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年,专家在宜宾救助长江白鲟 穆天荣供图
“大鱼” 遗档
雌性,约20岁,长3.52米,重160公斤
出现于:
2003年1月24日14时,四川宜宾长江涪溪口
消失于:
2003年1月30日凌晨,长江四川江安“金鸡尾”江段
2022年7月21日,有着“中国淡水鱼之王”之称的长江白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正式宣布灭绝。
文献记录显示,世界上最后一只被救助的长江白鲟出现在四川宜宾,但在专家们给它装上超声波追踪器放流长江后,它失去了踪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长江白鲟灭绝的消息传来,当年这只白鲟的救助者之一、原宜宾市水产渔政局局长穆天荣非常震惊,难过到声音哽咽:“就像一位老朋友永远离开了……”
他有些动情地告诉记者,所有的生物,当它存在的时候,人们认为它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东西。只有当它在地球上消失的时候,人们才会意识到,它不仅仅是一条鱼,还是一个物种,是生态的一个代表。这也告诉了人类,真的要保护好自然生态。
误捕“大鱼”
邂逅最后的长江白鲟
“一辈子都无法忘记它的样子”
现有文献资料显示,长江白鲟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要追溯至2003年。
四川宜宾长江鲟协助巡护队队长周涛回忆,2003年1月24日下午,宜宾市罗龙镇渔民刘龙华在长江涪溪口误捕到一条白鲟,随即向市水务局渔政部门报告。
“白鲟身上有伤,被送到白沙湾长江水域进行救助。”周涛介绍,当时长江发现“白鲟的消息不胫而走,他听说后也异常激动,骑车数十公里赶到现场。“3米多长,很震撼,一辈子都无法忘记它的样子。”
原宜宾市水产渔政局局长穆天荣,也是当年这只白鲟的救助者之一。2003年,他正司“保护长江珍稀鱼类”之责。
据他回忆,2003年1月24日14时过,他得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罗龙镇渔民刘龙华捕获了一条受伤的长江白鲟。他立即与宜宾翠屏区渔政站负责人乘快艇赶到现场。3米多长的白鲟出现在眼前时,他惊呆了。
随后,穆天荣紧急向上级部门汇报,并马上与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危起伟博士联系,请求专家到现场实施保护和救助。由于发现白鲟的长江涪溪口水流湍急不利于救助。按专家意见,必须将白鲟送到水流平缓的沙滩地带。
他还记得,8个壮汉怎么也抬不起这只白鲟,而白鲟娇嫩光滑的皮肤更经不住手指的抓捏。最后,人们想出一个办法:用纯棉制品包住白鲟进行转移。
穆天荣率先脱下纯棉衣裤,和渔民一起跳进江中对白鲟进行施救。当地群众也主动从家里拿来毛毯、棉衣、被子包裹住白鲟。最终,这只白鲟被工作人员与渔民成功抬到运输船上。
穆天荣记得,白鲟被转移到长江白沙湾渔民提供的网箱船后,精神萎靡不振,肚皮朝天,这是鱼类濒临死亡的危险信号。他又和渔政管理人员以及渔民轮流跳进一米多深的水里,将白鲟身体扶正并不断往水里加氧。
抢救之战
最先进仪器+高级进口药
三地专家驰援抢救第一线
穆天荣记得,2003年1月25日上午,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正国、四川省水产局局长张忠孝赶到宜宾坐镇指挥;时任宜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闻光源、陈华也赶到现场,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白鲟”。
与此同时,一批水生生物专家分别从上海、武汉、成都赶到宜宾,带来抢救白鲟最先进的仪器,一批高级进口药物也从国家农业部通过空中走廊运出。一时间,四面八方的人们一起投入到抢救国宝白鲟的第一线。
2003年1月26日,以中国水产研究院著名鲟鱼专家危起伟为首的专家组对受伤白鲟进行体检和治疗。他们将白鲟引上楠竹和帆布做的临时“手术床”,让它三分之一的身体露出水面,并施以轻度麻醉。穆天荣记得,受伤白鲟两处伤口共缝合了24针,幸好伤在皱折处,不致命。
这只获救白鲟属于雌性,年龄约20岁,体长3.52米,重约160公斤,是当时有记录以来人类捕获到的最大活体白鲟,十分珍贵。
“大鱼”远去
折返游回留下美丽水线
追踪船触礁,从此失去声纳信号
2003年1月27日15时30分,宜宾白沙湾长江边,危起伟博士等专家下到网箱船内,给白鲟打了最后一针,轻轻放入长江。白鲟迅速游向下游几十米后突然折返游向上游,画出了清晰而美丽的水线。
2003年1月30日凌晨5点多,追踪船跟随白鲟的“足迹”,追踪到了宜宾南溪与江安县交界处附近的“金鸡尾”江段。追踪船不幸触礁,螺旋桨损坏,无法继续航行,从此再未发现白鲟声纳信号。
最后的长江白鲟,就此消失在茫茫长江之中……
对话“最后一条白鲟”救助者穆天荣:
它不仅仅是一条鱼 还是一个物种和生态的代表
记者:听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长江白鲟灭绝的消息,是什么心情?
穆天荣:千真万确?确实是没有了吗?唉……一个物种就这样没有了,我的心情很不舒服。(再次确认)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宣布的?当年救助的那一条就是世界上最后一条了?
很多人认为它不过就是一条鱼而已,只有当它在地球上消失的时候,人们才会意识到,它是一个物种,是生态的一个代表,今后上亿年都难再形成这么一个物种,太可惜了!
听到(白鲟灭绝的)消息,我感觉“是不是我们没有保护好它们”,就像一个好朋友,已经走掉(去世)的那种感觉。(声音哽咽,停顿了几秒反问记者)咋个就没有了呢?
记者:你是当年第一个对白鲟救助的人,说说当时救助的细节吧。
穆天荣:当时,我腰椎骶骨摔伤住院刚刚出院,渔政局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我,说有人报告误捕了一只白鲟。我赶紧带着人开快艇赶到长江涪溪口。到现场一看,还真是长江白鲟。它被套在渔船旁边,头部和尾鳍受伤了。体型很大,像头牛样,稍微一动船就要晃。我马上打电话给市上、省上报告。而后,省厅又报告农业部。最后我们收到指令,24小时守护,立即采取措施救护。
由于现场满是乱石头和积水,不便于救护,我们组织人用手将它抬到装有水的船上,然后运到宜宾城区附近的白沙湾水域,后放在渔民提供的网箱里。第二天上午,上级领导和专家们到场,展开对这条白鲟的救护。我们见证了整个救护过程,还参加救护方案的制定。
第二天缝合,第三天观察,它的精神好了起来,当天放江。放下去后,它往上游,游了一两百米,它转回头,似乎依依不舍的样子……
对于保护鱼类,你还有什么建议?
穆天荣:以前设立禁渔期,2月到4月禁捕,放开后仍然是密集开捕,现在的“十年禁捕”措施非常得力;同时,法律对电鱼、炸鱼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人员。
“十年禁捕”从实施到现在,我一直关注着。我很欣慰,禁捕有了很好的效果,挖沙采石也被规范了,电鱼、炸鱼等行为也越来越少。
退休后,如果发现有钓鱼的,我会下去给他们讲讲政策,让他把鱼竿收了。很多市民群众看到了钓鱼的人,他们以为我还没有退休,也会告诉我。大家的觉悟已经上了一个台阶。
我希望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能纳入中小学教育,广泛进行法治宣传。
对不起,听你说白鲟没有了,灭绝了,我确实半天说不出话,心里不知道该说什么,很不好受……(记者 罗敏 袁伟)
来源:成都商报
1月17日,四川宜宾警方对外通报,宜宾江安县公安局近期破获一起非法捕捞长江水生动物案,涉案金额超1000万元,查获禁钓工具20余套,禁捕工具10余套,水产品1000余斤,共抓获非法捕捞犯罪嫌疑人9名。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被非法捕捞的水生动物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长江鲟10尾,其中4尾获救放生,6尾死亡。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嫌疑人供述称“吃了几条长江鲟”,还有几条放在家里养死了,被丢弃了。最后,警方查获4尾长江鲟活体,经救援检查后,符合放生条件放归长江。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获救长江鲟被放生 警方供图
10条长江鲟遭非法捕捞警方解救4尾放生时间回到11月8日上午,长江四川宜宾江安段水域,宜宾市江安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将缴获的4尾长江鲟放生。这些获救的长江鲟一回到熟悉的长江,就欢快地游向长江深处。这4尾长江鲟,正是江安警方在“10.24”非法捕捞系列案件中解救出来的珍贵野生保护动物。据了解,此次与长江鲟一起被放生的,还有警方查获的鲤鱼、鲶鱼、鳗鱼、黄辣丁等多种野生长江鱼类。长江鲟,又称达氏鲟,为纯淡水定居性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019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据办案民警介绍,今年6月以来,在四川省公安厅、宜宾市公安局指导下,江安县公安局与长航公安、渔政等相关部门成立“打击整治非法捕捞专案组”,专项打处长江上游江安段非法捕捞行为。专案组经过三月深入走访、巡查、蹲点值守,一举抓获非法捕捞犯罪嫌疑人9人,查获禁钓工具20余套,禁捕工具10余套,水产品1000余斤。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鲟10尾,总涉案金额约1000余万元。遗憾的是,有部分长江鲟已被犯罪嫌疑人食用。“嫌疑人供述吃了几条,还有几条放在家里养死了,被丢弃了。最后我们查获了4尾活体,经过救援后,符合放生条件放回长江了。”办案民警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获救长江鲟被放生,警方供图
嫌疑人均为沿岸农民知道捕捞水生野生动物违法民警介绍,在前期工作中,专案组通过大量走访调查发现,发现在江安县阳春镇中坝村,有可疑人员通过钓鱼竿、拉网等方式在长江支流中进行非法捕捞。为进一步核实相关信息,专案组重点实施“专人不间断巡查模式”,获取了非法捕捞相关线索。掌握相关情况后,为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和固定现场证据,专案组部署安排警力到案发现场周边蹲守,并于2022年10月24日上午9时许,在江安县阳春镇中坝村成功抓获李某、杨某、张某3名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突击讯问中,民警发现与李某等人一起捕鱼的还有陈某等3人。为尽快将另外3名嫌疑人抓获归案,专案组兵分两路,一路继续突击审讯李某等3人,另一路则马不停蹄赶往现场将陈某等3人抓获。本次行动中,民警查获非法捕捞水产品80余斤,其中包含4尾长江鲟。在后续审讯工作中,江安县公安局办案民警经过串并分析,研判出还有另外3名长期与李某等人共同参与非法捕捞的嫌疑人,并有非法销售经营的违法犯罪行为。“根据后来的供述,犯罪嫌疑人均知道捕捞长江水生野生动物尤其是捕捞长江鲟是违法犯罪行为。”民警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犯罪嫌疑人均为附近长江沿岸农民,其中包括一名曾经的老渔民。
被缴获的非法捕捞工具,警方供图
涉案金额超千万元宜宾警方“捕运销”全链条打击宜宾江安警方调查发现,嫌疑人在捕捞水产品后,一部分用于自己食用,另一部分则以“生态鱼”名义进行贩卖,从中获利。警方循线追踪,将何某等3人抓获归案。
办案民警调取证据 警方供图
至此,专案组共抓获非法捕捞犯罪嫌疑人9名,查获非法捕捞水产品1000余斤,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鲟10尾(其中4尾已被放生,3尾被犯罪嫌疑人食用,3尾死亡后被嫌疑人丢弃),总涉案金额约1000余万元,有效开展了“捕运销”全链条打击。此外,警方在侦办此案中获取非法捕捞案件线索5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线索2条。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红星新闻 记者:罗敏
1月17日,四川宜宾警方对外通报,宜宾江安县公安局近期破获一起非法捕捞长江水生动物案,涉案金额超1000万元,查获禁钓工具20余套,禁捕工具10余套,水产品1000余斤,共抓获非法捕捞犯罪嫌疑人9名。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被非法捕捞的水生动物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长江鲟10尾,其中4尾获救放生,6尾死亡。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嫌疑人供述称“吃了几条长江鲟”,还有几条放在家里养死了,被丢弃了。最后,警方查获4尾长江鲟活体,经救援检查后,符合放生条件放归长江。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获救长江鲟被放生 警方供图
10条长江鲟遭非法捕捞
警方解救4尾放生
时间回到11月8日上午,长江四川宜宾江安段水域,宜宾市江安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将缴获的4尾长江鲟放生。这些获救的长江鲟一回到熟悉的长江,就欢快地游向长江深处。这4尾长江鲟,正是江安警方在“10.24”非法捕捞系列案件中解救出来的珍贵野生保护动物。据了解,此次与长江鲟一起被放生的,还有警方查获的鲤鱼、鲶鱼、鳗鱼、黄辣丁等多种野生长江鱼类。长江鲟,又称达氏鲟,为纯淡水定居性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019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据办案民警介绍,今年6月以来,在四川省公安厅、宜宾市公安局指导下,江安县公安局与长航公安、渔政等相关部门成立“打击整治非法捕捞专案组”,专项打处长江上游江安段非法捕捞行为。专案组经过三月深入走访、监控巡查、蹲点值守,一举抓获非法捕捞犯罪嫌疑人9人,查获禁钓工具20余套,禁捕工具10余套,水产品1000余斤。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鲟10尾,总涉案金额约1000余万元。遗憾的是,有部分长江鲟已被犯罪嫌疑人食用。“嫌疑人供述吃了几条,还有几条放在家里养死了,被丢弃了。最后我们查获了4尾活体,经过救援后,符合放生条件放回长江了。”办案民警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获救长江鲟被放生,警方供图
嫌疑人均为沿岸农民
知道捕捞水生野生动物违法
民警介绍,在前期工作中,专案组通过大量走访调查发现,发现在江安县阳春镇中坝村,有可疑人员通过钓鱼竿、拉网等方式在长江支流中进行非法捕捞。为进一步核实相关信息,专案组重点实施“专人不间断巡查模式”,获取了非法捕捞相关线索。掌握相关情况后,为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和固定现场证据,专案组部署安排警力到案发现场周边蹲守,并于2022年10月24日上午9时许,在江安县阳春镇中坝村成功抓获李某、杨某、张某3名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突击讯问中,民警发现与李某等人一起捕鱼的还有陈某等3人。为尽快将另外3名嫌疑人抓获归案,专案组兵分两路,一路继续突击审讯李某等3人,另一路则马不停蹄赶往现场将陈某等3人抓获。本次行动中,民警查获非法捕捞水产品80余斤,其中包含4尾长江鲟。在后续审讯工作中,江安县公安局办案民警经过串并分析,研判出还有另外3名长期与李某等人共同参与非法捕捞的嫌疑人,并有非法销售经营的违法犯罪行为。“根据后来的供述,犯罪嫌疑人均知道捕捞长江水生野生动物尤其是捕捞长江鲟是违法犯罪行为。”民警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犯罪嫌疑人均为附近长江沿岸农民,其中包括一名曾经的老渔民。
被缴获的非法捕捞工具,警方供图
涉案金额超千万元
宜宾警方“捕运销”全链条打击
宜宾江安警方调查发现,嫌疑人在捕捞水产品后,一部分用于自己食用,另一部分则以“生态鱼”名义进行贩卖,从中获利。警方循线追踪,将何某等3人抓获归案。
办案民警调取证据 警方供图
至此,专案组共抓获非法捕捞犯罪嫌疑人9名,查获非法捕捞水产品1000余斤,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鲟10尾(其中4尾已被放生,3尾被犯罪嫌疑人食用,3尾死亡后被嫌疑人丢弃),总涉案金额约1000余万元,有效开展了“捕运销”全链条打击。此外,警方在侦办此案中获取非法捕捞案件线索5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线索2条。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