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曾经的火爆,和如今的网红店相似,吸引人们争相前往打卡。
01
放怀楼
杭州放怀楼始创于清道光年间,最开始是在吴山茶楼附近扎根的茶点铺,历经百余年的动荡和起伏后,凭借着一代代手艺传承到如今依旧坚韧不倒。如今的放怀楼一面保留着传统,一面结合现代工艺大胆钻研新科技,先后创新研发并推出了海鸭蛋、低盐蛋等多种咸蛋产品。尤其是低盐咸蛋,不仅做到了蛋黄“不咸又流油还沙糯”的口感,保证了咸蛋的鲜美,又降低钠的含量,更有利于健康。
放怀楼咸鸭蛋制作用心,不仅要先将鸭蛋一颗颗洗净,腌制的卤水也需严格按照比例调制。在几十天的时间内要经历两次腌制,且需不断检测确定变化情况。八角、花椒等香料的味道和盐的咸一起慢慢渗透,最终蛋白和蛋黄逐渐变得柔韧和松沙。
02
同复泰
杭州同复泰始创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迄今已有160年的历史。同复泰以前店后坊的形式,生产经营酱油、黄酒,兼营烧酒(白酒)、菜油、豆酱、酱菜、酱肉、酱鸭、腐乳等产品。同复泰官酱园资本雄厚,当时大部分酱园仅设酱作和酒作,同复泰则设酱、酒、腐乳、磨坊“四作”,在当时的酱园中声誉比较显著,是十大酱园之一。
到了1951年,同复泰官酱园更名为同复泰酱酒乳酿造厂,除了酱油、黄酒、烧酒之外,同时还生产腐乳、豆瓣酱、甜面酱、酱菜、酱瓜、酱鸭、酱肉等副产品。同复泰生产的酱油色浓厚,昧甘甜,一直以来是许多腌腊店、酱鸭店、菜馆、酒肆及家中日常做酱肉、酱鸭等腌腊制品的首选。酱鸭芳香油润,咸中带鲜;酱肉香嫩熟烂,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03
六聚馆
杭州六聚馆创办于清末民初,迄今已有超过百余年的历史。创始人是宁波人,因此一开始和奎元馆一样经营宁式大面,因为店面比较小,且位置不及奎元馆优越,因此知名度稍逊一筹。但六聚馆的黄鱼和爆鳝面却丝毫不逊色于奎元馆,在当时也有一定知名度,且其汤面都是用火腿和鲜笋等物精心熬制而成,味道鲜美,风味独特,生意十分兴隆。
据说京剧大师梅兰芳到杭州义演时曾到六聚馆品尝过宁式大面,且大加赞赏称这个面条好吃且和自己以往吃过的面条不同。因为梅兰芳的影响力堪比如今的流量明星,六聚馆当时一度成为了杭州城最红的美食打卡地。后续的数十年中,历经战乱和动荡,六聚馆也曾一度消失于人们的视线中。2013年在六聚馆创始人的后人的努力下,这个老字号才重新开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些老字号名字变了,但是所传承的技艺没变,有些老字号名字保留,但却没有延续传统工艺。
01
徐同泰
杭州徐同泰始创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迄今已有147年的历史。当时的徐同泰是一个按照传统土法配方酿造酱油的,前店后坊的小铺子。九年后,经过努力经营,扩店成园,取名“同泰”。又和临浦米行合作,继续扩建,设酒作、(腐)乳作、酱作等五个作坊,因经营有方,声名渐起,民间流传“问药胡庆余,润味徐同泰”。
1914年拿到编号为196号的“官酱园”牌匾后,“徐同泰”的名号进一步扩大,生产的产品一度走出国门远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旧金山等地。徐同泰酱品的制作坚持采用传统技艺,手工制作酱油。2008年被认定为首批浙江省老字号,次年“徐同泰土法制酱技艺”被列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02
蒋同顺
杭州蒋同顺始创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迄今已有123年的历史。原店名是蒋同顺茶食铺,主要经营销售各类糕点、茶食点心。创始人不仅习得了自家祖传的糕点制作工艺,还曾经在清宫廷御膳房担任过糕点师,因此也能制作精美的宫廷茶食糕点。返回杭州后开设蒋同顺茶食铺,以前店后坊的形式经营着自制的产品。
凭借御膳糕点师的经验,制作几十种仿御膳茶食糕点,且选料上乘,制作用你想你,很快在杭州获得了青睐,打开了销路。春天的太阳糕、玫瑰糕、青糕;夏天的薄荷糕、绿豆糕、水晶糕;秋天的桂花糕;冬天的糟糕和油糕等,这些适应时节推出的糕点也十分贴合人们的需求。后来蒋同顺一度消失在人们视线中,直到八十年代其后人重开蒋同顺,主营副食特产品种繁多。
03
鸿光浪花
杭州鸿光浪的前身余福兴豆腐店始创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迄今已有170年的历史。初创时是创始人夫妻二人自制豆腐售卖的小店,但因为制作认真,豆腐品质好,豆腐店逐渐获得了当地人的认可,数年后就颇具名气。渐渐地店铺规模也扩大,除了豆腐,还卖素鸡、千张、臭豆腐之类的豆制品。后其中一个徒弟自立门户开了戴鼎泰豆腐店。
余福兴豆腐店和戴鼎泰豆腐店,自创建以来传承数代人,哪怕转乱动荡也坚持营业,是杭州较少的能够传承上百年的豆腐店。1956年两家店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成为公私合营企业。后又经历数十年发展,如今成为了鸿光、浪花两个商标。虽然名号变了,但是传统豆腐制作技艺却一直传承了下来,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融入现代化生产工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年老字号大都经历过长时间的动荡波折,能传承至今离不开前辈们的坚持和努力。
01
源庄食品
衢州源庄食品始创于1910年,迄今已有114年的历史。当时齐家与詹家联姻,齐、詹两家合办“源庄糕饼房”,开始生产冻米糖。齐詹两姓揉合了制作技艺,制作出的冻米糖香甜酥脆、美味可口,一经推出后便备受大家的追捧,源庄糕饼房的声名也随之与日俱增。
一百多年过去了,如今源庄依旧在生产冻米糖,依然在延续传承百年的味道。源庄冻米糖以糯米、茶油、手工饴糖,以及五谷杂粮为原料,沿袭传统的加工工艺,经过二十多道工序的制作,才能制作出甜而不腻,酥而不硬的冻米糖。与此同时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了龙顶冻米糖、木糖醇冻米糖,核桃冻米糖、水果冻米糖等适应当今年轻人口味的新品。
02
老傅记(傅万利)
金华老傅记(傅万利)始创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迄今已有135年的历史,历经了五代传承。最开始只是走街串巷的小摊贩,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虽经历各种时代沉浮、战乱、变革等,却始终坚持对传统技艺的代代传承,如今不仅是一家现代化生产企业,更荣获了金华市糕点行业优秀产品评选金奖,以及浙江老字号称号。
提到老傅记就不得不提它生产的月饼和金华酥饼,从每年7月份开始老傅记就开始忙碌地制作月饼,主要生产的是苏式月饼,老傅记月饼从制作工艺到包装再到味道,都坚持传统风味,咬一口酥松醇香,回味悠长。但是在延续传统的同时也在与时俱进,如今根据现在人们的口味偏好和追求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调整配方,如减少糖量、加入新口味等。
03
鱼跃酿造
丽水的鱼跃酿造其前身是创建于1919年的德生酱园,迄今已有105年的历史。2022年,鱼跃酱油酿制技艺被列入第六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份技艺能传承至今实属不易,抗战期间酱园多次因为敌军轰炸遭到破坏,是当时的掌门人和工人们一次次在战火中重建酱园、恢复生产。直到公私合营后才更名为鱼跃,寓意“海阔凭鱼跃”。目前鱼跃的产品主要有黄酒、酱油、食醋、白酒、黄豆酱等。
鱼跃始终坚持传承传统酿造工艺,同时也一直在宣传传统酿造文化,如通过“古法酿造展示区”的露天晒场、古法发酵池、酒窖、灌装生产线等。用鱼跃土法制酱工艺酿造出的酱油具有香气扑鼻、口味纯正、酱香浓郁、营养丰富等特点,是当地人世世代代的日常饮食离不开的调味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