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湛江站售票员招洁丽和同事收到8杯奶茶。
据悉,11月30日下午湛江市海军某部队一名军人来到车站售票大厅寻求帮助,要为该部队371名退伍老兵购买返乡车票。为尽快完成出票,招洁丽和同事专门为这名军人开设了购票专窗,从当天17时一直加班忙碌到21时,终于帮他买全了所有车票。售票员温馨的服务暖了这名军人的心窝窝。军人以心换心,于12月2日购买8杯奶茶回赠售票员,让善意不断传递。
这是一个暖心的故事,一时间在网上引起了关注,网友纷纷为售票员和这名军人点赞:“军民鱼水情,人民铁路为人民。”“售票姐姐和兵哥哥都是好样的!”“世界真美好!!!有心更温暖!!!!”……
人们都说,军人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战争年代,他们冲锋在前,厮杀敌人,浴血奋战,用行动保家为国。和平年代,他们用赤胆和忠诚,托起强国强军的伟大梦想,在中国大地上奉献着无悔的青春。他们是最英雄的人,他们值得拥有最崇高的敬意。售票员不辞辛苦,加班加点也要为这名军人完成出票任务,一方面源自本身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则是想表达自己对军人的尊敬之意。而军人回赠的这8杯奶茶也很甜,这是发自内心对售票员服务工作的认可、赞赏,虽然只是一杯普普通通的奶茶,却让善的火炬有了传递者。
职业有千万种,爱心并无差别。正如网友所留言的“服务很暖,奶茶很甜!”在这种双向爱的互动中,我们被感动了,这种感动来源于满满的正能量,我们渴望呵护这份正能量,让它发光发热。
所谓的正能量事件,其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比如刚会走路的孩子奋力将废弃的纯净水瓶投入垃圾桶,或者是烈日下有群众为站岗的武警叔叔撑伞遮阳,又或者是在餐馆有市民偷偷为抗疫护士买单……它并非要有多么轰轰烈烈的伟大壮举,而更多的是生活中小而微的、甚至是不经意间的平凡之举。但恰恰是它的平凡,才尤显得真实、真切,它不仅传递着人间的善意和真情,也让人深深体会到这种善意的可贵。平凡之举看似平凡,实际上折射出的是善德光彩,所传递的温暖和力量是文明社会前进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脚印。
车票会售完,奶茶也会喝完,但爱心却不会终止,他们或将在各自的的生活轨迹中继续奋发光彩。爱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正因此,每一次正能量事件的传播和扩散,于公众来说都是一次无意识的角色代入,他们在或共鸣认同或反躬自省、见贤思齐的心理效应下,善良的种子已悄然在心中播撒。假以时日,这份善良在潜移默化中汇聚成熠熠生辉的道德力量,社会也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服务很暖,奶茶很甜”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温暖人心的故事传递,于润物无声中温暖你我,感动你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浙江在线
庆新爆款来了!
SEVENBUS推出了巨型珍珠奶茶,在饮品中加入比平时大5倍的珍珠。QQduangduang的口感,戳中了不少奶茶女孩,10天左右卖出了10万杯。
国庆期间,SEVENBUS也凭借超大珍珠燕麦奶茶系列,品牌微信指数也上升了3558.85%。
巨型珍珠到底有什么魅力?
国庆爆款“巨型珍珠奶茶”
10天卖出10万杯
这个国庆,茶饮圈又出现不少新爆款。
SEVENBUS推出巨型珍珠奶茶,包括超大珍珠燕麦奶茶冰淇士和超大珍珠燕麦奶茶两款。
两款饮品以燕麦奶打底,搭配比普通珍珠大5倍的超大珍珠,看起来十分诱人;超大珍珠燕麦奶茶冰淇士,还在顶部放置光明冰砖+奥利奥碎+黑糖酱,入口淡淡的咖啡风味,25元一杯,妥妥是一杯能喝能嚼的“甜品”。
SEVENBUS研发邵盛楠介绍,“巨型珍珠”其实是用黑糖和咖啡制作出来的冻冻小料,整体呈现出焦糖冷萃咖啡味。
奇特的造型加上“每天限量1000颗”的营销,在国庆期间收获了非常高的热度,网友的评论也很有趣,“这珍珠是来报恩的”,“不下架我能一直炫”。据SEVENBUS透露,两款巨型珍珠饮品,10天左右销售量破10万杯。
很快,抖音#SEVENBUS超大珍珠奶茶相关话题播放量累计达到了160.5万,国庆期间,SEVENBUS品牌微信指数直接飙升了3558.85%。
其实前段时间,用仙草粉、咖啡等原料自制“大珍珠”就在小红书上风靡,消费者对“大号珍珠”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伏小桃最近推出的蜂蜜罐系列:“偷喝米酒蜂蜜罐”“喜欢草莓蜂蜜罐”,也让不少消费者沦陷。两款饮品都在米酒冰顶部加入了大块蜂巢蜜,并用小熊维尼同款蜂蜜罐进行包装,很多网友都对大块蜂巢蜜十分好奇。
观察下来我发现,今年国庆期间高热度饮品有一个共同点:在饮品中加入超大、醒目的元素,能提升饮品的感官刺激度。
这是不是饮品创新的好思路?
大5倍的巨型珍珠
为什么格外有诱惑力?
最近的饮品,让我想起社交网络上十分流行“克苏鲁食物”,巨大珍珠和大块蜂巢蜜透露出了其“精髓”。
先来看什么是“克苏鲁食物”:
比如,茶饮界流行的“火炬杯”到了食品界,下层装入满杯方便面,上层装上包子;再比如,一个700mL的杯子,塞进臭豆腐、大肠、螺蛳肉、米粉、炸蛋、油豆皮等多种配料;今年夏天爆火的8斤重桶装绿豆沙,也被网友划分到克苏鲁食物中。
SEVENBUS曾推出的火锅杯
>总结下来就是,组合多、分量大、口味重,不少网友踊跃留言,问哪里有卖。
为什么这种食物能让这么多人“上头”?我采访了身边的小伙伴,大家一致认为,视觉的刺激,容易让人产生食欲。
融合了辣、臭、咸、酸、甜等口味的“克苏鲁食物”,通过视觉联想,让人们的大脑释放生物信号,刺激饮食欲望的产生(虽然人在吃饱时看到这些食物会生理不适)。
巨型珍珠奶茶、大块蜂巢蜜,也是一样的道理,用视觉刺激消费者产生食欲,进而转化成购买行为。
但不同的是,饮品品牌对视觉刺激程度进行了把控与管理,仅放大1~2款元素,避免感官刺激过度,产生反效果。
这样做,让饮品在造型上更加“奇特”,更容易获得自发性传播。邵盛楠告诉我,这两年,年轻人都爱在社交平台上种草、拔草,一款颜值奇特的饮品,能更容易获得关注。
更讨巧的是,这种做法,门店可操作性也很强。
饮品行业发展到当下,用新原料出圈,是一件成本非常高的事情,品牌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成本。
SEVENBUS推出的“巨型珍珠”,则是经典原料的再创新。
邵盛楠告诉我,在研发的时候,他们也很看重传统奶茶的“包装再塑”,从产品的口感、外观多方面出发,反复推敲、创新。
将珍珠放大5倍的做法,四两拨千斤,赋予了饮品传播点,准确击中消费者对“食欲”的追求。
饮品经典元素再创新
还有这3个思路
还有什么饮品出圈操作,也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我观察了最近高热度的产品,总结了3个值得尝试的思路。
1、贵价水果,整颗放置在顶部
身边的小伙伴们总跟我说,每次看到社交平台有人分享带整颗水果的饮品,都忍不住点进去看一眼,发现是自带水果摆拍后,又失望地退出来。
由此看来,“整颗水果”的对消费者具有相当的诱惑力,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用整颗水果,提升一杯饮品的价值感。
比如,伏小桃年初推出的车厘子饮品绵绵雪顶珠宝杯,在雪顶上放满完整的车厘子,既展示了饮品的吸引力,轻巧的车厘子便于置于顶部,也解决了操作问题。
左:绵绵雪顶珠宝杯;右:芋见好柿燕麦杯
>无独有偶,国庆期间鲜芋仙也推出了芋见好柿燕麦杯,把整颗柿子放在沙冰上,俘获了不少消费者。
2、40cm高千层雪顶,抓马造型成流量密码
美食之都重庆,不少奶茶、火锅店都推出了40cm高“千层雪顶”奶茶,像做冰淇淋一样,在奶茶上一圈圈叠加雪顶,点缀上花朵、眼睛形状的小饼干;还有饮品店,在千层顶上放上整颗山竹等水果。
抓马的造型,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借势食物克苏鲁风,却又特立独行,准确切中年轻人拍照、打卡需求。
火锅店推出的冰品
>3、物料“故事化”,更容易获得传播
最近,茶饮物料的创新越来越“故事化”了。
比如伏小桃推出的蜂蜜罐系列,一改常用的饮品杯,用维尼小熊同款蜂蜜罐作为容器,给新品提供了很好的卖点,不少消费者感叹“爷青回”。
中秋节时,古茗利用嫦娥谐音推出了“长鹅”吸管,白鹅造型吸管,“鹅脖子”可以伸缩,可爱的造型,加上中秋场景加持,收获了一大波好感。
有趣的包装,能更好地激发消费欲望。茶饮颜值已经“卷无可卷”,给包装增添新的价值点,或许能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从一整颗石榴,再到巨型珍珠,今年秋季上新,能明显感觉到,新原料更新速度越来越慢,品牌们都在专注做经典元素的再创新,带给人“熟悉中的惊喜”。
接下来,还会有什么好的创新玩法?我们拭目以待。
近,小红书上有一款“8斤椰子水”特别火,巨大一桶,拉风又解渴,在武汉、重庆等地都开始出现。
还有8斤绿豆冰沙、XXXL芒果桶等超大桶装也在社交平台风靡,见过的人都想体验一下。
去年夏天,“大桶装水果茶”就风靡全网,今年依然热度不减,还卷出了新高度。
这种形式的产品,还有哪些新卖点?
8斤椰子水走红
水果茶开始用“盆”装了?
看到网友晒出的“8斤椰子水”时,我惊呆了。
最近,南京、重庆、武汉等地相继开始流行“8斤椰子水”,产品是椰子水加上椰子果肉,真正让这款椰子水出圈的,是足足8斤的重量,和看起来十分夸张的桶。
用来装椰子水的加大版4L桶,看起来简直像洗脸盆,有一个提手和一个可以插管的插口,1桶售价168元。
不少网友看到这一大桶透明的、散发着丝丝凉意的椰子水时,都会油然而生一股“喝起来一定很爽”的满足感。
这两天,市面上还出现了8斤绿豆冰沙、XXXL芒果桶等超大桶饮品,吸引不少人前去打卡。
从去年开始,这种“超大桶”产品开始翻红,很多品牌都在上。
去年夏天,书亦烧仙草、沪上阿姨、古茗、益禾堂就上新了大桶装水果茶,基本都有5~6种水果组成。
今年,“大桶装”产品持续火爆,而且卖出了新花样。
许多品牌推出了单一水果桶,比如奈雪前段时间推出的霸气一升桃,在推出的第1天就卖断货,不到10天的时间里,售出了100万杯;这两天,茶百道也上新了一款“超级桃桃杯”。
霸气一升桃(左);超级桃桃杯(右)
>此外,奶茶桶、咖啡桶也非常活跃,比如,快乐番薯推出了1L吨吨桶奶茶,Hi Five咖啡馆也推出了700ML一桶冰美式、一桶冰拿铁。
从去年夏天,甜啦啦的“一桶水果茶”,就在上市当天卖出40万杯。
据咖门不完全统计,今年前6个月,茶饮品牌们共上新了37款水果桶,常见的有1L装的桶装杯型、700ML的大杯装两种,还有不少是4L以上超大容量,足够5人以上聚会分享。
除了上文提到了8斤椰子水、绿豆冰沙之外,快乐番薯曾在5月份推出520免费抽的5L综合水果桶,蜜城之恋的5L霸王桶在小红书上也十分火爆。
消费者为什么这么喜爱“超大桶”?
“超大桶”,今年想不红都难
在消费者花钱更谨慎的今年,“大桶”,无疑是一个自带购买理由的产品。
1、单价多在10~20元,传递“超划算”信号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各个品牌们的大桶水果茶,容量虽然大,但价格却不高,10~20元是大部分水果桶的价格区间。
比如益禾堂的真的甜西瓜桶,售价在13元;书亦烧仙草的“一桶水果茶”售价15元,与普通装水果茶比起来,性价比很高,对消费者也十分有吸引力。
书亦烧仙草“一桶水果茶”
>奈雪推出“霸气一升桃”的时候,会员领券后第一杯仅需19元,1字开头的价钱,在奈雪就能买到从500ml升级到1000ml的饮品。
花一样的钱,买更大容量的饮品,“霸气一升桃”上线当天就售罄,其原因之一就是向消费者传递了“更划算”的信号。
2、水果多、尽情喝,给人“随便炫”的心理满足
翻了翻社交平台上网友们关于大桶装的看法,我发现在夏天,一大桶水果茶看起来就会让人产生“解渴”、“清爽”、“一次炫个够”的心理满足感,让人一看到就很有食欲。
益禾堂“超大分享水果桶”(2.5L)
>而且一桶水果茶,往往半桶都是水果,再加上冻冻、爆爆珠等小料,一眼就能看到价值所在,满足消费者想要一次解馋的心理。
3、做花盆、做笔筒,“桶”太适合二创了
小红书上,有不少网友都很喜欢大桶水果茶的“桶”。
与日常杯子不同,大桶杯容量更大、杯身矮,新造型也给人们带来了新鲜感,所以很多人用桶玩起了二创。
网友们在社交平台晒“改造成果”
>比如,贴上贴纸做成笔筒、包上黏土做成花盆、缠上麻绳做成桌面垃圾桶,还有网友用霸气一升桃的盖子做了手机支架,品牌们也参与到其中,教网友更多DIY玩法。
好玩、有趣的杯身,本身就能引起更多注意,从而引发消费。
用“桶”卖茶,如何卖出新意?
我梳理了4个关键点
现在,几乎所有品牌都推出了大桶装水果茶,如何让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
水果桶还有没有能升级的空间?我梳理了案例,总结了4个关键点。
1、日常1~1.2L就够了,“超级大桶”只适合造热度
大桶装产品虽然品牌推得多,但实际上利润并不高。
无论是1L单一水果桶还是综合水果桶,成本都在4~8元之间,比一般茶饮要高,而售价普遍也在10~20元。性价比属性突出,本就是消费者喜欢水果桶的原因之一。
4L以上的超大桶,在给消费者更多满足感同时,成本也在上升,价格也会提升。
比如,8斤椰子水售价168元,书亦烧仙草去年上的5L水果茶售价89元。
“超级大桶”的成本、容量,都决定了它只能作为短期门店引流款产品。
毕竟,过大的容量会把消费者“心里满足感”变成“心理负担”,喝不完的话造成浪费,也有可能一次喝顶了,造成顾客对饮品“饥饿感”的流失。
2、配方升级,加入更小众、差异性更强的水果
目前,目前常见的水果桶有2种形式:单一水果桶、综合水果桶。
单一水果桶是一桶装一种水果,比如茶百道新上的“超级桃桃杯”,沪上阿姨的鲜橙桶等;
综合水果桶是由两种以上水果组成的水果茶, 常见搭配水果有柠檬、百香果、西瓜、凤梨、金桔、橙子、小青桔等。
在水果的应用上,大桶水果茶的搭配还相对“保守”,这是由水果成本以及是否便于存放等因素决定的。
在平衡成本的基础上,在大桶中加入一些杨桃、芭乐、桑葚等价值感高、相对小众的水果,也是一个打造差异化的思路。
3、借鉴水果捞“自选模式”,做DIY大桶茶
茶百道的“超级杯水果茶”,将水果茶分为芒果杯和百香果杯,供顾客挑选。
这让我想起了今年卖得很火的水果捞。
有一个自助“水果捞”品牌叫满米酸奶。消费者可以在十几种水果、配料、四种酸奶、六种顶部小料中自由选择,搭配出自己喜欢的水果捞。
这种思路或许可以借鉴到大桶水果茶上,消费者从固定的水果和小料中,挑选自己喜欢的,类似古茗之前推出的DIY概念的奶茶便当。
4、改善体验痛点,让“大桶”兼顾颜值和实用性
目前,大桶在体验上还有一些痛点。比如,有消费者反馈桶装杯型受消费场景限制,看电影时就很难放置。
还有部分杯子会出现提手卡扣位置不一致,难扣上、扣不牢等问题。
书亦烧仙草最近推出了多多杨梅火炬杯,上宽下窄的设计,在兼顾颜值的同时,解决了抓握和场景问题,大容量杯子正在得到改进。
多多杨梅(左)
>而奈雪的“霸气一升桃”大桶提手处有一对耳朵的设计,小小一个转变就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
沪上阿姨的5L露营桶,侧面偏下的位置有一个出水口,省力的分装方式,解决了多人分享的痛点,加上露营场景,更有氛围感。
总体来说,“大桶装”有两个思路,一个是用高性价比引流,一个是用巨大的容量吸引眼球。
这或许代表了茶饮爆款的2个永恒标准:要么“超值”,要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