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南阳曲坛又传佳讯:三弦书《火爆之谜》入选第六届“中部六省曲艺大赛决赛”,河南仅有3个节目入选,决赛将于9月4至6日在安徽举行。
《火爆之谜》剧照
三弦书《火爆之谜》由社旗曲艺家陈玉林创作,南阳市说唱团演员姬玉香和刘书全表演。
作者陈玉林
三弦书《火爆之谜》由原三弦书《小两口夺秤》改编,讲述了鱼行老板张大喷与妻子王巧珍在生意上因为诚信而产生的矛盾,由一杆秤而引发的故事。原著曾在《曲艺》杂志发表,并获得河南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曲艺作品大赛创作一等奖。相较于《小两口夺秤》,《火爆之谜》在细节上紧跟时代,篇幅做了压缩,语言更为精炼,创作者陈玉林可谓十年磨一戏。
陈玉林,54岁,社旗人,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南阳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社旗县曲艺家协会主席,社旗县文化局创编室主任。 他是自学成才的曲艺家, 30年如一日创作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共创作、发表、上演、播出曲艺作品260多篇(次),正式出版专业著作3部,先后有66篇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各类艺术竞赛中荣获创作成果奖。 他也是不久前全国曲代会南阳唯一代表。此前南阳仅有他的恩师、已经去世的著名曲艺家兰建堂参会。
南阳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曾碧娟
><>腾南阳讯 健步迈进新时代,情牵民生多佳讯。2017年,对南阳来说,可谓喜事连连,亮点频现。在全面盘点和梳理过去一年南阳社会生活、民生福祉等方面的喜人变化和成就时,南阳日报编辑部广泛征求了专家学者、媒体同行和部分居民的建议和意见,精心评选出2017年度南阳十大社会新闻。
2018年,我们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注民生,聚焦热点,勇毅笃行,为广大居民送上更多惊喜。
实施防治攻坚 改善环境质量
市城区优良天数超省定目标
2017年,我市持续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攻坚,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市城区优良天数达235天,同比增加36天,超过省定目标。
市委、市政府成立高规格的环境污染防治攻坚领导机构,针对施工扬尘、渣土车及露天烧烤、“小散乱污”企业、燃煤散烧、庭院绿化、黄标车淘汰6个方面开展专项整治,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7+1”等多项攻坚措施,建立了多级督查机制,并聘请80名社会监督员对市城区21个街道实施网格化监管,做到日常督查与“零点夜查”相结合。与此同时,把空气质量改善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区,纳入绩效考核。全面普查大气污染源底数,实行大气污染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强化部门协调联动执法,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用经济手段加大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力度,收到明显成效。(记者 洪塔)
烹制视听盛宴 丰富精神生活
我市文化惠民演出好戏连台
自2017年4月13日起,“唱响白河”群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14场室外大型演出,3000多名演职人员为居民奉献了170余个精彩节目,近10万名观众共享了视听盛宴。同时,全年推出的23场“中原文化大舞台”演出,让南阳居民过足了戏瘾。
“唱响白河”演出活动展现了南阳本土文化特色,挖掘、融入了众多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既有高雅艺术、特色文化,更有群众文化、校园文化,可谓场场精彩,百花齐放。“中原文化大舞台”演出,众多戏曲名家轮番登台,达到了让精品剧目演起来、文化场地用起来、文艺工作者动起来、老百姓乐起来、核心价值观活起来的效果。特别是“唱响白河”文化活动,成了家喻户晓的文化品牌,展示了南阳担当、南阳精神、南阳风采,奏响了城市文化建设的最强音。
(记者 石张楠)
引领行业发展 呵护舌尖安全
食品安全示范单位获得命名
2017年12月12日,市食安办、市食药监局对第二批46家市级食品安全示范单位进行了命名。至此,我市共创建市级食品安全示范单位56家,县级食品安全示范单位1058家,县级食品安全示范街26条。示范店、示范街的创建,树立了餐饮行业良好的形象,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
我市以实施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为契机,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积极推动监管改革,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行政许可,狠抓日常监管,强化专项整治,全市餐饮食品安全总体水平稳中向好,打造了一批示范街、示范店、示范夜市等,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
(记者 段平)
推动全民健身 展示良好风貌
市第五届运动会实现双丰收
2017年9月16日,以“凝聚正能量、体育惠民生”为主题的市第五届运动会开幕。
本届运动会设县区组、市直组、青少年组、老年组和社会组5个组别,比赛项目有篮球、足球、乒乓球、武术等34个大项400余个小项,吸引了全市16个县区和63个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万余名运动员参赛,项目设置和参与规模都超过了往届。2017年4月开始至开幕式前为分散比赛阶段,共进行了27个大项的比赛;2017年4月16日至26日为集中比赛阶段。运动会期间,创造了一批新纪录,涌现出一批优秀体育人才,掀起了又一轮全民健身热潮。
(记者 陈大公)
提升城市形象 方便居民出行
火车站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
2017年5月2日,南阳火车站改扩建工程拉开序幕,至当年11月30日,新建成的三站台投入使用,大大方便了旅客出行。
新南阳站在设计上采用具有南阳地域文化特色的汉代建筑风格,总建筑面积20899平方米,一次性最大旅客接待量达3000人次。车站改造分为三个阶段进行:2017年年底,第一阶段新建的三站台、旅客地道和行包地道投入使用,计算机联锁换装等工程顺利完成;预计新的南阳火车站将于2018年春运前投入运营。改扩建工程将大大提升交通的基础支撑能力,对我市构建畅通的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记者 石张楠)
倡导绿色环保 实现便民利民
新能源车专用号牌正式发放
2017年12月25日,我市正式发放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当天,全市共发放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180副,其中大型新能源汽车号牌两副,小型新能源汽车号牌178副。
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的发放,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开始走进我市普通百姓家庭,对改善空气质量、保障服务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号牌以绿色为主色调,采用新式样、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的防伪技术,可实现区分管理、便于识别。小型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底色采用渐变绿色,大型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底色采用黄绿双拼色。号牌制作采用全国统一的生产管理系统,签注唯一生产序列标识,实现了号牌的唯一性和可溯源性,提升了查处假牌假证信息化、精准化水平。
(记者 陈大公)
真诚服务他人 引领文明风尚
全市注册志愿者逾138万人
2017年12月6日,市文明办发布我市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参与注册的志愿者数量,经实名认证正式注册志愿者总数为138.04万人,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我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全市已拥有社会志愿服务协会30个,注册各类志愿团体4401个;建成564个学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点;开展扶贫救灾、敬老救孤、文化支教、环境保护、文明城市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3000多场次,受惠群众达数十万人次。与此同时,全市涌现出一大批志愿服务典型,带动了一大批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带来了更多的道德增量。(记者 段平)
依托青山绿水 助力旅游扶贫
一批乡村旅游示范典型授牌
青山绿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很多人的乡村记忆。2017年10月,我市为241个乡村旅游示范村、示范园和示范户授牌。这是我市落实省乡村旅游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全市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按照乡村旅游示范村(园)农家乐户数、旅游带动农户数、旅游从业人数、年接待游客人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和从业农民年均收入等考核标准,经过初评、综合考核,最终评定出卧龙区谢庄镇龚河村、宛城区黄台岗镇项寨村等5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镇平县遮山镇紫海香田薰衣草庄园、南召县云阳镇玉兰生态观光园等45个乡村旅游示范园,卧龙区龙祥生态园等146个乡村旅游示范户。市旅游部门通过创新旅游扶贫机制,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户14346户、38817人逐步实现脱贫致富,收到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记者 余耀耀)
>源:科技日报
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干渠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摄
本报记者 乔 地
膨胀土被称为工程中的“癌症”,学界和工程界对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的研究已有80年左右历史,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日,膨胀土方面的技术研究再传佳讯,由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持建立的高速铁路路基变形控制成套技术,实现了高速铁路路基毫米级变形控制,全面应用于10余条高速铁路建设。
那么,膨胀土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把它称作工程“癌症”,如何有效降低其给道路工程带来的隐患?科技日报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相关领域专家。
胀缩变形特性引起巨大危害
专家介绍,膨胀土是一类遇水膨胀变形、失水收缩开裂的黏性土,民间将其形象描述为“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它在环境干湿交替的作用下,体积会明显胀缩,强度会急剧衰减,性质极不稳定,素有工程“癌症”之称。
那么,膨胀土是如何形成的?长江科学院土工研究所副所长程永辉说,膨胀土主要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其胀缩特性主要受黏土矿物成分及含量控制;黏土矿物包括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三大类,而蒙脱石、伊利石含量较高是引起胀缩变形的主要原因。
据程永辉介绍,膨胀土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气候分带性和地理分带性。以地球纬度划分,膨胀土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从低纬度到中等纬度的气候区,并限于热带和温带气候区域的半干旱地区。从地理分布上看,在欧亚、非洲和美洲大陆更为集中。而我国是世界上膨胀土(岩)分布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的国家,总分布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几乎涵盖了除南海以外的所有陆地,以广西、云南、湖北、河南等省分布最为广泛。
参与组建世界首家“工程医院”的郑州大学教授方宏远介绍,膨胀土对工程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包括胀缩变形造成的危害和滑坡危害。
膨胀土受降雨、蒸发等自然环境影响而产生胀缩变形,会引起工程结构物的开裂、不均匀变形等危害,如房屋开裂、公路路面结构不平整或开裂、铁路路基变形、渠道渗漏等。
滑坡危害包括两种类型:一种属于浅层滑坡,由于自然环境的长期影响和膨胀土的胀缩作用,导致膨胀土边坡浅层局部失稳,进而表现为滑坡持续发生并逐步恶化,造成公路路基坍塌、上拱和下沉、结构变形开裂等危害;另一种属于深部整体滑坡,主要取决于膨胀土边坡内部原生裂隙的分布、规模和扩展程度,此类滑坡往往规模较大,破坏性更强,可能会给铁路、房屋建筑、水利工程等带来灾难性破坏。
从本质规律出发解决难题
方宏远说,对于膨胀土这种特殊的土层,工程界以往采用常规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包括增加安全储备,如边坡放缓或增加密度等,由于未掌握其变形和滑坡的本质规律,导致加固处理后仍然事故频发。
据了解,早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膨胀土不能当作填料,挖出来的膨胀土需要在工地周边安排很大面积的地方堆放。不仅会破坏地形地貌,而且由于膨胀土难以被压实,暴雨冲刷后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甚至是泥石流,对道路安全和耕地等造成威胁。另外,为了对膨胀土原来的位置进行填补,施工方还要到几公里或者十几公里之外的地区挖非膨胀土来填,不仅会使工程造价大大提高,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指出,解决膨胀土难题还要从其本质规律出发,才能获得真正有效实用的技术手段。他说,针对膨胀土胀缩变形造成的工程危害,重点是控制其胀缩变形的产生。胀缩变形产生的条件是约束不足和水分改变,因此工程界有两种思路和对策。一种是压重处理,通过上部覆盖一定厚度的无胀缩性土层,约束胀缩变形的产生;另一种是采用防渗手段,控制水分变化。由于水分完全控制非常困难,因此压重处理是最为常用的手段。
针对膨胀土滑坡危害,重点是改变滑坡产生的条件。对于浅层滑坡,主要是降低浅层胀缩作用,通常采用压重处理,压重层包括非膨胀土、改性膨胀土(改性后无膨胀性)、加筋膨胀土(约束膨胀作用)等,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道边坡全线采用了换填水泥改性膨胀土;对于深部整体滑坡,由于膨胀土裂隙导致的先天不足和长期劣化问题,需要增加抵抗滑坡的外力,通常采用锚固技术弥补深部裂隙分布不均的缺陷;当滑坡规模过大且存在单一长大裂隙面时,锚固力量往往不足,可采用抗滑桩进行支挡或抗滑桩联合锚固技术进行加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道边坡施工和运行期间,就大量采用了这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