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相比,文学就像梦境。它用词句构建起一个完全不存在的世界,你分明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却又明白它与现实无涉,它只与你一个人有关。
我们在文学构建的梦境里休息,疗伤,抑或暂时的对现实世界的逃避。但还有人并不止于此。他们在梦里发现了更真切的现实,他们颤抖、惊悚、颓丧,他们兴奋、欣慰、幸福,他们留在梦里又做了许多新的梦,用自己的创作让梦境一点一点地一直延续至今。当大家碰到大家,当造梦者遭遇造梦者,那一度衰微至极的文学之光,仿佛重新拥有了照亮世界的力量。
1598年8月18日,被后世称为“日本战国三英杰之一”的丰臣秀吉在京都伏见城去世。死前,他留下了一首辞世歌:
随露珠凋零,
随露珠消逝,
此即吾身。
大阪的往事,
宛如梦中之梦。
毕生追求现实胜利的一代枭雄,临死前却发出了现实如梦的感叹。或许,毕生追求梦想的文学家们,反而将在虚无的梦想中抵达最实在的真实。下面的文字,就是那些梦中人的告白。
━━━━━
金斯堡谈鲍勃·迪伦
刚刚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歌手鲍勃·迪伦,其实早就在文学圈内拥有不俗的影响力。有人甚至评价他是“三流歌手,二流吉他演奏家,一流作曲人,顶级诗人。”美国著名的垮掉派诗人艾伦·金斯堡回忆说,1964年他从印度回到纽约,一位诗人给他放鲍勃·迪伦的《暴雨将至》。金斯堡听完后掩面哭泣,他说,一个“在路上”的颓废时代结束了,年轻的一代看到了亮光和生命的激情。
━━━━━
余华谈《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著)
我难以忘记1980年冬天最初读到《伊豆的舞女》时的情景,当时我20岁,我是在浙江宁波靠近甬江的一间昏暗的公寓里与川端康成相遇。
我曾经迷恋于川端康成的描述,那些用纤维连接起来的细部,我说的就是他描述细部的方式,他叙述的目光无微不至,几乎抵达了事物的每一条纹路,同时又像是没有抵达,我曾经认为这若即若离的描述是属于感受的方式。川端康成喜欢用目光和内心的波动去抚摸事物,他很少用手去抚摸,因此当他不断地展示细部的时候,他也在不断地隐藏着什么,被隐藏的总是更加令人着迷。它会使阅读走向不可接近的状态,因为后面有着一个神奇的空间,而且是一个没有疆界的空间,可以无限扩大,也可以随时缩小。为什么我们在阅读之后会掩卷沉思?这是因为我们需要走进那个神奇的空间,并且继续行走。
━━━━━
苏童谈《威克菲尔德》(纳撒尼尔·霍桑著)
首先让我谈谈读霍桑《威克菲尔德》的感受,我觉得它给我的震动不比《红字》弱小。一个离家出走到另一个街区的男人,每天还在暗中观察家人的生活,这样的人物设置本身已经让作品具备了不同凡响的意义。这个男人恐惧什么?这个男人在逃避什么?这个男人离家出走的直线距离不会超过一千米,但是我们作为读者会情不自禁地丈量他离社会的距离,离开伦理道德的距离,这就是《威克菲尔德》的鬼斧神工之处。
一个离家出走几百米的男人因此比许多小说描写的飘洋过海的离家出走的人更加令人关注。而老奸巨滑的霍桑却不想摧毁什么,他让威克菲尔德最后又回到了家里:“失踪后的第二十个年头,一天傍晚,威克菲尔德习惯性地朝他仍称为家的地方信步走去。”霍桑让这个人物“晚上不声不响地踏进家门,仿佛才离家一天似的”。就这样,在发出一种尖厉的令人恐慌的怪叫声后,霍桑也善解人意地抚慰了我们不安的感官,也扶正了众多紧张的良心和摇晃的道德之树。
━━━━━
铁凝谈《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著)
我是在还不允许读这样的书的时代读的,也许跟背景有关,还是很荒凉的年代,当时跟整个外部环境反差很大。我至今记得这样两句话,不看书就能背得出来:“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的时间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成长的激情,其中的这两句话是最能鼓舞人的地方,使人意志昂扬,狭义地说是影响了个人成长,使我一直不能忘记;广义地说,可以使我们的生存境况,整个生存的星球充满向上的、乐观的情绪。
━━━━━
麦家谈《麦田里的守望者》(杰罗姆·塞林格著)
这对我来说,简直不是一本书,而是世界向我洞开的一只猫眼,一孔视窗。从这里,我看见了世界的另一端,有一个像我一样孤独、苦闷的少年,他叫霍尔顿。
我自小由于家庭成份不好,很受歧视,很孤独。我从十一岁开始写日记,到看到这本书时已经写了三十六本,记下的不是阳光,都是阴霾,是黑暗,是一个打小被同伴抛弃和作弄的男孩的愤怒、苦闷、孤独、呻吟、反抗。
在乡下,几乎没有孩子写日记的,我一直坚持写,不是因为梦想——将来当作家,而是因为现实——受人歧视,被同伴抛弃。父亲是反革命,外公是地主,爷爷是基督徒,我头上戴上三顶大黑帽子,凶神恶煞,丑陋不堪,只有稻草人才不会躲我。都躲了,我跟谁说话?跟自己,写日记。
人天生有交流的欲望,就像肚子饥了要吃。我写日记是自话自说,是肚子太饥,没有正粮吃,以杂粮充饥而已。突然,塞林格告诉我,小说可以这样写,像我写日记一样的写,我又听到了天外之音:你应该写小说。我就这样开始整理日记,尝试把它们变成小说,变成我的《麦田守望者》。
━━━━━
莫言谈《铸剑》(鲁迅著)
第一次从家兄的语文课本上读到鲁迅的《铸剑》时,我还是一个比较纯洁的少年。读完了这篇小说,我感到浑身发冷,心里满是惊悚。
那犹如一块冷铁的黑衣人宴之敖者、身穿青衣的眉间尺、下巴上撅着一撮花白胡子的国王,还有那个蒸气缭绕灼热逼人的金鼎、那柄纯青透明的宝剑、那三颗在金鼎的沸水里唱歌跳舞追逐啄咬的人头,都在我的脑海里活灵活现。我在桥梁工地上给铁匠师傅拉风箱当学徒时,看到钢铁在炉火中由红变白、由白变青,就联想到那柄纯青透明的宝剑。后来我到公社屠宰组里当小伙计,看到汤锅里翻滚着的猪头,就联想到了那三颗追逐啄咬的人头。
一旦进入了这种联想,我就感到现实生活离我很远,我在我想象出的黑衣人的歌唱声中忘乎所以,我经常不由自主地大声歌唱:阿呼呜呼兮呜呼呜呼——前面是鲁迅的原文;后边是我的创造——呜哩哇啦嘻哩吗呼。
长大之后,重读过多少次《铸剑》已经记不清了,但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感受,渐渐地我将黑衣人与鲁迅混为一体,而我从小就将自己幻想成身穿青衣的眉间尺,我知道我成不了眉间尺,因为我是个怕死的懦夫,不可能像眉间尺那样因为黑衣人的一言之诺就将自己的脑袋砍下来。如果有条件,我倒很容易成为那个腐化堕落的国王。
━━━━━
骆以军谈《2666》(罗贝托·波拉尼奥著)
我推荐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小说《2666》。其中有一章写到,在(主人公)阿琴波尔迪还是一个小鬼时候,跟一个姑娘谈恋爱。她就对他说,乱世之中,下一站你不知道到哪儿去了,你一定会忘掉我,但是我们两个现在在这个乱世里面,我们两个小儿女我们太爱了,你发誓你不会忘掉我。
这个男生是一个非常安静非常内向不会表达的,他说我发誓我不会忘掉你,这个女孩就说,你凭什么发誓?男生想了想说,我以我陆军第几师第几团起誓。她说我不相信你,这个男孩也不开心起来,就觉得你这个不相信世界的人,那你相不相信信仰?不相信。你相不相信星空?不相信。你相不相信早晨初升黎明那个玫瑰色的天空?不相信。你相不相信书本?不相信。你相不相信欧洲全部的湖?我不相信。你相不相信全世界的小孩子?不相信。你相不相信你的姐妹?不相信。那这个男的就问她,那你相信什么?她说我只相信两个东西,第一个她说我相信暴风雨,这个不多说。第二个她说我相信阿兹特克人。这个哥们觉得这个女孩疯的吧,她就告诉他说,阿兹特克人如果你仔细看他的眼睛,他们全都是疯的。
我们同样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眼前看到暴乱、混乱、繁荣、华丽、不可思议,什么事不可能?我们的眼前见到的是这些,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
李白谈陶渊明
陶令八十日,长歌归去来。
故人建昌宰,借问几时回?
风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
山翁今已醉,舞袖为君开。
(出自《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李白的一位朋友名屈突口者,在江西建昌做县令(明府即县令的尊称)。李白受屈之邀前往赴宴,酒酣兴起,李白却想起了三百多年前的另一位县令陶渊明。他对朋友说,当年陶只做了八十日县令就辞官归田,遂成《归去来兮辞》,那你这个建昌县令什么时候归来呢?风舞江雪,片片入酒杯,不等朋友回答,李白已然大醉,张开袖子跳起舞来。)
━━━━━
芥川龙之介谈波德莱尔
一家书店的二楼。他,二十岁,正站在搭于书架上的西式梯子上寻找新书。莫泊桑、波德莱尔、斯特林堡、易卜生、萧伯纳、托尔斯泰……
天色渐暮,但他仍然专心致志地看着书脊上的文字。排列在书架上的,与其说是书籍,不如说是世纪末本身。尼采、魏尔伦、龚古尔兄弟、豪普特曼、福楼拜……
他与昏暗搏斗着,历数这些人的名字,但是书籍渐渐沉浸在忧郁的暗影里。他也终于失去了耐心,正打算从梯子上下来,突然头顶上一盏没有灯罩的灯泡亮了起来。他伫立在梯子上,俯视着书籍间走来走去的店员和顾客。他们显得那么瘦小,而且一幅寒酸苦相。
“人生不过是一行波德莱尔。”
他从梯子上静静地注视着他们……(选自芥川龙之介的自传体小说《一个傻瓜的一生》)
━━━━━
胡里奥·科塔萨尔谈爱伦·坡
我第一次读爱伦·坡时,只有九岁。这本书我是偷着读的,因为母亲不愿意让我读;她觉得我还太小,她是对的。这本书把我给吓坏了,我病了三个月,因为我相信书里所讲的都是真的……就像法国人说的那样,坚硬如铁。对我来说,幻想事物是非常真实自然的;我丝毫也没有怀疑过。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是这样的。当我把这些书拿给朋友们时,他们会说:“不要,我们更想读牛仔故事。”当时牛仔格外流行。我搞不懂。我更偏爱神秘的世界、幻想的世界。
━━━━━
博尔赫斯谈《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那是在1955年,我的视力衰弱到已经不能阅读。我当时是英语文学教授,我对我的学生们说,咱们何时才能对这门课程真正略知一二呢?我家里有一本斯威特(Sweet)编的盎格鲁-撒克逊文选,还有一本《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于是我们便开始了阅读......
在《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漂亮的句子:“尤利乌斯·凯撒,或尤利乌斯·特·凯撒,是青睐不列颠的第一人。”但是古英语为这句话更添光彩:“Gaius Iulius se Casere aerest Romana Btytenland gesohte.”后来我们奔跑着穿过布宜诺斯艾利斯一条名叫“秘鲁”的大街,高喊着“Iulius se Casere...”人们都瞪眼瞧着我们,但我们毫不介意。我们发现了美!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我们那一代人喜欢读的一个短篇小说,是著名作家史铁生的成名作,小说获得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发表于《当代》一九七九年第一期,以后又陆续发表了《就是这个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晩上》等几十篇小说。
能把小说写的如诗如歌,让读者读的如痴如醉,便是行家里手、大家本事。史铁生就有这个本事。他把荒凉遥远的清平湾写的诗意遍地,而又歌声缭绕,犹如一曲悠长的乡村牧歌,成为读者向往的地方。
据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发表后,每年都有文学爱好者带着朝圣的心理到这里来徘徊逗留,也有不少国外读者慕名来过这里。
清平湾的诗意和音乐性,凡是读过这篇小说的人,估计都有过这种感觉。但要读出清平湾的真滋味,得要是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和熟悉农村生活的人才能读出。
因为遥远,因为宁静,也因为美丽,“清平湾”几乎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乌托邦。
史铁生插过队的村庄,是个仅有二三百人口偏僻小村子,物产并不丰富,风景并不秀丽,却因他的小说对陕北苦难的农村生活抒情般的描述而为几代读者所着迷。
< class="pgc-img">网络图片
>悠远绵长的乡村牧歌
读罢遥远的清平湾,掩卷回味,那里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到处都回荡着破老汉的信天游,那调儿是深沉的、厚重的,有一份忧伤也有一份雄浑。
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体会不到破老汉民歌的诙谐风趣,说具体点,没有黄土高原农村生活经历的人,读不出清平湾的那种特殊的乡村味道。
小说开头就写北方的黄牛,个儿大,肩峰很高,劲儿足。作者说他对北方的黄牛多少懂一点,看体形,看牙口,看精神儿,这谁都懂,光凭这些挑不到一头真正的好牛。关键要看脾气,拿根鞭子,一甩“嗖”的一声,好牛就会瞪圆了眼睛,左蹦右跳。这样的牛干起活来下死劲,走得欢。疲牛呢?听见鞭子响准得把腰往下一塌,闭一下眼睛,忍了。
仅仅几十个字,史铁生把好牛和赖牛描写的活灵活现。真正的好黄牛就是这样:肩峰高,尾巴根骨高,眼睛突兀明亮,眼睫毛粗短,皮毛滑溜放光;走路精神十足,听见身后有响声,就会“嗖嗖”拼命向前奔跑。好黄牛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脾气大,自尊心强!犁地根本不要人用鞭子赶,惹毛了会一路小跑,让你一个晌午都气喘吁吁。
破老汉赶着牛出村时,扯着噪子唱《走西口》,场院上的女人们就起哄叫他唱《光棍哭妻》,老汉儿调子一转竟唱起了《女儿嫁》:“一更里叮当响,小哥哥进了我的绣房,娘问女儿什么响,西北风刮得门栓响嘛哎哟……”赶着牛,一路走,一路唱。走出很远了,场院的女人还在骂。
暮色苍茫时,收工的人们在夕阳余辉中扛着劳动工具往回走。破老汉担着两捆柴禾,一路山歌,又唱着回来了:“你看下我来,我看下个你……”他就这样唱着来,唱着去。
西北地区农村有句俗言:爱唱的人都有心事哩。心里苦闷了,吼上几嗓子就好受些。
著名作家张贤亮在《绿化树》中说:忧伤是歌曲的灵魂。的确,陕北的民歌多半都有一种忧伤的味道。西北地区的山歌和花儿也是如此。唱歌也许是为了排遣寂寞,也许是为了释放内心的压抑。
在山里放牛悠闲自得,尤其是秋天,看着山坡上绽开的一丛丛野花,和出没在花丛里的小动物,其乐无穷。有时候,四仰八叉躺在山梁上,望着白云悠悠南来北往,听牧羊人憋着嗓子唱山歌是一种享受,比听流行歌过瘾。山歌飘过连绵的群山,一浪高一浪低,一浪赶着一浪飘向遥远。这时,你总感觉云朵间和花草树木缝隙里,有一种旋律,一种抒发不尽,而又难以说清的节奏在滚滚向前,带着你的思绪不停的飞扬,不知不觉中就卸下了所有的心灵负荷。这就是乡村牧歌神奇的力量,悠远绵长,抚心安魂!
< class="pgc-img">网络图片
>干净的民俗风情画卷
每当读史铁生的清平湾时,我的脑海里就会展现一幅干净的黄土高原民俗风情画卷。陕北和我们陇东紧紧靠在一起,地理条件,民情风俗十分接近。清明节蒸白馍,红白喜事吹唢呐,欢迎燕子在院子搭窝,这些风俗都那么的相似。
不过,燕子很少来庄户人家院落搭窝,谁家院子里要是住上一对燕子,大伙都会羡慕。燕子温和而有灵气,在山里人心目中十分神圣,隐隐之中似乎和某些神灵有牵连,是吉祥的象征。
红白喜事请吹鼓手,一度在我们这里中断了几十年,八十年代后才渐渐时兴起来,至今仍然红火不止。但是,我们这里的吹鼓手远不及陕北吹鼓手。大约是九十年代,我去过陕北的延川、澄城,见过哪里的吹鼓手,“呜哩哇啦”吹起来,一口气就多半个时辰。
一片土地,一样风情,一种场景。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继承与延续,也是一个地方文化繁荣的基础。每个地方的民俗风情、文化都不尽相同。陕北的民俗风情干净纯粹,源远流长,比如渭南的剪纸,关中的秦腔,安塞的腰鼓等。单是农民的劳动场景,乡村风情味十足。
史铁生笔下的陕北农村劳动生产画面简直就是一幅长卷清明河上图:
天不亮,耕地的人们就扛着木犁、赶着牛上山了。太陽出来,已经耕完了几垧地。火红的太陽把牛和人的影子长长地印在山坡上,扶犁的后面跟着撒粪的,撒粪的后头跟着点籽的,点籽的后头是打土坷拉的,一行人慢慢地、有节奏地向前移动,随着那悠长的吆牛声。吆牛声有时疲惫、凄婉;有时又欢快、诙谐,引动一片笑声。那情景几乎使我忘记自己是生活在哪个世纪,默默地想着人类遥远而漫长的历史。人类好像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当然,拿农村劳动场面和清明河上图比,有些不恰当,我不知道怎么表达才能恰如其分的说出那种感觉。但这种场面确实使人震撼,也使人热泪盈眶。
正如史铁生在关于《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创作谈《几回回梦里回延安》中说的:现在,一提起祖国二字,我绝想不起北京饭店,而是马上想起黄土高原。在这宇宙中有一颗星球,这星球上有一片黄色的土地,这土地上有一支人群:老汉、婆姨、后生、女子,拉着手走,梨尖就象唱针在高原上滑动,响着质朴真情的歌。
< class="pgc-img">网络图片
>一点后话
读《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就像冬天长夜里听乡佬讲故事,分明感悟到了什么,听得人久久不愿离去。虽然史铁生已经离开我们好多年了,但他留下的经典作品会鼓励着读过他书的人走过自己人生最艰难的岁月。
苦难尽管让人难熬,但对人类而言,那是上帝对他的人生的一种历练,正如先哲说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路遥、张贤亮、史铁生的人生历程最能说明这一点。史铁生没有插队经历,就不会有脍炙人口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没有长达二十多年的劳动生活,就不会有至今热度不减的电影《牧马人》;没有底层平民的苦难生活的切身感受,就不会有感动世界的《平凡的世界》。
清平湾是遥远的,但也是永恒的。
艺君联合狐狸家FoxFamily、海豚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天地出版社、朝华出版社、海洋出版社、天喜文化、新东方童书、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尚童童书、奇想国童书、信谊图画书、青豆书坊、中国画报出版社等16家出版单位共同发起“双11”特别赠书活动,请看我们精心准备的好书书单~
活动规则
step1
选择您喜欢的好书,关注该书对应的公众号;
step2
给该公众号后台留言,格式为“双十一书单+姓名+手机号+收件地址”,(您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保密哒!),即可报名成功参与活动;
把转发、分享的截图发到后台会提高中奖率哦!
step3
各家出版单位从报名的读者中抽取两名获奖读者,分别寄送一本赠书。
step4
文艺君的开奖时间为:11月13日,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消息。其他出版单位开奖时间请实际公布的信息为准。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参与活动的16家出版单位所有。
1、《给孩子讲太空》
作者/李淼
赠书提供方/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定价/ 48.80元
《给孩子讲太空》是著名物理学家李淼教授写给青少年的科普读物,本书从生活日常,讲到天体与宇宙;从黑洞、虫洞与时光机器,讲到相对论、时间简史与量子力学,涉及的知识领域广阔,用科学来解释生活的可能性和多元化,带孩子仰望星辰,发现宇宙之美、科学之魅。
关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参与活动
▼
2、《中小学必背古诗词诵读日历》
作者/新东方图书研发中心
赠书提供方/新东方童书
定价 / 88.00元
每天5分钟,听新东方最美声音为你读诗!
爸爸妈妈可以把这本日历放在家里显眼位置,每天撕一页,每页一首诗,含教育部新课标推荐背诵篇目,还有诗词意象、诗人生平、节气常识等丰富知识。
高颜值、更实用,选用奈良特种纸印刷,柔和护眼。让我们一起迎接诗意满满的2020年!
关注新东方童书,参与活动
▼
3、《如果我是蓝色……》
作者 / [法] 索菲·法图丝
赠书提供方/ 青豆书坊
定价/ 79.80元
樱桃和金鱼是红色的,鳄鱼和棕榈叶是绿色的,太阳和麦子是黄色的……每一种颜色都如一个乐观自信的孩子,既有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又积极快乐地与这个世界相融。
法国知名艺术家创意颜色游戏书,用彩色玻璃纸演绎色彩原理,语言诗意有趣,画面梦幻唯美,引导孩子主动观察、发现和理解10大颜色和混色规律,透过颜色认识万物,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潜能!
关注青豆,参与活动
▼
4、《汉声数学图画书》
作者 / [美]约翰? 特里维特 [美]詹姆斯·费 等
赠书提供方/天地出版社
定价 / 1230.00元
《汉声数学图画书》的内容可分为五大类:数与计算、量与实测、几何与空间、统计与概、集合与证明。共41本精装图画书和1本帮助家长使用这套书的《妈妈手册》。
这41本书提供给孩子一种不同于教科书的角度来看数学,给数学赋予新意,以及新的生命。而且,孩子还能透彻地了解数学概念,厘清思路,运算上想不通的结能立刻迎刃而解。这样,孩子不再是数学答案的机器,还会自然而然地喜欢数学。
关注天地社,参与活动
▼
5、《疯狂学校》
作者 / 丹·古特曼 译者 / 马爱农
赠书提供方 / 磨铁童书馆
定价/ 160.00元
8岁的小男孩阿杰,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聪明伶俐,有好奇心,但是就是不怎么喜欢上学,直到走进这所“疯狂学校”:里面的每一个人都“疯狂”而奇怪。校长克卢茨先生喜欢和学生打赌、到食堂充当“午饭阿姨”,甚至到房顶上帮同学们取东西却被挂在了墙上;还有西班牙语老师、校车司机、管理员.......他们通通不按常理出牌,不过,阿杰似乎对这样的学校有点儿喜欢呢!
关注磨铁童书馆,参与活动
▼
6、《 旋风小鼹鼠》
文·图 / [西班牙]安娜·耶纳斯 译 / 王婷
赠书提供方/ 信谊图画书
定价/ 49.80元
《我的情绪小怪兽》作者新作,以生动的故事演绎正面管教的理念,引导家长用耐心培养儿童专注力。
小鼹鼠是一个调皮的小孩,一秒钟都坐不住……同学们不喜欢他,老师也觉得他令人头疼。一个偶然的机会,小鼹鼠的爸爸妈妈找到一位森林魔法师,专门为学习障碍儿童提供创意疗法……最终,小鼹鼠会变成什么样呢?
关注信谊图画书,参与活动
▼
7、《孩子也能懂的诺贝尔奖》
作者 / 柠檬夸克
赠书提供方/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定价/119.40元
从为世纪顽疾带来曙光的胰岛素,到隐藏在太阳内部里的核聚变;从“人体卫士”免疫系统,到基本粒子模型;从第一个华人诺贝尔奖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到中国本土的第一个科学类诺贝尔奖……
本套书从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三大奖项中,选取具有较高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三十余个主题,带你亲历一项项激动人心的发现时刻,全面了解诺贝尔奖得主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关注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参与活动
▼
8、《一颗种子掉下来》
作者/ [加] 玛丽安娜·迪比克/著绘
赠书提供方 / 尚童童书
定价 / 39.80元
从前,有一个普普通通的花园。那里有花有草,住在里面的居民生活得可幸福了。可是有一天,从天上掉下来一颗种子……改变,就从一颗种子开始了。
它的到来给花园带来很多改变,居民们惊慌、害怕、困惑、愤怒,慢慢地鼓起勇气寻找解决之道,接受并体会到改变带来的喜悦。
这是一个关于“改变”的故事。这颗从天而降的种子在这本书中有很深的寓意。在现实世界中也一样,新环境、新事物就像这颗种子一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变化和挑战。
关注尚童,参与活动
▼
9、《太空密码》
作者/ 李淼
赠书提供方/天喜文化
定价 / 49.00元
跟随李淼教授了解宇宙大爆炸到终极宇宙的命运,探索宇宙中的未知神秘物质,揭秘量子物理世界的奥秘,解读《三体》《火星救援》《星际穿越》等背后的科学知识以及感受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和工作……用物理学知识揭开种种宇宙奇迹的奥秘。
关注天喜文化,参与活动
▼
10、《呜哩哇啦:语文太好玩儿了!》礼盒装
作者/旭爽 秋秋
赠单册书提供方/朝华出版社
定价/ 198.00元
大语文时代下,如何学好语文?看了《呜哩哇啦:语文太好玩儿了!》孩子再也不会觉得语文枯燥了!
本书根据国家教育部小学统编语文教材知识点编写,主打大语文概念,融阅读+观察实践+活动游戏于一体。融汇多学科的通识教育理念,采用项目制学习法。激发阅读兴趣,吸收与输出同步,从语文到各科知识,不断融会贯通。
关注朝华,参与活动
▼
11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作者/ 高春香、邵敏/文;许明振、李婧/绘
赠书提供方/海豚出版社
定价/150.00元
它是家门口的博物学院,是没有围墙的自然乐园;它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碰撞交融,让小顽童听懂大自然母亲的语言。今年十月,《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全新改版啦!新加入了更多指导节气学习的内容和新媒体资源,更多课程实践与经验的积累,让二十四节气不再只是老古人留下的传统遗产,而是真正“活”在今天,由孩子们继承发扬,常学常新,成为中国人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关注海豚,参与活动
▼
12、《小学生组词造句词典》(第2版)
作者/ 谢纪锋 主编
赠书提供方/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定价/ 28.90元
理想的工具书长什么样?一线教师这样说:
1.贴近教学,配套统编教材;
2.字义易懂,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
3.板块有趣,能激发想象,训练思维;
4.提供在线查询,让看、听、学、玩有机融合。
“外研社小学语文工具书”能够满足老师要求,入选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让孩子学习不再犯难,熊孩子也能变身乖宝宝!
关注外研社,参与活动
▼
13、《西游记绘本》套装
作者/ 吴承恩 编著 / 狐狸家
赠书提供方/ 狐狸家
定价/ 144.00元
这套《西游记绘本》,就是为新生代的小朋友们量身打造的。憨萌逗趣的角色设定,电影观感的分镜构图,浅白易懂的口语文字……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不,除了满足孩子的需求,这套绘本也做到了细节充分尊重原著,艺术级别的水墨画面,无形中带给孩子经典的引领和审美的熏陶,适合作为孩子的第一套《西游记》启蒙书。
关注狐狸家FoxFamily,参与活动
▼
14、《奇迹博物馆:动物博物馆》
作者 / [英]珍妮·布鲁姆/著;[英]凯蒂·斯科特/绘;苏靓/译
赠书提供方/奇想国童书
定价/228.00元
全书以“走进博物馆”为编辑线索,每一章节就是一个独立展厅,分别展出动物界的一个独特类群。作者化身讲解员,邀请读者移步,参观一个个展厅——无脊椎动物展厅、鱼类展厅、两栖动物展厅、爬行动物展厅、鸟类展厅、哺乳动物展厅——6大生命形态、跨越6亿年地球发展史、170余个相关物种配以纤毫毕现的手绘插图,在眼前移步换景,一路展开。
关注奇想国,参与活动
▼
15、《未来星球大冒险》
作者/【法】希尔维·博茜耶;帕丝卡尔·佩里耶 著
【法】玛丽·德·蒙蒂 绘 易言 译
赠书提供方/新天地童书
定价/110.00元
“未来星球大冒险”系列图书共5册,是一套以生态环境为主题,以科幻为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未来的地球人普吕姆一家的星际旅行故事。
本系列作品,融合了孩子们喜欢的冒险元素,当下比较热门的科幻元素,以及极具社会意义的生态主题。孩子们展开奇妙的星际探索之旅,他们将去到汽车技术极度发达的汽车星球,基因技术无比强大的转基因星球,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垃圾星球,又美妙又奇特的海洋星球,旅游行业发达的度假星球……
关注新天地童书,参与活动
▼
16、《解放妈妈!男孩子也会的极简整理术》
作者/ 中村佳子
赠书提供方/中国画报出版社
定价/ 48.00元
作为一个7岁男孩的妈妈,看到孩子乱扔乱放东西就抓狂,如何该培养孩子的良好整理习惯?整理力不只是对空间整理的能力,而是通过运用恰当的整理方法,掌握对物品、时间和信息进行选择的能力,是与孩子生存能力相关联的一种学习能力。
本书适合0-12岁孩子的家长,读完本书后,这些困惑和苦恼将被一扫而空!
关注中国画报出版社,参与活动
▼
“双十一”联合书单发起机构
天地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狐狸家FoxFamily
青豆书坊
新东方童书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新天地童书
天喜文化
尚童图书
奇想国童书
信谊图画书
磨铁童书馆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编辑 | 刘畅
美编 | 周悦
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图片来自网络
文艺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