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创新原动力,2017年6月28日,由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指导,餐饮界新媒体、三锦商学院、菜嬷嬷联合主办的“第三届餐饮界创新创业高峰论坛——创新餐饮风暴会”在中国-南京世纪缘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20+餐饮大咖云集南京,为在场的600+餐饮同行打通任督二脉,再次围绕“创新”共同引爆餐饮创新新风暴!
本次峰会论坛邀请了云味馆联合创始人何炜、绝味鸭脖旗下网聚资本张卫、菜嬷嬷联合创始人孙利中、鱼飞鱼&嘻游记创始人\上海交大餐饮研究院研究员刘峰、小茉家亲子餐厅创始人袁影、餐饮界新媒体创始人鹤九、一茶一坐CEO林盛智、Kao铺创始人吕强等颇具影响力的行业大咖,围绕“创新”主题,分享了2016-2017最经典的餐饮创新案例,结合餐饮行业火爆的互联网+、融资、品牌升级等话题,继续以“实战、实效、高度、深度、创新、价值”六大价值回馈所有餐饮同行。
今天,参某为大家整理了云味馆联合创始人何炜的主题分享《2年打造区域品类冠军的创新之道 》。(提示:分享内容稍作删减)
1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基
俗话说:船小可掉头,船大掉头难。
餐饮行业没有办法掉头。一个店开出来要么死要么活,死就是熬多久的事情,活就是赚多少钱的状态,没有中间状态。
因此我觉得餐饮是特别难做的事情,但对我来说又觉得特别好玩。越难做的事情,越是需要有人去实践,思考去做。我们认为激情是创业精神的集中体现,服务行业必须是充满激情并且是愉悦和持续创业的激情。需要不断的自我否定和反省,100%执行力和做事情有始有终则是创业激情的具体要求。
创新精神是创业精神的体现。我们想做中国最有范的米线店,就要长期处于创新之中。快时尚时代需时时危机,时时创新,不进则退。坚持主动性创新,勇于尝试并不断反省的创新,微创新,快速创新,全价值链参与的创新,从理念到产品到管理等一切环节都要创新,需要建立机制,更要奖励一切创新的行为。
2
组织力+创新更能玩转新模式
那什么叫做创新呢?
在我的定义里,创新就是旧元素的组合。只要把旧元素组合起来,产生价值,就是创新。不管怎么组合,只要跟你基本方向不违背,不出格,你的组合就是有价值的。所以我们理解的创新是在企业的任何一个点,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
如果我们公司有核心竞争力(组织能力),那么我们的目标是要把企业打造成全中国组织能力最强的快餐连锁品牌。只要你做得到,终究有一天在中国地盘上战胜洋快餐。
我们通过研究了洋快餐的组织能力,发现他们的系统化很强。他们组织能力强,操作模式又非常简单。但是他们最致命缺点,就是对产品创新和消费者的心理把握能力比较弱。
我们认为这是给我们中式快餐创造机会。因为中式快餐一辈子天天吃都吃不完,各种各样的花样。所以如何把标准化和我们的创新结合,是我们一直以来所研究的课题。我更希望我们的企业变成高度标准化,同时又是高度灵活的一家公司。
3
拥抱创新
组织力才是必备良药
我们要从源头来讲组织力的价值。
如果要发展餐饮连锁,必须注意三个力--产品力、营销力和组织力。这是二三十年前的老理论,到我死那一天这个理论仍然有效。如果企业的这三个力做不好,你的后期发展是容易出现问题的。
什么是营销力?我在2014年开第一个店的时候,就和国内的所有有资质的B2B媒体合作了。有人问,你们营销有预算吗?我说营销没有预算,我对员工培训和营销也没有预算。目前我们拥有70个店面,一年技术培训费用大概一两百万。教练技术,一个培训点花200万,营销花得更多。
当大家思考,做一个连锁品牌是拥抱互联网的新思维,不是像原来传统,把所有加盟的钱全部送出去了,这就是拥抱。为此要利用好新的工具,新的平台,拥抱他们。
营销学里有一个故事,100只猴子,指的是营销点有一个临界点,在临界点之前是看不到的收益的。在一个非常难做的市场能够在两三年做得区域冠军,而且是唯一起来的一家公司。这难道不骄傲吗?答案是不骄傲,因为中国每个地方不一样,我要因地制宜,要学习不同的东西,所以组织力是很核心的。
4
拒绝拉锯战
让组织内部的能量内耗达到0
一个企业就是所有人的总能量。那么如何来提高企业的总能量?
我们第一要成为高能的人,第二让员工变成高能的人,那能量又是什么?因为人身上有两种力量,分别是爱和恐惧。我们做加盟的有很多恐惧,比如店开不下去了,人家上门挑事,你有没有恐惧,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有幸福就有爱,爱越多恐惧就越少,因为恐惧和爱基本上不能在同一时间共存的,唯有这样我们自身力量才能被释放,我们员工的创意才会源源不断,所以我们的组织力就会很强。这是基础,为此我们要拒绝拉锯战,让组织内部的能量内耗达到0!
5
打响创新革命,转变价值观!
愿景是整个企业最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们花了一两年时间讨论愿景的时间。价值观是基因保证,我们有愿景之后,价值观才能安全落地。而企业文化的落地,绝对不是说上墙,那都是肤浅的。企业的愿景,公司的愿景,都需要慢慢去完成。
><>续创新原动力,2017年6月28日,由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指导,餐饮界新媒体、三锦商学院、菜嬷嬷联合主办的“第三届餐饮界创新创业高峰论坛——创新餐饮风暴会”在中国-南京世纪缘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20+餐饮大咖云集南京,为在场的600+餐饮同行打通任督二脉,再次围绕“创新”共同引爆餐饮创新新风暴!
本次峰会论坛邀请了上海经权科技副总经理洪天富、云味馆联合创始人何炜、绝味鸭脖旗下网聚资本张卫、菜嬷嬷联合创始人孙利中、鱼非鱼&嘻游记创始人\上海交大餐饮研究院研究员刘峰、小茉家亲子餐厅创始人袁影、餐饮界新媒体创始人鹤九、一茶一坐CEO林盛智、Kao铺创始人吕强等颇具影响力的行业大咖,围绕“创新”主题,分享了2016-2017最经典的餐饮创新案例,结合餐饮行业火爆的互联网+、融资、品牌升级等话题,继续以“实战、实效、高度、深度、创新、价值”六大价值回馈所有餐饮同行。
今天,参某为大家整理了上海经权科技副总经理洪天富的主题分享《连锁餐饮的供应链信息化之路 》。(提示:分享内容稍作删减)
1
餐企信息化建设的套路
餐饮连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比较晚 , 远远落后于大规模的连锁零售超市、商场等大型连锁企业。
一般情况下,餐饮连锁企业在创业之初会先购买“收银功能为主的POS软件系统”,从以前的收银机,到现在的触摸屏、平板电脑、手机终端等 POS收银管理系统。
通常来讲,企业持续发展到一定规模(10-20家)时,为了要强化财务的管理,因应业务成长的需求,会选择采购金蝶或用友等财务软件作为公司财务的管理系统。
当餐厅店数超过20家之后,餐饮企业的管理需求开始产生变化,门店订货单及成本管理的业务流程相对重要。为了解决中央厨房生产制造、供应链的管理、物流配送的管理、还有成本核算等, 往往会再评估引进一套采购进耗存管理与生产管理系统(ERP管理系统)。
可以说,这是餐饮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常用的套路。
它往往容易造成这样的现象:信息孤岛仍然存在,POS系统、供应链信息系统、生产管理系统、财务系统依然独立,各系统间无法整合,无法达到无缝连接。即使在信息化投资后,显现的效果还是有限,系统自动化(操作智能自动化,财务单据自动化)的程度相对还是很低,财务人员做账的工作量依然繁重。
2
餐企ERP信息化的困难
近几年,餐饮连锁企业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建设。但是,在使用了一些相关的软件之后,仍然处于很痛苦的一个状态。
为什么会这样呢?
ERP的投入成本高,失败案例多,成功案例屈指可数。很多餐饮企业建设ERP信息化,只是出于追求时尚,而不是结合实际需求。再者,很多传统ERP都是10多年的产品,以生产单位为核心产品架构(MRP),比较难打破以前的框架。
同时,IT人员对餐饮连锁业务的真正需求认知不足,餐饮企业内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经验较为缺乏,这些都会成为餐饮连锁企业ERP的选型结果与实施成功与否的制约因素。所以一般的ERP功能大多能用到的约占40%,整个系统太重,操作复杂培训学习时间长。而为了要满足对连锁餐饮行业的业务特性需求,往往需要大量的客制开发。这导致ERP实施后人员还是没办法减少反而增加 ,没有针对连锁餐饮的解决方案。
3
常见的餐企信息化痛点
餐饮连锁企业对ERP的功能需求,是以门店为核心、集单、分单、物流配送,供应链各种业务单据的完整性和财务的整合。
而餐饮连锁企业对信息化系统的功能需求,则是以门店管理与财务核算管理为核心。
这是因为餐饮企业在食品加工环节不像大制造业那样复杂。餐厅系统的前端需要一个POS系统。餐厅门店相当于一个加工的小工厂,需要进行一个成本的核算。很多大型连锁企业拥有中央工厂进行统一配送,他们需要跟财务系统进行连接。
常见的餐企信息化的痛点:
连锁营运管理痛点
1、门店的现金管理(备用金与公司往来的账)
2、无法及时获知门店损益(POS只能管理营业额)
3、单品成本无法精细核算 (成本计算都在财务系统)
4、缺乏精进管理报表与数据 (门店费用数据缺乏, 在财务系统)
5、经常由于后勤的管理跟不上导致门店开店的速度变缓
连锁供应链管理痛点
1、订货流程复杂,无法集中总部采购管理(没有集单,分单的功能)
2、无法多区域配送中心管理(无法实现多区域多时段配送)
3、无法根据加盟店、直营店间的供应关系做精准财务付款核算 (采购单,发票管理,应收账款对账复杂)
连锁财务管理痛点
1、财务有一套账 , 餐厅有一套账, 库存数量、品项、金额不符
2、财务人员基础事务繁重(月末将POS系统资料手工录入到财务系统)
3、财务人员的编制随着门店数的成长而增加
4、财务结账周期通常较长(法人多,门店成本的核算,损益核算费时费力)
5、成本账务不符审计要求 (财务系统与门店系统无法对接相互钩稽)
4
经权Let’s餐饮连锁管理软件的特点
那么餐饮连锁企业的ERP需要哪些功能?
首先,门店需要做到现金管理和费用的管理。其次总仓需要集单和分单的处理功能。同时中央厨房要做到单笔成本的核算功能。最后,财务就剩下对账和审核的工作。
也就是说,前端需要做所有的工作,财务只需要审核鉴定费用。关于供应商的出货问题,则全部推到财务系统里面去。
我们经权Let’s餐饮连锁管理软件是以门店运营与财务管理为核心,专注于餐饮连锁管理的关键业务流程。我们支持直营店与加盟店的业务流程,通过智能化的门店管理系统降低门店的操作复杂度。
其次,我们拥有统一采购平台、多单位的管理、集单分单的处理功能,多区域、多价格、统一配送的管理,支持多区域多业态、多物料配送的管理。
同时,我们可以满足餐饮企业对中央厨房的管理、生产管理、成本核算管理符合行业的需求。并且拥有全面自动化成本核算(销售传票,采购传票,成本传票,制造成本传票自动生成)的功能,可以实现财务系统无缝连接(可追溯,可钩稽)。我们也为企业提供SAAS 服务模式,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由餐某整理,属餐饮界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餐饮界(ID:canyinj),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续创新原动力,2017年6月28日,由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指导,餐饮界新媒体、三锦商学院、菜嬷嬷联合主办的“第三届餐饮界创新创业高峰论坛——创新餐饮风暴会”在中国-南京世纪缘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20+餐饮大咖云集南京,为在场的600+餐饮同行打通任督二脉,再次围绕“创新”共同引爆餐饮创新新风暴!
本次峰会论坛邀请了鱼非鱼&嘻游记创始人\上海交大餐饮研究院研究员刘峰、云味馆联合创始人何炜、绝味鸭脖旗下网聚资本张卫、菜嬷嬷联合创始人孙利中、小茉家亲子餐厅创始人袁影、餐饮界新媒体创始人鹤九、一茶一坐CEO林盛智、Kao铺创始人吕强等颇具影响力的行业大咖,围绕“创新”主题,分享了2016-2017最经典的餐饮创新案例,结合餐饮行业火爆的互联网+、融资、品牌升级等话题,继续以“实战、实效、高度、深度、创新、价值”六大价值回馈所有餐饮同行。
今天,参某为大家整理了鱼非鱼&嘻游记创始人\上海交大餐饮研究院研究员刘峰的主题分享《连锁经营 创新餐饮》。(提示:分享内容稍作删减)
近几年,有关于互联网创新的课题,变得炙手可热。现如今是一个你不颠覆就被别人颠覆的时代!作为善于颠覆创新思维的餐饮老板刘峰,他就是秉着“不颠覆不做”的态度创立了“鱼非鱼&嘻游记”品牌,并且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受到了热烈追捧,成为“网红餐厅”。
鱼非鱼,沪上首家“轻奢风”烤鱼品牌,开创中国餐饮界最新商业模式典范。鱼非鱼将独创脆皮爆汁烤鱼、石锅海鲜、吊缸烤串完美结合,领衔中国烤鱼界“轻奢主义”的海洋风格为主题的餐厅。
嘻游记,沪上首家由“嘻文化”主导的Fusion品牌,将海鲜泡饭、烤肉、串烧的多元化完美结合,开创中国第一家以“嘻文化”为商业模式的食尚餐饮。从浓厚到清爽、融合再慢慢扩转,从视觉、嗅觉、味觉,全方位体验嘻文化营造的奇妙食界,在嘻游记奇思妙想里,惊艳味蕾创意菜品的演绎,前所未有的异域、时尚、穿越、科技感的装修形式,均完美呈现嘻文化的元素与品性,为餐饮市场树立起“嘻文化”的风尚典范。
1
跨维度组合,拥有别样体验感
中国消费者需求习惯千差万别,有些人对传统餐饮情有独钟,有些人则更喜欢新鲜刺激。而我们就是结合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把传统的烤鱼与Fusion的“嘻文化”跨维度组合,呈现别样的体验感!
嘻游记餐厅主菜中的烧肉海鲜泡饭,有着许多跨度,是一个具有颠覆的产品组合:烤肉是主餐,海鲜来自我们的家乡大连,泡饭又是对上海人情怀的传输,米饭则是用日本的大米、济州岛的海草和大连的海胆焖制而成。
之后我们又增加了一个维度,就是体验,其中包括产品体验。我们今天开餐厅,从东方看西方,从西方看东方,我觉得这就是国际化的视野。但是这个方向可能在上海略快一点,或许会成为未来的一个大趋势!
2
跟上时尚潮流,巧妙抓住机遇点
说到时尚潮流,首先我们要掌握年轻人的喜好度在哪里,他们要求的体验感在哪里?所以我们今天做嘻游记这个餐厅时,它包含着我们心中的紫霞和至尊宝。而且在嘻游记店中做真正有水幕的水帘洞。
我们在每一个餐厅,每一个品牌都会有一个节目主持人或者达人参与到品牌中去。而且我们也是唯一所有西游记电影合作的餐厅。只要出西游记电影或者有西游记有关的我们都会合作,在合作的时候也会给他们出菜,包括韩庚的西游记、极限挑战等等,我们也是有合作的。所以当营销到一定阶段时,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才能抓住时尚的机遇点!
3
演变商业模式,创造最大IP价值
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横行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在品类中突破呢?烤鱼、烤肉,如何不断升级?不断创新?
在嘻游记中,我们把嘻游记和大话西游的精神融合到了一起。嘻是什么?就是我在做摄影、做菜时嘻哈的态度,加上我们这么多年做策划的经验,我们的创新就会深受年轻人喜欢。
那IP又是什么?西游记就是中国最大的IP。我们庆幸自己走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IP。鱼非鱼是出自庄子秋水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演变而来,而后演变成了我的商业模式,最后叫沪上烤鱼。
在精准的研究之后,以文化创意IP为主题做餐饮,更容易形成餐饮的社群化,轻松将粉丝引流到店面。而想要顾客对品牌的认知深化,更重要的是空间设计中主题文化的呈现。
我们根据上海餐饮发展的生命线,给予团队三年的时间去做突破。如果在一定时间内餐厅依旧没有准备去突破的话,那你一定会被淘汰。我们认为只有不断升级、不断迭代,未来的市场才有我们的机会。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由餐某整理,属餐饮界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餐饮界(ID:canyinj),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