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李志伟和妻子黄倩十年前相继下岗,那时孩子正上小学,学习上的各种费用及家里的日常开销让夫妻俩顿时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境地。但他们没有气馁,通过自主创业开起火锅店和炖肉店,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创业肯定有艰辛。李志伟说:“当时一下岗,觉得自己也没什么技术,干脆就做起了小生意,先解决养家糊口的问题。”
(黔乡牧人店面图)
然而,刚开始做小生意也没那么容易,和有规律工作相比,对于没经验的李志伟夫妇,困难可想而知。那时,他们早出晚归摆地摊,为了卖点袜子,有时候也和城管队员“打游击”,看到干货生意好做,鼓捣过干货,看到别人“下海”做保健品,又南下和别人一起做保健品。一路走来,东奔西跑,虽然赚了点钱,但李志伟夫妇还是觉得不踏实,因为那些生意经常往外地跑,照顾不到孩子和家里的老人,收入也不稳定。
一次偶然机会,李志伟和几个朋友在人民路一家火锅店吃“铜锅涮”,听到邻座几个人谈论火锅生意相对好做,而且投入少见效快。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第二天,李志伟就跑到几家火锅店了解市场行情,大致摸清底数后,李志伟决定带着妻子一起改行开办火锅店。
开火锅店,首先要选择路段和门脸,李志伟夫妇经过深思熟虑,把火锅店开在了人员密集的人民路,开业后虽然吸引了不少顾客光顾,但也遇到了进货、管理、服务等多方面的困难。
李志伟夫妇是个认准一件事就把它做下去的人,他们不断地向同行讨教、学习,在经历了一个月的磨合期后,黄倩和大厨琢磨出一套特别的熬料方法,有了这个特制火锅料,再加上他们严把原料质量关,李志伟夫妇的小火锅店生意开始红火起来。
(黔乡牧人火锅)
在创业中,李志伟夫妇不仅得到市总工会的培训指导,也得到市人社局免息小额担保贷款的不断支持。另外,李志伟参加中国银行业协会微型创业奖评选还获得了“优秀微型创业者”称号,这些都坚定了李志伟夫妇努力创业的脚步。他们决定扩大生意规模,通过创业带动更多下岗职工就业,努力回报社会。
2012年,李志伟夫妇筹措100多万元资金加盟开了“黔乡牧人”带皮羊肉火锅,为保证肉的质量,他们与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一家企业签订了肉羊直供协议,由于阿尔巴斯羊肉不用加什么佐料烹煮出来的羊肉味道都很鲜美,很快炖肉店就火了起来。
如今,李志伟夫妇在东影南路开办的黔乡牧人火锅店,炖肉已经成了小有名气的招牌菜,饭店安排近30名进城务工青年就业,年销售收入达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