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1月11日24时,深圳市累计报告12例病例。
1月10下午,我所在单位通知,龙岗区启动第三轮核酸检测,明天早上7:00到布吉街道的布吉圩社区核酸检测点支援。
晚上11点,临睡前,又看到单位群里紧急通知,明天的检测提前到6:30,我们必须6:30前到场。
1月11日,早上6:25,温度13摄氏度。我到达位于布吉莲花路一点点奶茶店旁的布吉圩社区核酸检测点,社区工作人员已在摆放检测用品,做好迎检准备。
7点左右,陆续有人来检测了。
第一位检测者是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穿着一件宽松的无袖对襟白褂,露出上臂结实的肌肉。
花白的眉毛,一头花白地长发在脑后扎成一条卷曲的马尾,发尾呈黄色。
嗖嗖的冷风中,男子神色淡定,挺直胸膛坐到医生对面的检测位上,神情打扮极像80年代香港某武打明星。
一眨眼的功夫,男子就已检测完,像大侠一样从众人眼前突然消失。
< class="pgc-img">(那位大哥走得太快了,没有拍到他)
>今天我的任务是给检测完的人贴一张小纸贴,上面印有“核酸检测,人人有责,深圳市龙岗区第三次核酸检测”的字样。
我站在医生的旁边,每检测完一人,我就给他们送上小纸贴。
< class="pgc-img">>一开始我是站在医生的后面,社区负责人看到了,让我站远一点。
她告诉我,取样的时候,如果靠得太近,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我们应该站在至少三米外。工作中我们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一位年轻的美团骑手接过小纸贴,对我说:“你们好辛苦”。
其实,这个时候快递小哥应该是最辛苦的。餐饮店都不准堂食,只能外卖,很多餐饮店的大门口放着一张长桌,上面堆满了等待送出的外卖。
疫情之下,外卖小哥一天不知要跑多少趟,挣点辛苦钱真的很不容易。
< class="pgc-img">>上午10:00多,已经可以看到阳光了,可太阳就是照不进这老城区狭窄的街巷里,温度15摄氏度,寒气依然往衣服里钻。
我看到有同事穿上了隔离服,也去找了一件隔离服穿上,希望能抵挡一点寒气。
< class="pgc-img">>上了一趟洗手间回来,就听到吵闹的声音。
原来,一个体型瘦小的小个子女孩,说后面身材高大的东北妹子碰到她了。脾气火爆的东北妹子立马开炮,坚决否认自己有碰到她,跟她一起来的男子也不断地爆粗,还举起拳头示威。
都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小个子女孩也不“审时度势”,依然逞口舌之能。
如不是工作人员及时劝阻,争吵还会升级。
< class="pgc-img">>疫情,让我们本来就不容易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大家都有情绪在所难免。
但我记得周国平曾经说过,当你和别人发生矛盾,对自己说说这样一句话:“哎,其实谁都不容易”。这样一想,再大的怨恨就都能想开了。
很多时候因争斗引发的血的悲剧,刚开始都源于口舌之争。
我们如果能忍一忍,让一让,就能避免一场悲剧的发生。
< class="pgc-img">>小个子女孩做完核酸后,神情落寞地走到我身边问我,今年会不会要求留深过年?她能不能回老家?回四川老家会不会被隔离?
我哪有能力回答这些问题呢。只好安慰她,先不要着急,有什么政策政府会通知的。离过年还早着呢。
离过年还早吗?其实也就只有20天就是除夕了。对于每一个在深圳打拼的人来说,目前最盼望的,可能就是能顺利地回老家过春节,与家人团圆了。
但疫情之下,高素质的深圳人不管多想家,都会首先支持政府的疫情防控。
上午11:00多,来了一个拄着拐杖,满脸皱纹的老人。
他手里拿着一张身份证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需要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才能进站。”他说他刚才去深圳东站坐火车,这是工作人员写给他的。
< class="pgc-img">>老人一下又说去坐火车,一下又说去买火车票,他昨天在这个检测点做了核酸检测,他没钱买手机,目前还没有查到检测结果。
我告诉他,可以到附近的龙岗区人民医院去做核酸检测,那样就能拿48小时的纸质检测报告。
我不知道老人有没有找到医院,有没有去做核酸检查,能不能顺利地坐上回家的火车,只是他佝偻的背,那张满是沧桑的脸和一双求助的双眼在我大脑中萦绕,挥之不去。
社会在进步,可我们也悲凉地发现,很多身体不好、经济条件差、文化层次低的老人已被时代远远地抛在后面。
他们不会用智能手机,不会用微信、不会手机支付、网上购物、点餐,不懂提供康健码、行程码、检测码......
时代,让他们变成了聋子、瞎子、哑巴,他们举步维艰,感到自己活着就是社会和家人的累赘。
愿社会的发展,能捎上这些老人一同前行,把更多的关爱留给曾经年轻、风光过的他们。
下午1:00,我们终于吃上午饭了。
打开快餐盒,有番茄炒蛋、炒包菜和木耳焖鸡肉,只是分量比较少,但有大半盒饭。
平时不怎么爱吃米饭的我,不禁说道:“这么多饭,哪吃得了啊。”
< class="pgc-img">(吃饭时,忘记拍跟我聊天的那位小男孩了)
>一个蹲在我身边的小男孩却认为我是嫌菜少了,不够下饭。
他扭头对我说:“大姐,你要不要我的菜,尽管夹”。说着,把自己的饭盒端到我面前。
我这时注意到身边这个长着一对小眼睛的胖男孩挺可爱的,趁着吃饭,便同他聊起来。
小男孩在广州读大学,今年刚上大一。昨天学校放假才回到家,马上就报名来核酸检测点做志愿者。
我问他为什么一放假就想到来做志愿者。
他笑着说:“赚点志愿分呗”。后面又补充到,其实是想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出自一个小男孩之口,我觉得挺好笑。小小年纪的他,真的理解什么是“为人民服务”吗?
小男孩很健谈,他说,他在广州的一所小二本读自动化专业。很想入党,但在二本学校入党太难了。“团员推优”的名额很少,还要很多条件。
“估计我是入不到了,但是我还是要积极争取”。他说道。
听到这里,我跟他开玩笑,说:“你适合当官”。
他大概没听出我在取笑他,反问我:“大姐,你是不是觉得我很老实,所以认为我适合当官啊?”
“这年头,老实就能当官吗?”这句话差点让笑得我得喷饭。
“那你为什么想入党呢?”我禁不住又问他。
“我还是想多为人民服务的。”小男孩回答道。
他是那样其貌不扬,眼镜片下,一双小小的眼睛却闪耀着纯洁、热情的光,仿佛这冬日的太阳,让我感受到了温暖。
听到这里,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他学有所成以后,真的成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人。
很多人说00后是垮掉的一代,也许,这真的是一种偏见啊。
< class="pgc-img">>时间下午2:00,核酸检测点的检测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继续:
医生在娴熟地操作着检测流程;志愿者们现在维持着秩序;
信息员们在查验大家的健康码和检测码;
环卫工作在清扫现场的卫生;
人们在耐心地等待着检查,做完检测的则又匆匆离开,消失在街头的拐角处。
疫情仍在继续,不知哪天才能结束。但城市的钟摆不会停摆,我们的生活也不会因为疫情而停止。人们依然为了一日三餐、生儿育女,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奔波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 class="pgc-img">>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疫情之下,我们每一个认真活着的平凡人,就是这世上的英雄。
一起加油!
我是梅沙,一个爱生活、爱思考的文艺女。多篇散文、党政信息获省、市、区各种奖项,如果喜欢我的文字,请点击“关注”,我愿与你分享人世间的悲欢喜乐!谢谢!
#深圳疫情##抗疫##深圳疫情头条#
位小伙伴
你们是否都有一个共同习惯
每天下午都喜欢来一杯
喜茶、奈雪、一点点、侯彩擂……
天天轮换着,大杯大杯喝
“没事喝杯奶茶”成为了一种流行风潮
但是制作奶茶的原材料安全吗?
带着这个问题
近日,龙城街道物业管理中心(食安办)
组织工作人员突击检查了
龙城街道辖区的喜茶等4家网红奶茶店
帮助“奶茶控”们把关
饮品原材料的安全!
一个月前,龙城街道物业管理中心(食安办)在网络订餐平台上选取了喜茶、奈雪的茶、一点点和幸福侯彩擂4家订餐量最高的奶茶店,进行了一次突击检查。一方面检查店内的卫生环境及相关食品安全操作规程,另一方面是对原料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首先,食品安全检测人员对几家奶茶店的后厨做了细致的查看,并索要店面证照、台账及人员健康证,几家饮品店的食品卫生状况都符合要求。
随后检查的是各家奶茶中最核心的原料,比如奈雪的茶中的乳粉、喜茶中的搅打稀奶油、一点点和幸福侯彩擂的植脂末等......由于本次针对奶茶店所做的是定量抽检,有别于常规的农产品快速检测,定量抽检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成分分析检测。
经过一个月后......
7月28日,4家奶茶店主要原料的检测结果均已出炉,检测项目包括铅、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铅、总砷、铬、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M1,三聚氰胺等,所有项目均显示检测合格。
看到这里
估计嘴里正在喝奶茶的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
可以放心了~
小编提醒下大家
奶茶虽好喝,但也不要贪杯哦
因为奶茶中普遍含有反式脂肪酸
含糖量也较高
往往一大杯饮料就远远超过了标准
建议“奶茶控”们最好少喝含糖饮料
减少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要是身材变得丰腴
站直身子可能连自己的脚都看不到啦
▼
虽然有些妹纸不承认自己变胖了
下面来对照一下这份
《2019女性标准体重表》
就清楚啦~
各位小伙伴们
看完以上数据,你算胖吗?
深圳侨报新媒体
责编:饶启楠
编审:罗丽珊
监制:潘松岩
来源:综合姚兰 通讯员 胡琼文 吴唯苑、网络
版权说明:内容如未注明出处,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电话:0755-84651432邮箱:lgms@lgms.net)。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你和大嘴妹一起“在看”?
杯奶茶紧紧地拉近了深港两地的距离,两地的生活方式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巨变。
今年“超级黄金周”期间,深港各大口岸客流量创历史新高:自9月29日到10月6日,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491.9万人次、交通运输工具16.5万辆(艘、架、列)次;9月30日,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口岸出入境人员超10.7万人次,刷新该口岸自2018年开通以来的最高历史记录。
这是今年深圳和香港恢复通关后的第一个长假,双城之间的人来人往十分密切。在近日深圳市发布的21条促进消费的措施中,也出台了一系列方便香港市民来深圳消费的措施。
深港双向奔赴触及方方面面,其中最令人感到亲切和抚慰人心的,就是吃。
内地美食反向输出
香港素来有购物天堂的美誉,去香港购物已然是一种潮流。然而,如今这股潮流逆转了过来, “反向代购”“跨境跑腿”“地铁全站送达”这些新词不绝于耳。
早在今年二月,就有网友在小红书发帖,称可以将“一点点(奶茶)代购回香港,并在九龙塘地铁站面交”。
网友的无意之举却击中了香港年轻人对内地美食的向往,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市场。香港人从深圳代购的一般都是网红美食或内地特产,例如奶茶、糕点、鸭脖等。
从小红书上的报价来看,每笔代购的费用从15-50元不等,大多数反向代购者并不是职业代购,而是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需要经常往返于深港两地的普通人。最开始他们只是帮助家人或朋友在深圳买一些糕点、奶茶带入香港,后来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此类需求持续增加后,才萌生出做代购的想法。
【温馨提示】
“反向代购”者在代购物品时要提前了解携带物品是否符合海关规定。代购时一定要避开生禽类,生肉类物品,普通商品在通关时可进入,但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顾客下单的产品需要拿箱子装好。
另根据香港发布的《进口野味、肉类、家禽及蛋类规例》(第132AK章)来看,任何人携带这一类物品进入香港,而没有原产地发证实体签发的卫生证明书,以及香港食环署的事先书面批准,均属违法。一经定罪,可能会罚款5万港币以及监禁六个月。
深圳必吃美食图鉴
据某社交网站上的不完全统计,香港人到深圳必吃美食榜前三分别是韩国烤肉、火锅和酸菜鱼。
以老碗会为代表的西北菜里,最具香港人青睐的莫过于邉邉面、臊子面和羊肉串。西北菜的热辣总能给习惯于清淡的香港人带来另外一番风味。
邉邉面
云南野生菌火锅、光明乳鸽、盐田海鲜、龙岗三黄鸡也都成了香港人到深圳打卡的美食点。
光明乳鸽
香港消费者纷纷表示,来深圳吃的美食既便宜又正宗,每个店的服务都很热情,还有店家专门为香港客人准备了粤语菜单,推出说粤语就送大礼包的专属福利。
香港必吃美食榜
深圳的周末被香港同胞占据的同时,深圳人也在香港的各个大街小巷寻觅最正宗的港式美味,其中就有网友总结出十大香港必吃特色小吃:港式鱼蛋、车仔面、鸡蛋仔、菠萝包、碗仔翅、港式蛋挞、港式砵仔糕、云吞面、港式奶茶、煎酿三宝。
港式鱼蛋
鱼蛋是香港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爽口弹牙的鱼蛋,配上特色酱汁,微辣的咖喱带着淡淡的椰香,风味十足。
港式鱼蛋
由于香港人实在太爱鱼蛋,所以大大小小的餐馆都不难发现咖喱鱼蛋的踪影。除了咖喱口味,你还能找到辣鱼蛋、蒜香鱼蛋、麻辣鱼蛋等选项!
推荐店家:
旺角佳记小食店
??地址:旺角登打士街41号
??营业时间:12:00-24:00
??交通:港铁“油麻地站” A2出口,步行约3分钟。
甘永泰鱼蛋(长洲大鱼蛋)
??地址:长洲新兴街106号地下
??营业时间:07:00-17:00
??交通:先从中环港铁站,步行到香港站,从A出口上IFC大楼,并走行人天桥(往海边方向),徒步10分钟到中环码头,再搭船至长州(可使用八达通)。
车仔面
车仔面和云吞面一并被称为香港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色美食。车仔面的制作非常简单,就是把面条煮熟,然后自己可以随意添加一些配料,在当时的年代,只要我们可以吃饱就已经是最好的美味,现如今车仔面还是一样很受欢迎,只是吃它的意境完全不相同了。
推荐店家:
金华冰厅
??地址:旺角弼街47号
??营业时间:06:30-12:00
??交通:港铁「太子站」B2出口,步行约4分钟。
鸡蛋仔
香甜可口的鸡蛋仔外脆内软,制作起来也方便简单,只要将蛋浆倒进模板,热呼呼的鸡蛋仔就出炉了!
而特有的香港风味则会涂上奶油、花生酱、炼乳等酱料,对折成半圆形后,一口咬下,那滋味肯定让你回味无穷!
推荐店家:
利强记北角鸡蛋仔
??地址:北角英皇道492号/尖沙咀弥敦道178号/将军澳港铁宝琳站1楼11号铺
??营业时间:10:00-23:00
??交通:港铁“佐敦”D出口,弥敦道上(尖沙咀分店)。
香港烧腊
香港烧腊和广式烧腊差不多,一般都是先用秘制的酱汁腌制一段时间再放到炉里烤。烧腊的口味略带甜味,所以非常受香港及广东人的欢迎,而且香港人每逢年过节上香拜神时都会带上乳猪烧腊,所以港式烧腊在香港一直经久不衰。
推荐店家:
和记隆
??地址:中环歌赋街21号地铺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六12:30-22:30
??交通:港铁上环站A2出口, 步行约5分钟。
除了这些,地道的糖水店里品类丰富的各式甜品也足以满足客人挑剔的味蕾。
为了方便内地来香港的吃货,香港网友还特意精心总结一份香港美食地图,供食客参考。
据说在一个个街角的朴素小店时不时就能遇见陈奕迅、谢霆锋等一众大咖。
吃是件小事也是件大事,是能最直接最快速感受到幸福的方式,也是融合不同地域人们的黏合剂,美食恰到好处的满足引发共鸣,透过味蕾更多的帮助人们了解不同的饮食文化和地域特征。如果说饮食是一道跨越的桥梁,那么这道桥梁拉近的不只是饮食的品味和习惯,更是深港两地同胞的心。
【来源】小红书、南方+
【整理】左钰林
【作者】
深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