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上海又一方舱关舱!8000杯奶茶跨省隔夜抵沪!细菌暴增!能喝吗?货运司机哄抬运费,抓!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新消息INFORMATION上海又一家方舱医院正式关舱5月4日上午,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安亭飞众方舱医院,随着最后26位出舱者坐上大巴,

新消息

INFORMATION

上海又一家方舱医院正式关舱

< class="pgc-img">

5月4日上午,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安亭飞众方舱医院,随着最后26位出舱者坐上大巴,大门贴上封条,标志着这家由海南省医疗队接管的安亭飞众方舱医院使命完成、正式关舱。


最新关注

CONCERN

8000杯奶茶隔夜跨省送到上海,细菌暴增!能喝吗?


4月底,来自普陀、静安等多个区的上千位“团长”加入了名为“一点点奶茶上海团购团长群”的微信群,通过群主发布的团购链接购买盲盒奶茶。


5月1日,群主以各种不同的理由,多次推迟原定下午配送的近8000杯奶茶。而不少在次日凌晨才收到奶茶的“团长”发现,收到的奶茶由杭州市多家一点点门店制作,最早的制作时间距离收货时间相差近24小时,收到的奶茶规格也和订购时有所出入。


昨天,一点点奶茶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有人异地倒卖奶茶↓↓↓

< class="pgc-img">


那么,历经长时间颠簸送来的奶茶到底还能不能喝?上海市消保委的微信团队专门做过测试↓↓↓

即使是没有开封的奶茶,菌落也是成倍增长的。比如——

奥利奥蛋糕奶茶:

  • 2小时菌落总数达到了48000 CFU/mL
  • 4小时达到了150000 CFU/mL
  • 6小时达到了230000 CFU/mL


燕麦奶杨枝甘露增长速度最快:

  • 2个小时的菌落总数是2700 CFU/mL
  • 4小时达到了81000 CFU/mL
  • 6小时达到了95000 CFU/mL


重点聚焦

F O C U S

利用疫情哄抬物价?

警方侦破一起货运司机哄抬运费案

< class="pgc-img">

近日,闵行警方侦破一货运司机哄抬运费的案件,犯罪嫌疑人36岁男子杨某,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据警方通报,4月16日,市民李先生通过某拉货平台以300元的价格,找到司机杨某承运3000斤苹果。过程中,杨某先后以不同理由向李先生索要额外费用,最终,李先生为获得相应服务共计支付运费2400元。


警方调查发现,从今年4月1日起至案发,杨某共接单15笔,从中非法获利1.3万余元。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来源:劳动报微信

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护人员正在照料新生儿。(受访医院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海月 焦晶娴

作为上海第一家定点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以下简称“公卫中心”)最先感受到疫情的侵袭:3月中下旬,原本只有1100张核定床位的医院收治了2300多个阳性患者。

这里一边迎接新生,一边抢救重症。一个多月里,100多个新生命降临,100个重症床位陆续开设,高峰期,医院紧急采购了60台营养泵、10台CRRT、37台有创呼吸机、50台高流量氧疗仪。

与此同时,几十家医院相继转型为定点医院,收治上海的“老、少、病、重”。有的医院用三四天时间,十几辆救护车,紧急分流200多个病人。有的医院床位700多张,不到一星期就收满新冠阳性患者。

目前,上海有8家市级定点医院,32家区域性定点医院,4家“亚定点医院”。截至5月3日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486例、危重型95例,多数死亡病例为老人,直接原因是基础疾病。

一位医生形容这些老人像一根火焰微弱的蜡烛,“正常状态下可以一点点熄灭,但你轻轻吹一口气,加速蜡烛的熄灭。对老人来说,新冠就是那一口气。”

多位市级定点医院的医生表示,老年人基础疾病多,感染后易发展成重症、危重症,加大救治难度,为了降低死亡率,重症救治需要“关口前移”。

1

这不是公卫中心第一次承担定点医院的工作。早在2020年初,这家医院开始陆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都是上海唯一一家集中收治新冠确诊病例的定点医院,直到今年3月上海疫情暴发。

3月13日晚,公卫中心门急诊关停、改造。3月14日下午2点,为了尽快收治患者,医院发动四五十人,花费2个多小时安装了300多张床。当日下午,一批患者收入门急诊区域。当时,医院收治的大多是轻症以及无症状感染者。

到了3月末,医院的孕妇、儿童、老人、血透患者越来越多。

一位妈妈和13岁的女儿感染后,被送到公卫中心的门急诊大厅。这位妈妈说,刚到医院时,看到厕所旁边、走廊、大厅里都是床位。房间里9张床,住了7个大人,9个孩子,她和女儿挤在一张床上。

她发现,大楼里到处都是孩子,有的孩子父母没有感染,只能孩子独自前来。住院期间,她常常给一个6岁男孩拍视频,传给在方舱医院隔离的男孩的爸爸,并拍过一个3岁女孩的照片,传给在另一个病区的孕妇妈妈。很多家长私信她,希望能帮忙照看孩子,“孕妇就有十好几个。”

那段时间,公卫中心几乎每天收治二三十个不同孕龄的孕妇。起初,医护人员少,妇产科医生邓红梅有时候连续工作36个小时,即使有短暂睡眠时间,夜里也会随时被手机叫醒,一旦有孕妇发烧、胎心不稳、即将生产,她要立即赶到病房。

“好几天都感觉自己快累死了,觉得可能不会活着走出医院了。”邓红梅说。

重症护士长吴元浩每天忙碌于筹备病房。4月1日下午,他接到通知,前往A2区准备成人病床。当时,医院床位已经满位,但仍有老人需要入院。医院决定将有负压条件的A2病区改造为重症病房,并将儿童转到门急诊大楼。

吴元浩一趟趟往病房运心电监护仪等设备,衣服都湿透了。刚准备了2个小时,他接到电话,一位107岁的老人晚上要入院。

这位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并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有一名保姆陪护。得知老人的情况,吴元浩紧急准备病房的设备:心电监护仪,吸氧面罩、常规急救药品等。老人到医院后,他把老人背到病房,安排护士护理。

后来,医院又把老人80多岁的儿子、儿媳从其它病区接过来,和老人一起住。

“不是这波疫情,我都不知道上海有这么多高寿老人。”一位医生每天忙于给老人写病史,开医嘱。有的老人要吃20多种药,有的老人从养老院转过来,病情信息只有短短几个字,家属电话号码是错的,要仔细核实老人病情。她每天晚上睡不着,想的都是怎么给老人用药。

由于老人越来越多,基础疾病较重,多家医院的医护人员进驻公卫中心增援。医院将孕妇、儿童、血透患者分区收治,重症患者集中在A区收治。

许多医院连夜向定点医院转型,收治“老、少、病、重”。

4月3日,仁济医院南部院区接到转为定点医院的通知后,进行了摸排,得知需要继续治疗不能出院的病人超过200人。医院立即将病人分流至仁济医院东院和西院,另有一部分孕产妇分流至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重症病人由十几辆救护车分批次转运。

96小时后,南部院区定点医院开始收治阳性患者,第一天就接收了129人,原本核定的600张床位最终增至近900张。

曙光医院西院疏散了600多名住院患者。重症科负责人熊旭东说,大量的新冠重症患者从方舱医院、区级医院、社区和养老院转过来,700多张床位不到一星期就满了。

起初,由于隔离酒店、通勤车辆较少,医护人员无法及时进入闭环工作,仁济医院南院只有不到300名医护人员到位。“新政策(隔离酒店一个房间能住两人)下达后,我们迅速召集人员,有一天一下子召回了130多名医护人员进医院。”

不到一周时间,仁济医院南院ICU床位数从12张增至38张。曙光医院西院原先只有12张ICU病床,为了应对危重症病人增多的情况,ICU外的病房加了60多张床位,设置为“重症高风险观察病区”,每台床位旁边都放着心电监护仪。

截至5月5日,公卫中心已开放ICU床位120余张。三家医院的重症患者里,老年人占比近80%。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重症高风险观察区(受访医院供图)

2

重症的医护都在努力让快要熄灭的蜡烛不要熄灭。

公卫中心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晓林向记者表示,许多老年人感染新冠后,肺部反应并不明显,但感染“真正损害的是一个系统”,“一个是凝血系统,一个是肺泡上皮系统,这些问题出来后,影响全身,老年人本身就处于一个非常脆弱的平衡状态,稍微有一点负担就会打破这个平衡,一旦平衡打破,人体自我纠正能力丧失,就会变得越来越重。”

很多老人患有多种基础疾病,需要医生多学科会诊。一位医生接诊过一位60岁的肾移植患者,肾内科医生担心,使用抗病毒药物影响肾脏功能,“治疗上很矛盾。一旦病情恶化,就要插管。”

考虑到一旦插管,患者肺部功能会进一步恶化,带来更高的感染风险。医生们讨论后决定,“先把肺挡住”,通过调整抗病毒药物的用量,减少对肾脏的损失,同时使用保肾药物,并每天监测肺部变化。

医生们还做了“兜底”的方案――假如为了改善肺部状况,患者的肾脏付出了代价,他们还可以为患者做透析。幸运的是,患者经过治疗,生命体征逐渐稳定。

107岁老人的儿子说,母亲到医院时情绪不稳定,经常哭闹,不想吃东西,医院为母亲补充营养液,请来了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会诊,帮助母亲平复情绪。

“老年人精神状态变化和心理状况值得关注。”一位医生说。有位患者有精神疾病,因肺部感染需要使用高流量氧疗仪,但他在恐惧下产生了被迫害妄想,把给他带上仪器的医护幻想成公安人员,还担心有人在他的水里下毒。医生通过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远程会诊,给老人吃了精神类的药物,才使其安静下来接受治疗。

还有,老人病情变化快速,令医生们时刻紧张。有的老人由于长期服药产生耐药性,身体没有不舒服,但紧急查血后,发现各项指标都变差。有的老人吃饭被噎着,喘不上气,需要赶紧抢救,“不然会窒息”。还有的老人睡久了,会出现肺部的一些病变,不进食不进水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基础疾病恶化。

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并根据设在清洁区的中央监护系统实时监测患者。一旦患者生命指标超过警戒线,中央监护系统发出警报声,医护人员立即抢救。

有的定点医院因为临时改建、没有中央监护系统,需要医护人员随时巡视。一位医生说,常因为看不到所有患者而焦虑,为了能及时看到患者情况,要不停地快步走动,没走两圈防护服就湿透。

3月末以来,公卫中心的张晓林几乎每天都在抢救病人。一次,一位ICU护士正准备下班,看到张晓林从电梯里冲出来,说要安排床位,给楼上一位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的病人紧急插管。这位护士立即挪床,推来呼吸机、管路、推泵。病人心电监护仪不停发出“滴滴滴”声,直到氧气逐渐注入患者的身体,警报声才消除。

张晓林希望抢救越少越好。很多时候,抢救意味着病人“出现了危险”,一旦出现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就要送入ICU治疗。

重症患者的增加还意味着医护人员力量成倍的增长,救护难度提高。

公卫中心的一名重症护士每天工作8个小时,分时间段为患者注入胰岛素、抗生素、升压药、镇静剂、营养液,并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随时调整用药,“有的人比较敏感,哪怕多注射一个零点几毫升,血压就会升得很高。”

这位重症护士还需要每一到两小时帮患者拍背、翻身,预防肺部感染和褥疮,并给患者吸痰、擦拭口腔、擦大便,换尿布。2名同事和她轮班。

根据《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设置管理规范》,重症病区应达到医护比1:3,床护比1:6。

多家定点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很难保证达到这个比例。

增援公卫中心的一名护士长告诉记者,很多护士不是来自重症医学科,缺乏护理经验,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但有些职业习惯需要漫长时间积累,“比如倒呼吸机上的积水杯”。面对重症医生不足的情况,有的定点医院安排急诊科医生和麻醉科医生进ICU救急。

“人力的消耗太大了。”张晓林说,“我们是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我们都放手了,病人还能指望谁呢?一定要扛住。”

公卫中心一位医生说,有一段时间,救治的几十位老人里有一半不能说话,不能抬腿,不能举手,“你问他今天好不好,他也不能回答,只是睁着眼睛看着你。你觉得好无能为力。”

作为上海资源配备最好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公卫中心接收了来自市区级定点医院、市级医院发热门诊、方舱医院最重的患者。随着重症患者增多,医生们意识到,将重症救治关口前移很重要。

提前!每个环节提前一步就可能救命。

一位医生说,有的患者从区定点医院转运过来,到达医院时已经危重,只能上ECMO进行呼吸支持。还有的患者刚下救护车,血压“掉到极点”,刚被安置在床上心脏就停了,五六名医生对着病人紧急按压心脏,进行器官插管,救治了4个小时,病人还是离开了。

还有医生注意到,有老人因为在方舱医院时没有及时吃药,导致病情恶化,转来的时候情况较差、已经陷入昏迷。“到我们这边来其实治疗也很简单,把药吃上去,营养给他弄好了,四五天就出院了。”

“重症治疗是一个时效性的问题,你错过了代偿期,后续工作会越来越复杂,有可能这个病人就会丧失生命。好比他上坡的时候欠一点力,我推一把,他就上去了。但如果他已经滑到坡底,就会很麻烦。”一位医生说。

他们建议,区级定点医院、方舱医院要及早识别有重症倾向的患者。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医护人员在查房、交班(受访医院供图)

3

“打仗还需要武器,你不能就拿个红缨枪就上。”相比市级定点医院,区级定点医院的医护人员、设备、床位更加紧缺,4月29日,徐汇区某定点医院工作人员介绍,呼吸机和高流量氧疗仪已经抢购了3轮,仍然不够,“血清、血浆和球蛋白,申请起来比较困难,要到网上申报。”

在医护力量上,这家医院还承担着3个方舱医院的日常工作,社会面核酸采样的工作以及徐汇区最大疫苗接种点的工作。人力的匮乏在外省医疗队支援后得到改善,护士勉强达到200个,但面对800多张床位,即使是普通病区,达到国家标准的床护比1:1仍然困难。

4月30日,嘉定区安亭医院院长李斌告诉记者,医院有260多名患者,29例重症、危重症患者。但只有120名医护人员,其中,重症医生1名,重症护士8名。

“人员严重不足。”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袁日明说,他负责救治几名危重症患者,其余重症患者由其他科室医生每天查房,遇到问题给他打电话。重症护士们几乎没时间休息,“1个人顶2个班。”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死亡病例多数来自区定点医院。

有医生表示,患者病情加重后呼吸衰竭,需要进行器械支持,但“一半以上的家属是抗拒有创性抢救的”。

“对老年人的治疗要很慎重,它像跷跷板一样,这头倾下去那头翘起来。”有医生建议针对身体情况较差的老年患者尽量使用无创治疗方式,“我们尽可能减少损伤,因为气管切开后感染的机会增加,愈合时间也会增加。”

李斌告诉记者,很多老人来自养老院,由于他们长期卧床,“动一动就气喘,翻身都很困难,容易发展为重症。”

他介绍,其中一家养老机构送来7位老人,2位老人在24小时内病情急速变化,经抢救无效死亡,2位老人转为危重症,2位老人生命体征稳定,1位老人出院。

一位市级定点医院的负责人说,下一级医疗机构的识别能力和处理能力,影响救治效率。“方舱还可以,但是养老院就不是很准确,同样是高血压、心脏病,差别可能很大,有些生命指标很稳定,稍微一动就会心衰、心功能不好,(这些)是有具体分级的。”

他建议在收治时提升分类的准确性,“基础疾病的分级确实很难,一开始可能挺稳定的,方舱接过来之后觉得不太对了,只能再转出,就会有滞后。如果说在重症数量很少的时候,你可以慢慢来,都可以识别。如果说数量多,你要快速转运。”

区定点医院希望能将危重症患者及时转运到市级定点医院,但市级定点医院的床位已满。“转运流程比较麻烦,上面的床位也很紧张,有时候一个礼拜也等不到。”一位院长说。

对此,市级定点医院的几位医护人员告诉记者,医院床位爆满,一方面是每天都在收治重症患者,另一方面是有些患者转阴后,无法及时转运出去。他们介绍,有的患者核酸转阴后基础疾病仍然很重,无法及时转到非定点医院,只能继续留在医院治疗。还有的患者转阴后生活不能自理,回到养老院没有护工照顾,也滞留在医院。

熊旭东建议,随着后期定点医院收治压力减轻,对于一些转阴后基础疾病仍比较严重、不便于转运的患者,可以进一步划分区域,吸纳老年科和更多其他科室的医生、按照组织系统参与后续治疗。

上海足迹馆“亚定点医院”医生在馆内查房(受访医院供图)

4

为了缓解区定点医院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外省医护人员来“沪”支援。

此外,上海建立“亚定点医院”,缓解收治压力。城市足迹馆方舱医院4月22日转为“亚定点医院”,收治普通型确诊病例和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感染者、高龄老人。

“边收治边改造”,负责总指挥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医疗队队长郝微微说,在保障原有的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正常生活的同时,划分出专门的CT、B超等检测区域以及药房,并设置出10个ICU床位,每300张病床会配备5到10台呼吸机。

医院将方舱时期使用的木床换成了医疗用床,并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饮食,比如,糖尿病患者需要低糖饮食、痛风患者要低嘌呤饮食、肾病病人要低蛋白饮食。

“我们是方舱和定点医院之间的重要衔接,相当于简配版的医院。”该医院一名护士告诉记者,相比在方舱时期,“亚定点医院”的治疗流程更加完备,“(患者)一进来就会做一个常规系统的检查,药物的品种也比较齐全。”

“这次的难点在‘早’。老年人流动性差、基础疾病重,只能在家躺着,如果没有提前发现,等有症状已经有影响了。”一位医生建议,后续隔离政策中可以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提前关注,“一家人都阳的话,建议让老人出来、加强保护,年轻人身体素质好,可以居家隔离。”

5月5日,李斌告诉记者,随着新增感染人数下降,部分方舱医院关停,近几天,安亭医院的患者总数下降了约50人,有20多名医护人员从方舱医院回到医院,2名外院的医护人员来支援。

公卫中心副院长凌云告诉记者,医院收治的人数也在下降,“孕妇病区下降最明显。”

鲁丹已经出院,在家进行7天的居家隔离。她是本轮疫情中在公卫中心诞生的第100个新生儿的母亲。生产后,她只在手术台上瞟了宝宝一眼。宝宝被抱到鲁丹眼前时已经睡着了,还没看到母亲的脸,就被送到了儿童医院,由新生儿组医护人员进行照护。在医院时,她靠着护士拍摄的视频和仅有的三四张照片抵挡对宝贝的思念。

她给孩子取的名字里带“屹”,寓意“屹立不倒”,同时谐音“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很幸运能在这么特殊的时期顺利地来到世上,这会是一个新的开始。”

107岁老人和她的80岁的子女也出院了。老人儿子告诉记者,母亲经过这次折腾,记忆力衰退,叫不出他的名字,但目前正慢慢好转。他说,母亲以前开过两次刀,104岁时还突发心梗,被送去抢救,“经历过好几次风雨。”这次一家人“中招”,还能健康回家,他感到幸运。

78岁的何汇芬在公卫中心住了20多天。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力衰竭、骨质疏松、脑梗后偏瘫,手脚使不上力气。最难受的时候,她每天晚上睡觉像在火上烤,气喘不上来,惧怕睡觉。

隔壁床90多岁的老太太行动比她方便些,帮她烧水、热中药,何汇芬一提起来就忍不住掉眼泪,“比我母亲年纪还大的人来照顾我,我真是罪过啊”。那位老人听力不好,家人也很少打来电话。她们没法沟通,只能并排坐在床边,无声地陪伴着对方。

后来,何汇芬被临时通知能和老伴转到同一个病房,何汇芬还没来得及和隔壁床的老太太打招呼就匆忙离开,一直想再说声谢谢。

她想感谢的人有很多。因为护士都穿着防护服,何汇芬叫不出她们的名字、也不认识她们的脸,但她喜欢叫她们“护士小姐姐”。

感染后,她的抵抗力降低,不停地拉肚子,有时候拉到裤子里,护士给她换裤子、清理身体。有一次,何汇芬想下床,脚一滑,身体往下坠,她只能靠着床边呼救,一位比她还矮小的护士冲进来,用膝盖和手抵住何汇芬140多斤的身体。

“我这么多毛病,曾经觉得我在这儿活不了了”,何汇芳说,看到新闻上说死亡病例都是老年人,担心自己撑不过去,是医护人员的照顾让她的心踏实,“我们是国家的老宝贝”。

情防控期间

很多生活、工作在安亭的人

都在传递防疫 “接力棒“

他们主动投身村居志愿工作

与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一起

扛起疫情防控的重担

“上海给了我机会,我也要为上海出力!”

“算算来到安亭有18个年头了,这里给了我安居乐业的机会,现在也轮到我为这座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联西村东村的核酸点位上,不少居民正排队等候采样,负责现场扫码登记的志愿者彭东是四川人,在联西村定居了十几年,从4月1日加入志愿者队伍至今,彭东每天都奔波在防疫一线。

“这是我第一次报名做志愿者,这回深深体会到一线工作的不容易!”清晨5点起床,挨家挨户发放抗原试剂,发完试剂吃上几口饭,又要很快赶往下个集合点。下午,他与伙伴完成了东村与曹丰路1000多人的核酸扫码工作。小憩片刻后,彭东又重新换上防护服,骑着三轮车运送保供物资,4个小时他配送了600多份物资。

晚上11点,彭东回到家,吃着妻子做的热面,心里感慨万千,“这些年联西村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一点点改善,村委会也时常来厂里关心我们的作业安全,非常时期,自己能有一份力就为村里出一份力。”彭东说。

“大家用本地话叫我,很好听!”

“最近和好多邻居的关系更近了,大家用本地话叫我‘小张’,很好听。”疫情防控期间,80后党员张学沛主动到居委报到,成为讴象社区志愿服务的“全岗通”,不仅参与了核酸检测的志愿服务,还投身于递送物资“最后100米”的服务中。

2014年,张学沛从老家山东来到安亭就业,“公司和社区在一条路上,生活非常便利。8年了,感谢安亭给了我成长的空间。”报名参加志愿队伍的第一天,张学沛没有方向,“但内心有一股力量,到了社区就自然而然想做些什么。”

从社区服务零基础,到统计居民信息、维持核酸检测队伍秩序、帮助老人扫码登记,样样都不落下,他还几乎包揽了每一次社区物资分装配送。在同伴眼中,张学沛是个十分细心的人,为了不打扰熟睡的老人,凌晨配送物资时,他会留下一张温馨的纸条,提醒大家及时把食物放进冰箱。

张学沛告诉小嘉,到社区里服务一开始并没有告诉老家人,怕他们担心,可是在经过这些天的历练后,他决定拨通老家的电话,告诉父母,抗“疫”是多么光荣。

“住了十几年,这里就是我的家”

“请戴好口罩,保持间距,耐心等待。”蔡波昂着头,手举喇叭,一遍遍大声通知居民有序参加核酸采样,生怕遗漏任何一户。来自山东的蔡波,也是讴象社区的一名志愿者。因为每一回的核酸检测时间不固定,蔡波都早早到岗,等候着社区安排。“有时任务比较紧急,没有时间提前准备好通知录音,所以要更卖力当好‘引导员’。”

在一段时间的志愿工作后,蔡波颇有感触:“住了十几年,这里就是我的家。但说实话,经历了这次疫情,家的感觉更强烈了。”蔡波说,长年在外打工,是社区给了他一份慰藉和踏实。这次和本地的朋友们一起志愿服务,大家互相加油鼓劲,一个比一个卖力,居民们也很配合,“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家园好了,我们才能好。”

对于蔡波来说,最幸福的事就是每晚回到家中,与老家的一双儿女通话视频,和他们分享一天的见闻,听到孩子们一声声“爸爸真棒”,蔡波决心继续把志愿服务做下去,给儿女们树立榜样。

通讯员:胡仪嘉

编辑:吴晓南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