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10多天,“茶言妙芋”就爆单了。
一名女店员在吧台前,手速极快地将空杯往上垒,很快堆到了跟个头差不多的高度。另一名男店员立即撕下打印好的订单,一张张贴在杯身上。贴纸上详细注明了口味:无糖至七分糖、加冰或者常温。
小小的奶茶店门外,候着十二三个穿着蓝色制服的外卖小哥,个个盯着手机,神色着急:“快点快点,我的饮料好了没?”店员谁也顾不上回话,砧板上切水果发出的“嚓嚓”声越来越急。
只有贴单子的男店员抬头瞥了一眼门外:乌压压挤满了人。他只得闷头加快了贴单速度。不一会儿,贴好订单的杯子被送到制作饮料的师傅手上。男店员停手才歇没一会儿,旁边电脑又蹦出一个清晰的女声——“您有一个新的饿了么订单。”
福建省平潭“台亚岚店”是“茶言妙芋”的第一家店,今年年初开业。开业不过10天左右,“茶言妙芋”在外卖平台上单日销售就达300多单,以每单平均1至3杯计算,一天店铺至少卖出500杯饮料。
台湾老板冯景民的心情就像坐了过山车。开业那几天,他还在为店铺没有人流量而发愁,但亲眼见证电商带来的改变后,他更确信植入互联网基因的生意,会更有爆发力,当然生意也会更好。
大学攒下10多万元,26岁开店
冯景民从小在台湾省桃园县长大,棕色短发,黑框眼镜,皮肤白净,45岁的他看起来比同龄人要小上许多。
来大陆开奶茶店前,冯景民在台湾已经成功运营着37家连锁饮品店——“查理国王”。
冯景民大学学的是企业管理专业,第一家“查理国王”,是他在26岁,大学毕业,刚服完兵役时开出的。
冲动源自一次上街,他发现,“几乎每家奶茶店都有生意。来的人会一下买七八杯,帮全家人一起带。”
冯景民对这片区域熟悉得很。他出生,上大学,第一份工作都在桃园。附近还有十几所大学, “这么多大学生光顾,如果我开奶茶店,生意一定好。”
关键是,制作奶茶上手很简单,对于刚创业的人来说不需要太高成本。他很快盘下一家店,店铺距离他就读的桃园县中原大学,只有10分钟车程。
至于店租、物料、人工产生的成本,是冯景民大二开始就攒下的,“50万台币,折合成人民币10多万元。”
开店前,冯景民还跑去附近的奶茶店,“实习”了好几个月,观察别人是“怎么选物料,怎么研发新品,怎么管理的”。自家店铺开起来之后,他兼任着“制茶师傅”的角色。
虽然只有珍珠奶茶、红茶、绿茶等十几款基础饮料,店铺依旧卖爆了,“前3天,店铺活动,一台币一杯,队伍排了好几米,卖出上千杯。”
来到大陆创业,险些遭遇“滑铁卢”
1个月后,冯景民就开了第2家奶茶店。“开到第3家时,我就已经回本了。”
如今,冯景民拥有了6家“查理国王”直营店,31家加盟店,几乎都分布在台湾北部非一线地区。
18年来,冯景民鲜有“失意”。他觉得自己是“赶上了好时候”。“那时候竞争不像现在这么激烈。知名品牌少,新开起来的店铺,大家都愿意来尝个鲜。只要品质好,都有机会冒头。”
18年后的今天,在台湾街头,冯景民每走几米就能看到新冒出的茶饮店。他时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现在台湾的饮品店市场趋于饱和。如果有个年轻人想在桃园开一家奶茶店,他现在至少要准备200万台币,是我当年创业成本的四倍。”
奶茶店遍布,不断涌入的新品牌,让冯景民察觉到开拓新市场的不易。“台湾省有2358万人口,比方说这个地方只能养活10个奶茶品牌,那么现在至少已经有8个稳定且老牌的饮料店,只有2个入场名额供新品牌厮杀争抢。”
冯景民于是将目光投向了其他地区。与台湾仅隔着一湾海峡的平潭,成为了他的首选。
今年年初,冯景民与平潭80后青年林鸿,合伙在平潭开了一家奶茶店“茶言妙芋”。80%的奶茶物料,比如红豆、芋头、绿茶等,依旧从台湾采购。冯景民将物料采购工厂地址标了出来,几乎画出了一个台湾省的地图:关西、大甲、嘉义、高雄、屏东、南投、花莲…...林鸿此前做两岸贸易,因此承担了大部分物料采购的活。
冯景民手绘的物料采购地址图
店铺选在了台亚岚,附近有学校还有住宅小区。开业那天,天气很冷,冯景民兴奋地起了个大早。但一整天下来,进店人数寥寥无几:一共就20个人。
开业第一天,店铺只卖出20多杯饮品。
接入饿了么外卖,单天点单量涨10多倍
冯景民懵了。原以为,店铺附近有学校,有住宅,生意不会差。
但斜倚在店门口许久,他看到,放学后校门口涌出的一大波小学生,大部分径直结伴回家,小部分拐到了附近的小卖部,买一些辣条、仙贝之类的零食,进来奶茶店消费的几乎没有。
这和台湾的情况完全不同。在台湾开店时,每天,小到11岁学生,大到60岁中老年人,都会进店买饮料。“经常能碰到一天喝4杯奶茶的人,奶茶对于生活在台湾的人,是每天必喝的。”
开店的时候是冬天,台亚岚不在人流量聚集的中心地带,住宅区也少有人来到这里。但冯景民注意到,周边的烧烤摊、餐饮店,每隔几分钟,就会有穿不同颜色制服的小哥,在店里等着取外卖。
他起身去了大街上,站在街边观察记录:每隔10分钟,就有20多组外卖小哥的电瓶车经过。
“在台湾,因为饮品店的密集,我们下个楼就能买到一杯奶茶,所以堂食比外卖更普遍。但在平潭,互联网的普及,外卖服务反而更普遍。”冯景民转身回到店里,当下跟林鸿商量后决定,在外卖平台上开店,店铺之后以外卖、外送业务为主。
上线初,他同样做了一系列优惠:满20减10元、一元抢购、以及免配送费等。
传统线下店铺接入互联网,不断扩大的服务半径,加上强有力的营销,当天,在外卖平台上的单子,冯景民接到了300单,是第一天开业订单量的10多倍。
“你们老板是台湾过来的吧?”当天,负责接单的店员接到客户电话时愣了,心想顾客嘴太刁了。
见证电商速度,计划开300家店
质量是饮品店的生命线。针对外卖订单,冯景民在产品端做了许多调整。
比如,店里一款鲜芋QQ奶茶,在外卖平台上,冯景民直接砍掉了“半糖、七分糖”的选项,“芋头我们是台湾大甲进货的。有芋头的饮品,甜度会比一般饮品高很多,我们不推荐顾客选半糖以上的甜度。”到店的客人,冯景民会当面告知。在外卖端,为了更好的饮用口感,冯景民设置了只有“少糖、微糖和无糖”的选项。
还有冰沙类饮品,因为易化,冯景民在外卖平台上只设了“正常冰”选项,去掉了“少冰”;奶盖产品,“热”的温度选项被去除,“否则容易分层。”
店里采购的新鲜水果,也十分讲究:台湾新品圣女果、芭乐、海南千禧果等。“一杯700cc的芭乐果汁,能用掉一斤芭乐,成本占一半。”
开业没多久,在平潭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台湾人强森就成了“茶言妙芋”的常客。“最喜欢鲜芋QQ奶茶,鲜奶调的,跟在台湾喝到的味道一样。”
现在,外卖业务占店铺总订单量超一半,每天总营业额在2500元左右。第2家分店、第3家分店很快在平潭的城区中心、旅游景点区陆续开张了。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冯景民一开业就把外卖业务考虑上了。
每次在店里见到冯景民,他不是在指导员工调制奶茶,就是在打包饮料。虽然很忙,但把饮料递给外卖小哥时,他总是笑脸相迎,也会热情地和他们聊几句。“人好,生意也好。”外卖小哥们这么评价冯景民。
冯景民说,希望他给外卖小哥们带来的好心情,也能由他们传递给客人。“情绪是会互相影响,相互传递的。”
他和林鸿还有更大的目标,计划两三年内,要把“茶言妙芋”的商业模式复制到全国几个城市。“3年内,要开300家店。”
(原标题《台湾老板在饿了么上卖奶茶,半年开三家分店,3年内还要开300家》,原作者蔡小霞。编辑李欣阳)
了一下大众点评的数据,粗略统计,不包括咖啡和水果鲜榨类水吧,杭州目前的大型商场和购物中心,平均每家有六七家奶茶店,多的超过10家,最少的也有3家。
“轻餐是商场的标配,肯定是有的,而且轻餐所占的面积相对较小,也适合商场拿来‘填空’。”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对商场来说,果汁水吧、冰淇淋都是轻餐,不过眼下的消费特点,奶茶相对更受欢迎,销售利润也好,所以奶茶店入驻更多。对于一家不过10平米大小的店铺来说,坪效(单位面积产生的经济效益)很高。”
一方面是易操作、坪效高,一方面是消费者喜欢、跟风,购物中心、商场在招商的时候自然会向茶饮店倾斜。这也是一段时间以来,杭州“网红”奶茶店越来越多的原因。
到底这些奶茶店有什么魅力?败家女记者跑了一圈商场、购物中心,喝了几十杯奶茶,给大家做个参考。
你多久会喝一次奶茶?或者,你一天喝几杯奶茶?
前段时间,尽管爱喝奶茶的周杰伦成为全民话题,原因是他胖了。然后有人科普,一杯奶茶约等于14块方糖。那又怎样?该喝的照旧喝,奶茶店依旧生龙活虎,遍地开花。据美团点评与行业自媒体咖门联合推出的《2017中国饮品生态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全年中国市场约有9.6万家奶茶果汁店开门营业。
早前,奶茶店以连锁模式的街边店为主,这两年,奶茶店在追求茶基和配料品质的同时,最大的特点是,开始进驻购物中心和商场。
杭州就是这样。今年5月底,奈雪的茶在滨江宝龙城开了它在杭州的第四家店。店铺位置原来是美国的牛排连锁店outback,因为“业绩不理想”撤店,奈雪的茶接盘。宝龙城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加上“奈雪”,宝龙城目前总计有11家茶饮店,“还不包括两家星巴克”。
KOI Thé 菁选店
尝鲜点:杭州大厦501/万象汇
这家店4月中旬在杭州大厦501亮相,开业当天一早就开始排长队。据说他家在全球有250多家直营门店,香港、澳门、厦门都有分店,每到之处都能刮起一股奶茶风暴。不过,这股杭儿风在杭州持续得不算长,上周六晚上6点多败家女记者凑巧路过,收银台正空着,点单到取饮料,前后不过5分钟。
败家女记者喝过他家的芋圆黑糖鲜奶、红茶玛奇朵、青茶玛奇朵,还有柚见百香。个人感觉,玛奇朵类的不好喝,因为它的奶盖口感“太奇怪”。芋圆黑糖鲜奶值得一尝,尤其是里面的芋圆,比珍珠还好吃。至于果茶类的柚见百香,我点的是微糖,结果确实如店员提醒,口感偏苦。
KOI的消费不低,均价在30元左右,芋圆黑糖鲜奶32元/杯,红茶和青茶玛奇朵都是24元,柚见百香要34元,差不多和星巴克持平。这个月,他们第二家也要开了,就在萧山的万象汇。在不排队的前提下,路过这里还是值得喝一杯的。
奈雪的茶
尝鲜点:杭州大厦中央商场/万象城/滨江宝龙城/湖滨银泰in77
奈雪的茶今年刚入驻杭州,然后迅速开了四家店,占据了最好的黄金商圈和潮流购物中心。
他们家的茶饮主打时下流行的芝士奶盖茶和水果混合茶,败家女记者喝过其中的四五款,印象特别深的是最近热卖的霸气杨梅,真的挺好喝的,尤其适合眼下杭州的天气。
要说特色,奈雪的茶最大卖点应该是欧包和茶饮的CP组合,霸气芝士草莓搭配草莓魔法棒、霸气橙子搭配超级榴莲王、芝士阿里山初露搭配蜜蜜芝士火龙果等,人均消费自然也就高了。
喜茶
尝鲜点:来福士/万象城/湖滨银泰in77
喜茶已经不用再安利了。至于“现在去还要不要排队”这个问题,败家女记者觉得还是要看“天时地利人和”。
上个月在万象城店,我就碰到过两次基本零排队,都是临近晚餐时间。不过,有一次周二下午2点多,在来福士店还是遇到了排队,队伍不长,也就5分钟,没想到的是,点单的小姑娘开口第一句就是“您现在点单,大约要等候1个小时”。我只好放弃了。他家最近出了两款新品,芝士桃桃和桃桃波波茶,口碑都不错,挑准时间(不排队)可以去试试。另外,如果在喜茶门店附近,可以上美团叫外卖,可惜外送范围不大,半径大约在2公里以内。
小野寺
尝鲜点:嘉里中心
小野寺上个月才开,在嘉里中心的4楼,临近电影院。店铺很小,不过装修很有特色,一看就是主打日本茶饮的品牌。其实,他家的特色茶饮也是芝士奶盖茶——茶基+奶盖,但小野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茶基,不是大多数奶茶店流行的台湾茶,而是以日本茶为主,一共有三种选择,静冈煎茶、冲绳龙团和秋田黑乌龙。奶盖则有5种口味选择,海盐、黑牛乳、抹茶、草莓、蓝莓和芒果。
个人觉得最好喝的是利休白(名字难记没关系),煎茶+海盐奶盖,口感相当小清新,没有浓腻感。其他饮品还有果茶、冰乳茶、纯茶,其中樱花冰乳茶是最近的主打,粉色系很好看,女生点这个的特别多。
小野寺的定价也不低,均价在25元左右。
泰素匠茶
尝鲜点:龙湖金沙天街/湖滨银泰in77/金地广场
泰素匠茶大概算眼下一堆网红奶茶店里的“奇葩”了,没有什么奶盖,你也看不到茶基,总之店如其名,真的是一阵泰国风情扑面而来。
首先是包装,各种各样的瓶子,有的还是玻璃罐,可以直接丢进包里带走!最受欢迎的是招牌泰椰奶花,主要食材是芒果和椰奶。每杯实打实的一只大芒果,加上泰国脆西米和手工蒟蒻。喝之前摇一摇,口感顺滑,甜度刚好,败家女记者有喝过,有点像杨枝甘露,口感确实超过预期。还有一款泰式蛋糕奶茶也很红,最底下是奥利奥蛋糕,杯子内壁抹上奶油,然后倒入奶茶,喝一口感觉像是奥利奥味的奶茶蛋糕在嘴里融化,冰凉凉的,适合大夏天。
(都市快报 记者 朱玫)
日很火的黑糖珍珠鲜奶的人人幸福堂奶茶,刷爆全网朋友圈、微博、小红书、抖音....
在人人幸福堂奶茶门前,无论风吹日晒,都有粉丝坚持不懈地排队,近几个小时的排队等待,只为了一杯“经典手炒黑糖珍珠鲜奶茶”,简直叫人疯狂。
据获悉人人幸福堂茶饮成立于2018年1月,人人幸福堂在总店开业第一天就创下一天卖超过2000杯的纪录,在当时可谓是掀起一波黑糖珍珠鲜奶热。更因过硬的口感,让人人幸福堂奶茶好评不断,因而被不少旅游博主评为“去台湾打卡的奶茶店之一”。
为什么人人幸福堂奶茶一推出市场,就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欢迎和支持,拥有着很火爆的市场发展现状?
据了解到,人人幸福堂奶茶的不一样之处就在于他的所有产品,都坚持采用纯原料,每日手工现炒,同时每日现熬煮出好滋味。在自家的制作工艺下出来的黑糖味道会带有一种特别浓郁的奶香、丝绸感,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黑糖浓郁和鲜奶醇厚。而一切的一切,只为了回馈给顾客一份纯粹的口感加持。
还特地目睹和体验了现场炒糖,原来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而是需要专业手法和6分钟严丝合缝的计时,每锅供应45-50杯奶茶,鲜奶、珍珠和黑糖混合好后,精心用喷枪炮制焦糖口感最后撒上黑糖粉,一杯焰遇幸福才算正式出炉,不得不说还真是个需要精心炮制的技术活。
如果来到人人幸福堂,不拍照留念一下是不完美的。看着热腾腾的糖浆,随着杯壁顺流而下,在杯壁上流淌出一条条精美的纹路,高级而璀璨夺目,而这也被人人幸福堂称之为“幸福纹”。希望这杯好茶能够给你带来满心的幸福。
原创Q杯精致可爱,再和杯中“幸福纹”完美纷呈,无论拍照发朋友圈还是静静的捧在手心都是美好的姿态,要趁着挂壁还没消失的时间赶紧拍照打卡哦!
另外善意提醒一下哦,每杯奶茶都要搅动18下,就可以达到较佳赏味和“搅出幸福”的味道哦,快用满满仪式感一杯握住掌间幸福吧!
为了让更多消费者体验一杯纯粹可口的茶饮,人人幸福堂奶茶一直都走平民化的路线,好喝不贵,你想不想也来一杯呢?
※本文为推广信息,解释权归广告主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