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由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山东省饭店协会组织开展的山东省百家“鲁菜名店”评选认定活动网络投票环节正式结束,活动自11月14日启动线上投票以来,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截止投票结束,总票数超过345万票。
14日,本次活动社会投票正式启动,活动当天就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切关注,许多人拿起手机为自己心目中的鲁菜名店点赞助力,第一天126家品牌收获37万余票。随后4天时间里,活动关注度直线上升,鲁菜名店的票数角逐更是十分激烈,一直到了活动结束前一分钟,社会投票前十名才正式出炉。据统计,社会投票5天时间里,126家参评企业共计收获345万余票。
其中,山东鲁菜根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179897票高居网络投票第一位,第二至第十分别是山东荣峰经贸发展有限公司、海悦大酒店、山东龙湖大酒店有限公司、临沂市兰山区张文朋炒鸡店、知味斋大饭店、山东鹏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鹏成海鲜酒店)、东营市一家亲餐饮有限公司、济南市中尚德凯瑞城南往事酒店和滨州绿都大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系列决策部署,纵深推进“山东消费提振年”,推动鲁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省餐饮消费持续回暖向好,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山东省饭店协会组织开展山东省百家“鲁菜名店”评选认定工作。活动以促消费为主线,以弘扬山东美食文化为纽带,采取全省联动,网友海选投票和专家评审的方式,引领山东餐饮消费新新风尚,持续燃旺“烟火气”。
按照评定规则,网络投票结束后将进入专家评议环节,最终以用户满意为评价核心,从专业、品质、高效、体验、创新等多个维度对候选品牌进行综合评审,最终选出获奖名单。最终榜单将在2023“齐鲁美食节”冬季促消费活动启动仪式上对外发布。
东人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消费市场也愈发红火!去年山东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达36141.8亿元,增速比全国水平还高出1.5个百分点,这得是花了多少银子啊!
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更是一个比一个涨得欢,看来山东人不仅爱买买买,吃喝玩乐也是一把好手。
< class="pgc-img">>这热闹的消费市场,让不少本土零售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2023年中国连锁TOP100"榜单里,山东就有11家企业挤进了前一百名,跟去年一样多。
这些企业遍布济南、青岛、潍坊等地,个个都是当地的零售大佬。
这些上榜企业的总销售额加起来有1777.80亿元,多数企业的销售规模还在稳步增长。不过,门店数量嘛,有的增加了,有的缩水了,看来经营策略各有不同。
< class="pgc-img">>这些零售巨头,不得不提德百集团、潍百集团、烟台振华集团和利群集团。
利群集团的商业版图最为广阔,大卖场一个接一个,便利店遍地开花,去年的销售额就高达290.98亿元,在山东省排第三,放眼全国也能排到第23位。
家家悦和银座集团也是山东零售界的两大劲旅。
家家悦经过20多年的耕耘,已经形成了大卖场、超市、百货、便利店等多业态并举的格局,版图更是从山东拓展到了北京、河北等地。
< class="pgc-img">>最近一年,家家悦还开出了一批新型门店,悦记零食店和好惠星折扣店就是其中的新秀。
银座集团是鲁商集团旗下的一家大型连锁企业,主要经营超市、百货、购物中心等业态,旗下的和谐广场、银座奥特莱斯等品牌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地都很有名气。
< class="pgc-img">>山东这些零售企业可谓是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它们紧跟消费趋势,不断创新业态,为山东人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购物体验。
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山东的消费市场一定会越来越红火,老百姓的钱袋子也会越来越鼓!
期,济南第一批“泉城好品”区域公共品牌公布,超意兴名列其中。8月16日,新黄河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泉城味道”民营企业家代表见面会上获悉,目前,超意兴直营600多家门店,走出山东,覆盖京津冀。
见面会上,作为超意兴把子肉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超意兴餐饮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张靖之讲述了超意兴的发展历程。
1912年,张靖之的高祖父张书翰,开创“正泰恒”饭铺,经营济南特色美食把子肉。1993年,张靖之的父亲张超,接过了家族事业,在“正泰恒”的基础上创立了超意兴。由此,历经百年历史,五代传承,超意兴获评中华老字号,超意兴把子肉制作技艺入选了山东省级非遗,超意兴把子肉也成为首批“好品山东”“泉城好品”名录产品。
从小在超意兴餐厅里长大的张靖之,见证了超意兴的成长和发展。企业发展中践行的“造福顾客,成就员工,回报社会”的理念,深深影响了张靖之。
2017年回国后,张靖之开始参与到超意兴的运营中,负责公司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转型,推动品牌升级,优化品牌定位,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并推出把子肉零售化产品,将把子肉打造为济南伴手礼、城市名片。同时,重塑中华老字号品牌“草包包子”、鲁菜名店“燕喜堂”,孵化黄焖鸡米饭品牌“可立餐”,建立了以超意兴为核心的多品牌发展矩阵。
在张靖之看来,任何一家企业的成长与进步都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超意兴同样如此。超意兴发展的关键节点,都离不开济南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泉城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的涵养。
2011年,超意兴在连锁店快速拓展时期,需要资金建设配套的生产加工中心,但是自身抵押资产不足,无法获得贷款。关键时刻,在市中区委统战部和工商联的牵线搭桥下,超意兴从齐鲁银行获得信用贷款500万元,从而建成了集加工、储存、冷链配送为一体的中央厨房,促使企业实现了质的飞跃,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紧接着,超意兴又借势“省会都市圈”的战略发展机遇,第一次从济南走出去,相继在淄博、德州等地开设门店,从此开启了超意兴走向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步伐。
截至目前,超意兴直管运营超过600家连锁快餐门店,精耕山东、辐射京津冀,已初步发展成为一家集门店运营、人才培养、食品供应链于一体的综合性餐饮食品企业。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持续地创新。张靖之认为,企业的创新发展,首先是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其次,离不开技术上的创新发展。
目前,超意兴正在建设中的食品加工厂项目将于今年9月底投入使用,它是基于“绿色+共享”理念建设的新一代中央厨房,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建设有蔬菜加工、面食加工、肉类加工、生鲜调理、复合调味料加工等五大功能区域,可减少餐饮门店80%的厨余垃圾,年生产加工能力达1.2万吨,辐射半径600公里,可覆盖山东全省及京津冀地区。整个项目正常投入使用后,各项管理将更趋科学规范和完善,为实现超意兴“精耕山东、辐射京津冀、走向全国”的战略部署提供后勤保障。
张靖之表示,接下来,超意兴将在新工厂运用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强化数字化建设,开展物流管理系统的实施落地。通过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排线,优化物流路线,提高物流效率和可靠性;在门店铺设智慧收银系统,通过AI菜品识别技术,提高收银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开发智能报表系统,提高各运营团队数据分析能力,做到实时了解经营状况。通过数字化管理能力提升,打造科技赋能的餐饮平台。
记者:黄敏 校对:汤琪 编辑: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