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元就能吃上一顿
荤素搭配的可口午餐
就餐地点竟然是超市
这样的场景你见过么?
最近
合肥多家超市刮起“食堂风”
对快餐熟食区改造升级
逐渐形成类似“食堂”的
格局安排与消费模式
记者探访发现
不少市民选择前往超市购买餐食
“新食堂”正在超市中完善成型
超市还能点餐
14元就能饱餐一顿
8月21日中午11点半,记者来到位于合家福超市高新店,发现二楼东北角有一处类似“食堂窗口”的区域前排起了长队,队伍中大多是在周边上班的年轻人。“窗口”处摆放着十多种烹饪好的菜品,有粉蒸排骨、炒白菜、炖豆腐等,消费者可以根据喜好自行挑选,14元一荤两素,17元二荤二素。
“这个超市食堂的菜品很多,而且价格合理,位置也很方便,每次下班不想做饭就来这吃上一顿,省钱又省心。”在附近上班的张女士告诉记者,这家超市有一个专门的美食小巷,售卖馄饨、饼类、煎饺、煎包等,可以在购物时直接结算,十分方便。
合肥像这样的“超市食堂”还有不少
他们的共同点是菜品丰富
大多位于商圈或居民区附近
均为现场制作加工且价格实惠
位于蜀山万象汇的盒马鲜生如今已成为越来越多打工人的“干饭”天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个工作日的午餐时段,附近工作的上班族都会蜂拥而至,到了休息日,从下午四点多开始,就会有顾客陆续来到用餐区用餐,一直到晚上,都还有源源不断用餐的客人。记者注意到,超市还有一处专门的用餐区域,一旁售有现做海鲜、快煮馄饨、现烤肉类、港式茶点等,直接点单并用超市APP现场支付,十分便捷。
去年刚开业的合肥南七里悦活里超市自热熟食众多,玻璃展示柜中盛放着各色炸鸡、卤菜、煲仔饭、炸酱面等快餐美食,一只手撕鸡仅需19.9元。此外,超市还提供许多特色美食,如火锅套餐、酸菜鱼、爆炒大虾等。正在排队的齐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住在附近,每到周末都会来这里买些东西回家吃,方便又好吃。
合肥聚力构建
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一日三餐,柴米油盐
饭桌上的需求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超市熟食快餐区的开发
正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吸引着更多人前来消费
超市为何纷纷开起食堂?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超市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以吸引和留住顾客。食堂的开设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通过提供便捷、实惠的餐饮服务,满足了消费者的日常需求,增强了超市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对超市而言,食堂的开设不仅增加了新的收入来源,还通过吸引更多客流带动了超市内其他商品的销售。这种“一站式”的购物体验既提升了超市的竞争力,也有助于超市消化生鲜损耗,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更为重要的是,超市食堂的开设为周边市民和上班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他们可以享受到经济实惠、健康美味的餐饮服务,解决了工作日的用餐难题。
正如所见,“超市+食堂”的新模式在促进合肥商业发展的同时,也为社区居民生活带来便利,成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中的其中一环。
据了解,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指社区居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可以满足一日三餐、生活必需品、家庭生活服务等基本消费需求和休闲、健康、社交、娱乐、购物等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的更高层次消费需求。
近年来,合肥市通过建成悦书房、小区居民活动中心、智慧菜市场等,不断因地制宜补齐商业设施短板。同时,融合暖民心行动和民生实事项目,不断完善便民业态。自2022年合肥市入选全国第二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以来,先后确定的22个试点社区已全部建成,建成和改造便民商业业态网点5000多个,实现服务社区周边53万居民,带动9万余人就业。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合肥将庐阳区三孝口街道廻龙桥社区、蜀山区井岗镇十里庙社区、瑶海区和平路街道繁昌路社区等11个社区(居委会)定位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完善社区商业业态,提升线上服务能力,聚力构建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文图 |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李润媛 实习生 蔡馨雨 房凌竹 艾米?
来源: 合肥日报
源:央视财经
吃药时经常会有很多疑问,明明看了说明书,却还是不懂怎么吃药。
药品说明书上写着“空腹服用”,到底什么是空腹?是不是要饿得肚子咕咕叫才算?如果我吃了饭再吃药,究竟有没有效果?
一种退烧药吃下去不管用,能不能多吃一片?能不能换其他退烧药吃?
退烧药吃得越多,退烧越快?
通常口腔温度≥37.3℃或者是腋温≥37℃定义为发热。这只是个参考值,因为每个人的基础体温是有差异的。特别对于宝宝,除了看体温上的数字,还要观察宝宝有没有异常的表现,例如是否有不舒服的表现、情绪如何、有没有力气等。
1、退烧常用的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安乃近、尼美舒利等,其中后三者一般不得用于儿童。
2、退烧药物使用方法
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用于退热,也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用于退热。虽然联合或者交替使用可能更有效,但上述方式并不能够改善舒适度,而且尚不清楚这种体温降低是否具有临床意义。
一般在用药60分钟内可以观察到疗效,3~4小时达到疗效的峰值。如果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后3~4小时,体温仍然较高,而且不适感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可将对乙酰氨基酚直接更换为布洛芬。
要注意的是,对乙酰氨基酚更换为布洛芬或者布洛芬更换为对乙酰氨基酚,只是单纯的药物替换,并不是交替使用。持续发热或者出现新的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药吃得越多,好得越快?
这是很多人都有的想法,认为药物的效果和剂量成正比,所以一有病就大量服药,或者自我感觉病情严重了就自行增加药量,以为这样可以加快痊愈。
其实,药物的剂量和效果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而是有一个合适的范围。如果药量低于这个范围,效果就会不足,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如果药量高于这个范围,药物的效果就会过强或者不变,但不良反应增加,甚至危及生命。
空腹服药效果好?
有些人认为空腹服药可以加快药物的吸收,从而提高药物的效果,但需要视情况而定。
1、各种情况下空腹的定义不同
比如做化验、做胃镜和服药的空腹就有区别,需要遵循具体指示。空腹服药一般是指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药物。
许多药品说明书上还标明“饭前服用”“餐中服用”或“饭后服用”,“饭前服用”是指饭前15~30分钟服用,“餐中服用”指吃饭的同时服药,而“饭后服用”一般是指餐后15~30分钟左右服药。
当然,这个“餐”或者“饭”并不是单纯指中饭晚饭,饱餐了零食、水果之类的也算饭后。
2、要根据药物的性质来判断
据文献报道,约20%的药要饭前服,如心血管疾病常用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应餐前服用,餐后服用会导致药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影响药物的吸收进而影响疗效;约20%的药要饭后服,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硫酸亚铁片,饭后服可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还有些药物需要餐时服用,如降糖药阿卡波糖,进餐时服用可以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
但是,约60%的药品未在说明书中注明饭前还是饭后,这类药通常在饭前或者饭后皆可;如有肠胃不适,则通常推荐在饭后服用,当然最稳妥的做法是咨询药师或者医师。
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江西省科技特派团修水水稻团(以下简称“水稻团”)成员、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专家,一同前往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山口镇。专家们要为当地的菌根共生稻新品种“赣菌稻1号”测产。
晌午时分,车辆驶入该镇桃坪村。晴空下,青山江将数千亩高标准稻田围成一个“聚宝盆”。广袤的稻田里,稻穗低垂,粒粒饱满,微风吹过,层层稻浪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到了。”水稻所副所长黄仁良说道。
“先喝口水,再到田里去吧!”站在田埂旁不远处,一名肤色黝黑、体格结实的男子立刻迎了上来。他是当地的种粮大户,也是新三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罗忠义。今年,正是在他的田里进行100亩“赣菌稻1号”展示示范试种。
“不了!”黄仁良看到收割机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要将丰满的稻穗揽入怀中。
“会不会担心收成不好?”记者问罗忠义。
“我们种地的,都是靠天吃饭,不担心是假的,但也只能担心。”罗忠义说。
前不久,江西多地发生洪涝灾害,罗忠义的稻田也没能幸免。
“山里的水,来得急去得也快。三天之内问题不大,超过三天,对水稻结实就有影响了。”罗忠义说,在种这片试验田之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就告知过他,“赣菌稻1号”除了能够实现菌根高效共生、减肥增产,还有一个重要特性——抗淹抗旱。但前阵子洪涝凶猛,罗忠义心里没底。
随着一声“开始”,收割机挥动大臂,开始作业。
经过现场收割、面积丈量、过磅称重、水分测定、质量检测、数据统计等一系列流程,专家组现场给出实收实测的结果:即使在连续遭遇雨洗花和洪灾下,“赣菌稻1号”亩产干谷依旧达到了461.4公斤。
“今年天气恶劣,我种的其他早稻品种都要亏钱,‘赣菌稻1号’的产量已经超乎我的想象了。没想到这种情况还能丰收,现在种粮真的是吃科技饭啊。”罗忠义脸上堆着笑容,说他明年要在山口镇将该品种扩种至2000亩以上。
“根系越宽越深,这就意味着它吸收营养的效率提高,也达到了水稻减肥增效的效果。这里受灾有些重,但亩产结果在我们的预测范围内。”黄仁良说。
依靠科技的力量,菌根技术在赋能乡村振兴上有了更多可能。在江西省科技厅和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的支持下,水稻团在修水县主产粮乡镇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许多种粮户都从中受益。当地企业江西康养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利用菌根技术,研发了以“赣菌稻”为原料的米奶,并联合像罗忠义这样的种粮大户,扩大菌根水稻的种植面积,共同打造赣菌稻山口育种基地。
修水县科技局党委书记余秋锋表示,未来,要进一步加强稻米企业在市场应用端的创新研发,在稻米产业建链、延链、强链等方面全方位进行科技赋能。魏依晨
来源: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