,为顾客打造舒适独特的就餐体验。
< class="pgc-img">>伯顿与嗨探于2018年8月开始合作,至今合作已有四年时间。与嗨探的合作来源于一次微海店长实训班,伯顿相关负责人在课程中了解到神秘顾客的重要性,通过与一起参与课程的各店长沟通后,发现嗨探神秘顾客业务是值得进行合作的。
在合作前,伯顿有自己的嘉宾池,但伯顿也希望能通过专业的第三方考核门店,而嗨探的神秘顾客嘉宾人员储备充足、报告输出质量稳定、暗访打卡灵活性强,能够应对品牌不同的暗访需求。基于了解与沟通后,随即与嗨探开始了合作。
< class="pgc-img">>在未与嗨探合作之前,伯顿通过内部巡检了解店员的服务水平,后续再做一些培训,所以最开始没有做考核机制,也没有跟绩效挂钩。
但在合作之后,随着项目推进,发现绩效考核是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于是逐渐加大外部绩效考核在整个绩效考核中的占比。
在收到考核结果后,会下达门店各店长进行落实整改。经过合作,伯顿越来越重视外部绩效考核,也希望通过嗨探逐渐完善门店的服务,使客户的满意度得到最大的提升。
< class="pgc-img">>伯顿在与嗨探一年多的合作过程中,门店成绩越来越好,服务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考核模式也不断进行打磨,着重考核服务的细节以及产品的口味和食品安全问题。在不断地考核下,员工会优化自己的服务流程,大家都在慢慢变好。
伯顿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门店管理层来说,其实店长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形式,因为我们做神秘顾客也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大家都知道考核是为了找出问题并解决它,是为了帮助门店变得越来越好,而不是为了惩罚谁,因此门店的管理层是很认可的。”
< class="pgc-img">>伯顿与嗨探的合作是顺畅且高效的,也得到了相关负责人的高度认可:“我们始终相信通过神秘顾客顾客考核,嗨探能给到我们最真实的反馈。我们对嗨探有很大的信心,希望在后续的不断优化中,也可以给到门店更多的建议,能发现更多的问题,或者是有其他项业务合作,我们都很愿意接受。”
而关于未来的打算,伯顿将在稳中求发展,优先将门店经营状态做好,将重点放在努力提升营业额上,让生意变得更好,同时也会继续加强对员工的管理。
在绩效考核方面,不会在短期内对模板进行很大的调整,而是依照以前的规则,预计每年度进行模板的调整和侧重点的划分,循序渐进达到想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