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则关于“网友三个月喝了近1000元的奶茶”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这则新闻不仅揭示了当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消费观的深入思考。
一位名叫小李的年轻人在网络上分享了他过去三个多月的奶茶账单。账单显示,他在短短的三个月内花费了将近1000元购买奶茶。平均下来,每天约花费10元左右。这个数字看似不起眼,然而累计起来却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一年下来的奶茶支出将达到4000元。
这个消息迅速在网上引起了热议。许多网友纷纷表示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甚至有人表示自己的奶茶消费比小李还要高。他们认为自己工作辛苦,偶尔犒劳自己是应该的,而且每天10元的奶茶并不算太奢侈。然而,也有一些网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这样的消费行为虽然看似无害,但长期下来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压力。更有甚者,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奶茶消费过于频繁,开始逐渐减少购买的频率,甚至完全戒掉。
这一现象背后,实际上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他们愿意为自己喜爱的事物投入时间和金钱,以此来提高生活质量。然而,这种消费观念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方面,过度的消费会导致个人财务的压力增大,甚至可能陷入债务的泥潭。另一方面,盲目的追求物质享受可能会忽视精神层面的成长和发展。
我们应该如何平衡消费自由与理性消费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消费目的。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还是为了追求某种精神的满足?如果是前者,那么我们应该在保证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合理规划消费。如果是后者,那么我们应该考虑这种消费是否真的能带来持久的快乐和满足感。
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这不仅包括日常的消费,还包括偶尔的奢侈品消费。我们可以设定一个每月的消费预算,然后在这个预算范围内进行消费。这样既可以满足我们的消费需求,又不会给自己带来过大的经济压力。
我们需要培养健康的消费习惯。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避免盲目跟风和攀比。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精神层面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物质的享受。
消费是一种个人的自由,但也需要在理性和责任的前提下进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消费带来的快乐,而不是被消费所控制。
回顾小李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他的消费行为引起了一些争议,但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地看待消费,如何平衡物质与精神的需求,这都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地对待每一次消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消费的同时,也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一个理性、健康的消费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茶,这个在现代都市中随处可见的饮品,以其香甜的口感和丰富的口味深受大众喜爱。然而,最近我发现自己三个月内在奶茶上的消费竟然达到了近千元,这让我感到十分惊讶和反思。
回顾过去的三个月,我确实经常购买奶茶,有时候甚至一天要喝上好几杯。无论是工作间隙的短暂休息,还是与朋友聚会时的闲聊时光,奶茶似乎都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我并没有意识到,这背后所隐藏的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当我仔细查看账单时,才发现自己在奶茶上的消费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不禁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花费这么多钱在奶茶上?是我对奶茶的过度依赖,还是我没有做好合理的消费规划?
事实上,奶茶并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休闲消费品。虽然它能给我带来短暂的快乐和满足,但过度消费也会对我的财务状况造成影响。更重要的是,我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消费习惯,并做出合理的调整。
这次近千元的奶茶账单让我深刻认识到理性消费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消费行为,尤其是在休闲娱乐方面的支出。我会努力寻找更加健康、经济的饮品选择,同时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财务管理,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
总之,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消费需要理性规划,不能盲目跟风或过度依赖某种商品。只有通过合理的消费规划和自我管理,才能真正实现财务自由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源:【江西发布】
随餐可乐要收包装费
奶茶配料分装收取包装费
烧烤烤串每一串都收包装费
勾选餐食口味也要收包装费
……
你点外卖的时候
有没有在意过外卖“包装费”?
最近不少小伙伴表示
自己在点外卖时遭遇了“包装刺客”
记者调查发现
在“按件收取包装费”的叠加效应之下
看似不起眼的外卖包装单价
累积起来甚至能
占到一次外卖点餐费用的1/2
“包装费刺客”
麻辣香锅选口味也另收打包费
点13元奶茶打包费就收了4元
· 案例一 ·
今年7月25日
正在北京读书的王同学
在外卖平台下单了
一份原总价56.78元的麻辣香锅外卖
使用优惠券后总价降至19.88元
但王同学在小票里意外发现
这份外卖中不仅收取了口味费
还同时收取了她口味费中隐藏的打包费
“一份麻辣香锅底料收了我4.99元,没想到选个口味还得再给2.99元的包装费。”
王同学表示
自己在意的并不是那2.99元额外支出
而是消费背后的不透明
事发后
王同学积极联系外卖平台希望协商退款
但平台方以
“无权干涉商家收取外卖包装费”为由
拒绝了王同学的诉求
· 案例二 ·
据工人日报报道
3月29日,辽宁沈阳消费者张女士反映
她当天通过外卖平台
在某热销奶茶店总店买了一杯奶茶
发现被商家收取了打包费
“一份13、14元的奶茶
打包费竟要4元
而且送来后那杯奶茶外面
就只有一个塑料袋。”
针对张女士提出
不该收取这么多包装费的问题
奶茶店工作人员解释说
“我们有5元店铺立减券
平台还要抽取一部分佣金
不收打包费就亏了。”
· 案例三 ·
广州日报记者调查发现
广州也有“包装刺客”出没
有市民告诉记者
一些外卖在主食基础上点小吃
每点一份小吃增加1-2元打包费
很是浪费
其实可以将小吃直接放在主食里面
记者浏览两个外卖平台见到
打包费多数是1元
记者下单一家快餐店的外卖发现:
主食蒸饺打包费1元
卤水蛋打包费1元
连瓶装的小可乐也收了1元打包费
送过来的时候
蒸饺是打包盒包装
卤水蛋是用薄膜袋装着
可乐并无任何包装
随后记者向平台咨询
外卖平台答复称
外卖的包装费是商家方收取的
定价也是商家自行设定
并且平台方面也表示
瓶装可乐这些预包装食品
平台是不允许商家设置打包费的
为此记者咨询了商家
商家称相关商品上线的时候
“都是平台的工作人员帮忙做的”
平台和商家各执一词
为什么个别商家页面的瓶装可乐
可以设置打包费并通过审核?
对于消费者反馈的不合理的打包费
平台表示会积极跟进
像记者刚刚的这单
平台说可以退回2元打包费
当天下午
记者再次打开该商家页面发现
瓶装可乐显示“已售罄” 无法购买
咖啡门店不收打包费
为什么线上下单要收?
相比于食品需要额外承担打包盒费用
令更多消费者不满的是
诸如奶茶、咖啡等饮品
在线上点单时
也要额外收取1~2元不等的打包费
“顾客线下在门店吃饭,要打包带走需要支付打包盒的钱,这个可以理解。但是点一杯咖啡,同样的纸杯,同样的吸管和包装袋,门店带走不收费,线上点单怎么就要收费呢?”
消费者冯女士认为商家这样操作有失公允
按每天3块钱打包费计算
一个月她额外支付的打包费
基本在50元以上
就此
记者也在线上饮品点单过程中看到
几乎所有饮品每份都要
收取1—2元不等的包装费
如需额外增加配料
还需再支付包装费
记者发现
大部分饮品在下单“小料”时均默认分装
仅有部分品牌
可为消费者提供小料分装与否的自主选择
如果选择不分装则无需再支付打包费
许多奶茶店无法对小料分装与否进行自主选择
收取不合理的包装费
涉嫌变相强制消费
消保委发声
律师张来强告诉记者: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其中就包括质量保障、价格合理和计量正确。外卖收取不合理的包装费的行为,在法律上已经涉嫌变相的强制消费。
今年6月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对外公布了
“外卖包装收费专题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
外卖包装具体收费规则的缺失造成了3个痛点——外卖包装收费贵、商户按件收取包装费、商户在不同平台收包装费不同价。
上海市消保委分析指出
产生以上3个痛点问题的原因在于
关于外卖包装目前只有收费理由
没有收费的详细规则
上海市消保委呼吁,无论通过立法立规还是平台发布指引等方式,都应制定更细化的外卖包装收取规则,将外卖包装物的名称、材质、规格、单价、不同品类食物的打包方式、包装费的收取规则等关键内容予以规范。
你遭遇过外卖“包装刺客”吗?
一般点外卖时包装费要花多少钱?
来源:江西发布综合解放日报、工人日报、广州日报 、广州广播电视台、红星新闻等
编辑:徐麟
复审:朱华
审签:万仁辉
本文来自【江西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