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网红面馆兰州拉面品牌陈香贵开放加盟。在推广中这样写道,“陈香贵兰州牛肉面,全球诚邀合伙人!成熟营运体系直接复制。”在投资预算一栏中,有50-80万、80-120万、120万-150万,以及150万以上的选项。
陈香贵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申请成为合伙人需要填的表格里,投资预算至少100万元起步。
公开资料显示,陈香贵首家门店开于2020年3月,公司主体“上海陈香贵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注册于2020年7月。2021年11月29日,兰州拉面品牌陈香贵宣布完成2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水滴资产、华晟资本和上海巧厨商贸有限公司。此轮融资后,陈香贵估值接近10亿元。
但是之后,陈香贵开始走下坡路。陈香贵、张拉拉、马记永等新兴品牌走的是中高端面馆路线,店铺一般选址在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写字楼附近,门店装潢加入国潮元素,就餐体验及营销方式也有自己的招式,改变了兰州拉面过去在消费者认知中价值感低、街边小店的印象。
值得注意的是,陈香贵2022 年 8 月门店数量已达 237 家,而截至2023年12月,查询窄门餐眼发现,这个数字是 239 家,接近一年半的时间只净增了2家店,几乎在原地踏步。
本文源自热点快报
北乾一律师事务所:在餐饮创业的蓝海中,无数怀揣梦想的创业者被餐饮加盟的便捷与潜力所吸引,希望借此开启自己的成功之路。然而,这片看似充满机遇的海域下,却也暗藏着加盟诈骗的暗礁,让不少创业者梦想破灭,血本无归。
< class="pgc-img">>律所案例:
李女士,一位对餐饮行业充满热情的创业者,渴望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特色餐馆。经过长时间的市场调研与品牌筛选,她最终选择了一个看似拥有广泛知名度、成熟运营体系及高成功率加盟案例的餐饮品牌。该品牌以其独特的菜品、统一的装修风格以及全面的加盟支持政策,让李女士信心满满地签署了加盟合同,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店面租赁、装修及首批物料采购。
然而,当李女士满怀期待地准备开业时,却遭遇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困难。品牌方承诺的选址评估与指导未能落实,导致店面位置不佳,客流量稀少;装修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不仅成本超支且不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物料供应不稳定且价格高昂,菜品质量难以保证;更让李女士心寒的是,所谓的全方位加盟支持不过是空话一句,遇到问题时品牌方往往推诿扯皮,不予解决。
面对这一系列困境,李女士多次尝试与品牌方沟通协商,但始终未能得到有效回应。此时,她才恍然大悟,自己已不慎落入了餐饮加盟诈骗的陷阱。不仅创业梦想破灭,还背负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与心理压力。
< class="pgc-img">>律师提醒:
在追求餐饮创业梦想的过程中,创业者应保持高度的警惕与理性的判断。在选择加盟品牌时,切勿被华丽的宣传与诱人的承诺所蒙蔽双眼。要深入了解品牌的真实情况与口碑,包括其历史背景、经营状况、加盟政策以及是否存在法律纠纷等。
同时,创业者应亲自前往品牌总部及直营店进行实地考察,与已加盟的店主深入交流,获取第一手的信息与反馈。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市场环境做出明智的决策。
此外,签订加盟合同时务必谨慎细致。要逐条审阅合同条款内容,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对于任何模糊不清或存在疑问的条款都要及时提出并要求品牌方明确解释。切勿在未经深思熟虑的情况下盲目签字以免日后陷入被动局面。
湖北乾一律师事务所提醒广大餐饮创业者:谨慎选择加盟品牌理性对待创业投资让每一份努力都能收获真正的成功与喜悦。
精品长文创作季#
餐饮老板的最终归宿,可能是不做餐饮,也不做老板,而是做一个舒服、自信、躺平的局外人。
< class="pgc-img">>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王冬明,编辑:洪君
海底捞肯定会开放加盟的,这事我2年前就说过,只不过当初说的像疯话,如今结果出来了,再听起来就像废话了。如果各位有时间,我们聊聊废话,捎带手再听我再说几句疯话,看看未来还能不能变成再次奔现的废话。
下面我们详扯两件事:
1、海底捞放加盟的真正原因,其实和我们没关系;
2、未来2024年中国餐饮格局及加盟趋势。
看过我文章的朋友都知道我的风格,如果看几行不能入眼,请即时止步,千万别好几千字都看完了,再骂大街就不厚道了。
< class="pgc-img">>海底捞放加盟的真正原因,
其实和我们没关系
两年前,我在北京讲加盟实战课时,底下坐了30多个品牌老板,当时聊到一个观点:加盟是不是一个品牌的必经之路?
我给的结论是:一个餐饮品牌,只要在不断做大做强保持上升,只要中途别犯大错误突然崩了,只要思维摆脱了情怀幼稚化,三者条件一旦满足,做加盟这事是避无可避的一个必然决定,和品牌愿不愿意没关系。
话说得有点难听,当时就有一个餐饮老板代表大家发言质疑,说海底捞坚持直营不是也做到行业老大了,为什么海底捞能做到我们做不到?坚持直营到永久不可以吗?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当时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告诉他,为什么他认为海底捞不会放加盟,主要有四个原因,大家来听听我分析的有没有一丝丝道理:
放加盟都是差钱的,海底捞不差钱,所以海底捞不会放加盟;海底捞没有放加盟,证明品牌可以不放加盟;
王老师就是讲加盟的,所以看谁都必须放加盟;
加盟这事虽然我不会,但要找一个有说服力的品牌来证明自己不放加盟这件事是对的,至少要证明不是错的;
自己没做加盟,但你眼看对手靠加盟做大了,所以加盟这事心理愿意归类于缺德,证明自己没放加盟是因为节操高于对手。
同时我还给这位朋友3个解释:
海底捞到底会不会放加盟,时间可以证明一切;
我说的必然,是海底捞要满足我上述说的三个必然条件;
海底捞为什么开放加盟,这事不用在技术层面分析,我觉得没有必要分析,因为对于必然来说,原因是无关紧要的。
今天,海底捞官宣放加盟了,放加盟的真正原因,其实也和我们没关系。
篇幅有限,这个问题我就不展开说了,直接叨叨几句,对错自在大家心中:
首先海底捞放加盟这事,和割韭菜没半毛钱关系。我觉得主要原因就两点:
为未来极致成本做规模布局,加盟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没得选;
放加盟是对海底捞股票利好的消息,利好消息本身比加盟重要,所以也不用替海底捞放加盟的规则、速度操心,利好消息的核心是利好,加盟门槛越高,放得越慢,利好才会又长又稳,这才是一个上市公司的诉求。
最后补充一个论点,餐饮品牌关于加盟与上市的关系差异很大,三种情况浅聊:想用放加盟推规模来上市,和上市失败后放加盟,及上了市开放结盟,玩法、目的、操盘方式、利润点、必然性,五个核心点都完全不同或截然相反。
大部分赛道龙头品牌的做法是:直营快速开店走规模上市,如果上市失败,就开放加盟推供应链上市,供应链上市了再反哺门店上市。不管通过哪种方式上市了,放加盟都能成为上市股票助燃剂的底牌。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 class="pgc-img">>2024年中国餐饮格局及加盟趋势
2021年年底,已经有不少餐饮直营品牌私下偷偷找我,商量布局加盟这件事,其中不乏一些有头有脸的赛道头部全直营品牌。由于品牌问题,这里就不说名字了,他们最终的做法也千差万别。我们说说这些头部纯直营品牌在加盟态度的结果,大家自己对号入座去。
有些直接开放加盟,快刀斩乱麻,要不不干,干就大张旗鼓地干;
有些偷偷做了子品牌,主品牌负责直营立牌坊,子品牌负责加盟裂变;
有些轰轰烈烈搞加盟,又想要钱,又想保晚节,所以大搞内部加盟;
有些高开低走,要大不要多,走的是起步代理及验资的策略;
有些在收购其他小品牌放加盟,挣一本万利,赔了小钱换晚节;
有些还在观望,毕竟当时海底捞这些行业大佬还在直营这条路上,像指路明灯一样指引着他们,在餐饮的大海上义无反顾地坚持直营做大做强。
2022年和2023年如此窘境之下,仍然有很多品牌以加盟模式,每月以百家甚至千家的奇葩速度,完成了弯道加油的奇葩壮举,原因就一个:
餐饮不会消失,只会改变,大势越是恐慌之下,业内的大多数越怂,这样看似疯子的品牌才能有鹤立鸡群的机会。
2024年会发生什么?我可以很笃定地说,市场必然会出现5个结果:
1、顾客消费两极化。大众餐饮将出局,高端消费及低端消费会成为主流。高端餐饮门店的装修投资,会超出很多餐饮人投资的能力。反过来,低端消费会出现“地板消费”,换句话说,消费能力会跌破大多数餐饮现有成本线。两边一堵,现有中型规模的餐饮就很难有存活机会了。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门店数量两极化。中型门店数规模的餐饮将大量倒闭,快速出现万店规模品牌及单店的匠人品牌,这两类品牌都是通过极端规模来解决成本问题,万店品牌从地产、供应链、人力等方面来压低成本,匠人品牌在通过自有商铺和自己干活来压低成本。
3、食材品质两极化。高端食材将成为高端少数餐饮的必需品,预制菜成为低端餐饮的必需品,手工食材将成为匠人唯一的选择。
4、个人创业及新品牌成功的概率将进入微观时代,概率可忽略不计,不管是对于人、小型资本、跨赛道投资者而言,加盟也许会成为大多数人唯一可选的最优方案了。
5、在很多国内餐饮连锁品牌以加盟跑完巨无霸规模后,餐饮市场将爆发巨无霸之间的“并购战”,出现从以规模降低品牌成本,升级到行业垄断来降低行业成本的格局。
很多龙头品牌为什么突然都疯了一样放加盟?并不是为了大家眼中那一块八毛的加盟费,而是为了做大市场,用市场来压低供应链成本,用供应链产生的低成本打败同体量的对手,用对手的倒下来实现主导市场的权限,有了这个权限,才能在经济下行的未来滋润平稳地躺赢下来。
各位餐饮同行,我要说一个论点,可能会有点危言耸听,但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大品牌靠规模压低成本互殴,百家门店规模以下的品牌必然会成为炮灰。如果我说的这句疯话两年后又恰巧成为了废话,留给各位的选择只有三个:
一年内成为餐饮巨无霸,至少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小赛道的巨无霸,大家掂量掂量自己的概率:
几年后龟缩成为匠人,在一个小铺子里起早贪黑地守店,甚至三代守一店,闲得无聊时对着一个食材抠持,抠持好了,十几年后也能成为个米饭仙人、寿司仙人、红烧肉仙人什么的;
2024年“守直营+放加盟”,进可拼个未来,退可成为匠人,大不了年底打包变现,从此不再过问餐饮江湖,做一个有故事的滋润躺平人。
不管是3年前对餐饮消费断崖下滑的预判,2年前笃定海底捞会放加盟的预判,1年前认为加盟马上会进入疯狂时代的预判,还是今年餐饮人最后机会的预判。我的这些预判全部来源于欧洲及亚洲其它国家的过往,中国现在的各种餐饮发展现状,都是过去很多国家的餐饮人用身家反复验证的了,远的不说,大家看看日本经济、餐饮业形态、消费变化,虽然和中国不尽相同,但也是高度复刻。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小结
各位看官,如果您都看到这里了,就说明认为我的废话还有点道理,我在此感谢您的耐心阅读,篇幅问题,内容肯定有不尽之处,望多多包含,不要留言骂我哦,最后再送上一段废话作为此长篇大论的结束语。
2017年,我就在我所有的课上都说过:
压缩直营,试着接受加盟,降低投资,储存现金流。有一天大势所趋之下,绝大部分人的经验、能力、实力,都会变得微不足道,餐饮老板的正事是做老板,而不是做餐饮,摒弃情怀,不要妄图做什么匠人,有一天如果我们都被逼的不得不做匠人的时候,那就没得玩了。
餐饮老板的最终归宿,是不做餐饮,也不做老板,而是做一个舒服、自信、躺平的局外人。
以上这大段废话,我至少在讲课时面对面,和几百个餐饮老板作为结束语说过,请问看到这篇文章也听过我讲课的朋友,还有多少人记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