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国庆假期重庆接待游客3859.61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187.62亿元 都市旅游火爆程度堪称“历史之最”
10月3日晚,在洪崖洞民俗风貌区,众多游客正在观光游览。记者 熊明 摄
重庆日报讯 (记者 韩毅)逛山城、观红岩、览三峡、游乡村、赏夜景、看杂技、品火锅、泡温泉……这个国庆假期,“生怕把外地游客挤到”的重庆实力宠粉,在全网成为“现象级”话题。继“8D魔幻城”“魅力不夜城”等称呼后,重庆又被网友称为“最欢迎游客的城市”。
据市文化旅游委初步统计测算,国庆假期,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859.61万人次,同比增长10.6%,超过重庆总人口;实现旅游总收入187.62亿元,同比增长32.8%。
为游客“腾出一座城”
都市游热闹非凡
10月7日,重庆日报记者在网上搜索时发现,包括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等在内的各大网络平台,都刊载着洪崖洞、南滨路、千厮门大桥等地人山人海的超高旅游人气照片。与以往“节假日看人脑壳”的怨愤不同,这次来渝游客留下的竟是满屏的“获得感”。
“为你腾出一座城,极少有城市能够做到,重庆真的是一个温暖的城市,重庆市民的幽默诙谐、热情好客也让我们非常感动!为重庆点赞,为重庆市民点赞!”知名网络达人“魔都囡”发文称。
“这几日,我们每天都安排工作组在游客集中区域值班,都市旅游的火爆程度堪称历史之最。”市文化旅游委副主任秦定波称,经初步统计测算,七天国庆假期,全市旅游接待十分喜人,共接待游客3859.61万人次,同比增长10.6%;实现旅游总收入187.62亿元,同比增长32.8%。手机漫游再创新高,全市手机漫游共4638.5万台次,同比增长29.5%,其中入渝漫游2107.05万台次,同比增长27.69%。
在这一组漂亮的数据中,重庆都市旅游是最强贡献者,如洪崖洞民俗风貌区就接待游客88.9万人次,观音桥商圈都市旅游区接待游客50.2万人次,长嘉汇弹子石老街接待游客40.17万人次。
全域游如火如荼
精品景区成色更足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到来,传统“景点游”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以优质旅游产品为中心、以融合发展为主线的全域旅游,成为新旧动能转化的“定海神针”。
近年来,重庆十分注重全域化发展,做出亮点,做强特色,做深内涵,把景区连成线路,把珍珠串成项链,提升旅游的文化底蕴和特色魅力。
这个国庆假期,“美得无话可说”的巴渝大地交出了全域成绩单——精品景区接待稳步上升,缙云山-北温泉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逾30万人次,特色温泉酒店平均客房入住率高达98%。武隆喀斯特旅游区接待游客40.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22.6万元。乐和乐都接待游客11.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44.3万元。涪陵美心红酒小镇接待游客45万人次(同比增长约50%),实现旅游收入900万元。
随着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同样呈现出红红火火的良好局面。北碚精品民宿入住率几乎达到100%,金刀峡乡村旅游片区接待游客3.7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00%。巴南云篆山乡村旅游片区接待游客11.99万人次,同比增长10.4%。南川生态大观园接待游客15.1万人次,同比增长11.85%。忠县石宝寨景区接待游客2.96万人次,同比增长8.82%。巫溪红池坝景区接待游客7.81万人次,同比增长16.3%。
全市红色景区景点也表现强劲,20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及市级评定授牌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85.63万人次。
文旅融合
文博、演艺市场成为新亮点
如果说,都市旅游是重庆的强磁场,文旅融合则是这个假期的新亮点,释放出了完美的消费潜力。
在文博场馆方面,全市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力度,推出了一批高质量高水准的演艺节目、展览活动和驻场演出等,深受游客和市民欢迎。国庆期间,全市文博场馆举办专题展览29个。其中,重庆自然博物馆举办大熊猫的化妆舞会、制作3D地球仪、3D恐龙纸雕等系列主题活动。北碚美术馆举办了“祖国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画作品展”、重庆工业博物馆举办了“大轧市集”主题系列活动等,吸引了大量“粉丝”。
在演艺方面,全市文艺院团和各大剧院共推出演出活动35场。其中,国际马戏城推出的《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场场火爆,上座率达90%以上。
在非遗展演上,全市500余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各地非遗展演、宣传活动390场次,服务市民游客230万人次。保护好利用好人文宝贝,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巴渝文化正在迸发强大的文化向心力和吸引力。
国新闻网消息,近日,记者从重庆市火锅协会了解到,经该协会初步测算,中秋国庆“双节”假期,全市3万家左右的火锅门店,8天累计吸引游客市民“烫火锅”总量超1千万锅。
< class="pgc-img">>重庆市火锅协会副会长王人庆告诉记者,节日期间,一些火锅店“翻台率”少的3至4轮次,多的则可突破10轮次以上。
< class="pgc-img">>同时,作为重庆巴将军非遗火锅传承人的王人庆表示,以解放碑一家巴将军火锅店为例,该门店节日期间接待近两千桌,从早上十点到凌晨两点,前来该门店慕名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 class="pgc-img">>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发布数据显示,假期8天,全市A级旅游景区总体运行平稳,130家封闭式旅游景区假期累计接待游客854.9万人次。
刚刚过去的“超级黄金周”期间,消费热潮持续点燃,假日经济同时也带动了餐饮热。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双节假期期间,海底捞、湊湊火锅、九毛九集团、珮姐重庆捞火锅等餐企的翻台率、客流呈现爆发式增长,个别门店日翻台率甚至超过9次。为增加景点方面的消费,海底捞推出移动餐车、露营快闪店等多元户外服务,呷哺集团则借势开设新店并创下新店销售额的历史新高。
同时,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带动全国各大旅游城市的餐饮门店客流、翻台率大涨。
餐饮消费爆发式增长,品牌借势开新店
中秋国庆假期,居民出行旅游显著增加,叠加本地消费者外出就餐场景的增多,多个餐饮品牌迎来消费高峰。新京报记者从海底捞、九毛九集团、呷哺集团、珮姐重庆老火锅等餐企了解到,今年国庆中秋小长假,餐饮堂食销售迎来爆发式增长,多数餐企门店客流量超过2019年同期,在一些人流旺盛的商圈门店,翻台率实现历史新高。
海底捞方面向新京报记者透露,9月29日至10月6日,海底捞门店接待顾客超1300万人次,日均到店客流同比2019年国庆期间增长超过70%。具体分城市来看,长假期间,北京客流量最大,门店共计接待顾客超过60万人次;西安海底捞门店的客流量则从去年国庆期间的全国第三上升到全国第二;在热门旅游城市中,天津的客流增长接近100%,杭州、无锡等地靠近景区的海底捞门店日翻台率则突破10次。
双节期间,九毛九集团旗下五大品牌均迎来较大的客流量。10月1日至10月3日,太二酸菜鱼全国门店就餐人数超68万,订单数超26万,营业额最高表现的门店总排队人次超1700,堂食日翻台率超过9次。此外,长假前三天,怂重庆火锅厂在全国门店晚市订位率高达 90%,其中多家门店日翻台率超过7次,合计接待超过13万人次。
中秋国庆假期,呷哺呷哺借力双节消费高峰频开新店。10月国庆档,呷哺呷哺在全国有18家新店及焕新店亮相,先后落户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湖南、湖北等地。其中,天津佛罗伦萨小镇店和广州正佳广场店连续3天打破历史销售纪录;天津佛罗伦萨小镇餐厅最高日翻台率达10.85次,平均单店单日销售额接近8万元。
旅游城市热门餐饮门店一座难求
由于出行旅游人流的带动,旅游热门城市及旅游景点周边餐厅屡创佳绩。
“重庆地区自年初以来便恢复为旅游热点城市。重庆区域中秋、国庆期间门店共接待消费者2万桌,营业额整体数据比去年同期上升近90%。”珮姐重庆老火锅相关负责人透露。
双节假期期间,呷哺呷哺大兴国际机场餐厅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3倍以上,平均日翻台率超5.4次。据该餐厅店长李存梅介绍,为了满足大兴机场出行者的需求,餐厅特地研发了早餐(煮烫产品)、下午茶等产品,从早上6点就开始接待顾客至晚上10点,“国庆这几天的午餐和晚餐的高峰期都要排队,我们优化了出餐流程,尽量保证5分钟内出餐,同时也提供煮烫等外带产品”。
在杭州,中秋国庆长假恰逢杭州亚运会,历来备受游客青睐的杭州各大景区也迎来了大批游客。杭州西湖周边的多家海底捞门店迎来消费者全天排队的现象。海底捞透露,在深圳,香港旅客利用长假打卡内地美食,距离罗湖口岸车程约10分钟的海底捞卓越店是海底捞全国首家牛肉工坊,吸引了大批香港游客。此外,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地标性景点人头攒动,周边的海底捞门店都迎来了一轮消费高潮。
推餐饮外卖、移动餐车等,满足双节期间的露营经济
不仅仅是热门景点周边的餐饮店一座难求,双节期间,为了满足游客的户外出游和露营,多家餐企推出餐饮外卖、移动餐车等业务。新京报记者了解到,针对假期露营,比格比萨、晏悦老天桥熏鸡酱肉等餐企推出露营套餐。在北京、深圳、武汉、太原、西安、郑州等多个热门旅游城市,海底捞推出夜市小吃外摆、露营火锅、天台火锅等“户外捞”服务。
在上海静安大悦城顶楼的标志性打卡点摩天轮下面,海底捞推出“星空泡泡屋”移动餐车,方便消费者边吃火锅边观景。此外,海底捞太原万科城店将商场户外平台布置成了都市露营地,通过绿植、帐篷、折叠桌、打卡点等氛围布置来营造户外沉浸感。
此外,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海底捞推出露营火锅,将海底捞的招牌产品和服务,与露营场景融合,让消费者在露营的同时也可以涮火锅。此外,海底捞与北京水长城、上海东方绿洲等地的知名露营基地进行深度合作模式,以快闪店、专属露营套餐的形式,满足顾客“随时随地海底捞”的需求。
新京报记者 于桂桂
编辑 郑明珠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