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火边聊八卦,锅裡煮“乾坤”。
即便马上进入夏季的重庆,也是围著火锅,挥洒著汗水也离不开这一口“老火锅”。
儿时大伙摇著蒲扇,烫著火锅,是多有画面的情结和记忆。
为何拿“水八块”说事儿?那就要从“重庆火锅” 历史说起了。
“重庆火锅”—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重庆码头和街边下力人吃的廉价实惠的街头大众饮食摊上的“水八块”。水八块全是牛的下杂(毛肚、肝腰和牛血旺,等等……),生切成薄片摆在几个菜品不同的碟子里,食摊泥炉上砂锅里煮起麻辣牛油的卤汁,食者自备酒,自选一格,站在摊前,拈起碟里的生片,且烫且吃。吃后按空碟子计价。价格低廉,经济实惠,吃得方便热烙,所以受到码头力夫、贩夫走卒和城市贫民的欢迎。当然随著社会的发展,曆史的变迁,人们的饮食习惯,“重庆火锅”独特风味渐渐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咱“重庆人”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一起来涮毛肚吧!摄影/吴学文
-风物君语-
每次吃火锅涮毛肚的灵魂三问——
为什么火锅的头牌是毛肚?
毛肚为何只涮15秒就熟了?
毛肚到底是牛的哪个胃?
一筷子挑起大片毛肚,在红红亮亮的滚汤中“七上八下”,微蘸蒜泥香油,在口中“咔嚓”一声……
一场香辣热闹的火锅“江湖”,便由此开幕。
< class="pgc-img">>▲ 来,吃火锅!图/图虫·创意
“火锅”两字,道出多少人间热闹。最“火”的锅,莫过于麻辣鲜香的川渝火锅。其中,更以牛油红汤的重庆火锅,突出麻辣与“霸道”。
而说起涮火锅的头牌菜,灵魂菜品,那莫过于爽滑鲜脆的毛肚了。《2017年火锅大数据报告》称,“川渝系火锅称雄六大派系火锅”,毛肚以37%的占比高居最受欢迎菜品榜首,成了“万人迷”。
▲ 霸道麻辣九宫格,是重庆火锅的经典配置。图/网络
最爱吃火锅涮毛肚的,莫过于生猛硬核的重庆人。别的地方吃毛肚按斤,重庆人涮毛肚,按吨。
一天五十吨,重庆人对毛肚火锅爱得有多深?
在重庆,数万家火锅店里的汤锅,在时时刻刻沸腾。涮毛肚,就是这热气腾腾的火锅江湖里的一大快事。
据有关数据,若把毛肚在重庆的一年销售量铺平摊开,大概有4800万平方米,足够给整个澳门盖1.5层“夏凉被”,这一种吃货的力量,实在是如同重庆火锅一般,热火霸道!
热火霸道,是重庆火锅的汤底本色。对于热爱生活的重庆人,“秋老虎”越热,他们越要吃得红火香辣。这是对炎热天气的最好回应。
“六分牛油四分水,姜蒜花椒和海椒”,这样的锅底,尤其厚重浓郁。红亮的汤锅咕噜咕噜翻滚,牛油香气混着蒜泥香油蘸碟里的芝麻香微微泛起。让食客们翘首以待的,就是那第一个闪亮登场的主角毛肚了。
▲ 火锅未动,调料先行。图/图虫·创意
也只有毛肚的独特结构,才能饱饱地吸满这浓郁的汤汁。它鲜嫩薄脆的质地,保证了食客们能够完整享受到欢腾汤锅的第一抹味道。
▲ 毛肚,火锅第一“香”。图/网络
吃火锅必点毛肚,不只是在重庆人的心目中分量极重,对于懂火锅的老饕而言,这其实是一个常识。
祖籍广东潮州的美食家蔡澜,虽然对火锅兴趣不大,却独爱火锅中的毛肚,对他来说,“吃不到毛肚,就像没吃火锅”。
▲ 吃火锅必吃毛肚,可以说是吃货界的共识了。图/《极限挑战》
今年夏天最热的综艺节目里《向往的生活》中,黄磊也给大家普及了毛肚火锅的历史知识。
▲ 为什么毛肚是火锅的代名词?图/《向往的生活》
这话可就有意思了,能涮火锅的有很多菜,各种肉肉肉肉自不必说,鸭肠黄喉也都是15秒就熟的狠角色、还有豆皮腐竹金针菇、各类绿菜……为什么毛肚会成为火锅的灵魂角色呢?
这,就要从一百多年前的重庆江边码头说起了。
在清末民初,毛肚就是火锅的代名词
“巴奴”二字,道出了毛肚火锅的前世百年。
所谓巴奴,就是在重庆川江航道上拉船的纤夫。清末民初,这些纤夫在劳累之余,以方便获取的牛肚等内脏,就地“野炊”。他们发挥智慧,因地制宜,用石块架起锅,和着菜叶熬汤,用花椒、辣椒、盐与牛肚等齐煮,别有一种天然风味,于是一种火遍大江南北的美食——毛肚火锅便诞生了。
▲ 当年生猛的“野炊”,如同今日的麻辣牛杂锅。图/soogif
便如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牛肚,补中益气”。这一种简单的麻辣鲜香,为劳动人民所用,既充饥解馋,又发汗健体,煮出了川渝火锅的百年热情。
毛肚自此在文学大师、川味名家李劼人的笔下,伴随着川渝火锅一起“野蛮生长”:最初,这种江边野炊被江北小贩依样效仿。他们挑着担子,以泥炉铁盆,调制麻辣卤汁,烹制各式水牛内脏,这种“移动火锅”,被叫做“水八块”,成为江北远近闻名的美味。
▲ 一身都是宝的牛,处处都是美味。图/网络
民国十年(1921年),终于有一位较场坝的“千里眼”店主,把泥炉搬上桌子,让毛肚火锅登堂入室。他换用赤铜小锅,以毛肚为压轴食材,甚至准备了自选蘸料的服务,可以说是非常亲民了。
< class="pgc-img">>▲ 最初的毛肚店所用的赤铜小锅,便类似这种羊肉火锅用锅。图/soogif
此后二十多年,毛肚火锅逐渐成熟。李劼人先生同样记载了丰富的火锅配料:有“骨汤,固体牛油,豆办(瓣)酱,豆母,辣椒末,花椒末,生盐……”。今天的芝麻香油碗,在当时也已成型,香油之外,还要加生鸡蛋,以便“清火退热”。
涮毛肚在当时已经是压轴好戏,比起今日别有特色,要先在汤锅中加蒜苗提味,待到“将卤汁煮得滚开”,再细细涮烫,最后与煮好的蒜苗共食,汤汁麻辣、蒜苗辛辣、毛肚香辣……两个字,地道。
▲ 香油蒜泥是基底,蚝油、剁椒、香菜、葱花……任君挑选。图/soogif
1946年的秋天,一句化用唐诗《社日》的广告语“日暮汉宫吃毛肚,家家扶得醉人归”更是让毛肚火锅名声大振。
当时的文人雅士,都以毛肚配酒为一闲趣。用医学史大家陈邦贤的话说,“毛肚味道鲜脆,下酒吃饭都好”,火锅女招待,也成为热门职业,“公教人员望尘莫及”。
< class="pgc-img">>▲ 火锅开锅咯!图/图虫·创意
带壶酒吃毛肚,人间寻常事也。“毛肚开堂啰!”的吆喝,伴随着一股股浓浓的牛油香味,扩散开来。一叠叠毛肚、牛肝、血旺、蒜苗……展览似地陈列在桌上,炭火在炉子里熊熊燃烧,发出噼里啪啦的炸裂声……人们尽情地把毛肚往嘴巴里面送,往肚里咽,一刻也不愿意停,任由汗珠子从毛孔中冒了出来,这小天地里,简直是春天,人们已不会感到秋的肃杀,和冬的荒凉。”
< class="pgc-img">>▲ 人们尽情地夹起毛肚,一刻也不愿意停。图/吴学文
这一种吃火锅的热闹滋味,跨越几十年,仍然活色生香。
当时的毛肚火锅店,也被爱打麻将的重庆人开出“牌面”。“三六九”、“二五八”、“一四七”等毛肚火锅店,生意如火锅般红火。
“三六九处处,二五八家家”,毛肚,就这样火到今日,吃火锅,必点毛肚,已成为一种吃货的常识。
< class="pgc-img">>▲ 上世纪80年代,重庆八一路的国营火锅老店“一四一”,两块钱解饿,五块钱吃爽,是一张老重庆们的童年回忆名片。图/《八千里路云和月》
而巨大的商机也从小小的毛肚身上开始显现出来,比如被称为“毛肚火锅大王”的巴奴将毛肚带热到了全国,大街小巷的很多火锅店都以毛肚为招牌。
< class="pgc-img">>▲ 最近大火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里,黄磊煮毛肚火锅,用的就是巴奴的底料。图/《向往的生活》
巴奴在北京的店,风物君经常与朋友一起体验,却总是人山人海,需要排队。他们家的招牌,就是大片大片的毛肚,下锅即熟,蘸上经典的香油蒜泥,口感超级脆嫩,令人停不下筷,只想再来一盘。
< class="pgc-img">>地道毛肚怎么吃?薄到透亮,脆到蹦迪!
有句话说,“幸好牛有四个胃,不然还真不够重庆人涮的”,这当然是一句戏言,牛的其他胃固然好吃,但真正适合涮进火锅的,还是脆脆嫩嫩的“毛肚”。
▲ 七上八下刚刚好。图/soogif
不过在介绍毛肚之前,还得介绍下它的其他三个“美食”兄弟。
第一胃“瘤胃”,另称之“牛草肚”,炖煮牛杂,滋味醇厚;第二胃“网胃”,表面似立体网状分布,弹性十足,酥而不烂,被称为“金钱肚”。做粤式卤味,浓香悠悠;第四胃“皱胃”,也就是一般动物的“胃”,传说中的“牛肚”。它很有嚼劲,是卤煮里的常客,也适合酱制焖锅。
▲ 牛瓣胃独特的结构,是为了处理难以消化的青草。图/乌堆
而隆重登场的火锅的主角“毛肚”,源自牛的第三胃“瓣胃”,瓣胃的结构表面凹凸不平,是调料汤汁的天然“旅馆”,除了在北京、河北一带被炒成爆肚,蘸芝麻酱外,更适合的,还是在火锅中作为头牌菜品。
▲ 爆肚蘸麻酱,是老北京经典小吃。图/网络
细细分说,毛肚在火锅店里也有黑毛肚、黄毛肚、白毛肚等等分类。不同的牛吃饲料或是粮食庄稼,会让毛肚有黑黄之分,比如上好的毛肚,多选用来自天然牧场的牛,毛肚的颜色就会显得发青一些。
▲ 光线让毛肚充满“层次感”。图/图虫·创意
曾经有一些不良商家,为节省成本,多采取火碱发制毛肚,对健康有害,今天的高端毛肚火锅,已将食材处理与最新的技术结合。木瓜蛋白酶既能保证健康,又能部分适当分解毛肚中的蛋白,让它变得脆嫩Q弹。将处理好的毛肚放至手掌上,轻拍手腕,甚至能看到它在手掌上“跳舞”。
▲ 弹弹弹,弹走饥肠辘辘。图/soogif
搞明白了食材问题,地道的吃货专家们,对好的毛肚,同样有一套讲究。要问毛肚为何是重庆火锅的灵魂?大抵无非几点:易吸附汤汁,易熟,口感好,火锅底料去其膻腥。吃毛肚,便是依照这几点,逐次满足。
一块好毛肚,首先尺寸要足够大大大大,巴掌大小是起步,所谓“大刀毛肚”,吃的就是一种江湖纵横,人间快意;毛肚颜色需幽深,颗粒明显,刺根直立,结构完整,才能涮进味道。
▲ 直立的刺根是毛肚口感的保证。摄影/吴学文
薄厚则决定口感,太薄没有嚼劲,非常疲软;太厚嚼半天不动弹,汤汁全失。恰恰超过硬币厚度,是毛肚口感均衡的黄金比例。拿筷子挑起毛肚,隔光来看,如果没有透光但微微发亮,那就对了。
< class="pgc-img">>▲ 毛肚最适合涮牛油锅底。图/吴学文
这样足够新鲜脆嫩的毛肚,在沸腾的红汤锅里“七上八下”十五秒,也就足以入口,若是担心涮不熟,时间也不要超过一分钟,再涮下去,毛肚就会变成一块考验你牙口的纠结“小恶魔”。
选好毛肚,终于来到了锅底,骨汤、菌汤……都是鲜香醇厚的新式吃法,但是涮毛肚最经典的吃法,还是涮牛油红汤,蘸香油蒜泥。
< class="pgc-img">>▲ 牛油红汤,香油蒜泥,地道毛肚味。图/吴学文
用筷子夹起这大片大片的“火锅之灵”,在翻滚着红色的汤锅里轻轻抖动,让它饱饱地吸一层火锅汤汁,再沉入香油蒜泥碗,消去些许火辣的躁热,一筷送入口中,任它在舌尖上跳跃起舞。心中唯有一句:
巴适,巴适。
< class="pgc-img">>除了毛肚,你还喜欢在火锅里涮什么?
- END -
文丨苹果
封图摄影 | 吴学文
参考资料
《火锅考》文史杂志 江玉祥 2019
《火锅中的重庆》 重庆出版社 余勇、林文郁 2013
《毛肚火锅流源》 南京晚报 1949
《漫谈中国人之衣食住行》李劼人 1948
《自勉斋随笔》陈邦贤 上海世界书局 1947
><>岛一个店还没有正式开业,试营业就天天爆满,这家位于青岛市南中联广场 的“重庆老火锅”,第一天试营业更是导致中联广场连车都停不进去,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锅锅筵yán” 在重庆话里就是 儿时玩的家家酒游戏。
水八块最早是清末民初时重庆码头工人们吃的烫食,当时多为牛下水,是重庆火锅最早的形态。
所以水八块是重庆火锅第一菜,经过百年演变,至今变成了麻辣鲜香的重庆毛肚火锅。
当锅锅筵和水八块以完整的形象走在一起,“锅锅筵水八块老火锅”还原出了重庆市井的经典老味道!
请请请,架铁锅办家家酒;坐坐坐,置泥炉熬锅锅筵。
凡是经过中联广场 停车场的食客,都被这间古色古香的店吸引眼球。
门口四角飞檐,青砖和老木头的搭配,大红灯笼高高挂,一眼仿佛回到了民国时期。
店内迎宾区是满眼的童年记忆,宽板凳、竹椅、木桌、土陶碗…
大厅整体的设计仿照老重庆四合院,上下两层结构,空间开阔,给人的感觉非常豪迈。
还没开吃,就感受到了一股井气的热闹气息。
桌椅陈列简洁舒适,一楼的折扇门能够全部打开,保证了良好的通风,减轻吃完火锅满身味道的烦恼。
店里使用的是传统重庆火锅炉——泥炉,能够有效保留热量,又能保证热力均匀的分布在锅底。
餐具和盛器都是特别定制的,非常符合老火锅的淳朴风格。
复古的蓝色花纹搭配木质粗竹筷,仿佛下一秒就要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起来!
每张桌子上还有给手机充电的接口,这么贴心的设计,给满分都不怕骄傲。
桌子旁边都摆放了一个杂物篮,可以放随身携带的包和衣物。
二楼单间全部用重庆九大门命名,木质的长廊、青瓦的窗户配上古色古香的木门,就像走在重庆的老街。
正常的包间都是独立的,大包间还可以打开中间的木门,相互连成一体,有一起吃火锅的热闹氛围。
可以满足多人用餐的房间,还能看到大厅用餐的热闹情景。
在这里可以和朋友开怀畅饮,就像在自己家院子里一样。
▼
明档厨房现场调制锅底,你见过这么大胆的火锅店吗?
锅锅筵是目前青岛唯一一家 明档厨房 现场调制料底 的火锅店。
为了保证每位食客吃到干净放心的火锅,锅锅筵的锅底都是现场调制,也可以说是青岛目前为止唯一一家“现场调出锅底味道”的火锅店。
根据客人的口味增添辣度,锅底中加入新鲜的牛油。
锅底调制完成,直接从明档厨房端上桌。
来吃正宗的重庆老火锅,肯定要试一试九宫格锅底,锅底越吃越香,辣嘴不辣胃。
▼
大碗装菜,大壶盛酒,这才是真正的重庆老火锅!
味道醇厚,辣而不燥。
重庆火锅讲求麻辣鲜香,而 香 和 鲜 在锅锅筵这里体现的淋漓精致。
吃过一次,回味无穷。
最关键的是,锅锅筵的菜性价比真的很高!价格低,而且分量大!
没有花哨的摆盘装饰,只做最好的食材。
资深火锅吃货都知道,重庆火锅锅底里面豆芽和葱段是最不能少的,有了这两样宝,重庆火锅锅底才算完整;当然有时候也会放入鸭血。
店里的菜品,不管是牛肉、羊肉、毛肚、蔬菜,全部食材都是当天准备的,保证每一位食客吃到最新鲜的食材。
【屠场鲜毛肚】
每天从屠宰场订购新鲜毛肚,一次就有那么几十份,来晚了,就不一定能吃到了哦。
一块上好的鲜毛肚,口感脆嫩,爽口化渣。
下锅七上八下之后,毛肚变硬弹起就可以食用,必须一整片放进嘴里才可以感受到什么叫做“吃毛肚的爽”!
【牛水八块】
既然是重庆水八块老火锅,怎么可以少得了“猪水八块”和“牛水八块”。
这份牛水八块由牛唇、牛舌、牛大肚拼盘而成,从摆盘上就出来有多足的分量了,而且也肥美得很。
水八块处理干净后先卤制,肉质充分吸收了卤汁的味道,然后再放到火锅锅底闷一闷,香味、辣味融合在一起。
价格:46元/份
【大刀腰片】
腰片是必选的涮火锅的精髓,质地像丝绸一样的柔滑。
薄薄的一片下锅涮几秒,沾上干碟料碗,入口麻辣香浓。
毫不夸张的说,关键是脆的弹牙!
推荐所有人到店必点!
【大刀老肉片】
老肉片可是重庆老火锅才有的,叫“老肉片”可不是真的老。
全部选自土猪的眉毛肉,捶打后切厚片,口感丰富细腻。
厚厚一片肉,吃起来不要太过瘾,肉片味道醇香,肥而不腻,瘦不塞牙。
【香菜丸子】
别人家都是虾滑鱼滑主打,真正的重庆老火锅偏偏把新鲜的猪肉和香菜一起制成丸子,起了最朴实的名字——香菜丸子。
不添加任何淀粉,肉眼可见的肉块,简单的食材和重庆老火锅的完美碰撞,口感弹鲜,有肉劲儿,还有淡淡的香菜味道。
【大刀牛肝】
薄如蝉翼的深红色牛肝,下锅后颜色一变就可以开吃啦,配上秘制干油碟,吃到嘴里辣中透着一股韧劲。
【伸腿鸭肠】
作为重庆火锅“味道鲜美,香脆可口”的代表,鸭肠可是有一票忠实粉丝。
伸腿鸭肠顾名思义涮完后会比原来要长要宽,这是作为一个好鸭肠最基本的要求。
鸭肠薄而脆,弹性十足,嚼起来咯吱咯吱。
【麻辣蜜汁排骨】
腌制过的排骨在火锅里煮过之后更加入味,不需要蘸料,味道就已经很丰富。
而且即便久煮,排骨依然鲜嫩肉质松软,涮完这道菜,才有大口吃肉的重庆老火锅的痛快劲儿!
【麻辣牛肉】
新鲜的牛肉经过麻辣腌制,完全入味。
在沸腾的红油锅里烫到八分熟,肉质鲜嫩,又麻又辣。
【秘制午餐肉】
自家做的午餐肉,用料全是肉,因为本来就是熟的,所以直接吃也行,烫火锅吃也可以。
▼
吃的不仅是锅底的鲜香麻辣,这味碟蘸料也必须吃得讲究。
这个看起来像酒瓶一样的其实是香油瓶
在锅锅筵水八块吃油碟,里面是不放一颗盐哒,多放一份就遮盖了火锅本身的鲜味。
香油选用的是纯香油,而不是调和油,香味更佳纯正。蒜泥和香油的搭配,有杀菌降温的功效。
香油蒜泥老少皆宜,但是牛肝、腰片最好的搭档还是锅锅筵自制的干碟蘸料碗,香、麻、辣体现的淋漓尽致。
为了保护食客的肠胃,锅锅筵特意准备了 自助米汤 ,吃前喝几口,能够有效保护肠胃。
还有特色的炒米花糖开水和自制酸梅汤,一定不能错过,绝对“解辣”。
【自制酸梅汤】
味道纯正浓稠,冰过的更加好喝,重庆火锅的最佳搭档。
锅锅筵(yán) 水八块老火锅地址位于市南区南京路122号中联广场E栋102
提前探秘青岛锅锅筵开业活动:
9月27日至10月8日,参加活动每桌赠送大刀牛肝或自制午餐肉1份(任选其一)。
9月27日至9月30日,菜金特享78折,买单者送伴手礼1份。
10月1日至10月8日,菜金特享85折,十月四日前买单者送伴手礼1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