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酸梅汤”走红后,年轻人又排队去食疗馆吃饭!
时下最火爆的饮料探店,不是网红奶茶店,而是食疗店!
这几天,食疗馆被前来打卡养生药膳的年轻人们挤爆了!
以往,看中医、吃中药,跟年轻人有些遥远。
而这次,抢“中药版酸梅汤”的主力军却是年轻人。
数据显示,此次抢购酸梅汤用户中以年轻女性为主,女性用户占比达到了82.75%:其中17-30岁用户占71.25%,30-40岁之间占28.52%,40-60岁之间占5.35%。
“养生”也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名词了,在健康和食安的双重焦虑下,年轻人纷纷扛起了养生的大旗。
< class="pgc-img">>也有不少网友纷纷羡慕地表示:“吃完这顿饭,感觉身心都变健康了。”、“求求全国遍地开花吧,这不比预制菜好上一百倍啊!”、“我们建议,全国开连锁!”
“餐馆做梦也想不到,干掉自己的不是同行,竟然是食疗馆;学医的做梦也想不到,职业的尽头竟然是厨子!”
每个餐饮新业态的兴起,都要有深厚的市场基础,也需要有燎原的火种。这次中药酸梅汤和药膳馆走红,也许就是这把星星之火。
在年轻人的焦虑下、在“药食同源”的积淀中,中医文化+餐饮文化的重新结合,也许暗藏了新的餐饮机遇,一个新业态可能即将流行起来。
在历史悠久、支脉庞大的中餐文化中,“色、香、味”俱全是评价菜品的基本标准。可有一脉走的却是“旁门”,那就是药膳。把药品像食品一样吃进去,亦或者发觉食品当中的药用功能。这种观念除了底蕴深厚的中餐文化以外,任何国家都不敢如此操作。这就是中餐文化的魅力之一。
< class="pgc-img">>民以食为天,中医学历来强调“药补不如食补”,并认为“是药三分毒”,因此历代医家和养生家都非常重视饮食保健,认为这是防病治病、健体延年的基础。
用句流行语形容药膳,那就是把健康吃出来。药膳是把食品与药材结合在一起,通过日常食用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食疗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例如,对于常见的感冒和咳嗽,可以通过食用一些具有解表散寒作用的食物,如生姜、蒜、白萝卜等,来缓解症状。对于消化不良和胃痛,可以通过食用一些能健脾和胃的食物,如山楂、莲子等,来促进消化。
中医食疗是一种天然、安全的治疗方法,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在使用中医食疗之前,我们应该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避免因错误的选择而引起不良反应。
< class="pgc-img">>中医药膳食疗的优势和特色与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是一致的。
1、中医不是疾病医学;
2、中医不是物质科学;
3、不是认识论上的知识论。中医关心的是从哪里寻找健康的钥匙。
同样的“治病必求于本”这几个字,西医的着眼点在于对象性思维的“病”,问的是“病从何来”;而中医提这个问题时重点在意向性思维的“治”上,问的是“治向何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东西方对“本”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
西方是指物质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对本质的认识,是物质世界范围内的认识论知识论的科学观。而中医首先强调识别“利害药毒”的能力和取舍标准。然后是“聚毒药以供医事”,把“毒”转化为“药”,把“害”转化为“利”,帮助人们养生、保健、治病。
其三,医学与医生有三等;上医医未病之病,对象是生命,是养生;中医医欲病之病,对象是“健”,任务是保健;下医医已病之病,对象是病。
< class="pgc-img">>而创始人陈老师的食疗思想是跟上面大径相庭:
1、中医不是医。
2、中医有形物质+无形物质的营养学。
3、中医宗旨是药食同源,医食同功,把“良药苦口”变成“良药可口”成为日常饮食。
4、中医理论核心是一切疾病都是假象,是营养的问题,是情绪的问题,是运动的问题
5、中医处方是营养配方,所有辩证其实都是营养物质的辩证,每个“证”其实都是无形物质与有形物质平衡与缺少等的关系。
< class="pgc-img">>如今药膳作为中餐文化中的一个“旁门”,已经成功走向了世界,成为中国对外交流中重要的窗口之一。尤其是日本,其中华药膳在日本已经形成明晰的产业体系,大有青出于蓝之势,这点非常值得我们注意。
作为中国食疗药膳文化的代表之一,拥有悠久历史的陈农夫食疗以昂然之姿在新时代展露头脚。很多的收益客户对陈农夫过往经历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它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望。
起源于1998年有老字号的陈农夫,近年来推出的“把病房变为厨房,把药疗变为食疗”的理念受大众追捧,食疗是以中医药和食物为原料,即“药食同源”,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
< class="pgc-img">>因人而膳、因地而膳、因季而膳,坚守人类的“健康”防线,是药非药,是食非食,不是“药物”,却比药物更温和更有效果。17年的研究,创梦24年,把中医食疗融入一日三餐,只需要一日三餐好好吃饭就能健康养生,跟健康做加法,做到少生病,甚至不生病,才是平等的健康。
创始人陈老师说过:“慢性病也是生活方式病,生活不规律。多为吃出来的病,最好的解决方式,是怎么样用善食的方式把病吃回去,这样就能保障身体各个器官的营养,从而确保自己的身体更健康。”
而在大厅里陈列着有名的中医药材和摆件,再包含一些运动器材跟客户体操区,还有客户发展才艺的“天使厨房”,以及儿童学习玩耍的“天使学堂”,环境古朴自然,可以闻到淡淡的药香。用顾客的话说就是:“人间烟火气还带着中药味。”
精致粗粮套膳,氤氲东方美学氛围。择道地食材制方,烹五季自然本味,适宜聚会场景搭配多种套餐,邀您同家人好友共享快乐时刻。
< class="pgc-img">>在忙碌的日子里,店里的“大长桌”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两地的人,结合“三分养”,品尝四季烟火,调理五脏六腑,大家七言八语,久久不愿离去,得十分健康,食有道,膳待己。
世间万物,本就这般热烈且平凡,在忙碌的日子里相聚,显得格外有意义。相聚陈农夫,或行或止,难得人间相聚欢喜。
< class="pgc-img">>日,郑州一家开在中医馆里的养生餐厅受到年轻人追捧,六珍菌龙须面、葛根山药羹、茯苓蛋仔等含有中药成分的养生主食、汤粥、茶点供不应求。记者探访发现,养生餐厅既有不同年龄层的食客,也有观摩学习的食养同业,打卡留影者更是络绎不绝。即使采取了限购措施,每端出几十袋酸梅汤,也很快被抢购一空。此事一经传播,引发舆论热议。
一是舆论认为,中医养生餐厅受到年轻人追捧,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于健康养生,生活观念的转变。网友表示,药补不如食补,年轻人对健康和养生的重视日益增强,中草药作为传统的中医养生方式,以其独特的药性和营养价值受到关注。养生餐厅的兴起,不仅提供了美味的食物,更是结合了中草药的保健功能,迎合了年轻人对养生和健康的追求。网友表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年轻人越来越注重健康生活方式。中式养生通过调节饮食等方面,可以帮助人们达到身体健康、心理平衡的目的,真正的做到好吃又养生,因此更愿意尝试和接受中式养生方式。
二是舆论认为,中医养生餐厅不仅成为多元饮食文化交流的平台,更传承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网友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饮食不再仅仅是填饱肚子,而是追求美味、营养、健康的综合体验。中式养生餐厅提供了多样化的中草药食材,满足了消费者对不同口味和营养需求的追求。这种多元化的饮食文化正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趋势。网友表示,养生餐厅将中草药融入日常饮食,以创新的方式传承了中医文化。年轻人不仅可以品尝到美味的食物,还能了解中药的药性和保健功能。这种结合中医文化的餐饮模式,促进了中医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并受益于中医养生的智慧。
三是舆论认为,在关注中医养生餐厅的火爆的同时,也要时刻需警惕过度商业化,保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网友表示,养生餐厅的受欢迎程度不可否认,但也应警惕商家在追逐利润时可能出现的过度商业化。在提供美味和养生的同时,养生餐厅应该遵循合理营养、科学搭配的原则,避免夸大保健效果,让消费者保持理性的消费观念,避免盲目追求所谓的养生效果。网友表示,养生餐厅要时刻警惕,不同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不同,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适的养生方案,以及,在选用食材时需要注意食材的新鲜度和质量,避免使用过期变质的食材。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只有这样,中医养生餐厅行业才能健康发展,行的稳,走得远。
以食为天,餐饮行业在满足居民饮食需求、就业稳岗、促进内需等方面均能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国内餐饮企业经营重回增长轨道,相关企业业绩得到明显修复,或重拾较快速度增长。
记者采访和调查发现,面对疫情之后新的变局,餐饮企业正在通过出海扩张、创新产品、调整结构、升级服务、加强营销等多种方式,力图扩大版图,或寻找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记者实探:餐饮消费明显修复
国家统计局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餐饮收入4287亿元,同比增长13.8%。今年1-9月份餐饮收入37105亿元,增长18.7%。总体来看,不论是今年1-9月份,还是今年9月份单月,餐饮收入增速均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
记者根据实地调查和到店就餐的观察,今年以来,在一二线城市的就餐高峰时段,不少品牌餐饮门店基本均处于满座状态,在非高峰时段,也有不少顾客就餐。对比疫情期间就餐经历,最大的感受是人气有了较为明显的回升。
10月中旬,在火锅龙头海底捞的深圳某门店,记者发现在当天晚上18点到20点期间,该门店基本处于满座状态,一些顾客还需要等位。在消费的顾客中,不少人同记者一样,是为亲戚朋友家的小朋友庆祝生日,海底捞方面也贴心地提供唱歌送生日祝福等服务。在非高峰时段的晚上21点之后,记者发现,虽不再满座,但仍有为数不少的人在就餐。
(海底捞一门店基本处于满座状态 图片来源:海底捞方面提供)
除了海底捞,记者近日也在晚上就餐高峰期,到深圳另一个品牌的火锅门店就餐,该火锅店虽知名度不高,但高峰时段也基本处于满座状态。
在一些非火锅类的传统中式餐厅,从记者实地探访的情况来看,客流量普遍也比去年同期要好不少。
另外,近年来,受到年轻人喜爱的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新式茶饮纷纷崛起。记者在近期均发现,这些品牌的顾客排队点单的情况均不少见,也有不少人为了避免较长时间等待,提前在小程序下好单。在深圳奈雪的茶某社区商场门店,记者发现工作日的晚上21点之后,仍陆陆续续有不少顾客光顾。
奈雪的茶深圳某门店顾客消费一景 胡华雄/摄
上市餐饮企业九毛九方面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0月19日-25日,九毛九旗下品牌太二全国500多家门店客流量超118万,总体排队取号人数超29万;怂重庆火锅厂全国50家门店客流量超17万,总体取号数超5.3万,总预定的桌数高达2200;其中表现较好的门店为怂重庆火锅厂正佳店,在这期间日均营业额10万,日均排队数超600人次。
而在此前的双节期间,九毛九集团旗下五大品牌均迎来较大的客流量,其中太二在10月1-3日的全国就餐人数超68万,订单数超26万;营业额最高表现的门店总排队人数超1700,堂食翻台率超过9。而怂重庆火锅厂在前三天假期期间,全国门店晚市订位率高达90%,其中多家门店翻台率超过7,合计接待超过13万人次。
海底捞方面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紧接到来的双十一,让海底捞的会员商城等电商平台迎来了下单高峰。数据显示,天猫平台的海底捞官方旗舰店于10月24日开启预售后,付定金件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抖音渠道大促开始后订单量增长,订单量比平日上涨260%。
海底捞方面还向记者介绍称,此前的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的2023年9月29日到10月6日的8天里,海底捞门店接待顾客超1300万人次,日均到店客流同比2019年国庆期间增长超过70%。
上市餐饮企业业绩普遍实现增长
近期不少餐饮企业业绩也浮出水面。
比如全聚德近日披露的2023年三季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元,同比增加93.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74.64万元,同比增加140.9%。其中在三季度单季,全聚德实现营业收入4.22亿元,同比增加78.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82.97万元,同比大幅增加292.98%。
全聚德表示,2023年以来,我国餐饮消费需求大幅释放,餐饮市场明显回升,第三季度公司抓住机会抢收创效,开展以“增誉、增收、增效”为主题的“百日攻坚”行动,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西安饮食近日披露的三季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约5.86亿元,同比增加54.45%,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约2.07亿元,同比增长45.02%。对于营业收入增长的原因,西安饮食在三季报中表示,是因年初至报告期末餐饮市场回暖。
同庆楼近日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8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4.95%,较2019年同期增长58.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1.19%,较2019年同期增长49.93%。同庆楼表示,公司经营已全面超越疫情前水平,各项经营指标均呈快速增长态势。
在港股市场上市的餐饮企业尚未披露三季报业绩,但从这些企业已披露的半年报情况来看,营收和利润普遍也录得强劲增长,九毛九、呷哺呷哺、奈雪的茶、海底捞上半年营收增速均超过两成,其中九毛九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超过50%。
不过,记者也发现,餐饮企业群体内部还是存在一定分化,诸多企业经营业绩已明显超过疫情前的水平,但仍有部分企业未完全恢复。
餐饮企业“花式”出招寻找新增长点
在消费总体复苏的同时,餐饮企业也在通过出海扩张、创新产品、调整结构、升级服务、加强营销等多种方式,力图扩大版图,或寻找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比如九毛九方面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随着疫情之后消费复苏,九毛九将持续加速门店扩张。如核心品牌太二酸菜鱼下沉渠道,向低线城市扩张;而怂重庆火锅也将在一二线城市增开门店。其中在港澳地区及海外市场的扩张,九毛九集团将以太二品牌为主,优先考虑华人人口众多的国家和地区,例如北美、东南亚等。
九毛九方面介绍称,未来九毛九将持续在供应链上加大投入,完善供应链中心和中央厨房,例如在广州南沙建设支撑未来二十年生产加工的供应链、不断升级餐饮中台系统,持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
海底捞方面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这一年,“花式整活”成为海底捞的一大特色,从IP联名到冰封玫瑰、演唱会大巴车接人…海底捞推出的许多生动的营销活动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对年轻客群的触达和激活十分明显。
奈雪的茶在近日披露的2023年第三季度运营情况公告中提及,2023年7月下旬,公司正式宣布对主品牌开放加盟。2023年9月末,位于华东宿迁、扬州、泰州等地的第一批加盟门店已陆续开始营业或试营业。产品方面,公司于本季度推出了人民币9.9元购买鲜奶茶的活动,并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推出类似的活动。于本季度内,鲜奶茶销售占比有明显提升,或将有助提振集团的冬季销售表现。营销方面,公司继续通过联名活动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尝新及复购。于本季度内,公司与魔卡少女樱、周杰伦经典专辑《范特西》等合作推出产品,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
全聚德在三季报中表示,餐饮板块,公司进一步夯实三大店的盈利能力,和平门店“中华一绝?空中四合院”、前门店“中轴食礼”、王府井店“宫囍?龙凤呈祥”项目拉动门店收入、利润与门店口碑同步上升;全聚德品牌荣获美团外卖2023年度必点榜上榜品牌,形成收入有效补充;菜品创新、调整成效显著,创新菜销售占比提升,呈现经营良性发展态势。
(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