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中餐厅开播已经过半,前五期节目中,财务经理赵丽颖一直在担心完不成2万块利润的任务,可本期节目播出后,他们就拿到了将近两万块的业绩,只要接下来不出什么幺蛾子,一定可以轻松搞定,于是问题来了,为什么中餐厅只营业了几天就赚了那么多钱呢?它的利润率有多高呢?
< class="pgc-img">>
其实,中餐厅计算利润的方式和现实中的餐厅有差别,他们只计算自己收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一减就是最后的收入,丝毫不用计算人工、水电、房租等等!
本期节目中,赵丽颖提升了菜价,又招揽了不少客人,当天的收入是7685元,创下了历史新高,之后赵丽颖说了这样一段话:现金一万二,加上今天纯利润是六千多块的话,然后下一站我们就可以凑齐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这里的重点是:7685元的收入,利润达到了6千多?这是什么概念呢?就当利润是6000吧,买菜和买酒的价格是1685元,简单计算一下,利润率是356%!这个数字够惊人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估计很多人会说中餐厅吸金能力太强了,利润率居然这么高,可其实呢?如果计算一下房租水电以及人工的话,这个利润率是不算高的,要知道,目前中餐厅的菜价一点都不低哦,神仙鸡的价格从之前的88元提升到了138元,清炒时蔬也从18元提升到了28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当然了,中餐厅的意义不在于明星们一共赚了多少钱,而是宣传中华传统美食,这一次,林大厨和张亮都研发出了不少新菜,还使用了高科技,希望接下来的节目中,没有了业绩压力之后,他们可以好好发挥自己的能量吧!
/马庆云
8月7日夜间,湖南卫视播出《中餐厅》最新一期的节目。在这一期当中,《中餐厅》长江游轮上第一次营业。而根据节目播出的内容,首次营业额是2684元。以往的《中餐厅》,因为是在国外营业,所以国内观众很难有效对比营业额和盈利问题。这一次,是祖国长江行,显然,通过营业额可以轻松推断《中餐厅》的单日盈利了。
< class="pgc-img">>在这期节目已经播出的内容当中,嘉宾们到岸上去,发现当地的很多餐馆的菜单价格高于自己。这个并不奇怪,因为当地是重要的旅游城市,对游客开放的餐厅在价格上略高,也是必然。而《中餐厅》自己的定价,从播出的节目内容来看,应该属于二线城市中高端商场餐厅的定价。
二线城市中高端商场的菜单价,在餐厅有效运行的前提下,利润成本是一半上下。当然,这个利润不包括员工成本。所谓的有效运行,是员工效率高、菜品损耗低、翻台上座率好、水电厉行节俭和房租成本在合理范围之内。国内不少餐厅的菜单价格不足实现利润的两倍,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 class="pgc-img">>对于《中餐厅》的两期内容来讲,开局耗费多一些,也是必然。如果排除这些定向耗损的话,《中餐厅》首次营业的利润合理范畴,应该在1342元前后。当然,目前来看,《中餐厅》的食材耗损度还是过高的。这些耗损,也包括进货渠道上的问题。不妨先聊一聊《中餐厅》的食材进货。
第三季的《中餐厅》当中,黄晓明负责进货。店长进货,本身就是错误的。店长是指挥官,不能亲自进货。进货权,必须给后厨。在第四季当中,林大厨和张亮两位掌勺开始有进货权。这个操作是准确的。但黄晓明在“下放”这个权力的同时,没有协定相应的义务。比如,后厨进货,产生浪费,则需要从后厨工资当中扣除。这是限制林大厨过度进货的有效方式。
< class="pgc-img">>所以说,《中餐厅》长江行当中的真正营业利润远远比不上国内同类餐厅,问题其实出现在黄晓明的管理上。店长不努力,跟一部电视剧的编剧不努力是一样的。流量明星烂,烂一个角色,流量剧本烂,烂一窝。晓明哥并未带给《中餐厅》高效乃至于有效运转的状态。
目前来看,《中餐厅》是五人的配置,两位后厨掌勺,一位店长,一位财务,一位伙计。这个配置,显然留给了飞行嘉宾参与的巨大空间。正常的餐厅经营,两位掌勺背后,必须配备两位配菜工。首次营业当中,两位掌勺是自己配菜。而在传菜方面,显然是李浩菲一人进行。本身处于财务身上的赵丽颖,也只能退下来帮着李浩菲一起承担重任。
< class="pgc-img">>现在这个状态下,要实现《中餐厅》的有效运转和利润最大化,必须在人员岗位上加强一下。赵丽颖和李浩菲应该去承担前台接待和传菜的任务。林大厨和张亮继续掌勺,但后厨必须要配合两位配菜工,负责打杂。而黄晓明方面,不是哪里忙就帮哪里,而是稳稳当当地坐在店长和财务总监的位置上。这两个位置,可以他一人承担。
已经播出的内容当中,青年演员赵丽颖确实表现出了自己非常不错的责任心。她不仅关心菜单问题,更是关心厨房和餐厅的每一件事情,尽量帮助大家完成任务。按理说,一位管理财务的人员,何必去后厨传菜呢,何必帮着备菜呢,何必帮着点菜呢,甚至于何必帮着收拾餐厅、打扫卫生、洗涮碗筷呢?
< class="pgc-img">>但已经播出的内容当中,这些事儿,赵丽颖全做了。这是一种典型的任劳任怨。也是《中餐厅》急需两位飞行嘉宾到来的表现。反观黄晓明方面,已经播出的内容当中,他承担的工作量不足,各个环节上,都是有他不多,没他不少的状态。黄晓明真正承担的任务量,看似不少,但分量不足。首次营业,依旧出现第二号桌客人们迟迟无法上菜的问题。这恰好是黄晓明店长水平亟待提高的明证。
我们按照国内正常餐厅的营业利润看一看首期营业的《中餐厅》。1342元的菜品利润,会留下半数给店长,也就是671元。这个费用,是店长开店的钱款,包括店铺成本和利润等等。剩下的,则是员工的工资水准了。像首次营业这样,七桌客人,没有翻台,似乎还是略少了一些。两位大厨的工作量刚刚好,因为缺少备餐员工配合。这样的上座率,厨师工资应该在单日二百元前后。
< class="pgc-img">>也就是说,林大厨和张亮一共可以拿走400元。剩下271元,是赵丽颖和李浩菲的“利润价值”。国内目前传菜和后厨帮工的单日工资,不会超过一百元(二线城市)。以目前的利润空间来看,《中餐厅》依旧具备进入一位新人员工的可能性。
如何让《中餐厅》真正高效起来,是考验黄晓明智慧的。高效的餐厅,不会产生大量的碗筷下班之前还没有刷完的问题。这本身就是黄晓明指挥上的失误。好在,已经播出的内容当中,嘉宾们在过夜之前都能睡觉了。尊重嘉宾睡眠,这样的做法,比湖南卫视的《向往的生活》要正确很多。
???
年《中餐厅》的营业形式跟往年不一样,由于国外疫情比较严重所以为了保险起见这次节目组选择在游轮上开餐厅,店长黄晓明带着赵丽颖等人从重庆出发,然后沿着长江而下最终到达湖北武汉,他们要用2000元的启动资金创造出20000元的净利润!
< class="pgc-img">>由于启动资金有限所以餐厅前几天营业规模不大,在购买了锅碗瓢盆和调料等硬件之后买菜和买饮品的钱已经不多了,因为食材有限所以餐厅一次接待不了那么多客人,最初的单日营业额都在两千元左右。
< class="pgc-img">>之后林大厨就开始尝试往里垫钱,因为财务总监赵丽颖手里的钱有限所以他们只能先斩后奏,不得不说顶级大厨在逛菜市场的时候真的是刹不住车,看到好的食材和器皿根本就管不住自己的手,因此林大厨前前后后一共往里垫了四千多块!采购成本的增加让餐厅的净利润捉襟见肘,无奈之下店长黄晓明和财务总监赵丽颖只能召开员工大会,而且明令禁止要让林大厨控制消费!
为了早日完成任务大家开始扩大营业规模,最多的时候到场的客人会达到十几桌,有效控制成本之后净利润也开始蹭蹭往上涨,单日营业额也从最初的两千多相继突破四千、五千、六千!
< class="pgc-img">>中途黄晓明因为档期原因要暂时离开《中餐厅》,财务总监赵丽颖临危受命升任代理店长,本以为黄晓明离开之后餐厅的营业额可能会下降,没想到赵丽颖带领大家再创新高,单日营业额一举突破七千达到了7685,而且这次的成本只有一千多块,也就是说单日净利润达到了六千多!
< class="pgc-img">>我们先来看一下《中餐厅》的营业模式,本季《中餐厅》采用邀请制,餐厅开门前黄晓明等人下船到码头附近揽客,而且客人必须是以家庭为单位,人数少于三人是不能去的,所以每天开业前大厨们就已经大概知道晚上会来多少桌客人,提前准备好的食材也不会造成浪费,这也进一步缩减了成本。而且从这几天的营业额来看《中餐厅》的人均消费水平都在100元往上,虽然他们的菜价在当地都不算太高但分量有限所以每桌点的数量比较多,再加上红酒饮品等等,营业额自然非常可观。
< class="pgc-img">>如果每桌客人按五个人来算,十桌客人就是五十个人,想达到7685的营业额那人均消费就达到了150元,所以在客流量稳定的情况下净利润还是相当喜人的。除去一千多的成本单日净利润达到了六千多,乍一看开餐厅居然这么挣钱!那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 class="pgc-img">>其实《中餐厅》这个一千多的成本仅仅只是采购成本而已,只包含了菜品和饮品,而实际上开餐厅的成本可是非常高的,采购成本并不是最大的,最大的开销是房租水电和人工费,好地段的房租往往都是非常恐怖的,而且现在聘请一个差不多的大厨也是要花重金的,所以如果把《中餐厅》的游轮费用和人工费算进去的话那根本就是不赚钱的。
< class="pgc-img">>不过本季《中餐厅》的主要目的是做公益,最后盈利的钱肯定是要在武汉捐出去的,所以最后还是要祝愿他们越做越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