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咖门,作者 | 金语
过年回了趟东北老家,我惊讶地发现,这个黑龙江五线小城,已经开了3家蜜雪冰城和1家沪上阿姨。
其中有两家店,外卖月销超过了6000单,生意非常火爆。
曾经是一片荒漠的东北奶茶市场,今年要觉醒了?
黑龙江五线小城奶茶店,外卖月销6000+单
东北老家的茶饮发展,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去年年初这里还是一片“奶茶荒漠”,但去年下半年开始,这个人口不过70万的小城市,接连开了3家蜜雪冰城和1家沪上阿姨。
要知道,前几年南方市场上喜茶、奈雪、一点点、Coco都可、古茗们激烈竞争大排长队的时候,我们这里仅有快客、港铁等奶茶品牌,以及一些个人小店,连锁新茶饮品牌过去从未进驻。
而如今,综合平台数据,老家新开的蜜雪冰城和沪上阿姨门店中,有两家外卖月销量都超过了6000单,而这些店的开店时长,最多也就刚刚半年。
综合平台数据,外卖月销量都超过了6000单
在老家上高中的表弟已经都打卡过了,他说,这几家店几乎“一开就火”,“打开抖音、快手就能刷到,同学基本上都去了。”
而在老家工作的朋友眼里,奶茶店生意好理所当然。“大家以前出差在外地都喝过见过,终于开到家门口了,肯定得去试试。”
在她看来,东北老家的年轻人和全国年轻人一样,奶茶需求是存在的,只要连锁品牌来开店,年轻人自然就会去消费。
事实上,新茶饮火到黑龙江小城不是一蹴而就的,东北的“奶茶基因”也经过了时间的沉淀。
正在觉醒的东北新茶饮
我恶补了一下东北奶茶的发展史,发现这片黑土地的饮品行业一直以自己的节奏发展着,并且呈现出不均衡的趋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从奶茶品牌门店分布上看,新茶饮门店更偏于分布在南方,而在东北,发展最好的省份是辽宁。
这一方面和的经济发展程度有关,另一方面,新茶饮品牌追求品质,原材料运输考虑时间和空间成本,辽宁有着自然条件的优势,东北的本土品牌700cc也起源于此。
从小生活在沈阳的00后以太,初中就已经有了奶茶品牌的基本认知,比起路边摊的冲泡奶茶,他更喜欢去商场点一杯CoCo都可。
上了高中,奶茶更成了必备品。“高中附近有条公认的奶茶街,补习结束了我都会和朋友一起去买奶茶,一周基本要点三四次。”他更喜欢点奶绿,因为味道“更清新”。
以太身边同龄人对新茶饮品牌也有一定认知。如今喜茶、奈雪开在沈阳市中心的店生意都不错,SEVENBUS在沈阳开店时,他和同学会坐40分钟地铁,专程去探店打卡。
SEVENBUS开在沈阳的店
可以看出,东北新茶饮已经开始由南向北,由省会城市向地级市甚至县级市逐步“渗透”。
市场正在呈现觉醒的姿态,品牌、门店数量肉眼可见地越来越多。这里也蕴藏着茶饮爆发的基因:
1、奶茶是年轻人共通的快乐水,东北也不例外
即便是东北人与南方人相比口味有差异,但奶茶作为“快乐水”的作用是相通的。
肘子在沈阳做财务,他喜欢在加班时点奶茶,点单最多的是喜茶的多肉葡萄,“能让人心情变好”。
网络发达的今天,东北年轻人对奶茶正体现出高度消费热情。
2、“鲜果”的口味觉醒,与新茶饮升级相吻合
今天的东北人对鲜果的追求,比以往要强烈得多。
其妙老家在辽宁的四线城市,目前在沈阳生活,现在她选饮品就特别注重“新鲜感”,“如果没有新鲜水果,我是不考虑的”。
东北的口味觉醒与追求“鲜茶”、“鲜果”的新茶饮不谋而和。
肘子说,新鲜带来的价值感,在东北消费市场上尤为重要。
这与追求“鲜茶”、“鲜果”的新茶饮不谋而和。
3、连锁品牌已经开始布局这片“蓝海”
一位哈尔滨茶饮加盟商告诉我,“今年应该有更多连锁品牌进入黑龙江,而书亦烧仙草年前就在哈尔滨连续开了几家店,东北茶饮竞争,肯定是越来越激烈。”
书亦烧仙草开在哈尔滨的门店
但他对未来有些担忧。“东北的奶茶市场十分有限,越来越多的品牌过来,每个饮品店的营业额都会降低。”
深入了解东北的茶饮发展,我发现这种担忧并非无迹可寻。
东北市场受限,主要面临这些问题
根据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奶茶店数量排名前20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
而北方特别是东北,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
图片来自 《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
结合采访以及历史溯源,我发现东北茶饮市场的受限体现在这几方面:
饮食习惯的差异
“太甜”、“太腻”——这是接受采访的东北朋友眼中,新茶饮的最大缺点。
另外,新茶饮的茶叶、珍珠、芋圆、仙草等原料,在东北也缺乏认知。以茶为例,在东北,茶水一般只起到“让白开水多点味道”的作用,东北人并没有日常品茶的习惯。
运输成本的压力
在东北,称霸东北街头的“社会果”冻梨,近两年火得出圈,让无数南方朋友难逃“真香定律”。
冻梨不是一种品种,而是一种处理形式,用室外低温反复“上冻”来保存水果。在东北,特别是农村,还有各式各样的冻菜。而这和冬天高昂的运输成本有着直接的关系。
受冰雪天气的影响,冬季东北运输成本非常高,特别对于新茶饮各种原料来说,运输和折损都是硬成本。
更明显的淡旺季
夏季是茶饮店的旺季。而东北冬夏两季的巨大温差,让淡旺季更加明显。
在东北开店的杨阳表示,他的店冬天生意基本砍半甚至更多。“东北冬天聚餐聚会都会减少,这一场景的单量直线砍半。”
而在东北生活的其妙讲了一个细节:在东北,冬天没有“手捧热奶茶取暖”这个场景,因为室外温极低,热饮捧在手里会有“冻手背”问题,反而严重妨碍插兜取暖。
人口、收入、消费习惯都没有优势
一个地方新茶饮发展好不好,要看年轻人数量和收入水平,而东北在这两方面都不占优势。
一位在广州上班的东北朋友和我讨论了一个奇怪现象:他在广州工作时,基本能保证一周点个两三次奶茶,然而回到了东北,奶茶瘾就会突然被戒掉。
他把这归结于环境对人的影响。在他看来,喝奶茶这件事,环境影响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口味,最后才是收入。
换句话说,东北茶饮市场的发展,取决于东北人茶饮消费习惯。
新茶饮如何打动东北消费者?
进入东北市场,茶饮店如何打动消费者,培养他们的消费习惯?
采访中,多个消费者都提到了沪上阿姨,目前沪上阿姨已经在东北开出了170多家店,“是东北年轻人认知比较高的一个品牌”。
为此,我采访了沪上阿姨的招商拓展总监雷冲。
- 选址:商场店占7成,街边开大店
目前沪上阿姨在东北的店,商场店占7成左右,主要就是因为商场有暖气,不会受严寒天气影响 ,聚集人流,大大减少天气对销量的影响。
而剩余3成的街边店,也开在商业步行街、大学、高中附近等年轻人密集的点位。在街边店上的布局中,沪上阿姨选择开50平~100平左右的大店,并且提供座位,目的就是把人留下来。
如果是街边档口点,就意味着消费者有可能要在零下30°C的室外等待,这会极大降低购买欲望。
- 产品:不一定要卖热饮,水果更有价值感
行业常有一个误区:东北热饮更畅销。
但实际上,东北冷饮更有市场。这点可以参考一下雪糕的销售,冬天在暖气片旁穿着大裤衩子吃雪糕,是东北人特有的“凡尔赛猫冬”。
并且东北水果茶的销售也不差,“在东北,我们的芝士葡萄奶盖、杨枝甘露都有很高的销售量。”雷冲说道。
- 营运:在大城市开直营,建培训中心
在东北开茶饮店,要对运营、供应链进行体系化的投入。
去年,沪上阿姨在沈阳开了一家直营店,目的就是“立标杆”,为加盟门店建立标准。
沪上阿姨在沈阳的直营店
另外,沪上阿姨今年还打算在沈阳建设培训中心,未来东北茶饮市场的发展与升级对员工、加盟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果都需要去上海培训,会增加员工和加盟商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而在本地建立培训中心能将营运前置。”
结语
小镇青年有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诉求,东北青年也有。
下沉市场有新茶饮的星辰大海,东北市场也有。
如果品牌能沉下心了解当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提供适合他们的产品与服务,东北也许是茶饮的下一片蓝海。
*注: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在夏季到了,天气越来越热,奶茶这种本就受宠的饮品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很多人选择这样冰冰凉凉的奶茶作为消暑必备品,是因为去奶茶店买到的奶茶,都是那么鲜美可口诱惑人的,让人无法抗拒。
奶茶能做出这么鲜美的原因,是由于奶茶原料保存的相当到位,但也有例外,有的奶茶店做出来的奶茶就没那么鲜美可口了,导致生意上不去,有没有想过,自己开了几十年的奶茶店,这些奶茶原料有没有保存对呢? 每个做饮品行业的人都应该对自己来个心灵拷问: 珍珠隔夜能吃吗? 煮好的茶水怎么存放? 哪些是需要冷藏的? 哪些又是需要冷冻的? 要想有一个好生意,店铺就要提供满足客户多种多样的饮品,饮品一多,用到的原料也会是各种各样的,当然用到的储存方法也会是不一样的,如果是采用了不当的储存方法,不只是自己浪费原材料费用那么简单了,对自己造成更严重的影响则是会让自己的客户造成身体伤害,这是大事。 所以说,奶茶原料储存是有多重要!
一般储存方式分为三种
常温保存:无需放冰柜,远离高温,避免光照,防潮;
冷藏保存:放冰柜里,温度在0度以上;
冷冻保存:放冰柜里,温度在0度以下。
不同类型的原料存放要求都不相同
粉类原料:植脂末、果粉、布丁粉等 存放要求:常温存放,把粉装入保鲜袋,再装进密封罐。因为粉类原料很容易受潮变质。
液体类原料:果汁、果酱、果泥等 存放要求:常温存放,密封密封必须密封,防潮,环境一定要干净,不然分分钟长霉。有些酱类也是要冷藏存放的,看看说明书。
罐头类:黄桃罐头、樱桃罐头等 存放条件:冷藏保存,罐头类开封后要尽快用完,没用完的密封好放冰柜冷藏。
茶叶类:各种茶叶 存放条件: 1、常温保存,可以用密封罐存放,一定要避光、隔热,尽量减少茶叶与空气接触。 2、冷藏保存,密封好放冰柜冷藏,一定要密封好,否则就成冰柜吸味剂了。
各种备料:蜜豆、椰果、烧仙草、果冻、布丁、奶泡、奶盖等 存放条件:冷藏保存,煮好的备料保质期一般为1-3天,保存的时候要注意环境的卫生和防菌以及防止各种备料之间相互串味的问题。煮好的珍珠在常温保存,最好在半天内用完。
每一种原料的储存方式不一样,具体要根据包装上的储存方式来分类存放。作为开店者一定要定期检查包装上的使用期限,避免使用过期的原料。
注意:尽量保持存放环境的干燥阴凉,同时尽量减少接触空气的时间,煮好的珍珠要在常温下保存,保存期最好为半天-10小时,不可冷藏或冷冻。
煮好的备料保质期一般为1-3天,保存的时候要注意环境的卫生和防菌以及防止各种备料之间相互串味的问题。
关注「轻餐国际」公众号,回复"开店",免费领取一份《个人开店指南》,数量有限,欲领从速。
>面新闻记者 | 卢奕贝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去奶茶店DIY鲜花杯的潮流在这个春天席卷了社交平台。
无数年轻人会自带一朵玫瑰花,去奶茶店花1-3元买一个透明杯,要求店员加上冰块与纯净水将玫瑰插在其中,并最后封口。它的名字花样繁多,有人称之为“冰封玫瑰”,也有人说这是“把浪漫装进杯子里”。
无论如何,这个简单、易操作又低成本的浪漫方法火速成为社交传播的最新流量密码。
抖音上,#鲜花杯奶茶#话题已有超1.1亿次播放,其中播放量最高的一条相关视频已有170.3万次点赞 ,21.7万条评论。“这需要很多钱吗?不,这需要很多爱”、“浪漫的从来都不是花”、“你也会送我夏天的第一束花对吗”等文案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疯传。
不少奶茶品牌也在这股潮流下获得极大关注。
蜜雪冰城因其超2万家的门店规模成为年轻人DIY鲜花杯的首选。店员在操作台上为一整排雪王鲜花杯加冰封杯,是眼下社交平台上流传最广的场面。人们称它是“蜜雪冰城的浪漫”。
此外,沪上阿姨、古茗、甜啦啦等奶茶品牌的透明杯也是人们DIY鲜花杯时较为青睐的选项,人们甚至会点评哪一家的杯子是磨砂的,适不适合放鲜艳的花朵。而星巴克、瑞幸等咖啡品牌的杯子也逐渐出现在鲜花杯大潮之中。
春日鲜花杯倒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早在2022年,成都一家小龙虾品牌就曾因推出郁金香奶茶成为打卡焦点,奶茶品牌Coco都可在去年三八妇女节推出樱花限定系列的同时,部分门店也推出了满38送鲜花杯的活动,将鲜花绑在奶茶杯上。
但眼下看来,品牌营销活动的影响力与传播度,远远不如人们自发动手所吸引汇聚的洪流强大。事实上除了在奶茶杯里装鲜花之外,用杯子装满百元钞票、口红、化妆品等也成为人们示爱的新玩法,而吃剩的薯片桶装鲜花、在鲜花束里装奶茶等衍生创意也已出现。
已经有一些品牌迅速捕捉到鲜花杯潮流,并予以跟进。
部分蜜雪冰城门店上线了满18元赠送鲜花杯的活动;沈阳茶饮品牌BLUE BUBBLE在总店点单小程序中上架了“冰萃玫瑰鲜花杯”的产品,售价2元一份,月销量已超179,完美解决社恐不好对店员开口的难题;甜啦啦的营销方法是,消费者只需要到店购买桑葚系列新品,直接赠送“鲜花杯”,而带相关话题发上社交平台就有机会获得免单券;在上海、深圳、南京等地,也都出现了区域性品牌宣传自家可以制作鲜花杯或推出赠品活动。
而食品安全风险,则是阻拦一些品牌或门店跟进营销的考虑重点。
不少网友在鲜花杯话题下评论称附近的蜜雪冰城门店不能制作鲜花杯,原因是门店管理者担心消费者会误食进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因此连夜开会禁止店员制作,有的甚至会罚款1万元。
无论如何,在春天用鲜花进行营销眼下仍被证明是一个经久不败的好方法。一方面,鲜花杯抓住了年轻消费者尤其是女性群体更愿意为颜值买单的消费心理,也适合出片打卡分享,从而获得较高关注度。而在鲜花本身之外,真正打动这批年轻人的,是制作鲜花杯过程中的心意与仪式感——正如人们颇爱引用的那句“不需要很多钱,但需要很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