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喝果汁致死?入华16年,直销巨头如新竟成“背后推手”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15刚过去不久,“女子喝如新果汁去世”事件又引爆舆论,将直销巨头如新集团推至风口浪尖。在如新进入中国市场的16年来,其发展

·15刚过去不久,“女子喝如新果汁去世”事件又引爆舆论,将直销巨头如新集团推至风口浪尖。在如新进入中国市场的16年来,其发展之路上的质疑声未曾休止,且屡次触碰违法违规的红线。5年前《人民日报》敲响的警钟犹在耳边,但谁能想到,在百亿帝国权健轰然倒塌后,如新又成为了下一个 “死亡推手”。

如新果汁致死?

据北京青年报3月18日报道,一名34岁女子因肺部严重感染抢救无效死亡,而死亡之前并未及时就医服药,仅是喝如新果汁和相关产品,任由发烧,最终导致贻误治疗。她也是如新的业务员,平时有服用该公司产品的习惯。

如新官网g3产品截图

记者查询如新官网发现,该员工去世前喝的果汁名为“g3活能混合果汁饮料”,产品介绍称: g3果汁是一般果汁,g3活能混合果汁饮料是同时含有木鳖果、刺梨、枸杞、沙棘4种不同水果的配方,含有β-胡萝卜素、玉米黄素、西红柿红素及维生素C等。产品规格分为瓶装与盒装,价格分别为390元与690元。同时,该产品还备注了“日常膳食补充”字样。

据死者丈夫回忆,死者卧室的墙边有一箱如新的g3果汁,就连床头柜上也摆满了这种果汁。死者坚信,无论身体有任何的问题,喝g3果汁就能解决,“去医院是在害人” 。

作为全球五大直销巨头之一,如新集团于1984年创立于美国,经营个人护理品和营养保健品,2003年如新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2006年取得中国直销牌照,是第一批获发中国直销经营许可证的直销公司之一。

3月18日,针对“女子喝如新果汁去世”的报道,如新集团官方微博发表声明回应称,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如新中国区总裁牵头,会同公司7大部门组成的专案小组并立即采取调查措施。目前正在积极与家属沟通联系,积极配合多方了解详情,同时与北京分公司责任人员紧急沟通,抓紧核实事件的来龙去脉。

如新集团官方微博声明

声明强调,如确有经销商存在不当指引或夸大宣传的行为,公司绝不推卸责任。另外,针对产品的正确使用和宣称,声明指出,虽定期培训销售人员,但仍需对这一事件进行深刻反省,并进一步强化培训。

记者注意到,如新官方微博目前已设置为禁止评论状态,但这篇声明的上一条微博仍显示有44条的评论。

或涉嫌夸大宣传

事实上,在“洋果汁”盛行的这几年,很多年轻人盲目追随跟风,听信商家夸张宣传,以为喝果汁就能治病,何况还是感冒这样的“小病”。据新京报报道,此前一家名叫“然健环球”的公司也号称拥有一款能包治百病、有神奇疗效的保健“洋果汁”,却让很多消费者饱受其苦。

至于果汁是否能起到排毒作用,促使感冒等病症痊愈,目前在医学上也尚未有定论。长征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生王湘芸曾对媒体表示,认为果汁能够治疗感冒的人大多认为是果汁中含有的维生素C起作用,但其实对于维生素C 是否能够治疗感冒还存在争议。该医生还指出,一些果汁对胃肠道的刺激很大,很多病人本来感冒时就咽喉肿痛,如果这时候喝西瓜汁、橙子汁等,对发炎的咽喉会有反作用。一般医生会建议病人喝温开水,而不是果汁。

记者为此专门致电了如新客服,对方强调,“g3果汁仅作为日常膳食补充,富含多种维生素,但并没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该客服表示,无论普通食品还是保健品均不能替代药品,发现身体有任何不适的情况后应选择及时就医。

然而自相矛盾的是,根据报道提及,如新员工尚在世时对亲属反复强调,“g3果汁无所不能”“生病不要去医院,喝果汁就可以”;如新内部培训资料也显示,“85%的药品是无效的,对病人最需好的措施就是尽量减少医疗干预。”

如新的内外表述不一致也引发网络上的质疑,有网友认为,如新“存在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希望工商部门加强对直销行业的管理。”

还有网友爆料:“多年前同事干起了如新,天天给我们冼脑,有时过意不去就帮着买些产品,去她家产品摆到满屋都是脚都插不进去,她请导师给我们上课,说她因为吃了如新59岁生了一个娃,g3果汁包医百病,但这些年没听她提起。”

网友评论截图

据了解,2005年,中国颁布的《直销法》第五条有明确规定:直销企业及其直销员从事直销活动,不得有欺骗、误导等宣传和推销行为。对于违反该规定的直销企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记者,如新g3产品只是辅助类产品,并不是治疗性产品。“这个事件最关键的问题是企业夸大了产品功能,在消费端的操作也并不规范,存在虚假宣传、涉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这也是整个直销行业存在普遍问题。”

朱丹蓬认为,综合来看,如新集团或将受到很严厉的查处,“至于是否像权健一样轰然倒塌,这个不好说。但事实上,国家对于直销企业的查处力度一直非常大。”他说。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张新年律师也表示,在如新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有关销售人员涉嫌夸大其词、虚假宣传、神话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盲目地购买产品的情况,构成欺诈甚至诈骗,应当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商品价款3倍赔偿的民事责任,有关部门应介入调查查处,加大监督力度,给予行政处罚。

人民日报曾曝光其直销内幕

除涉嫌夸大宣传,如新的商业模式还被指为传销。前述报道指,如新内部资料显示,从星级顾客到业务咨询理事,一共有九级,参与者均需要消费达到一定金额才能获得成为如新经销商的资格。

针对这种金字塔式层级结构,并给予下线人员“高额提成”的行为,有律师指出,如新的商业模式属于“典型的传销”。值得一提的是,当有人怀疑如新是传销时,所谓的“导师”辩称,如新有直销牌照,“国外传销和直销没区别,都是一个单词。”

实际上,这并不是如新第一次被质疑传销和虚假宣传。2013年1月15日至17日,《人民日报》连续刊发三篇文章,曝光如新公司涉嫌违法违规经营。报道指出,如新“宣传虚假信息、组织聚会‘洗脑’”、“入行需先买500元产品,发展‘下线’可一直晋升至‘寰宇领袖’”。

《人民日报》2014年1月16日刊发报道《看“如新”怎样攻陷人心》

随后,国家工商总局对此进行调查后发现,如新在经营活动中存在超产品范围从事直销、夸大产品功效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其个别销售人员存在擅自直销、欺骗及误导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

据此,国家工商总局依法对如新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的违法违规行为作出处理,当时,如新被罚款共计486万元。因违规经营而受到重罚后,如新公开表示,将积极落实和改进,并持续不断加强对销售人员的行为教育及规范。

据报道,如新当时出现的问题即为“上线通过下线赚钱”,这是中国直销法规中绝对禁止的。根据我国的《直销管理条例》第24 条明确规定,直销企业支付给直销员的报酬只能按照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的收入计算,也就是不得靠下线业绩获得收益,这也是区分合法直销和非法传销的界限之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去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直销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更明确指出,“对有证据证明经销商的传销行为系按照与直销企业的约定或者由直销企业支持、唆使的,由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依据《禁止传销条例》的相关规定,处罚经销商的同时处罚直销企业。”

去年以来,权健事件掀起了保健品行业整治风暴,同时引发了各方对直销行业的关注,有关部门加大力度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的直销企业。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去年全国查处价格违法案件2.6万件,实施经济制裁23亿元,仅查处传销、直销案件的罚没金额就接近10亿元。

宣传“中国或成全球最大直销市场”

近年来,中国直销行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直销牌照,直销市场的体量也不断扩容。有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6年10年间,整个直销市场规模从261亿元跃升至2000亿元大关;2017年,中国直销行业总规模便达到2179亿元。业内人士预计,直销行业体量有望逼近3000亿元。

与此同时,在过去的10几年间里,因为直销与传销两者相互交错的性质,不少企业都游走在二者之间的灰色地带。甚至在保健品行业就出现了“伪直销真传销”现象。在监管风暴下,轰动一时的权健帝国已然陨落,但还有华林公司、三生公司、东升伟业等相继被曝涉嫌非法传销,一度引发行业震荡。

同样被质疑传销的如新在风头过后,选择重回公众视线。

记者注意到,去年,如新中国总裁郑重在接受专访时曾如此谈及中国市场:“如新在中国的业绩现在占全球市场的比例超过了3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一个市场”;“中国的直销占比从2010年大概占全球9%…再过几年可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直销市场。”

在郑重看来,作为直销企业要合规经营。由于如新在美国上市,他强调,“中国市场必须积极主动做好教育培训监管,否则发生任何不合规的事情,都有可能影响美国股价。因此我们可以说内部监管的标准要比外部更为严格。”

正如郑重所说,企业的负面消息会影响到上市公司股价。如新“果汁”事件引爆的不光是媒体和公众的口诛笔伐,在资本市场也遭到了投资者“用脚”投票。周一美股开盘后,如新跳水大跌逾7%,随后稍有回升,但仍以5.03%的跌幅作收,报56.69美元/股,创今年以来新低。

如新集团股价下跌

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头几年,如新一度风光无两。作为资历最早的外资直销公司 ,2018年,如新集团以22.8亿美元的成绩进入全球直销企业前十强。2017年也以优秀成绩进入中国直销业绩排行榜前20名。

但这几年,如新业绩却持续下滑。公司2018财年全年盈利1.22亿美元,同比下降5.83%,同年第四财季首亏1775.9万美元;公司2017年财报显示,全年盈利1.29亿美元,同比下降9.54%。

记者查询天眼查发现,“如新(中国)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自身风险存在49条、周边风险18条、预警提醒122条。此外,开庭公告30起、法律诉讼26起、法院公告6起。2016年11月1日曾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来源:中新经纬)

止旅行 这个冬天这么玩【和平菓局深夜市集来啦】手办、玩具、老旧物品、怀旧电子产品…京城板儿爷、戏精学院等,老炮儿+沉浸式互动体验,并搭配各种老北京美食。日前,“大柳树夜市”搬到王府井地下和平菓局内的老北京城中,再现老北京“深夜市集”的风光。每周五晚8点到凌晨2点,和平菓局邀你来王府井“趟夜市”。凌晨两点睡什么睡,每周五晚和平菓局喊你来嗨!(来源:@北京东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文旅北京

蜂糕来哎,艾窝窝!”“满糖的驴打滚儿!”“卖棒子面儿饼子,两面儿焦啊!”“烧饼,麻——尾儿!”“好热面茶呀!”早年间,这些在胡同街巷里响起的老北京叫卖声,形成了人们对这座城市最初的印象。本期的京华物语,就来分享一些与老北京小吃有关的胡同货声。

《北京老城区的胡同》,王佳桓 著,北京出版社2018年12月版。

明清时期的胡同里,有许多深宅大院。走街串巷的小贩便以响器和吆喝向院里的居民通报和推销货物。

卖艾窝窝、蜂糕

艾窝窝,也写作“爱窝窝”。清道光年间李光庭《乡言解颐》记载:“以糯米粉为之,状如元宵粉荔,中有糖馅,蒸熟,外糁薄粉,上作一凹,故名窝窝。”清末《一岁货声》说有“枣窝窝,糖窝窝,白糖、芝麻、澄沙三样艾窝窝”。旧时,春节期间小贩敲小木梆走街串巷售卖。吆喝:“蜂糕来哎唠艾窝窝噢江米年糕来糖窝窝哦!”“蜂糕来哎,艾窝窝!”“艾窝窝好馅儿嘞,桂花果馅儿艾窝窝!”

卖豌豆黄儿

豌豆黄儿,是把煮熟的豌豆去皮捣烂,加白糖和小枣,在砂锅里沉淀成坨,呈深黄色。因为是用砂锅制作的,所以又叫“砂锅豌豆黄儿”。旧时,北京在农历二、三月间卖得最多,特别是三月初一至初三,东便门蟠桃宫庙会卖豌豆黄儿的车摊很多,平时则是多走街串巷售卖。独轮车上木案铺蓝布,扣着成坨的豌豆黄儿,切块出售;还放一些切好的三角块儿供人们看。有讲究一些的,在豌豆黄儿上放切碎的金糕(山楂糕),显得更加色彩鲜明。吆喝:“豌豆的黄儿来,好大的块儿来!”“好大块儿的豌豆黄儿,您弄(音闹)块儿尝尝吧!”

卖豌豆糕

豌豆糕,是用熟豌豆面裹芝麻、豆沙、白糖制成。有的捏成各种形状,上浇红糖蜜;也有用模具磕制成的,上染颜色。小贩背圆笼木筐串街售卖。吆喝:“豌豆糕——凉凉儿的豌豆糕!”

卖驴打滚儿

驴打滚儿,又叫“豆面糕”。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在案板上摁平,上铺红糖豆沙馅儿,卷成约1寸直径的卷状,滚上炒熟的黄豆面,切成小段出售。吆喝:“满糖的驴打滚儿!”“一包糖的豆面儿糕啊!”

卖扒糕、凉粉儿

扒(音爬)糕,是用荞麦面做成的小蒸饼,泡在凉水中,卖时用刀削成小片儿盛碗内,放酱油、醋、芝麻酱、黄瓜丝儿、腌胡萝卜丝儿、芥末、蒜泥等拌食;凉粉儿,用绿豆做成淀粉后加水、矾煮成糊状,晾成软晶体状,切成豆腐大小,放凉水盆里,卖时镟成小块儿,放的作料与扒糕一样。旧时,北京多是扒糕、凉粉儿等一起卖,小贩挑担或推车串街售卖。吆喝:“扒糕——凉粉儿!”“来好酸辣的凉粉儿来、拨鱼儿,酸来还又辣呀!”

卖切糕

切糕,是北京的传统风味小吃之一。将黄黏米面加红芸豆、水,放大瓦盆内在火炉上蒸,上面铺一层大枣;蒸熟后将瓦盆扣在案子上,盖一大块湿布,用手按压至约二寸厚的大圆饼,切块售卖,吃时用竹签儿插起,蘸白糖吃。在元代就记有“以黄米作枣糕者,多至二三升米做一团,徐而切破,秤斤两而卖之”。(《析津志辑佚·风俗》)吆喝:“热切糕!”

卖切糕(《北京老城区的胡同》内页插图)。

卖小枣切糕

小枣切糕,用一层熟江米,上铺一层煮熟的小枣,上面再铺一层熟江米,约二寸来厚,上盖棉布,切块售卖。旧时,有推独轮儿车串街售卖的。吆喝:“小枣儿切糕!”

卖玉米面饼

玉米面饼,用玉米面(棒子面)制成的圆饼,用饼铛烙得两面焦熟,所以也叫“两面儿焦”。有的摆摊现烙现卖,有的挎筐串街售卖。吆喝:“卖玉米面儿饼子,两面儿焦啊!”“卖棒子面儿饼子,两面儿焦啊!”

卖炸糕

炸糕,有江米面包豆沙馅的,也有烫面包红糖的。吆喝:“焦炸糕!”

卖油炸鬼

过去,北京早点铺卖豆浆、烧饼、油条(也叫“油炸鬼”)、油饼儿、糖油饼儿、焦圈儿、薄脆、粥等。吆喝油炸鬼,既描述了炸的情形,又夸其油炸鬼好:“炸了一个焦咧,烹了一个脆咧,脆咧焦咧!像个小粮船儿咧,好大的个儿咧!锅炒的果儿咧,油又香咧面又白咧,扔在锅里飘起来咧!白又胖咧胖又白咧,赛过烧鹅的咧!一个大的油炸鬼咧!”

卖烧饼

烧饼是用半发的面先烙后烤而成,面中加少许盐、茴香、油,裹芝麻酱,表面一面儿蘸芝麻,多和油条以及其他面食一起卖。吆喝:“大烧饼,热油炸鬼!”“大卷子热烧饼!”“大油炸鬼来热烧饼!”“热噢好热呀,芝麻酱的烧饼啊!”“焖炉儿的烧饼热哦!”“油炸鬼烧饼!”“烧饼大油炸鬼!”“热的来——大油炸鬼,芝麻酱来——烧饼!”“麻花儿——饼!”还有一种就着烧饼吃的“麻尾(音乙)儿”,与烧饼一起卖。吆喝:“烧饼,麻——尾儿!”

卖杏仁儿茶

杏仁儿茶,用大米碾粉熬成粥状,放入切碎的甜杏仁儿。有的在早点铺卖,有的摆街头叫卖。多挑扁担,两头儿挑两个细高的白圆笼:一个置锅放杏仁儿茶,锅下有小火炉,锅上半盖,盖上有桂花汁、白糖;另一个放瓷碗等。吃时,将杏仁儿茶盛到瓷碗里,添上桂花汁、白糖,搅匀喝。吆喝:“杏仁儿茶哩!”“杏仁儿茶!”

卖面茶

面茶是用小米面熬成的粥,再浇上芝麻酱、椒盐儿等食用。街头卖面茶的多挑扁担,一头儿是面茶锅,下有小火炉,上有两开式木盖,盖上有一木盘,盘上放芝麻酱筒以及装有花椒芝麻盐儿、姜粉的小铁罐,罐盖儿上扎有小眼儿;另一头儿是洗碗用的铁皮水桶。吃时,将面茶盛到碗里,用漏勺淋上芝麻酱、撒上花椒芝麻盐儿和姜粉,顺着碗边儿转着碗喝。吆喝:“面茶!”“好热面茶呀!”

卖茶汤

茶汤面是用糜子面做成,一般兼卖油炒面儿、藕粉。三种吃食都是用开水冲的,只是茶汤、藕粉需先用少许凉水搅好,再用放置在大铜壶中的开水冲开。冲好后,撒上去皮的芝麻仁儿、松仁儿、核桃仁儿以及青丝红丝、山楂条儿等,再加上糖(藕粉只用白糖,茶汤、油炒面儿多用红糖)和桂花汁。有固定摊位售卖的,也有串街走巷流动售卖的。吆喝:“咦噢喂茶啊汤啊!”

卖豆汁儿粥

豆汁儿是由绿豆粉浆发酵而成的,味儿酸,是北京著名的风味小吃之一。北京人把煮熟的豆汁儿叫“豆汁儿粥”。一般多是午后售卖。小贩挑担走街串巷,担子的一头儿是豆汁儿锅,下面装有小火炉;另一头儿是一个四方形的桌台,上面放有瓷碗、筷子筒、一大盘咸菜丝、一大盘辣咸菜丝和一些焦圈儿,几只小木板凳挂在桌台边沿。喝豆汁儿的人摘下小板凳儿,坐在桌台旁食用。喝一碗热豆汁儿,就着一碟咸菜丝儿或一两个香酥脆的小焦圈儿。吆喝:“豆汁儿——粥!”

卖豆汁儿粥(《北京老城区的胡同》内页插图)。

卖灌肠

灌肠,是将淀粉、红曲、丁香、豆蔻等调成面糊状,灌入洗净的猪肠内,煮熟后削成不规则的片儿状,用猪油在铛上煎焦黄,盛在小碟儿内,浇盐水蒜汁儿,拿小木签儿扎着吃。旧时,多摆摊儿售卖。吆喝:“焦喂灌肠哦!”“焦哦灌肠!”

卖卤煮炸豆腐、炸丸子

卤煮炸豆腐,是用豆腐炸成豆腐泡,再用水煮,加花椒、盐等,浇芝麻酱、辣椒汁,撒上香菜,盛在碗里吃;卤煮炸丸子,是用粉条、绿豆做的饹馇团成的小圆球儿,煮着吃。旧时,小贩挑担串胡同售卖。吆喝:“卤煮喂,炸豆腐、茶鸡蛋唠!”“卤煮儿,炸豆腐!”

卖爆肚儿

爆肚儿,是北京的传统风味小吃。将洗净的羊肚、牛肚,切成细条在沸水中焯一下,捞出放在浅底儿碗内,加芝麻酱、酱油、醋、葱花儿、香菜、辣椒油等作料吃。根据不同部位,如肚板、肚仁、肚领、百叶等,口感不同,价格也不同。旧时,北京有串街售卖的,现爆现卖。吆喝:“爆肚儿,开锅!”“爆肚儿开锅,多四两啊!”

卖羊霜肠

羊霜肠,是将羊血和淀粉灌入洗净的羊肠内,加调料煮熟,切成小段售卖。旧时,躲在市民聚集处售卖;也有小贩挑担串街售卖的。扁担一头儿是小火炉,上坐煮锅;另一头儿是大圆笼,装碗筷以及咸汤、芝麻酱、辣椒油、香菜等调料。吆喝:“羊霜肠开锅!”“羊肚儿开锅,烂糊!”

卖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是北京冬令有名的小食品。用约半尺长的竹签儿,将洗净去核的山里红(山楂)串起来,一旁将麦芽糖或冰糖、白糖之类加热熬化成糖稀,将串成串的山里红在糖稀中滚一番,使其表面裹蘸一层,再放石板上晾凉定型即成。在清末,已有“扁熟山里红,生山里红夹澄沙、核桃仁,生、熟白海棠,葡萄,山药,山药豆,梨片,黑枣,红海棠,大红橘子,荸荠”等诸多品种。吆喝:“冰糖儿多来,葫芦儿来哟!”“葫芦儿冰糖的,蜜嘞糖葫芦!”

卖铁蚕豆、酥皮蚕豆

这两种蚕豆都是在铁锅里用沙土炒熟的,区别在于,铁蚕豆未经泡发,所以炒熟后比较坚硬;酥皮蚕豆则是先将蚕豆用水稍泡涨后再炒,所以比较酥脆。旧时,在一般零食摊上多有售卖,也有串胡同儿售卖的,有时不用秤而用手抓。吆喝:“铁蚕豆咧!酥皮蚕豆咧!”“铁蚕豆,大把儿抓!”

卖烂蚕豆

烂蚕豆,是用花椒、盐等煮得软烂的蚕豆。吆喝:“五香烂蚕豆!”“烂糊呔,烂蚕豆来哟!”“抓烂蚕豆喂!”

卖半空儿

半空儿,即没长好或挑拣剩下的小粒花生,因为发育不饱满,多有空壳,所以叫“半空儿”。用香料、盐等炒熟后,也有一番滋味。因为品相不好,价格低廉,多是穷苦人家孩子的零食。小贩挎筐串街售卖。吆喝:“半空儿!多给——”

卖“河鲜儿”

“河鲜儿”,指水池里长的藕、莲蓬、菱角、芡实。商贩串街售卖。吆喝:“白花儿藕来,河鲜儿来,卖老莲蓬来呀!”“鲜菱角来哎,卖老噢菱角——来哟——”“老鸡头,才上河!”“鲜菱角哎嗨哎,我卖哎老菱角哎鲜菱角嘞!藕哎白花儿藕哎,老鸡头啊才上河啊!”

卖鸡头米

芡实,因其形状像个鸡头,又俗称“老鸡头”。剥去多尖刺的外皮煮熟后,吃里面的果实,即“鸡头米”。小贩卖做熟的鸡头米,分嫩的、二苍、老的三种(以二苍最好),分别用鲜荷叶包裹。吆喝:“鸡头米来,二苍的好吃来!”

卖菱角

分生、熟两种。将鲜嫩的菱角用特制的剪刀剪去两角儿,用鲜荷叶包好,叫“鲜菱角”;将老菱角煮熟后再剪去两角儿,掰成两半,用鲜荷叶包好,叫“老菱角”。商贩串街售卖,按荷叶包卖。吆喝:“鲜菱角来,卖老——老菱角来噢!”“鲜菱角来哎,卖老嗷菱角——来哟——”

卖馄饨

一年四季都有卖馄饨的,有摆摊售卖的,也有挑担卖的。一早一晚为多,尤其是晚间更多。挑子的一头儿是火炉和煮锅,锅内煮猪骨等,用铁丝网隔开,另一边煮馄饨;挑子的另一头儿放肉馅、馄饨皮,还有香菜、紫菜、虾皮等作料,现做现卖。吆喝:“馄饨——开锅啊!”

卖包子

分肉馅、素馅两种,不同的馅料有不同的吆喝。用穗子油(又叫“网油”,即肠油)、韭菜做成的肉包子,吆喝:“穗子油韭菜咧,热包子咧!”用蘑菇、木耳、黄花儿做成的素包子,吆喝:“香蕈蘑菇馅儿的,素包子——!”

卖烫面饺

即用烫面做皮包成的饺子,用小笼屉蒸熟即可。特点是皮儿薄,吃起来咬着筋道,片刻即得,方便可口。旧时,街头卖烫面饺儿的多是下午售卖。

卖煮玉米

过了端午节不久街上就有卖煮玉米的。刚下来的玉米非常鲜嫩,北京人叫“五月鲜儿”。商贩把煮熟的玉米放在一个大笸箩里,用小棉被盖上,串街售卖。吆喝:“新鲜活秧儿嫩来蒸化来老玉米,仨大钱儿俩大钱儿呀!”“活了秧儿嫩来呗,老玉米唻,仨大钱儿俩大钱儿唻!”

卖烤白薯

旧时,多用砌的炉子现烤现卖,后来逐渐用废旧大圆铁桶改造成炉子,装有炉烤屉,烤熟的白薯皮内生甜汁。吆喝:“烤白薯——”

卖奶酪

奶酪,又叫“干碗儿酪”,是用牛奶加白糖、米酒制成的半凝固食品,盛放在小瓷碗内,入口即化,清凉甜润。旧时,街头有商贩挑着大木桶售卖,木桶内放一层层的碗儿酪,夏天桶内用冰镇之。吆喝:“伊哟噢,酪——喂!”“干碗儿,嘞哎嗨哎酪哎哟!”

卖酸梅汤

酸梅汤,是用乌梅、冰糖、桂花等煮制而成的饮品,用冰镇之,是北京夏天著名的清凉饮料,以位于和平门外琉璃厂的信远斋最为有名。每到夏季,走街串巷推车售卖酸梅汤、果子干儿等小吃的,使用一种很特殊的响器——冰盏儿:以生黄铜制成的小碗儿,口径一寸八分、高近一寸,共两只。小贩手托握二盏,以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托住下面小碗儿的碗底,大拇指、食指夹住上面小碗儿的边缘,不断敲击下面的小碗儿,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

电影《城南旧事》(1983)剧照。

卖冰棍儿

每到夏季,街上摊铺或推小轱辘儿车卖冰棍儿的比较常见。吆喝:“冰棍儿!”“奶油冰棍儿!”“小豆冰棍儿!”“红果儿冰棍儿!”

卖热茶

也叫“卖大碗儿茶”。在一个大瓷罐里沏上茶叶末儿,倒在大瓷碗里晾着。小贩多挑担售卖,一头儿是大瓷罐,一头儿是装着大瓷碗的筐。吆喝:“热茶呀!”“喝大碗儿茶嘞!”

卖雪花儿落

雪花儿落,是人们自己制作的冰激凌。在大木筲里放上碎冰,撒上盐。木筲中心有一带轴的铁筒,底下和木筲相连。轴上缠绳,来回拉绳,铁筒就在木筲里转动,使铁筒里的甜水均匀地降温。待铁筒内壁挂上冰凌,小贩用竹板在筒壁上刮下放入碗中。卖时用漏勺捞出冰凌盛在小碗里,颜色同雪花落在地上一样,故名“雪花儿落”。旧时,每到夏季就有摆摊或串街售卖的。吆喝:“你要喝,我就盛,解暑代凉冰镇凌!”“冰镇的凌啊,雪花儿的落,城里关外拉主道!”“冰激凌——雪花儿落——贱卖多盛拉主道!”

卖柿饼

将盖柿、高桩柿子晒成干,压扁,叫作柿饼。有零卖的,也有卖成串的。柿饼外面挂一层白霜,其实是晒制过程中析出的糖分,所以吃起来特别甜。吆喝:“柿饼儿,糖饽饽!”

打糖锣挑子

指的是敲小铜锣专卖小孩吃的糖和小玩意儿的挑子。蔡省吾的《一岁货声》中介绍:“敲小铜锣,专卖各种玩艺。糖瓜、糖饼、人参、鹿筋、麻花、死棍、菱角,各种金钱不落地,小儿钻坛子,花棒播鼗……木长虫,变八卦,七巧图,吹筒箭,万花筒,升官图,围棋,红鱼,六地骨牌,小弩弓,泥骰,宝盒,江米团,白石球,马尾虾蟆,苍蝇笼,瓦锅子,泥盒子,鸽子窝,琉璃泡,西湖景,琉璃小水烟袋,小风筝,沙燕,八卦门帘,鬼脸,大秃和尚斗柳翠,布老虎,泥美人,小胖小子,泥马,泥人模子,假胡子,霸王鞭,小鞭,匣炮,起花,地老鼠,滴滴金,黄烟炮,手拿花,炮打灯,菱角鞭。”

卖梨膏糖

这种糖是用糖加芝麻制成的,有指甲盖大小,连成糖板状,可以掰下零卖。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多是挎筐串胡同售卖。吆喝:“大块儿的梨膏,越嚼越香哦!”“大梨膏哎,蘸帖儿嘞大梨膏!”

卖关东糖、糖瓜儿

关东糖,呈方形或圆形的长棍儿状,用麦芽糖制成,做成小圆球类似瓜形的叫“糖瓜儿”。民间传说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的日子,关东糖为祭品之一。旧时,祭灶日前有小贩串街售卖。吆喝:“关东糖来!”“赛白玉的关东糖!”“买点儿糖瓜儿吧,您可别忘了祭灶啊!”

作者/王佳桓

摘编/安也

编辑/袁春希

校对/王心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