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执照其实是生活中一个非常常见的证件了,大家都知道,只要是开门做生意,还是网店开门, 还是公司开业,都需要首先把营业执照办好。营业执照是工商部门发给个体,企业准许他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凭证。没有营业执照就开始经营的话,是要面临工商部门的处罚的。
既然营业执照这么重要,那么营业执照一般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首先呢,营业执照一般在注册下来之后,会有一个正本一个副本。正本相较于副本来说,一般比副本大概要大一倍。营业执照的正本一般要悬挂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营业执照的副本一般用于办理公司其他业务,随身携带。
那么营业执照一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他们又分别代表了什么意思呢?
营业执照的组成是由:
1、公司名称
区域+字号+行业特点+组织形式(商丘XX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公司类型
类型是表明公司的类别,一般比较多见的是(自然人独资)(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3、法定代表人
俗称法人,是公司代表出面的人物
4、注册资金
现在注册资金分为实缴和认缴两种,基本市面上的公司都是认缴
5、成立日期
工商部门给咱们公司公司制证的那一天
6、有效日期
一般有效日期都是10年.30年.50年.长期
7、经营范围
要看咱们公司的行业归属,然后根据行业来选经营范围。经营范围一般都是来自于国民行业经济分类注释这本书。
8、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相当于公司的身份证。
9、登记机关及发证日期
归属辖区以及制证日期
营业执照包含的东西,以及每一部分包含的理解都在这上面了。可能不全,欢迎补充。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是我们能消费的地方,都是需要有营业执照的。例如咱们门口的小卖部,餐饮店,水果店,服装店。这些基本上都是个体户的营业执照。个体户的营业执照我们只需要在所属辖区的工商所进行登记办理就行了。需要注意的是,现在材料的申请还有提交一般都是在网上提交。现在基本是不受理纸质材料了。也省去了很多的资源
除了这些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个体营业执照呢,还有这个我们身边有好多的装修公司,广告公司,记账公司,软件公司这些我们看到的呢,基本都是属于公司类型的营业执照,这种营业执照跟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公司成立需要有法人,监视,财务最少三名人员来组成。而个体户呢,只需要登记一名人员就可以办理了。
我们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碰到的营业执照基本都属于这两种。
还有其他的营业执照。例如:外资,有限合伙,无限合伙,集团。这些我们生活动碰到的比较少的,我们在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希望通过我的稍微说明,能让您了解到更多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需要的东西。
年年底,某一天我同时有三家店开业。其中一家在河南郑州市登封县--就是少林寺脚下的那个县城。
开业当天,我从外地另一家新开业的门店赶过去,发现员工还没招够,已经招到的员工居然像没怎么培训过一样。
开业前几天非常忙,在我们全员前厅迎宾后厨刷碗全上的情况下,在店里却压根看不到店长人。我又观察了几天,发现他丝毫不上心,最后还是把他辞退了。
后来新店长到位,在跟当地蔬菜供应商、充电宝供应商交流后,发现筹备店长存在收取回扣、私自索要进场费的问题。说的严肃一点,是以权谋私,涉及金额数千元。
这不禁让我再次思考:为什么他如此不上心?为什么他领着工资还要吃回扣?
慢慢我逐渐发现,上述的种种问题,在整个餐饮行业尤其是个体餐饮中,并不罕见。它们一直困扰着我。
我知道,这些问题跟利益分配、文化氛围、薪酬绩效都有关系。但面对当前的内部情况该怎么办,我有些迷茫。
烤鱼不用挑,就吃半天妖
我开始留意那些伙伴状态特别好的门店。这种状态好,是你一下能感受到的,员工的精气神好,热情、充满斗志;门店特别干净、整洁,井井有条;餐期店里热热闹闹,烟火气十足。
能达到这种状态的店,有的是连锁餐饮品牌,有的还不算品牌,只是一家个体单店。其中有一个代表性的品牌,就是半天妖青花椒烤鱼,2020年新开门店209家,2021年预计新开近600家,门店数量将突破1000家。
通过跟他们的多位门店伙伴、店长、区域经理接触,以及多次到他们的不同门店消费体验,确实发现半天妖的门店状态就是我期待的,他们的员工带给我的感觉,也是一样的朴实、热情而不过度。
我查阅了网上几乎所有关于半天妖的公开资料,并且通过朋友引荐,到济南拜访了半天妖创始人耿总,还意外认识了在半天妖做战略顾问的北邮学长,深度了解学习了这一套利益分配机制。
合伙制的核心是将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通过单店合伙的形式绑定在一起。利益相关者包括但不限于选址开发的人、施工队、门店所有员工、供应商、中央厨房/工厂、公司中后台职能同事(营销、财务、产品研发)等等。
所有对门店有影响的人,都分好工做好自己的贡献,分得自己的利益。
这听起来比较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要应对各种异常情况。比如有人没钱入股怎么办?有的人不相信门店会赚钱不想入股怎么办?有的人离职之后股份怎么处理?新的店长入职一家门店,股份该怎么处理?
这些问题在多家大型连锁餐饮企业都已经有成熟的落地解决办法,用好了合伙制,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尝试使用用合伙制。
门店合伙将成为标配
我坚信,合伙制未来将成为餐饮门店的标配。为什么呢?
核心人才一定要通过合伙来深度绑定利益。伙伴们实打实的投入真金白银,成为门店股东,而且是门店的合伙人,这样就拥有了经营者和所有者双重身份,对应了门店的经营权和所有权。这时他们看待问题就不再是单纯打工者的角度,会以门店利益为先,因为门店利益十分关乎他个人的利益。
合伙制能极大程度提升伙伴的工作意愿。他们会想方设法的降低门店成本、提升门店利润,大概率就不再出现吃供应商回扣、把食材拿回家、私自结账偷营业额等情况,因为那些小利益都远不及工资+分红的收益大。
营业时间玩手机、上班打完卡就离岗等出工不出力的情况也会大幅减少,门店在管理者带动下也会形成良好的奋斗文化,因为他们努力干->分到钱,形成正向循环,会越干越有劲。
这是他们自己的店,多劳多得,他们定然会全命以赴。
不实行合伙制,人才会被抢走。如果门店已经开业,盈利情况好,或者还没开业,但品牌、选址都还不错,店长们是非常愿意参与投资的。赚钱的机会谁不想要呢?
店长假设薪水8000元,门店月利润10万元,他占股8%以上的话,每月分红就可以超过基本工资;一位后厨阿姨薪资3500元,假设占股1%,每月分红1000元,收入增加近30%,这对她来说十分可观(我见过好几位阿姨会为了每月多挣1000元而早上四五点起床再做一份兼职)。
用这种方法去吸引人才,非常有效。
各位餐饮老板,如果你的店长跟着你好几年,老老实实呕心沥血的帮你每天管店,把门店业绩一步步提升,赶紧让他成为你的股东吧!这么好的店长,你不让他成为股东,别人也会抢着让他成为股东啊!
华社北京2月26日电(记者王明浩、孔祥鑫、吉宁)在北京市东城区翠花胡同,一排大小不一的红灯笼随风摇曳。43年前,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个体餐饮——悦宾饭馆诞生于此。如今,这家“胡同里的小馆子”的又一个重要时刻悄然而至——扛住疫情冲击,在新年迎来新生。
农历正月二十三,星期一。10点50分,还没到营业时间,顾客就一波接一波涌来,这让饭馆老板郭华欣喜不已。
“我们开饭店的常说,‘星期一买卖稀’。搁过去,过了11点半才上客人,新年营业第一天,没想到生意能这么好!”说话间,郭华搬着板凳站在饭馆门前,郑重贴上了“开业”的红底金字。
2月13日,在北京市东城区翠花胡同,悦宾饭馆装修后重新开业。悦宾饭馆第三代经营者郭华站在饭馆门前,郑重贴上“开业”的红底金字。新华社记者 马晓冬 摄
走进这家老饭馆,40多平方米的空间稍显局促,11张饭桌错落摆放,墙上张贴着老辈人的创业照片和“尝尝看”的字帖。中午时分,顾客已是满满当当,蒜泥肘子、凉拌肚丝、干炸小丸子、糖醋排骨等传承几十年的招牌菜,一盘一盘端上桌。
这间享誉“中国个体餐饮第一家”的饭馆于1980年正式开业。为留住历史的记忆,悦宾饭馆依然保留当年的门脸和店名,依然沿用手写菜单。43年来,四面八方的宾客慕名而来,在这里品尝岁月的味道、感受时代的脉动。
疫情时期,悦宾饭馆和许多小门店一样,几度“开了关、关了开”,经营遭遇冲击。
幸运的是,这家凝聚三代人心血的小饭馆得到了政府部门送来的温暖和老顾客们的支持。守护“中国个体餐饮第一家”的招牌和社会各界的鼓励,让郭华一次次振作起来。
2月9日在悦宾饭馆拍摄的资料照片,左图为1980年的悦宾饭馆,右图为已故悦宾饭馆创始人刘桂仙。新华社记者 马晓冬 摄
“看着商户们生意受影响,我们特别着急,想办法让大家尽快复工止损。”对于悦宾饭馆的困境,东城区市场监管局东华门街道所副所长刘小龙非常了解,“一方面帮助落实防疫要求,另一方面与各部门、协会联动,帮助商户恢复元气。”
政府的扶持中税费减免是重要一项。“2022年4月后,免除了我们这种规模的个体餐饮收入的增值税,个税部分也减半征收,结结实实松了口气。”郭华感慨,“关键时刻政府在背后撑了一把,就像有娘家人照顾一样,特别温暖。”
郭华一直念念不忘两位90多岁的老人到店里吃饭的场景。“每次暂停堂食后,都有许多顾客盼着尽快营业。有一天,两位老人发现饭馆开门了,特别惊喜,其中一位说,‘我说开着呢,你非说没开’。”说到这儿,郭华眼眶湿润,“顾客们一直惦记着悦宾,这就是支撑我们坚持下去的理由。”
2月13日,食客在北京悦宾饭馆用餐。新华社记者 马晓冬 摄
今年初疫情防控政策措施优化调整后,郭华重新整修了饭馆。“我们这里是平房,墙面返潮快,容易出黄印子,灯光也有点暗了,进门显得不亮堂。把电路翻修一遍,把墙壁粉刷一新,再淘汰一批老物件。”
春节期间,郭华的手机响个不停。“无论是老顾客还是新朋友,都问我什么时候开门。”郭华说,“有顾客们打气,心里踏实多了。我催着工人加快施工进度,一定要在正月里营业。”
得知悦宾饭馆重新开张,30多年的老主顾王明耀早早约好朋友到店小聚。对于店里的招牌菜,王明耀烂熟于心:“吃了几十年的老饭馆,饭菜味道没变过,吃饭的心情也没变,我们老哥儿几个希望饭馆越开越红火。”
“重新开业第一天,感觉一切都顺了,每个人都回到了以前那种连轴转的状态。”郭华一边张罗着上菜、盘账,一边高兴地跟记者攀谈。
新年新气象,郭华带着共同经营饭馆的兄弟姐妹一起站在大门前拍了张珍贵合影。“这是新的阶段,更是新的开始,我们要大张旗鼓、大干一场!”郭华坚定地说。(参与采写:郭宇靖、马晓冬)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