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3日,陕西省市场监管局通告近期对饮料,豆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方便食品,餐饮食品5大类食品541批次样品进行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其中饮料,豆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方便食品4大类10批次样品不合格,检出微生物污染、质量指标不达标、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
一、标称神木市清龙泉纯净水有限公司销售的清泉饮用纯净水,1批次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二、渭南市临渭区盛世龙泉桶装水销售部销售的标称渭南市盛世龙泉饮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润心牌包装饮用水,1批次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三、标称子洲县暖泉饮用水有限公司销售的暖泉桶装饮用水,1批次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四、渭南市高新区水梦甜冰泉桶装水店销售的标称渭南市怡露源饮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包装饮用水,1批次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五、杨凌天露纯净水营销处销售的标称咸阳武功天露饮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天露饮用纯净水,1批次铜绿假单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六、白河县中孚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喜乐生活超市销售的标称西安攀峰顺达商贸有限公司委托许昌中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云岩青鸟牌腐竹,1批次蛋白质不符合产品明示企业标准《腐竹》(Q/XZS 0001S-2020)要求。
七、榆林市横山区旺客购物广场销售的标称内蒙古清泓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清泓豆业牌腐竹段,1批次蛋白质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八、铜川市华茂乐源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陕西三原香芝廊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香芝廊+图形牌食用植物调和油,1批次乙基麦芽酚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九、铜川友辉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三原世纪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老肖家+图形牌食用植物调和油(芝麻调和油),1批次乙基麦芽酚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十、高陵好又多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西安市爱玲食品厂生产的德福家牌牛板筋,1批次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成生产经营者所在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立即组织开展处置工作,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处理。
消费者如在市场上发现或购买到本次公布信息中所涉不合格产品,请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反映。
来源:陕西省市场监管局 作者:蒋小羽
国质量新闻网讯 2021年4月12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了612批次食品安全抽检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16号)。
近期,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饼干、餐饮食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方便食品、蜂产品、糕点、罐头、酒类、粮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糖、食盐、食用农产品、蔬菜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水产制品、水果制品、速冻食品、糖果制品、调味品、饮料、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26类食品612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587批次,不合格样品25批次。检测项目见附件。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个别项目不合格,其产品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现通告如下:
一、不合格产品情况
(一)渝北区靳伦餐饮店销售的米线,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二)渝北区茨竹镇凤竹食品超市销售的、标称四川省嘉合一品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五香牛肉干,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广电计量检测(湖南)有限公司。
(三)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望途溪柏淑食品超市销售的、标称广东好感觉食品有限公司监制、揭西县雅味园食品厂(分装)生产的焦糖味瓜子,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东莞市中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四)潼南区赵文文炒货店销售的、标称安徽省巢湖市凤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蟹黄味豆瓣,酸价(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五)铜梁区金龙大道鑫源食品超市销售的米线,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六)巫溪县文峰镇万学念百货店销售的、标称巫溪县佳佳享食品加工厂生产的佳家享瓜子,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七)铜梁区张家副食经营部销售的、标称四川聚川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原味葵花子,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八)云阳县口口鲜餐饮酒楼销售的高粱酒,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九)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家副食百货超市销售的、标称重庆大天地缘食品有限公司授权、重庆全成食品有限公司制造的冰糖麻饼(糕点烘烤类),酸价(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十)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家副食百货超市销售的本地茄子,镉(以Cd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十一)江津区阿刚食品经营部销售的、标称沙坪坝区王小华米线加工店生产的米线,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十二)奉节县张丕林副食店销售的、标称重庆市旺客食品厂生产的精制榨菜,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十三)江津区隆顺副食经营部销售的、标称郯城县陈师傅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酒鬼花生,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十四)重庆市涪陵区乌杨路杨树新村灌溪沟菜市场负二楼32、49号秦小容销售的干百合,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十五)万州区观音岩洪为明副食店销售的、来自重庆市万州区农建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临时禽屠宰点)的土杂鸡,氧氟沙星不符合农业部公告第2292号要求。检验机构为重庆海关技术中心。
(十六)潼南区潼柏副食超市销售的、标称长沙市望城区香香食品厂生产的香辣素鳕鱼片(调味面制品),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十七)重庆市梁平区星农百货超市销售的韭菜,腐霉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海关技术中心。
(十八)酉阳县冉家批发部销售的、标称江西一品泰和乌鸡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监制、江西倍得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乌鸡精(调味料),呈味核苷酸二钠不符合产品执行标准要求。检验机构为广电计量检测(湖南)有限公司。
(十九)渝北区余强食品经营部销售的、标称四川省黎红杉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纯芝麻油,乙基麦芽酚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广电计量检测(湖南)有限公司。
(二十)重庆谊品弘渝科技有限公司九龙坡谢正街分公司销售的黄花菜,铅(以Pb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一)合川区二郎镇龙发食品超市销售的、标称由广东前后左右食品有限公司经销、广东情人结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韩式肉干(香辣味),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二十二)巴南区岳永胜副食店销售的、标称达州市唐氏咸菜厂生产的梅干菜,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广电计量检测(湖南)有限公司。
(二十三)重庆市涪陵区顺江花园清江苑1层126号周廷洪销售的菜头(酱腌菜),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四)重庆商社新世纪百货连锁经营有限公司老顶坡店销售的赣南脐橙,丙溴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谱尼测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五)黔江区昌其榨油坊生产的菜籽油,苯并[a]芘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验机构为广电计量检测(湖南)有限公司。
二、核查处置情况
所在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依法启动查处工作,同时已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
监督抽检产品合格信息.xlsx
监督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
(声明:以下信息仅指本次抽检标称的生产企业相关产品的生产日期/批号和所检项目) | |||||||||||
序号 | 标识生产企业名称 | 标识生产企业地址 | 被抽样单位名称 | 被抽样单位地址 | 食品名称 | 规格型号 | 商标 | 生产日期/批号 | 不合格项目║检验结果║标准值 | 检验机构 | 备注 |
1 | / | / | 渝北区靳伦餐饮店 | 重庆市渝北区双凤路173号 | 米线 | 散装 | / | 2021-03-10 (购进日期) |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0.103g/kg║不得使用 | 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 |
2 | 四川省嘉合一品食品有限公司 | 仁寿县兴盛家私产业园区 | 渝北区茨竹镇凤竹食品超市 | 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竹峰路196号 | 五香牛肉干 | 60克/包 | 思蜀香+图形 | 2020-07-13 | 菌落总数║3.3×10?,3.7×10?,7.3×10?,1.1×10?,1.1×10?CFU/g║n=5,c=2,m=10?,M=10?CFU/g | 广电计量检测(湖南)有限公司 |
为2018年度最受关注的餐饮模式之一,现炒快餐的出现,搅动了原本一潭死水的快餐江湖。原本深陷泥淖的中式快餐品牌们,仿佛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纷纷投身进去。
现炒快餐为何会走红?发展近两年后,其市场现状如何?“现场炒制、称重自选”的模式又遭遇了哪些问题?未来的前景是否明朗?
本文将一一解读。
< class="pgc-img">>1 传统快餐的困境VS现炒快餐的走红
如果传统快餐吃得开,现炒快餐就不会如此受拥护。
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和行业情况的改变,传统中式快餐的困局越来越明显,在行业竞争多元化、成本压力最大化等内忧外患下,20年前的高光早已不在。(点击阅读:中国中式快餐十大品牌揭晓:快餐“谋变”,出路在哪?)
为了打破行业瓶颈,近几年不少快餐品牌都在积极谋变,但收效甚微。直到2018年,以“现场炒制、称重自选”为主的现炒快餐新模式的出现,深处泥潭的快餐品牌们才仿佛看见了曙光。
< class="pgc-img">>事实上,单纯的“现炒”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快餐预制、标准化横行之前,现炒早已甚至一直都存在着。2018年出现的现炒新风潮,严格来说,是建立在回归基础上的升级。
这种现炒新模式主要有6个特点:
▼
①厨房从后端移到前段,变成全开放式,厨师回归并在现场用小锅炒菜;
②现炒好的几十种荤素菜品与凉菜、铁板、炖品、饮品等一起排列整齐,任顾客挑选;
③餐厅里一般都摆放着大牌优质的粮油食材,让顾客看见;
④不设置分餐人员,顾客自选菜品,选好菜品后称重,按均一单价计费,客单价一般都突破20元;
⑤选址大多在人流密集的工业园区、写字楼区或住宅小区;
⑥餐厅环境大都简约舒适。
而这种新模式的先行者,是一个原本寂寂无名的快餐品牌——小女当家。2017年,小女当家携新模式进入深圳科技园区,客单价在35—40元,无论是午市还是晚市,每天都大排长龙,很快便引起了行业热议。
< class="pgc-img">>2018年,这种现炒新模式经媒体报道后迅速走红。随后,真功夫、72街等众多知名快餐品牌纷纷效仿,推出了现炒店。
2 爆火近两年后,现炒快餐的3个发展现状
走红至今,现炒快餐的发展现状如何?红餐网(ID:hongcan18)观察、走访总结了以下3点:
1 深圳广州火热,北京上海较少见
截至目前,小女当家已经在深圳开出了7家门店。除小女当家外,深圳也出现了一批以单店为主的现炒品牌 ,比如好吃熊、筷节奏、佰味捞等。
与此同时,这股风潮也迅速蔓延至邻近的广州,不少广州传统快餐店纷纷朝这个方向改造升级。 除真功夫、72街外,其余3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牌/门店分别是小凡家、两餐秀、大厨小匠。
小凡家原本主营牛蛙面,经营陷入困境后,于2018年4月率先将现炒模式引入了广州。目前,小凡家仍只有1家门店,但其负责人欧阳透露,小凡家已经有拓店计划;
2018年10月,知名快餐连锁品牌72街加码现炒快餐,推出“72街CHEF”,陆续将部分原有门店升级成了现炒模式。
< class="pgc-img">>△72街的现炒餐厅
两餐秀的前身是在广州经营了十余年的“旺客铁板自选快餐”,门店选址以社区为主,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内就开出了8家现炒快餐门店,数量最多,并且仍在持续扩张;
大厨小匠目前有4家门店,分别分布在广州萝岗的工业园区以及天河的写字楼区。除了自身的扩张速度逐渐加快外,大厨小匠甚至对外开放了几个城市的加盟。
反观上海、北京、成都等地,红餐网(ID:hongcan18)记者查询各地大众点评平台,并询问当地相关从业人士后发现,尽管现炒快餐模式已经火了一年半,但目前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地,这类餐厅仍然非常少见,大众点评几乎没有相关门店收录。
2 消费者热度不减,门店同质化竞争初现
从市场反馈来看,时隔一年半,现炒快餐模式依旧受顾客欢迎。
搜索各大品牌在大众点评上的评价发现,虽然也有不少顾客反映现炒快餐太贵、排队太长、口味不合适等,但总的来看,大部分现炒快餐店的顾客评价仍然以好评为主,如“现炒口味好”“菜品丰富选择多”“环境干净舒适”“食材健康安全”“吃得放心”等 。
< class="pgc-img">>△消费者对现炒快餐的评价
“现在附近很多家这样的快餐店,有点像家常菜,从菜到汤,样样都有,现炒味道很好吃得也放心,相比其他快餐店,真的是非常良心了。”一位在深圳科技园区上班的白领小陈如是说道。
小陈的说法反映了现炒快餐的人气,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现炒快餐同质化竞争已经出现。
红餐网(ID:hongcan18)走访市场发现,在广州某写字楼负一楼,就有3家现炒自助快餐店,每个门店之间的距离相隔不到10米。
其中两家门店,装修风格相似,主色调均为绿色;餐厅标语也大同小异,更夸张的是,连开放式厨房的位置、桌椅布局、菜品、动线设置,都几乎一模一样。
但即便如此,这两家店的人气也远远优于同楼层的其他传统快餐店,足以可见消费者对现炒快餐的喜爱。
< class="pgc-img">>△绿色、简约已经成为现炒餐厅的标配
3 发展较慢,仍未出现较有影响力的品牌
作为现炒快餐模式的先行者,小女当家2017年进入深圳,到2019年只开出了7家店,并且两家店都是最新开出的。
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道,“很难想象小女当家这么强的盈利能力,竟然到现在还只开了7家店。”他猜测,也许是小女当家内部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才扩张得如此慢。
而此前高调宣布升级现炒模式的72街,发展也并不理想。2018年9月,72街创始人周明曾表示,公司已将工作重心倾斜至3.0现炒餐厅的建设,计划完成现有100余家门店的升级。
但截至目前,72街只有广州中信、广州花城汇、深圳盐田人人乐3家为现炒门店,目标还远远未达成。红餐网就此采访周明时,他直言“72街CHEF的试验失败了,目前正在休养生息”。
总的来看,就现炒称重自选快餐而言,目前市场上仍未出现比较有影响力的品牌。
3 机遇挑战并存,现炒快餐也面临4大问题
对于现炒快餐模式,大部分受访餐饮人表示看好,在他们看来,预热的工业化快餐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对口味和体验的追求,现炒快餐回归传统的“炒、蒸、焖、煮”,强调口味和品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与此同时,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短短一年半的发展过程中,现炒快餐模式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使得它的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迷雾。
1 顾客挑剔,食材耗用高且难以避免
目前,市面上的现炒快餐大都引入了西餐的自助取餐模式,没有安排分餐人员,顾客可以按个人喜好自由选择适量的菜品。
这样一来,确实可以为顾客提供丰富的选择,促进消费,但另一方面,顾客挑肥拣瘦,被“挑剩”的食材,最终都被迫全部浪费。 严重的食材耗用,对成本极其敏感的快餐来说,简直是噩梦。
< class="pgc-img">>△正在挑选菜品的顾客
小凡家负责人欧阳表示,浪费是现炒类快餐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比如一盆小炒肉,顾客会进行反复翻捡,将品相较好的瘦肉夹走,辣椒和一些较肥的肉则无人问津。
“要尽量减小顾客挑食的代价,餐厅就必须严格控制食材的品质以及出品的品相、口味等。”
但如此一来,成本必定高居不下。如何降低挑食的费用,又稳住供应的成本,还兼顾食材、出品品质?是现炒快餐面临的难题之一。
2 经营时段受限,大部分餐厅只能做午市
怎么增加营收渠道和时间段,提高门店营收,也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现炒快餐强调现炒,一旦厨师休息,便无法提供菜品。此外,现炒快餐的选址一般在人流聚集的工业、科技园区、写字楼区或住宅小区附近,更多的是在写字楼附近,目标群体主要为上班的白领一族。这就导致大部分餐厅只能做午市生意,晚市惨淡,早餐、下午茶等其他时段更是难以涉及,影响整体营收 。
小女当家创维店能做到午市、晚市均高峰,其实是一个特例。它所在的南山科技园区,是深圳互联网公司最聚集的地方,互联网公司加班员工多,晚市的需求就会比较大,这样的选址是可遇不可求的。
相比之下,选址于广州写字楼区的小凡家更像是典型写字楼快餐的写照:晚市基本没有白领光顾,八点半就收拾打烊了。餐厅推出了炒菜系列后,吸引了不少附近的居民,才勉强将晚市的营业额维持在午市的三分之一左右。
< class="pgc-img">>3 称重计费,容易导致客单价过高丧失性价比
顾客对快餐的心理预期值一般在20—30元左右,如果高出这个价格,再好的口味也容易觉得不值。
现炒快餐让顾客自由选择,荤素均一称重计费,几十种菜品每样夹一点,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客单价过高,从而丧失性价比。
< class="pgc-img">>△过高的价格是现炒快餐的差评点之一
比如,小女当家官方说明的客单价在35元左右,但是实际买单下来,价格一般超过40元,很多男性顾客一般要50元左右才能吃得饱,这就使得很多顾客觉得“不值”。
如何将客单价调控在合理的范围内,保障门店利润又不伤客? 小女当家的做法是,在显眼处向消费者宣导,用餐选择4—6两为佳(一两的单价是5元),将客单价维持在30元左右,但成效似乎不大。
4 壁垒低模式重,易跟风不易做成品牌连锁
从模式来看,现炒快餐门店相比传统快餐,更重人工和管理,要实现连锁扩张,受限因素更多。
首先,由于极度依赖厨师,要达到连锁扩张所需的标准化,对食材的配置和厨师的培训要求会非常高。同时,不同菜系要配置不同的厨师,一家店至少需要15—20个厨师,厨师的招聘、成本等也是限制扩张的重要因素。
其次,门店的菜品设置、保温设置、动线设置、食品安全、菜品标准化、后厨管理、供应链管理等,都要求门店必须具备很强的运营管理水平。
与扩张难相对的是,现炒模式的壁垒极低,很容易被跟风抄袭,做成单店赚快钱。 从厨房到收银,从菜品到环境,现炒快餐的全部都展现在所有人面前,几乎没有任何秘密。有心人想模仿的话,看一遍也就理清楚了。
当现炒快餐遍地开花时,如何形成品牌竞争力,持续发展,也将会是一大问题。
小结
总的来看,现炒快餐模式确实满足了当下的消费需求,是传统快餐突围的方向之一。
但其模式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成本与利润难以平衡、难以实现标准化的连锁扩张等,一旦把握不好,也容易血本无归。因此,餐饮经营者若想入局,还要好好思考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