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记者 李卓 每经实习记者 杨昕怡 每经编辑 刘雪梅
民以食为天。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餐饮赛道给予行业和资本极大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去年同期,餐饮赛道一度波浪滔天。时隔一年,历经上海和北京两大重镇的疫情“冰封”,餐饮资本仍有新的故事,但行业融资已呈现另一种局面。根据专业餐饮平台红餐大数据,截至今年5月30日,餐饮行业仅完成了49笔融资,而去年同期则为120笔。
投资过墨茉点心局、巴奴火锅等餐饮品牌的番茄资本,是如何看待这种变局?对此,在近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番茄资本创始人卿永向记者表示,“目前餐饮赛道的投资回归了理性。一方面,投资人有更充足的时间对项目进行更全面的价值评估;另一方面,创业者也对估值预期慢慢回归理性。这种变化让价格和价值重新对齐,这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有好处的。”
当潮水退去,方知谁在裸泳。作为锚定餐饮行业5年有余的投资人,卿永觉得疫情像一把筛子,筛选出了真正有潜力、有价值的餐饮商业模型。
< class="pgc-img">>作为锚定餐饮行业5年有余的投资人,卿永对疫情下的餐饮行业进行了深度审视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对于餐饮品牌而言,疫情是一次大考。当形势大好时,餐饮赛道里一切都好,看不出某种品类或商业模型究竟好不好。但疫情一来,我们就能发现到底哪些模型的生命力更强劲,拥有更长的周期。”卿永表示。
在过去5年里,番茄资本陆续精准投资了COMMUNE公社、熊大爷现包饺子、丰茂烤串、王家渡预制菜等数十个餐饮项目。卿永观察到,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对疫情充满畏惧,其中一些餐企反而在疫情下逆势拓店,表现喜人。相关品牌公开数据显示,熊大爷现包饺子在3月、4月保持了平均每月超100家新门店的增长,吉祥馄饨在4月1日至5月18日共在全国17个城市开店100余家。
那么,疫情大考之后,重新审视餐饮行业。哪些商业模式具备真正的投资价值?未来的机会又在何方?我们和卿永就这个话题,聊了近3个小时。
“通过这次疫情可以看出,在任何情况下,人们对刚需餐饮产品的需求是不变的,甚至对于高品质的刚需产品,消费者会加大消费力度。”卿永说。
疫情下的餐饮投资:回归理性,“回归到一家店”
“去年,这个行业里像来了一群狼。有些投资人为了投项目,夜里11点多来堵我的门,还有半夜来我家聊项目的,生怕第二天项目被别人抢走,这都是那时常有的事。”
回想起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下半年的日子,卿永亲历了彼时的餐饮投资火热的疯狂。
餐饮大数据研究与测评机构NCBD发布的《2021—2022年中国餐饮行业投融资报告》显示,2021年,餐饮行业发生融资事件超240起,即平均每3天就有2笔融资发生,全年已披露金额高达300余亿元。
< class="pgc-img">>墨茉点心局西单大悦城店 每经记者 王郁彪 摄
然而,2021年下半年起,餐饮行业的投资热度逐步下滑,“特别是今年上半年”。
冷却的投资热度反而让卿永舒适,“我觉得这种变化是可以接受的,投资回归了更理性的状态。”
“2019年前,一些投资人对餐饮赛道的认知和部分创业者对融资的态度都不清晰——会有投资人将互联网赛道的估值逻辑套用在餐饮赛道上,这是不理性的。就现在的投资情况来说,我认为比2019年前更好了,因为无论是创业者的成熟度还是投资人的投资态度,都比之前更客观了。”他进一步解释。
回顾彼时,一票用互联网跑马圈地思维的餐饮品牌在迅速收割热门商圈。经常出现一个购物中心突然涌现出N个网红咖啡店、茶饮店的盛况,但消费者就这么多,在居民数量及收入并没有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当疫情的冲击来临时,不少品牌不得不以大规模关店惨淡收场。这个过程中,卿永认为,资本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妨害了餐饮品牌的健康自身发展进程。
即便是在市场涌动的阶段,卿永一再告诉自己,要理性,要理性,要理性。
回过头来看这段时间,卿永认为,自己坚持对了一些事情。
卿永坦言,番茄坚持投现金流为正的健康运作的项目,不投靠烧钱起来的项目。这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判断依据,就是单店模型。“不管投100家店还是10000家店,最终都要回归到一家店。”卿永表示,“单店模型能体现品牌的战略阵地,我们特别看重品牌的单店模型是否具备抵御强大竞争者进入的天然壁垒。”
那么什么样的单店模型值得投资?卿永将其总结为:大供应链、大价格带、大味型、用户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数字化能力强、服务依赖度低等等,这些要素,意味着项目的天花板会更高。“一碗佛跳墙,如果做到七八十块,那我们认为是可以投的;如果坚持三四百块一份,那我可能会考虑和厨师交朋友,而不是和老板谈投资。”卿永说。
那么,知道了好项目的画像,如何投对呢?采访中,卿永提出了一个新名词——门店的数据质量。
“一家餐饮品牌在一两个区域内开1000家店和它在10个区域内开1000家店,这两个数据虽然相同,但质量并不同,因为区域集中度相对更高的品牌往往会在运营管控、供应链效率、品牌势能等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卿永解释道。
不过,在细分领域错综复杂的庞大赛道内,要想较为全面地对比数据质量并非易事。“要结合行业数据,准确判断一家企业的增长究竟是风口推上去的,还是靠它自身涨上去的”,卿永告诉记者,近期,番茄资本在投资的新项目麻爪爪时,就提早就通过窄门餐眼数据,对比行业400家公司的数据,关注到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其门店数量在麻辣重镇重庆地区快赶上绝味鸭脖,且单店经营数据一骑绝尘,由此锚定了这一优质标的,并快速出手。
不过,这些好故事,在2022年疫情卷土重来时,会怎样呢?包括餐饮在内的消费投资大市场正在被重新审视,卿永也他所创立的番茄资本,则讲出了不一样的故事。
未来餐饮进化论:加盟模式和社区商业值得关注
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法则在今年的餐饮圈尤为突出。疫情的新一轮洗牌,也让更适合生存的餐饮商业模型浮出了水面。
在卿永看来,疫情是餐饮品牌的一枚试金石,“在这个时候,我们更能发现哪些品牌是真正优质的”。
在北京、上海两大重镇疫情防控收紧、餐饮遭遇不允许堂食的重大打击之时,番茄家族的三个成员品牌,熊大爷现包饺子、吉祥馄饨、鱼你在一起都在在疫情下的逆势大规模拓店,其共性很明显:都是刚需型的产品,都倾向于做社区小模型店,都是堂食+外卖+外带的模型,且都采用了加盟的模式。
显然,不一样的事情正在发生。疫情之下,刚需+外卖的组合显然更“扛打”,而加盟和社区店的崛起,这是耐人寻味的新话题。
疫情颠覆了不少餐饮人对直营和加盟这两种商业模式的固有看法。
卿永坦言,餐饮行业过去有一条鄙视链,做直营的瞧不上做加盟的,大部分创业者都会认为打造一个长久的品牌,直营是更合适的模式,“但在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直营和加盟这两种模式在抗风险能力、灵活性之间的差别极大。”
一方面,两者在成本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相较于具有个体户属性的加盟商,直营店店主通常要承担更高的税金、租金、社保、人员薪酬、门店投资等开销,“大概有30%的成本差异,这个数字很大。可即便是营业额下降30%,对于加盟连锁而言,依然还有微利,但对于直营连锁品牌来说,就可能是严重的亏损。”
另一方面,由于加盟是由更多社会资源共创、实现利益共享的模式,一旦亏损,也不会由创业者独自承担损失。但直营模式虽然能在经济状况向好时实现营业额上的较大收益,可面对经济波动,这种模式就不具备较强的抗风险性。
与此同时,卿永认为,社区商业也是过去被餐饮业忽略的一大新增长点。
“过去做得好的餐饮品牌都热衷于进购物中心,但在疫情之下,受影响更大的恰恰是购物中心的商业,由于客流急剧下降,生意影响面在容许堂食的情况之下可能高达50%-70%。但社区商业却有很大不同,有些社区的门店营业额甚至还在上升。”他说。
数字的对比也佐证了社区商业的巨大潜力。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超10万个城市社区,而据赢商大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商户数量超过50家的购物中心数量为5387个。
“而社区商业的优势不仅仅是规模更大,还包括租期时间更长,特别是对于小品牌,购物中心给小品牌的签约时间可能就是一两年,非常短,而社区可以通过更长的租期让小品牌更加稳定地经营。此外,社区的租金稳定性也更高,租赁成本更低。”卿永预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餐饮连锁品牌进入社区商业。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洞察到了这些路线,但卿永在疫情压力之下,也从不会因此而给创业者施压:“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要朝着这些方向转型。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战略选择,他们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只要熬过这个寒冬,就又可以重新生机勃勃。”这个过程中,卿永反而更关心和大家站在一起。
“他不像传统的投资人,在你最难的时候给你压力。而更像一个陪伴者。”有创业者如此评价卿永。
重新审视餐饮投资:“给创业者带来订单”
但这些温情脉脉的话语挡不住投资中利益往来的刀光剑影。能给创业者带来真枪实弹的好处,才是一家投资机构真正赢面所在。VC行业的内卷越来越严重,甚至有创业者直言要机构带来订单才能接受投资。
对此,卿永笑到:“我们还真是一家能给创业者带来订单的机构。”米特加植物肉、即杏等成员品牌,都曾参加过窄门供应链的线上对接活动,也在番茄生态中拿到过订单。近期,番茄资本开始关注食品科技和农业可以领域的项目,一些实验室项目也因番茄拥有帮其进行商业应用落地的资源,而伸出橄榄枝。
枝繁叶茂的投资赋能体系,是多家投资机构竞相打造的核心竞争力。据了解,番茄资本团队70多人,其中60多人都在做投后赋能工作,包括供应链、人力、数字化、加盟拓展、食品安全、财税咨询、课程辅导等。
窄门供应链和窄门餐眼,都包含在这一体系内。其中,窄门餐眼除了帮助番茄挖掘项目之外,窄门餐眼也是其投后赋能的重要工具,它可以为番茄家族的成员品牌提供定制的品类品牌分析报告、竞品发展监测、新品研发数据支持、门店选址数据评估等一系列定制服务。
此外,窄门学社也是番茄发掘优质项目和做投后赋能的重要阵地。
除了这些“老牌业务”外,番茄的投后体系还在成长。用卿永的话说,什么事情对大家有价值,我们就做什么。去年,番茄资本内部一个4人团队起航了帮助餐饮品牌学习直播的新业务。“今年4月起,我们对熊大爷水现包饺子进行了密集的直播辅导,现在他们一个月已经可以播三四十场了。”卿永说。
基于这些赋能能力,番茄进一步驶入前端,通过孵化营的方式批量挖掘种子轮项目。番茄资本将这一孵化营命名为“强光营”,卿永对这一名字做了解释:期待种子轮品牌,能够用强光照射巨人的阴影,在头部品牌的阴影面里提出解决方案,再将其变为自己的特有优势,这样就会产生一个能与头部品牌竞争的模型。
值得关注的是,明星项目墨茉点心局和熊大爷现包饺子,都是番茄在种子轮就进入并持续陪伴的项目,目前,估值已经分别完成了500倍和100倍的惊人增长,后续轮次的投资人包括腾讯资本、美团龙珠、今日资本、日初资本、清流资本等头部机构。
至于未来,卿永向记者表示,他还将一如既往地深耕餐饮行业,“打造一支和美食相关的综合产业基金,不止是消费,还包括供应链和农业科技,把这个产业做得更深”。
鲁网·闪电新闻12月30日讯“区政府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老字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共同为我区商贸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12月29日,在“章丘老字号”授牌暨章丘老字号协会成立揭牌仪式上,区委常委、副区长王士强介绍说。
章丘作为千年古县、龙山文化的发源地、儒商文化的典型代表,孕育了大批代表章丘文化名片的老字号。早在汉代,平陵城的先民就铸造了铁器品牌,冶铁贴牌章丘制造成为传奇。到了近代,一代儒商孟洛川从章丘走出,将“祥”字号开遍大江南北,其“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经营理念,影响了一代代章丘人,催生了一个个经久不衰的章丘老字号。这些章丘老字号成为商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章丘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
为传承发展章丘老字号,以新视角深挖老字号品牌,讲好老字号的故事,2018年章丘区委区政府制定了“推动老字号品牌振兴发展规划”,开展了“寻章丘老字号,树章丘新品牌”系列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共有 50 余家企业报名,通过初审、部门审核、省级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历时一年时间,最终有11家申报企业被认定为第一批章丘老字号!章丘也成为济南市评定老字号的首创区县。
不论是百脉泉酒、相公醋、小磨香油,还是又一斋卤制品、黄家烤肉、佬来顺火锅、辛寨高家馆,这些百年老字号与章丘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章丘商业文化的重要标识;而绣惠城关照相馆则记载了章丘古城人的一段历史记忆……这些章丘人民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带着章丘的历史印记,伴着章丘的历史画卷,传播着章丘的历史文化故事,让每一个章丘人更加骄傲和自豪。
山东百脉泉酒业有限公司
——先做人,后做酒;做好人,做好酒
山东百脉泉酒业有限公司创立于1948年,位于济青路明水东王白庄,注册资本1280万元,注册商标“百脉泉”,主营白酒酿造,法人李成新。前身是王白庄酒厂,清末王白庄高玉珍创办“福祥和”酿酒作坊,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营达到鼎盛。1948年政府接管了福祥和、曾祥和、恒祥义三家酒店,组建成立了章丘第一家国有企业王白庄酒厂。经历了71年风雨历程的百脉泉酒业已经发展成为山东酒类市场的重要品牌,2017年被认定为“山东老字号”。
济南又一斋食品有限公司
——百年又一斋,实在永常在
济南又一斋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枣园街道龙泉路,注册资本100万元,注册商标“又一斋”,主营卤肉熟食制品,法人马传华。第一代创始人马汝海,清嘉庆年间,在章丘城关开创“永一斋”堂号,主营酱卤食品,后迁往天津;第二代传人马秉泰于1908年自天津还乡,继承祖业在章丘绣惠城关开店改堂号“永一斋”为“又一斋”,继续经营酱卤肉食,兼营酱菜,并以“精严厚净丰鲜”的产品特色为当地知名老号;第三代传人马文法以家传秘方专门负责食品公司熟食肉食加工,并带徒传艺。1951年“又一斋”参加公私合营,1956年并入章丘县食品公司。第四代传人马传华于1988年在枣园汽车站旁开设“又一斋熟肉店”,第五代传人马加卫创立济南又一斋食品有限公司经营至今,“又一斋”熟食在章丘区各大商场超市都有专柜。
济南相公庄老郑家酿造有限公司
——秉承古法酿造,铸就匠人匠心
济南相公庄老郑家酿造有限公司位于相公庄街道相三村(原相公庄供销社加工厂),注册商标“相公”,主营酿造食用醋、酱油,法人代表郑道盛。清末民初郑绍纯在郑家庄(现相公庄街道相五村)西首开创“德兴”醋油店,《相公庄庄志》有明确记载。第二代传人郑际泰、第三代传人郑世泉继续经营,1949年,第四代传人郑守敏开始经营“敏兴”字号醋油店。1954年,“德兴”“敏兴”并入相公庄供销社,1984年由第五代传人郑中玉承包经营,并于1992年注册了“相公”商标,后成立济南相公庄老郑家酿造有限公司,经营至今。
济南中新酿造有限公司
——传承百年情,酿造新时代
济南中新酿造有限公司,位于相公街道菜市街南头,注册商标“郑家相公”,主营酿造食用醋、酱油,法人代表郑中心。“老郑家酿造”与“中新酿造”两家本是一脉相承,郑守敏的两个儿子,长子郑中玉,次子郑中心。长子郑中玉和父亲在供销社经营,次子郑中心1985年毕业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办“中新醋油店”,后成立济南中新酿造有限公司,经营至今。
山东高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传承鲁菜精华,质优食安为本
山东高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位于刁镇辛寨二村义仓街,注册商标“辛寨高家馆”,法人代表高岩。清末,创业人高学珠从蒸包、煎包、酱菜、炸菜做起,于1893年正式挂起了“高家馆饭庄”的牌子。高学珠精心制作鲁菜的经典名菜肘子、清汆丸子、扣碗鸡、干炸鲤鱼等,亲自选料与烹制,使得高家馆及其独家“秘制”肘子成为了方圆百里独树一帜的名吃。1956 年初,高家馆饭庄并入公私合营的供销社饭店,主要经营管理者是高学珠先生的孙子高书森、高书栋。1987高学珠重孙高茂坤在家经营起“高家馆饭店”,现其子高岩接手经营至今。
济南马蕊蕊清真食品有限公司
——李俊牛肉,酱香传承 ,只做最好酱牛肉
济南马蕊蕊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刁镇回民饭店),位于刁镇刁西村中心大街、济青高速章丘区路口处,注册商标“李俊”,主营酱牛肉等系列清真食品,法人代表马蕊蕊。1920年刁镇当地回民李庆芸通过独家配方秘制开始在家加工酱牛肉等系列清真食品,号称“庆云牛肉”,在刁镇、辛寨、水寨颇有名气,已经营近百年,经历四代传人。1932年其子李子法开设铺面经营。1945年李子法之女李俊出生,遂命名“俊记”并制成“俊记牛肉”匾额悬挂门口。1955年公私合营,“俊记”酱牛肉合并到刁镇供销社,李子法继续从事酱牛肉等清真食品的制作加工并负责原料采购、销售记账等工作。其女李俊继承父业,1978年正式改名“李俊酱牛肉”。2013年李俊之女第四代传人马蕊蕊接管店铺,更名“刁镇回民饭店”,并成立“济南马蕊蕊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经营至今。
济南鸿运食品有限公司
——小芝麻,大情怀。一盘石磨,百年品牌
济南鸿运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刁镇东外环北首,注册资本517万元,注册商标“树春”,法人代表谢文龙。谢氏先祖谢凤傲在长期生产劳作中发现并应用“水代法”萃取小磨香油,历经清末民初,由后人谢景顺、谢玉仲不断传承“水代法”小磨香油的生产工艺,从一间小小的农家作坊做起,逐渐把生意做大,发展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谢氏香油坊”。谢树春出生于1945年,在1945年—1956年间,老一辈就用“树春”命名了香油坊,“树春”的商标远近闻名、沿用至今。至谢春这一代,谢氏小磨香油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店面作坊到工厂,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改革开放后,谢氏“树春”小磨香油传承人谢文龙于1997年7月成立济南鸿运食品有限公司,集芝麻标准化收购,小磨出油、酱类等产品的生产、研发、销售、服务于一体,引领公司进入到一个现代化生产阶段。
济南东健食品有限公司
——绿色有机,自然浓香,磨出生态好香油
济南市东健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刁镇刁西村,注册资本500万元,注册商标“刁镇”,主营香油加工,法人代表焦旭东。民国初年焦元成在河北香河黄家屯香油坊学徒三年返乡,将香油制作工艺带到刁镇。1946年焦兆文从焦元成手中接过香油坊,“焦记香油”坊扩大规模。第三代焦恩远,从前辈手中接过香油坊,恰逢改革开放,全面恢复做香油的老本行,1983年受到了刁镇公社的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并被评为万元户。第四代焦旭东,沿用传统的香油制作工艺,手工选洗、石磨研磨,注重原生态,保留了芝麻的浓香。
章丘绣惠镇黄家湾伍忠烤肉店
——天下一绝,黄家烤肉,飘香满溢,薪火相传
章丘绣惠镇黄家湾伍忠烤肉店位于绣惠街道中心大街,个体工商户,注册商标“伍忠黄家烤肉”,主营猪肉食品,经营者黄伍忠。清朝末年章丘县城黄家传人黄锡宪,小名小全子,传承祖上留传下来的烤制技艺经营黄家烤肉,在章丘县衙门前买下店铺,辛寨好友辛铸九为其题字号“全盛号”,专门经营黄家烤肉生意。旧军孟家经常拿“全盛号”黄家烤肉馈赠亲友、宴请宾客,相传还进贡皇宫。黄锡宪育有三子共同打理“全盛号”,1956年公私合营“全盛号”黄家烤肉并入了当地肉联厂。老二黄荫柏之子黄伍忠熟练地掌握了黄家烤肉全部的制作技术,1978年改革开放黄伍忠开始了自己的烤肉生涯,后来在绣惠中心大街开设店铺“伍忠号黄家烤肉正宗楼”,专门销售黄家烤肉至今。
章丘彦博佬来顺火锅城
——传统老火锅,好吃佬来顺
章丘彦博佬来顺火锅城位于双山街道山水泉城北城,个体工商户,注册商标“彦博佬来顺”,主要经营传统火锅餐饮,法人代表曹晶。“佬来顺火锅”创始人王继训号增顺,乡人称“老顺”,自清末开始在文祖镇经营火锅生意,其四子第二代传承人王克楼接管经营后正式命名“佬来顺”火锅。为了进一步掌握火锅技术,他于1907年去北京“东来顺”拜师学艺。出徒后在北京等地做火锅配料师傅,并将火锅技艺传授给侄子王世才。第三代传人王世才20岁闯关东在河北省遵化县城落脚,租赁门头经营火锅生意,后归乡在明水继续经营炒菜火锅,文化大革命开始,火锅生意中断。王世才之子第四代传人王连禄于1994年子承父业,在眼明泉明堂街重新开业“佬来顺”火锅,生意红火,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2015年王连禄的儿媳曹晶在双山街道山水泉城开始开办分店,成为佬来顺火锅第五代传承人。
绣惠镇城关照相馆
——鸿雁南飞落章丘,欣欣向荣代代传
绣惠镇城关照相馆位于绣惠街道城关社区,个体工商户,注册商标“鸿章”,主要从事照相、摄影服务,法人代表王锡玲。创始人王厚儒系章丘区绣惠船王村人,杨伯然系北京市门头沟人。民国初年,二人同在北京学习照像技术,关系深厚。1930年(民国十九年)二人筹资1000元现洋,到王厚儒家乡——山东章丘老城绣惠开办照像馆,当时章丘还无一家照像馆,起店名“鸿章”照相馆(“鸿章”寓意:“鸿雁南飞落章丘”,期望大展宏图),至今已有89年。杨伯然在章丘安家立业。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王厚儒到济南商埠与人合伙另立门户,鸿章照像馆由杨一人经营,后在老县衙西邻购买铺面。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张凤岺跟杨伯然学艺。王厚儒将小女王锡玲也托付给杨伯然学习照像技艺,后来张凤岺、王锡玲结为夫妻。1951年鸿章照像馆改制成独立的私营性质的照相馆,1976年,更名为“城关照像馆”,店铺由张凤岺、王锡玲二人经营。现在王锡玲老人已86岁高龄,店铺由外孙女李向晶经营。
口的骑楼老街区给我留下了不可抹去的深刻印象。
< class="pgc-img">>不论是建筑的沧桑与古朴,还是历史的久远与深刻,抑或是人文的残存和岁月的印象,骑楼老街区浓缩了一座城市的历史精华,下南洋是认识海口不可或缺的历史回顾。
< class="pgc-img">>因此,这些保留下来的具有南洋风情的建筑,也是历史中的一部分,它看得着,摸得着,令人在追溯那段往事时有了更鲜明、更饱满的时空交错。
< class="pgc-img">>为此,也就明白冯小刚电影公社(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为何会有一个南洋风情区了。
< class="pgc-img">>冯小刚电影公社是集实景旅游、实体商业、影视拍摄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由1942街、南洋区、老北京景区、芳华小院、教堂广场区、大型影棚拍摄区等多余处影视拍摄景观组成,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是一群以民国时期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
< class="pgc-img">>同时,也是全球首个以导演个人命名的电影主题旅游项目。电影《芳华》的80%的场景就是在这里完成的,位于芳华小院。
< class="pgc-img">>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会在该景区找到众多似曾相识的场景,恍惚是穿越至电影世界中。
< class="pgc-img">>很多人来到这里,会去扮演电影里的人物,去完成或弥补电影世界所带来的“意难平”。人们对于美好的期待总是那么纯真、那么明朗。
< class="pgc-img">>进入公社内部,建议不要错过任何一个街区。每一个街区的建筑蓝本都不同,历史和文化所带来的体验感也有较大区别。
< class="pgc-img">>《1942》、《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等冯氏经典电影场景的建筑元素都在其中,让人对冯氏电影里的一切触手可及。
< class="pgc-img">>1942街,以冯小刚电影《一九四二》中出现的重庆街道为蓝本,走在这里,重庆的建筑风情很浓郁。
< class="pgc-img">>当然,这一片区也集合了上世纪30-40代的武汉、南京、上海等地典型的建筑风情,共91栋建筑。这些都位于长江流域的城市,因为时代的碰撞充满了相似之处。
< class="pgc-img">>其中,有20多栋建筑完全按照老照片复原,如尧庐、西山钟楼、重庆国泰戏院、上海融光大戏院等。
< class="pgc-img">>有些只能够在老照片里寻找的时代记忆,如今也可以实实在在的“亲临感受”。
< class="pgc-img">>南洋街区不言而喻,是以珠江流域、特别是海口当地的骑楼建筑为蓝本,集合了70幢中外建筑风格的南洋风情建筑,主要景点有牌坊、码头、钟楼、小桥、商铺招牌等。
< class="pgc-img">>尤其是那招牌,真的有穿越时空的感觉,刹那间教人不禁恍惚。
< class="pgc-img">>虽然有了海口当地的骑楼老街区,就不必再去打卡冯小刚电影公社内的南洋区,那毕竟是一个现代仿古建筑群,没有时间沉淀,没有岁月磨痕,就连历史背景也是照搬真实的南洋建筑。
< class="pgc-img">>可即便如此,也是一个值得看看、逛逛的地方,就纯粹玩、拍照的话,南洋区的几个民国服饰租凭店就足够令人感到惊喜。
< class="pgc-img">>“民国女学生“、 “留洋学子与富家女”、“风情万种的女歌手”……就连“军阀与姨太太”都吸引了不少人去换装打卡,也许就是为了过把瘾,感受一下民国风的电影世界,满足了所有对电影公社或者是文艺建筑物的幻想。
< class="pgc-img">>据了解,在这几个主要景点街区内,南洋街最受欢迎。随手一拍,就是文艺,不论是景还是人像,任何一个角度都充满复古味道。
< class="pgc-img">>现如今,该电影公社已经成为海口之旅必打卡的景点之一,火热程度不亚于骑楼老街区。
< class="pgc-img">>如果你是一个特别喜欢看电影和崇拜电影的人,那么,千万别错过冯小刚电影公社。1942街+南洋街联票:148元(还有其他组合联票,价格不等)。
< class="pgc-img">>除了感受电影氛围,体验民国风情,追寻电影踪迹,公社内还集合了不同品牌的特色美食小吃、餐饮、娱乐、电影院、咖啡馆、精品店、精品酒店,以及D奇幻馆、魔镜迷宫等多种娱乐项目,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综合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