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馆里如何使用公筷公勺?
成都出新规!
即日起实施!
< class="pgc-img">>图源:中央文明办
6月3日,记者从成都餐饮同业公会获悉,为全面推广使用公筷公勺,进一步引导广大市民提升用餐文明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推动全社会形成安全用餐、健康用餐、文明用餐的良好氛围,成都餐饮同业公会、成都市消费者协会联合制定了《成都市餐饮业公筷公勺使用规范》,并引导会员单位、各餐饮单位遵照执行。即日起,规定正式实施。
餐饮企业100%配备公筷公勺
颜色为白色或类白色 印“公筷”“公勺”字样
据了解,成都餐饮业公筷公勺使用规范适用于成都各种经济类型的餐饮服务单位,包括饭庄、酒家、酒楼、餐馆、餐厅(含饭店、宾馆、酒店、度假村、农家乐中对外经营的餐厅)、火锅店、小吃店、快餐店、面馆,以及集体用餐配送企业。
在公筷公勺要求方面,明确必须在规格和颜色上明显区别于自用筷勺,材质应符合GB 4806规定的质量要求。其中,公筷材质宜采用塑料、竹、木、陶瓷、金属等,颜色宜为白色或类白色,长度比自用筷长3~4厘米,公筷粗端宜印(烫)“公筷”字样。
公勺材质则宜采用陶瓷、食品级不锈钢,颜色宜为白色或类白色,勺柄长度应比自用勺勺柄长且明显不同于自用勺,勺柄处宜印(烫)“公勺”字样。
< class="pgc-img">>根据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应100%配备并提供公筷公勺,主动引导宾客使用公筷公勺,同时根据餐桌规格、实际用餐人数、菜品类型与菜品数量等实际消费场景,摆放相适应的公筷公勺,采取一人双筷或一菜一筷(勺)等摆放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火锅类餐饮服务单位还应提供与私筷、常规公筷具有区分度的“生料专用公筷”,而自助餐或消费者自行取餐的餐饮服务单位,则应配置与菜品对应的、便于取用的公筷公勺,并尽量配置单独摆放公筷公勺的托盘或托架。
对于宴席、宴会等大规模人群聚集性消费的餐饮服务单位,该规范则倡导各取所食,不互夹菜。
< class="pgc-img">>食客在火锅店用餐 肖雨杨摄
公筷公勺被误用 餐厅应立即更换
剩余食品打包也须用公筷公勺
规范提出,就餐人员若误将公筷公勺作为个人餐具使用,餐厅服务员应立即更换。
此外,规范还明确,使用公筷公勺取用餐盘内靠近自己的菜品(点心),不用公筷公勺随意翻拌,使用公勺舀汤应避免汤汁溢出。餐后剩余食品打包或撤盘时,应使用公筷公勺。
消毒卫生和管理方面,餐饮服务单位应将公筷公勺配置纳入日常备餐流程、摆台标准、出餐流程、上菜流程、引导流程与洗消流程等管理环节。同时,公筷公勺应单独存放,在工作台上应有显著的字样标明公勺公筷摆放处,并标注消毒日期。
引导就餐新习惯 用餐前应进行专门讲解
餐饮商家执行不到位将被约谈通报
作为一种新的就餐习惯,要尽快在大众中普及并接受也并非一件易事。
对此,规范提出,餐饮服务单位应在大堂、餐厅醒目处张贴使用公筷公勺的宣传海报,或在宣传屏播放宣传片,并在餐桌上放置提示牌,持续引导、提醒用餐者使用公筷公勺。
用餐前,服务员应主动宣传和引导宾客使用公筷公勺,并介绍公筷公勺的摆放位置和使用方法。
此外,规范建议应将公筷公勺使用情况列入各类先进、示范店评选标准,促进餐饮服务单位推广使用。
据了解,为推动使用公筷公勺落实到位,成都餐饮同业公会和成都市消费者协会将报请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对餐饮单位的执行情况开展明察暗访工作。针对执行不到位的餐饮服务单位,将进行约谈、通报;对拒不配合与整改的单位,将取消其参评各类先进、示范店的资格。
勺子筷子是中国人最常用的饮食工具
然而,用自己的筷子在给别人夹菜时
亦把唾液、病菌随着筷子带入菜中
成为细菌的直接传播者
公筷公勺怎么用?
快看下图!
使用“公筷公勺”是一种健康的好习惯
健康生活从餐桌开始
<>古陶瓷饭店火锅店摆台四件套餐具家用碗碟怀旧套装餐厅
>< class="pgc-img">>
立还不到一年的锅否火锅,是一家全新概念的餐饮电子商务企业。它诞生于互联网餐饮 3.0 时代,并首先提出了互联网餐饮 4.0(简称 4.0)的概念。提供的是基于移动端的点餐服务,依托互联网将火锅的用餐场景从门店搬到了家里。
然而,对于餐饮而言,锅否绝不仅仅是一个存在于移动端上的火锅外卖平台。它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供应链的优化,实现从成本价格到服务场景上的全面革新,为餐饮消费者提供性价比更高、更安全的餐饮产品,为互联网餐饮带来一种更有价值、更具颠覆性的融合方式和改造思路。
互联网餐饮 4.0,
“价值链”的机遇和挑战
在加入锅否团队前,宋洋曾经是一名媒体人,而如今他的身份是锅否火锅的联合创始人。说到为何从胸怀天下的新闻记者投身到服务大众的互联网餐饮,他坦言,“有一段时间,朋友圈被互联网餐饮的内容刷屏,而在经历从线上点评到线上支付,互联网餐饮已经进入到以场景转化为特性的 4.0 时代。移动互联网给餐饮行业带来的将不只是技术革命,而是一场产业革命。”
4.0 对于传统餐饮最大的改变,就是摆脱了行业对门店、人力的高度依赖,释放更多的用餐空间,使一个个生活场景具有转化成实际消费场地的可能。“火锅作为餐饮行业中受众面最广、标准化程度和复制性最高的品类之一,也是最容易与互联网碰撞产生火花的领域。”
“深耕火锅上门服务”的锅否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锅否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英文名字“GoFood”,除了字面上呼唤大家“去吃”,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行走的美食”,这也暗合锅否是一家没有门店的上门火锅。
2015 年 5 月,锅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7 月,在望京地区试运营;8 月,即获得星河互联数百万元的天使投资。去年 10 月,实现全北京范围配送(五环以内全部覆盖,五环以外配送重点地区)。
目前,为保证质量和服务,锅否每日限量 1000 单,周末还会提前售罄。对于为何还没正式上线就能获得投资人的青睐,星河互联餐饮方面的负责人表示,“上门火锅是个全新的领域,目前还没有真正的巨头产生,而锅否低于行业均价 60% 的价格,对于行业是有颠覆性的。
此外,就是看中锅否的创业团队,创始人提出的餐饮‘价值链’真正为用户思考的初衷,正是我们认为的好团队应该具备的。”
“价值链”,
33.3 元吃一顿真正的火锅
餐饮品类众多,为何偏偏选中火锅?这就要说到锅否的 CEO Kevin(程凯文)与火锅的难解之缘。Kevin 祖籍重庆,出身于餐饮世家,吃着火锅长大的他,对于如何调制一锅辣而不燥、麻而不涩的重庆火锅,自然是有一套独门心法和极为严格的标准。之后到国外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也赋予程凯文独到的商业见解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回国后他发现,在北京吃到正宗的重庆火锅已实属不易,以大家都能接受的价格吃上一顿就更难能可贵。
此外,随着餐饮行业规模的日益扩大,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他始终认为,降低吃火锅的门槛,吃火锅应该是一件“简单而高兴”的事。于是,做一家高性价比、安全、味道纯正的火锅,就成为锅否的创立初衷。
互联网对于餐饮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实现了经营成本上的重构,使高质低价成为可能。
进入锅否微信公众号,主打的两款套餐 - 重庆老火锅和草原原味火锅,包含四荤五素,可供 2-3 人食用,定价都只有 99 元,人均最低只要 33.3 元。而锅否从这一餐上获得的利润仅有10%,正常情况下一家火锅店的毛利可达70%。这一方面是团队主动让利于消费者,另一方面是“有限资源合理化”,不断优化供应链,减少中间环节。宋洋与我们算了一笔账, 传统火锅店的人力成本在 12%-13%,房租成本在 17% 左右上下,而锅否的人力成本只有 4%,部分食材采用现结的方式,不押款,价格上更为优惠,进货成本比一般的火锅单店低20%以上。
虽然价格上超乎想象的低,但对品质的要求却没有分毫降低。很多重庆火锅来到北京后,为了迁就京城消费者的口味,在配方上或多或少地做了改良。而锅否在这方面则有着执拗的坚持,为了呈现最地道的口感,锅否的底料是在重庆炒制加工,由当地一家有 30 多年生产经验的底料加工厂家负责,再运送至北京。地道的口味自然吸引到专业的食客,北京地界上相当有影响力的美食微信号“吃喝小分队”就闻讯而来,辣香浓郁、回味无穷的口感不仅征服了他们,也迅速传遍了京城的美食圈子。
当然,为满足京味涮肉爱好者的这部分人群,在原汁原味的重庆老火锅套餐以外,锅否也是贴心地推出草原原味火锅。套餐中的菜品以牛羊肉、百叶为主,还有主食、小料等,一应俱全。
为了在源头上保证食材安全,锅否在北京大兴建立了 20 亩的生产基地,对食材的生产加工有严格的监控和筛选机制。从种植场到加工厂再到消费者家中,采用全程冷链技术,零下18摄氏度冷冻保存,3摄氏度12小时完成配送,真正实现从田间到指尖再到舌尖的新鲜速递,同时也省去了供应商环节,降低了物流成本。
如今,针对多人用餐和聚会的需求,锅否全新推出原来两款套餐的升级版 -超级重庆套餐和超级草原套餐,包含七荤六素,能够满足 5 人用餐,定价为 159元,人均只要 31.8 元,价格上又再一次刷新人们的认知。
当传统餐饮不断思考怎样提高客单价的时候,锅否却一直通过技术手段努力降低客单价。因为,锅否要做的就是“把价格还原到价值层面”。
场景变了,
产品和服务都需要重新打磨
如今,各类新的火锅外送平台层出不穷,传统连锁火锅品牌也纷纷杀入战局,强势推出自营平台。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火锅平台大战中成功突围,锅否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不仅要有安全、高性价比的产品,还要有特定场景下适配的服务。”锅否正在上演一场精彩的场景突围。
点餐环节反应快速准确,从点餐到上门不到50分钟,还有客服人员的二次确认,免去用户苦苦等待的烦恼和饥肠辘辘的无奈。这背后是锅否策略性地选择与社会配送资源合作,有效压缩人力成本,将精力和资金更多地投入到产业链构建上。但对代表品牌形象与顾客亲密接触的配送员,锅否却严防死守,定期派专人对配送人员进行培训,并建立服务评价反馈体系,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位。
摆餐过程,顾客完全不用动手,只等享用。配送小哥既是快递人员也是服务员,每一名都训练有素,操作前会提前戴上一次性手套,铺好一次性桌布,不仅用餐过程更加卫生干净,收餐的过程也更为简便快捷;摆台过程一气呵成,整个过程不到 10 分钟。
风卷残云之后,顾客不用自己动手收拾,只需在微信端发送“餐后收锅”请求,小哥便会上门收拾干净,一切恢复原状,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请求提交后,后台客服人员会再次打电话过来确认地址和时间,为顾客提供贴心服务的同时,也有效降低错误概率,提高服务效率。在餐具的选择和打造上,锅否也是颇为用心。送餐的包装箱套上两层垃圾袋,瞬间就变身为垃圾箱;一般火锅店筷子的长度是 28 公分,锅否提供的是 30公分长的定制火锅筷,两公分的长度看似微不足道,却足以触动消费者的内心。
火锅店的电磁炉一般都嵌在餐桌内,但在家或办公室涮火锅时基本都是外置电磁炉,再加上锅的高度,涮个火锅就好像参加跨栏比赛,一顿吃下来胳膊辛苦万分,锅否专门设计开发了一体化电鸳鸯锅,整体高度比市面上的普通电磁炉要矮10公分,简化外送火锅设备的同时,也让顾客有了更棒的用餐体验。
在锅否的套餐产品中,还有一样“别有用心”的产品——重庆的水。水,对于那一锅山城味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几乎是每个重庆的老火锅店家心照不宣的秘密。这也是在重庆以外的地方很难吃到正宗火锅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锅否专门从重庆购买瓶装水,当起重庆山城水的搬运工。
这些可能在别人看来无关痛痒的“小心思”,在宋洋眼中,却是场景时代下品牌突围的关键,“从门店到家庭,场景变了,产品和服务也都需要重新打磨。”所谓场景,其实就是一个个细节的串联,而每一个细节的极致打磨最终引发场景的革命。
大数据下的火锅经
即使在互联网已经高度渗透传统行业的今天,大数据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依然只是停留在概念或者噱头上。但锅否却早已依靠大数据,完成了从套餐定价、菜品选择、网点选址到提升服务体验等的判断与决策,抢占了互联网餐饮的先机。
比如,有着颠覆行业意味的 99 元的套餐定价,其实就是先确定产品定价,再根据成本、口味、喜好倒推出来的。而套餐中的菜品,无论是毛肚、鸭肠、鸭胗、午餐肉,还是蒜泥香油和麻酱小料,甚至鸳鸯锅的搭配,都是通过大数据找出的高频种类。通过食材市场价格波动的数据监测,锅否也能够及时在菜品组成上做出调整,在保证食材新鲜度的前提下,更好地控制成本。
而大数据的意义远不止于此。配送站点的数量和布局,是供应链的基础,决定着管理成本和送餐速度,数量越多,速度越快,但成本也越高。所以,要在数量、速度和成本上找到一个平衡点,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锅否在北京五环以内及天通苑、北苑、西二旗、西三旗等商业及住宅繁华区域设有42个配送点,从位置到数量都是来源于大数据计算。未来全国推广的先发城市,也会通过大
数据得出。
在一些决定成本的细节上,大数据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锅否套餐标配的餐具中没有勺子。这是因为通过数据统计得出,勺子在火锅中属低频餐具,考虑到配置成本,所以,勺子最终没有出现在餐箱中。
此外,锅否还会通过大数据来提升配送服务质量。每位配送员每次完成送餐后,都会获得顾客的评分。锅否会根据这些评分的高低,有选择性地派单给评分高的配送员。
火锅外卖,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 +火锅”,而是重新按照消费场景、打造产品、定义消费体验、重新梳理供应链关系,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菜品、服务、口味价格方面的体验。这是锅否的定位和愿景,也是未来火锅外卖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